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58|回复: 2

[【文史类】] 对照记之一◎杜少卿夫妇游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5 19: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非首发,链接地址: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313257
[url]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313281
[/url]

  戚序本序言说石头记有“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两牍”之妙,愚意以为其中多得“对照参差”之力。写颦卿之尖酸,恰在写宝钗之浑厚;有宝钗莺儿主仆分明,就令人不自觉想起紫鹃与黛玉的姐妹情分。其他小说固然不能达到这一地步,但把同时代的书对照起来看,倒好像是为彼此作注脚,或者竟有和而不同的内容见解在。所以将其中一点心得,名为“对照记”,倒也不是取前人旧名做噱头的意思。

  “杜少卿夫妇游山”一回,出自《儒林外史》。有那么多可说的对照内容,偏偏先把杜少卿夫妇拈出来,除了沾点“人伦之道自夫妇始”“诗三百以关雎为首”的陈腐理由,也是因为这真是一回奇文。在现代人印象中,古代中国的爱情模式除了待月西厢式的私奔,就是名妓与恩客的悲欢遇合,至于夫妇间的爱情,完全被忽略掉,只轻轻将其理解为“婚姻合两姓之好”上去。或许上古时期多少还存留一些“卿卿”的娇音,现在的编剧则将历史上的“贤妻”“贤后”一律编排成了不成宠的苍白怨妇。所以不怪《浮生六记》有那么好的市场,纵然沈复出外寻欢,只要寻的是“面庞似余妻芸娘者”,也就不影响他的多情形象了。

  夫妇又称为腻友,钱钟书赞扬这种说法,称其为“体贴入微的隽语”。乐兮莫兮新相知,如果于夫妇之间,亲密之外,又能得一知心良友,岂是一般的艳福能比,想必钱老先生也是对此独有心得。但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而《儒林外史》中偏偏就有两对,虽然不过寥寥数语,但夫妻之间知心光景已跃然纸面,真让人为燕梦卿孔慧娘等一干薄命女子大哭。
 来看这浓墨重彩的一回:

  又过了几日,娘子因初到南京,要到外面去看看景致。杜少卿道:“这个使得。”当下叫了几乘轿子,约姚奶奶做陪客,两三个家人婆娘都坐了轿子跟着。厨子挑了酒席,借清凉山一个姚园……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杜少卿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斟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

  此时杜少卿夫妻并非新婚燕尔,后文借季苇箫之口说出杜夫人是个“三十多岁的老嫂子”,以今天的标准还可以说正是少妇风华,在当时来说可真是黄脸婆子了。但两人能一起饮酒观花,还携手漫步山道,放到现在也是标准的恩爱夫妻,怪不得看得路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西门庆家妻妾元宵雪夜出去“走百病儿”,行人纷纷躲避“莫敢仰视”,那是“见一对纱灯引道,一簇男女过来,皆披红垂绿,以为出于公侯之家”,避的是富贵之家,而在杜少卿这里只怕是难得见如此放旷之人吧?而后文杜少卿一再被人指摘,说他“日日携着乃眷,上酒馆吃酒”,是“没品行”的事。汤斌在江南毁淫祠,禁止妇女出门烧香看戏,少卿要是遇上了这类人,说不得还得被申斥一顿呢。

  但少卿夫妇的知心之处,又不仅仅在携手游山。之后两人家道中落,不但少卿不悔,杜娘子也没有不耐烦的样子。想来金陵的山水朋友之乐,更甚于锦衣玉食吧?看杜夫人后文为郭孝子浆洗衣裳置办酒席,当然有贫穷的因素,但也是因为郭孝子一片纯孝,是值得敬重之人。同样是少卿朋友的武正字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不过是去外面叫酒席罢了。而夫妇相得,在杜少卿力辞举荐这件事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甚么妆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顽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甚么要送我到京里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京里又冷,你身子又弱,一阵风,吹得冻死了也不好。还是不去的妥当。”

