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81|回复: 0

[【图书推荐】] 《杜拉拉升职记》第二部:超越职场的华年似水

[复制链接]
gkj1982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4-30 16: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信看过《杜拉拉升职记》第一部的读者对此书印象深刻吧,不多说什么,现在第二部出来了,上部没看过瘾的接着来。

编辑推荐
爱读书的柳传志当时迷上了一本新书《杜拉拉升职记》,还特意推荐给女儿看。书中讲述了一名在外资大企业工作的中国人如何以合法手段争取进步。“作者的很多想法跟我一样,但更条理化,因为他更多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只要眼光经常往下看,就会发现很多你所忽视但很有用的东西。”
随后柳传志哈哈一笑,“只是我已离开联想集团,没机会实践了。”
——摘自《瞭望》新闻周刊

《<杜拉拉2华年似水>作者李可 应北大就业指导中心之约 写给大学生的一封信》

北大的同学们,大家好:
又到了临近毕业的日子,年复一年,在这个梦想周期性遭遇现实的季节,对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而言,在精神上和身体上准备好奔赴新生活, 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
由于即将自负盈亏,很重要的一个思考是对经济收益的权衡:房子的首付款在哪里?如何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盛宴?
说得直白点,就是什么样的前程是好前程,怎样才能获得一个好工作。

现实与定位

定位是个很没有趣味而不讨巧的词,但这是一切的终点和起点。比如这牵扯到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要出国?
虽然借鉴历史很重要,但考研和出国, 不该仅仅是因为历史上北大人这样做,也不是因为别的同学这样做--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你本人的下一个人生目标需要你这样做. 我们应该明确出国或者考研能带来什么益处,并且这个益处是优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就好像跳槽不该仅仅因为现在的工作不够好,而更应该因为新工作是你更满意的。
对于求职而言,首先是需要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某家单位, 然后要同样清楚为什么这家单位要选择你(它能给你什么, 你能给它什么)。
在采取行动之前,我们不妨问自己四个问题:
--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选择的工作, 能赖以谋得我要的生活吗?
--我喜欢做这份工作吗?
--我的能力足够做好这份工作吗?

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淡泊从容的简单生活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的愿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这样的生活不仅仅健康简朴,同时埋伏着昂贵,假如没有足够的储蓄和保值能力,那就需要生活在强大完善的福利系统保障下,而这是目前尚未具备的。
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大大不同于我们的父辈,平静的水面下,处处是湍急的暗流,你需要快速高效地做出漂亮成果,否则你就很容易出局。比如当今的中国每年都要出版几万种读物,但是上架后那些不能迅速上位的书很快就会被毫不留情的撤下来,这为人们推测出版商出版80%的书籍是因为他们能靠20%的书籍盈利提供了依据。
而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有些应届生告诉我,找工作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什么工作是适合自己的,怎样才能找到一份既符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又提供不菲收入的工作。

先谈行业

在现实中,一方面,用人单位为找不到合适的人填补重要岗位的空缺而头痛,另一方面,大量的求职者在苦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那些发展迅速的行业,这种矛盾越发凸显。

有的人认为好的行业不容易进入, 我个人持相反的观点。

人才的繁殖和成长需要一定的周期,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市场上,就是那么些合乎要求的人。如果行业的增长较快,人才的供应往往不能满足行业快速增长的需求。
于是用人单位就必须面对现实,降低用人要求,比如过去有的职位根本不考虑应届生,现如今没有那么多上来就能出活的熟手高手,大家就不得不正视现实,考虑接纳应届生了。这时候新人处于一个相对合算的位置,能获得一个好的起点,这也是你的好专业好教育出生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我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在中国,比如互联网,教育,医药,通讯, 能源等,都是看好的行业,持续盈利能力强,附加值高,一定的抗周期性通货膨胀冲击的能力。
有个笑话,说有一个小姐给她的同乡发短信,说是这儿:“钱多,人傻,快来。”有时候我们同行之间开玩笑说,现在这个市场上就有这么个味道,钱多(行业经济效益增长迅速),人傻(足够QUALIFY的应聘者越来越难找,因此雇主不得不降低要求,确实感觉人员的平均素质下降,虽说谈不上“人傻”,可和五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收入高,发展好,还能符合你的专业志向,所以可不是“快来”嘛。

