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75|回复: 0

五十年中国科技大事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9 09: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9-1959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建国工作的百忙之中开始组建“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以原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的部分研究所为基础,于1949年11月1日在北京成立。它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郭沫若为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

1950年8月16日,政务院发布《关于奖励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决定》。

政务院在1950年8月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的专利法规,实行对发明权和专利权并行的体系。

早在50年代中期,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就作出了要研制原子弹的决定。毛泽东主席说:“我们中国也要搞原子弹”。

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央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提出要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向现代科学进军”。

1956年3月,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国务院确定它是掌管全国科学事业的方针、政策、计划和重大措施的领导机关。

1956年5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在科学、文艺事业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6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技术委员会。

1956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了陈毅、李富春、聂荣臻提出的《关于科学规划工作向中央的报告》和《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

1958年5月,毛泽东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科学院党组在组织科学家讨论的基础上,决定把这项工作列为全院1958年的第一号任务。

1958年11月2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百零二次会议决定,将国家技术委员会和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家科委)。聂荣臻副总理兼任国家科委主任。

1960-1969


为了纠正“左”的错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家科委党组和中科院党组共同拟订了《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案)》(简称《科研工作十四条》)。1961年7月,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和《科研工作十四条》。

自50年代建成了第一个原子能反应堆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对核能的和平利用。

1960年,在周总理的亲切关心下,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大力加速尖端科学研究的3年规划和八年设想。

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在华东某县探空火箭基地发射成功。从此揭开了我国“太空时代”的序幕。

1960年地地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钱允庆等教授,于1963年1月2日为一位右手完全离断的病人实施断肢再植手术,成为世界医学史上首例成功的断肢再植病例。

1964年6月29日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64 年10 月15 日16时,新疆罗布泊上空升起属于中国的第一朵蘑菇云,那隆隆的震天巨响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

1965年1月8日,钱学森向国务院建议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的研制计划被正式列入国家任务,由聂荣臻亲自挂帅组织实施。

1965年3月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中央专委会议讨论,批准了研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决定。

1965年8月中央批准了卫星工作规划方案。

1965年9月17日,中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这是我国科技人员在奋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祖国在基础研究方面争得一项世界冠军。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探索自身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其意义与影响是巨大的。这一成果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1966年10月27日, 我国中近程箭载原子弹试验成功。

1966年,进行了导弹核弹(两弹)结合武器试验。

1967年6月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罗布泊地区上空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的核武器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68年1月正式批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研制任务书。

1970-1979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这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国科学探测、技术试验、实用通信等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由中国科学院负责拟定,第一颗科学探测性质的人造地球卫星工程由国防科工委负责组织协调。

1971年8月23日我国自己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安全下水,试航成功。

中国是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的创始国之一。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得到恢复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于1971年10月29日恢复了中国的席位。

1975年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1975年1月,周恩来抱病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奋斗目标,给了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1975年7月,中共中央委派胡耀邦同志主持中国科学院的工作,随后制定的《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学教育座谈会,并发表了题为《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

1977年8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从此以后十年文革期间被废除的全国高校统考制度重新恢复。

1977年9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重新建立国家科委,作为国务院所属的一个主管科学技术工作的部门,方毅任国家科委主任。

1977年底至1978年初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规划会议,制定了《1978年-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八年科学规划》)。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隆重开幕,迎来了科技大发展的春天。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精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的思想,确立了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面临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形势,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深刻把握历史趋势,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要求中国高技术在世界上“必须占有一席之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1978年4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重大技术问题研究》作为国家重要项目列入全国科学大会通过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

1978年5月国务院批准发布《发明奖励条例》、《自然科学奖励条例》、《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

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

1979年11月21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

1979年,中国的专利制度开始筹建,国家正式受理发明的审批和奖励工作。

1980-1989


1980年5月18日,是我国火箭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我国首次发射远程火箭全程试验成功,表明中国人民在掌握火箭和导弹技术的道路上前进了重要的一步,表明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有了新的提高和增强。

经过20年运行,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反应堆已经不能满功率运行,而且原堆的技术性能已不适应新的要求,需要对它进行一系列改造。1980年6月27日,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棗研究性重水反应堆,经过大修改建,“返老还童”,重新启动。这座反应堆的热功率是7000-10000千瓦。

1980年,中国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

1980年国内第一台机器人样机研制成功。

1980年我国派出科学家参加友好国家的南极科学考察。

1980年1月1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关于我国建立专利制度的请示报告》。《报告》提出,要做好建立专利制度的几项工作:起草专利法;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建立专利代理机构等。

