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33|回复: 5

[【图书推荐】] 《诗论》作者:朱光潜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7 20: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论》
【作 者】朱光潜著
【丛书名】朱光潜作品系列
【形态项】 259
【出版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4
【ISBN号】 7-5633-4988-X / I052
【原书定价】 28.00
【主题词】诗歌(学科: 文学理论 学科: 研究)诗歌 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格式】朱光潜著. 诗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http://book2.duxiu.com/bookDetail.jsp?dxNumber=000004709240&d=A8483ECB312B8C78F683C14F002CC9ED&fenlei=09010801#ctop
编辑推荐

耄耋之年的朱光潜先生不无自得地写道:“在我过去的写作中,自认为用功较多,比较有点独到的见解的,还是这本《诗论》。”这句话当然含有自谦的成分。朱光潜先生对中国现代美学理论的创造性贡献是全方位的,不过就《诗论》本身而言,这位辛勤的美学老人的估价是合乎实际的。
                                                             ——朱立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学界公主的20世纪中国学术经黄作品,先生自认为用功较多,有独到见解的,还是这本《诗论》。在本书中,先生用西方诗论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歌的起源,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关系,诗歌与赋、散文的关系,诗与画的关系,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走上了律诗的道路及现当代中国诗歌的发展趋向作了深入的探索,发人深省,读起来有如醒醐灌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代院长、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民盟第三至五届中央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目录

抗战版序
增订版序
第一章 讨的起源
一 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扰不尽可凭
二 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
三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四 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
五 原始诗歌的作者
第二章 诗与谐隐
一 诗与谐
二 诗与隐
三 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
第三章 诗的境界——情趣与竟象
一 诗与直觉
二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三 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
四 诗的主观与客观
五 情趣与竟象契合的分量
附 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第四章 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一 “表现”一词意义的暖味
二 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联贯性
三 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
四 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
五 “诗意”,“寻思”与修改
六 古文与白话
第五章 诗与散文
一 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
二 实质上的差异
三 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
四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
五 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不冲突
六 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
第六章 诗与乐——节奏
第七章 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第八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
第九章 中国诗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
第十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
第十一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诗的影响
第十二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
第十三章 陶渊明
附录一 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
附录二 诗的实质与形式(对话)
附录三 诗与散文(对话)
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7 21: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又不懂诗。

诗歌门外汉论诗,最可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7 21: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自清这本书是很厉害的,分析诗歌是一定要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7 22: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bulunuo于2009-07-17 21:57发表的 :
朱自清这本书是很厉害的,分析诗歌是一定要看的。

第一次听说。

朱光潜什么时候等于朱自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7 22: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误呀,呵呵。以前看过一点,觉得好像有些玄虚,可是后来看罗青在分析纪弦的诗歌时候,引用朱的这本书,才知道是里面的道道一下子看不出来,呵呵。

当年朱留学回国,北大就凭这本书给了他教职,呵呵,教授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8 09: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bulunuo于2009-07-17 22:49发表的 :
笔误呀,呵呵。以前看过一点,觉得好像有些玄虚,可是后来看罗青在分析纪弦的诗歌时候,引用朱的这本书,才知道是里面的道道一下子看不出来,呵呵。

当年朱留学回国,北大就凭这本书给了他教职,呵呵,教授呀。


呵呵。搞笑。

远离此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22:48 , Processed in 0.1487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