  少卿家世清高,父兄累代为官,少卿却仅仅是个秀才,而且家道中落,此时有故旧荐举为官,少卿却视之如无物。有意思的是杜娘子也不生气,“笑道”云云,似乎是质问,看口气不过是进一步确定其夫心志而已。而少卿也以玩笑的语气回答,却处处为其妻着想,那些“悔教夫婿觅封侯”的话,杜娘子是不必说的了。

  这对夫妇为什么如此琴瑟和谐?巧了,答案还就在“琴瑟和谐”上。看杜少卿怎么理解《诗经·女曰鸡鸣》篇。原文如下: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多温馨恩爱的场面,也许是这首诗中男女已有正式的夫妻身份,朱子也不好再说是“淫奔者之流”,只是生生地把正经面孔搬了出来,说是“此诗人述贤夫妇相警戒之词。其相与警戒之言如此,则不留于宴昵之私”,末了加一句总评“和乐而不淫”。但少卿却认为人家夫妻何止是“不淫”,根本是三代以上修身齐家的君子。为何能抬的这么高?原来在于夫妻两个无“功名富贵”之念,所以才“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看他怎么说:

  但凡士君子,横了一个做官的念头在心里,便先要骄傲妻子。妻子想做夫人,想不到手,使事事不遂心,吵闹起来。你看这夫妇两个,绝无一点心想到功名富贵上去,弹琴饮酒,知命乐天。这便是三代以上修身齐家之君子。

  要“骄傲妻子”的士君子和“想做夫人”的妻子,在儒林外史中比比皆是。前者如匡超人,停妻再娶,却不忘做秀才之后给老母妻子做补服;后者如王太太,一辈子想做“官太太”而不得,吵得家中鸡犬不宁。相比之下,少卿不肯纳妾,固然是杜娘子之福;有此腻友,何尝不是少卿的福气?

  有趣的是,儒林外史中另外一对知心夫妇,却是货真价实的理学夫妻。若说少卿可入文苑,有才子习气,则另一位神童庄绍光,便是当然的儒林中人,真理学了。

  庄绍光是累代的书香人家,虽未做官,但名满天下,可说是大隐隐于市。他不但同样被朝廷举荐,而且面见皇帝,得赐玄武湖著书立说。在外人眼中,比杜少卿的状元家世还强些。他讲理学但不妄交,性格方正而不迂腐,同样是打算辞去朝廷征聘,这对夫妇的态度就比杜少卿夫妇严肃得多:
  
庄绍光晚间置酒,与娘子作别。娘子道:“你往常不肯出去,今日怎的闻命就行?”庄绍光道:“我们与山林隐逸不同。既然奉旨召我,君臣之礼是傲不得的。你但放心,我就回来,断不为老莱子之妻所笑。”

  首先庄娘子的态度比杜娘子认真,她直截了当的口气,简直有些责问的味道,倒像是担心庄绍光改变本心贪恋富贵。而庄的回答也是斩钉截铁“断不为老莱子之妻所笑”。这里显然是将其妻比作那位不肯因富贵而受制于人的老莱子之妻了。而他回来后第一句话便是“如何?我不说谎罢?”,真是在知己面前剖白心意的举动。而“娘子也笑了”,这一笑,两人的默契,尽在其中。何况搬到玄武湖之后,“闲着无事,又斟酌一樽酒,把杜少卿做的《诗说》,叫娘子坐在旁边,念与他听。念到有趣处吃一大杯,彼此大笑”。以文章下酒,已是雅事,何况是与妻子一起。所谓红袖添香夜读书,多半只是以色事人;好一点的,如冒襄董小宛钱牧斋柳如是一起整理图书,那毕竟也只是“教姨太太读书”的情趣。庄绍光为杜少卿“事师之人”,年纪自然不轻,与其妻如此这般,真是知己交心,羡煞旁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07: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很好,儒林外史是我很喜欢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7: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宣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02:25 , Processed in 0.2144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