1980年,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探索在中国条件下发展类似美国硅谷和128号公路的技术扩散模式,率先组建新技术开发单位。随后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纷纷在此建立。到1987年底,从白石桥路到中关村路的“F”地带内,共办起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企业148家,形成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1981年,我国实现“一箭三星”的发射。

1981年4月,经中共中央批转的国家科委党组《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提出,对科技成果应实行有偿转让,并提出改革价格、税收等鼓励科技推广的政策,对采用科技成果实行优惠,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改革。中国的科技成果推广从此由无偿转让逐步走上有偿转让的道路。

1981年9月,财政部、国家科委发布了《关于有偿转让技术财务处理问题的规定》,以保证科技成果有偿转让制度的实行。

1981年11月20日,中国生物化学家继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后,又用人工方法第一次成功地合成了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命活力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生物的遗传特征主要通过核酸表达决定。

科技攻关计划从“六五”期间开始实施。1982年,由计委、科委等国家的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并正式启动。该计划针对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要办的、需要科技发挥先导作用解决的重大课题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带有方向性、基础性、综合性的重大课题,集中力量攻关。

1982年我国实现潜艇水下发射导弹成功。

1982年,国务院批准发布《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

1983年3月,财政部、国家科委又发布《关于放宽技术转让收入留用问题的规定》,进一步放宽技术转让收入留成的比例。

1983年6月我国成为南极条约签字国。

1984年,我国同步通讯卫星发射成功。

1984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该法于1985年4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中国专利制度的正式建立。

1984年4月25日国务院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

1984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

1984年11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全国技术市场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成立了全国科技与人才交流协作网。

1984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组织南极考察队赴南极建站和科学考察。

1985年,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布:“长征3号”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在此之后,长征系列火箭屡建奇功,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信誉。

1985年,党中央决定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速成果转化,解放科技第一生产力。十多年来,约90%的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一大批科研机构进入企业,兴办或整体转变成科技企业,或以多种形式与企业结合;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的民营科技企业迅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科技管理体系开始形成。

1985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技术转让的暂行规定》,其中条款为我国科技成果实行有偿转让以及技术市场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1985年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专利局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1985年2月20日我国南极考察队胜利建成了中第一个南极考察基地。

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改革科技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1985年3月,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国防科工委《关于开放技术市场几点意见的报告》,同时决定成立全国技术市场协调指导小组,以加强对全国技术市场的组织、推动、协调工作。

我国专利法从1985年4月1日施行。

1985年5月22日,国家科委在研究和征求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城市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向国务院报告了《关于拟定促进地方经济的“星火计划”的请示》,并拟命名为“星火计划”。同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科委《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标志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第一个计划棗星火计划的诞生。

1985年5月,首届全国技术成果交易会,交易成果近两万项,成交额达21亿元。技术市场的兴起,有力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1985年国内第一台水下机器人首航成功。

1985年10月中国被接纳为南极条约协商国。

198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成立。十几年来,科学基金从初创时期的8000万元起步,到1999年已超过10亿元,共资助一般项目37000项、重点项目797项、重大项目199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6000多篇,为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重大需求孕育源头和提供储备

为了跟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家樨四位科学家联名给党中央写信,建议在我国开展高技术研究。1986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从此“863”计划正式启动。

1986年6月,中国加入了国际科联下属的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

1986年,清华大学核能研究所开始设计建造中国第一座5兆氐壳式低温核反应堆。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核供热装置。

丰收计划是国家为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旨在通过将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组装配套,在全国大范围、大面积推广应用,促进农牧渔业全面增产增收。1986年由农业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这一计划,范围涉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国家还专门成立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指导小组,有专项资金保障。这一计划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各个方面。

1988年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并且在之后的南巡谈话等一些重要时刻多次重申了这一重要思想。

火炬计划是1988年8月由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一项高科技产业发展计划。该计划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为目标。其重点发展技术领域有:新型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与信息、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以及高效节能与环境保护等。1988年8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批准了由国家科委提出的旨在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并于同年8月6日由国家科委组织实施。为此邓小平同志题写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题词。

1988年9月风云一号A星发射。

1989年国产水下机器人出口美国。

1989年2月20日我国又在南极拉斯曼地区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站。

基础性研究计划1989年2月制定。它是以指导性为主,指令性为辅的计划。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简称基础性研究)是中国科技工作战略布局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其内容包括:(1)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为主要目的的研究;(2)围绕生产实践和学科发展提出的具有重大或广泛应用目标,探索新原理,开辟新领域的定向性研究;(3)对基本的科学数据进行系统的考察、采集、鉴定,并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基本规律。

1989年10月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工程开始启动, 这是“中国科技网 (CSTNet)”的前身。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即NCFC,是由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中的一个高技术信息基础设施项目,由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教委配套投资和支持。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实施。当时立项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三个单位间建设高速互联网络,以及建立一个超级计算中心。

1989年11月11日,我国低温核供热反应堆主体工程建成,并且临界启动成功。

燎原计划是国家教委于1989年开始实施,为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的推行培养农技人才,发展基础的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就是改变过去农村教育脱离实际的状况,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推广效益显著的农业技术,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产技能,同时增加他们的科技意识及商品经济观念,真正给农业植入自身的“造血”机能。燎原计划的目标是:“七五”期间在全国500个县内建设1500个实施燎原计划的示范乡。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990年1月正式出台。其指导思想是:以形成规模效益为目标,以传统产业为对象,以先进、适用、成熟的技术成果为依托。计划的宗旨是通过计划的实施,引导和推动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新的推广运行机制的形成和发展,使科技成果在经济建设中流通起来,促进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

1990-1999


1990年3月22日,我国低温核供热反应堆工程全部建成。

1990年9月风云一号B星发射。

1990年10月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DDN-NIC(当时尚未正式成立INTERNIC,而是由美国国防部ARPANET网络中心DDN-NIC负责全球互联网络域名和IP地址的分配)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通信服务,填补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络中的空白。

1990年国内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通用控制器问世。

1990年,首次实施对外商业卫星发射服务,“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讯卫星。

1991年12月,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第一座30万千瓦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

1992年专利法第一次修改。

1992年4月3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七届五次会议,根据对议案审查和出席会议代表投票的结果,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要求国务院适时组织实施。

1992年4月21日,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张维、候祥麟、罗沛霖等六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

1992年6月于日本神户举行的INET’92年会上,中国科学院NCFC专家钱华林研究员约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联网部负责人,讨论中国正式连入Internet的问题,但被告知,由于网上有很多美国的政府机构,中国接入Internet有政治障碍。(NCFC是“中国科技网CSTNet”的前身)。

1992年7月22日,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计划──“攀登计划”正式实施。

1992年“中国科技网CSTNet”的前身NCFC工程的院校网,即中科院院网(CASNET,连接了中关村地区三十多个研究所及三里河中科院院部〕、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和北京大学校园网(PUNET)全部完成建设。

1993年3月12日朱基副总理主持会议,提出和部署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简称金桥工程)。

1993年4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CNICCAS)委托多名专家调查了各国的域名体系,并提出了我国的域名体系草案。经过专家们的多次讨论最终制定了我国的域名体系,为后来的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的工作打下了工作基础。

1993年6月NCFC(“中国科技网CSTNet”的前身)专家们在INET’93会议上利用各种机会重申了中国连入Internet的要求,且就此问题与国际Internet界人士进行商议,获得大部分到会人员的支持。这次会议对中国能够最终真正连入Internet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93年6月28日国务院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

1993年6月28日国务院第二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

1993年 我国购进了“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并进行了改造,使之适应我国极地考察的需要。

1994年3月,中国科学院确定在生化工程、金属有机化学、凝聚态物理、强光光学、信息生态等15个学科领域实施百人计划。这项计划主要采取公开招聘选拔优秀人才,予以重点扶持,强化支持等办法,以便在更大范围内选拨100位左右的优秀年轻人才,是重点培养跨世纪年轻学术带头人的一项措施。到1996年底,申报者近400人,加上1996年度招聘的27位,共有61位入选。

1994年4月初由中美两国政府代表团参加的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院士代表中国政府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正式提出要求连入Internet,并得到认可。

1994年4月20日中国科技网(CSTNet)的前身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此事被我国新闻界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1994年国内第一台五自由度高压水切割机器人投入使用。

1994年6月,由美国发展理事会(WDC)主持,在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召开的全球超级工程会议上,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棗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

1994年合作建造的180万千瓦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营。

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6月3日成立,现有院士437位,下设7个学部和6个专门委员会。

1995年第一台六千米水下机器人海试成功。

1995年第一条四自由度电焊机器人焊接线用于生产。

1995年4月中国科学院在NCFC工程的基础上,启动京外单位联网工程(又称“百所联网”工程)。其目标是在北京地区已经入网的30多个研究所的基础上把网络扩展到全国24个城市,实现国内各学术机构的计算机互联并和Internet相连。在此基础上,网络不断扩展,逐步连接了中国科学院以外的一批科研院所和科技单位,成为一个面向科技用户、科技管理部门及与科技有关的政府部门服务的全国性网络,取名“中国科技网”(CSTNet)。

1995年5月中国电信开始筹建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江泽民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江泽民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

1995年7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连入美国的128K国际专线开通。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

1996年1月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任领导小组组长。

1996年2月11日国务院第195号令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1996年,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提议制定S-863计划,即超级863计划。这是中国21世纪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S-863计划是以提高技术进步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为中心,以需求驱动和竞争激励的市场导向为主要攻关方向,以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技术创新的带动为特点的国家级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其战略定位是:主要解决一旦突破将会带动中国产业技术跨跃发展、对经济建设有重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前沿问题,这是一个长期战略性计划,从纵的方向考虑,要实现上、中、下游链式结构的联系,从横的方向考虑,要形成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集团式协作,并且筛选具有共性和通用的技术。S-863计划实现产业化的周期为5至10年,产业化的风险率为80%-90%,成功系数为10%-20%。

1996年5月,国务院决定由经贸委牵头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同年8月,国家经贸委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同年,国家科委制定了《技术创新工程纲要》等指导性文件。

1996年6月开工的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计划建成两个60万千瓦的机组。

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授权中国科学院组建和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授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管理中国互联网络的二级域名edu。

1997年6月风云二号A星发射。

1997年6月3日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组建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同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成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工作委员会。

1997年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实现了与中国其它三个互联网络即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的互连互通。

1997年国内自己开发的国内第一条机器人冲压自动化线用于一汽大众生产线。

中国社会科学院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成立,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1998年2月4日,江泽民主席就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作了重要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东南亚的金融风波使传统产业的发展会有所减慢,但对产业结构调整则提供了机遇。科学院提了一些设想,又有一支队伍,我认为可以支持他们搞些试点,先走一步。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

1998年3月,新任总理朱(钅容)基郑重宣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科教兴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1998年3月,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8年4月1日正式挂牌。

1998年6月,国务院决定由中科院率先进行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8月初,中科院决定选择组建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12项工作作为首批创新工程试点。

1998年7月18日用我国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鑫诺一号通讯卫星,在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鑫诺卫星地面测控站的管理下,工作状态稳定,性能可靠。

“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示范网络 ( NCFC )主干网工程”于1998年11月19日在北京通过了国家验收。

1998年年底开工的秦山核电站三期工程,计划建成两个70万千瓦的机组

1998年12月,湖南医科大学“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克隆成功以高频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耳聋疾病基因。这也是国内克隆出的第一个人类疾病基因。

1998年由北医三院成功分娩了中国大陆的首例“试管婴儿”。

1999年1月,得到国家巨额资金资助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将全面实行国际通行的首席科学家制。科技部已基本确定匡廷云(女,植物生理学家)、卢强(自动控制专家)、顾钧(计算机专家)、高小山(数学家)、张国民(地震学家)、陈凯先(药物学家)、严纯华(稀土科学专家)、闵乃本(晶体物理学家)、翁宇庆(金属材料专家)、陈竺(人类基因学家)、强伯勤(分子生物学家)11位成就卓著的学者为首席科学家。

1999年1月25日,中国科学院1999年度工作会议宣布,“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在全国展开。经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科学院已初步确定了9个重点发展领域,即:农业高新技术、人口与健康、信息与自动化、能源、生态与环境、空间科学与技术、新材料、地球科学、重大交叉领域。

1999年,专利法的第二次修改被列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立法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反复认真研究讨论的基础上,现已完成了专利法修改的初步方案。

1999年4月28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1999年5月23日关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第26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发布。

1999年5月10日我国第一代业务气象卫星风云一号C 星发射成功。经过4个多月全面、严格的在轨测试,各项指标和性能都相当稳定,并于8月22日正式交付使用。

截止到1999年7月1日,我国研制成功40多颗各类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完成57次发射,成功率为89.5%,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99年9月7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队首次北极考察圆满结束。

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1999年8月23日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在京开幕。

1999年9月9日“中国首例网络主页侵权案”宣判,瑞得在线诉东方信息公司胜诉。

1999年9月8日,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一代超音速歼击轰炸机棗“中国飞豹”FBC-1飞机,通过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9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朱总理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 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决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上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向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学习,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伟大精神,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万众一心,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为夺取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1999年9月时速180公里的新型内燃动车组综合性能试验在北京东郊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环行铁道试验基地试验成功。这列名为“新曙光”的动车组将于今年10月1日投入运营。

1999年开工的连云港核电站,计划建成两个100万千瓦的机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01:51 , Processed in 0.1945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