再说说专业、兴趣和收入

大学里主要是培养思考的方法。
我但愿你的专业是你喜欢的,并且是符合宏观经济的大趋势需求的;否则,这更是得慎重选择职业的时候了。
专业这个东西,比如学化学,进一家化工公司应该算是专业对口了,那么你进去后,做销售,还是市场,还是R&D呢?三个职能的收入都不错的。

面试的时候我喜欢问应聘销售的新人两个问题:
――你认为新人做销售首先会面临的心理上的冲击是什么?
――你为什么选择销售这个职业?
有一位华中理工的美眉告诉我,她在暑假去卖过保险,业绩比别的同学都好,她认为她和同学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别的同学感到是在求人,很痛苦很伤自尊,而她能克服这种感觉,人家越是不理睬她,越激发起她想让客人从口袋里掏钱的斗志,而且她不断的希望卖得更好。
我基本肯定,她至少了解什么是销售。关于“为什么要做销售”,她的回答, 大大好过面试中常见的答案“因为我喜欢和人打交道”(其实提供这个答案的新人中,超过半数的人并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甚至惧怕和陌生人打交道)。
她说的,正是新人判断自己是否适合销售这个行业的最基本的两点:能否过求人伤自尊的心理关,能否过每个月完成不断加高的指标关。如果这两个关过不去,你在销售这行活不下来。
有的新人,在学校成绩很好,人际关系也不错,是各种社团活动的活跃分子,但是一被客户赶出门去,下次就再也不愿意去见客户了,客户的冷脸給他的羞辱感让他简直痛不欲生,他甚至觉得这样的人生没啥意思。还有的人一到月底,想到尚无着落的指标,就烦躁厌倦。这样的人,和销售的高收入是无缘的。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求职压力就去应聘销售。

也许正因为上述原因,我注意到每年应聘R&D职位的名校应届生是比例最高的。那么我们就需要明白一点,第一,R&D的职位空缺相对不多,也就是说当你处于初级阶段,社会需求总量方面是受到限制的;第二,干这行你需要才华专注和狂热痴迷,一个一辈子做不出带来漂亮销量的配方的化学师是很郁闷的,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实现其价值,于是他成不了“科学家”,只会是一个“资深化学师”。还有的行业的技术职位, 过了三十五,就TOTALLY不是年轻人的对手了。

市场部的职位是最理想热门的职位之一,同时具备了收入高权利大的职业特征,那么有志者需要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市场经理都做过销售,并且做销售的时候是TOP SALES。
而且有一点,假如你想要安逸淡泊的生活,市场部是最不合适的,虽然它没有每个月承担指标的压力,也不用求人还老被销售求。做市场,需要那种天天带着振奋的精神状态,满怀SHAPE THE MARKET的激情追求理想的人,对逻辑和战略思维高度的要求自然也很高。

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销售,我还是很愿意推荐新人从销售开始职业生涯,让我給大家几个做销售的理由。
一, 超过70%的CEO出生销售;
二, 假如你能好好的做个三年销售,以后你转行做什么都不浪费,你将属于最强大的群体, 具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三, 销售是晋升机会最多的职业,大大的多于其他任何一个职能,比如财务比如HR;
四, 销售是靠打工能带来最丰厚收益的职业,尤其在职业起步阶段,它能帮助你迅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五, 销售是最容易找工作的职业, 到处都需要销售,而且职业生命周期长,可以HAPPY的干到五十岁, 等于变相的增强职业安全感.

举例说吧,一个新人,假如能进一家五百强公司,起薪不外乎是3000到6000元, 技术奇才的话, MAXIMUM MAXIMUM给你8K。(外企年薪大多14-16个月不等).
没有获得升迁的话,每年结合你的业绩表现,主要还是参照CPI的上涨速率获得加薪,这些年8%是很多外企采用的平均加薪幅度,因此你很容易算出3年后,5年后,你能拿到多高的薪水。(北京或者上海的房价我就不说了)
假如你做销售,你的收入将DOUBLE, 因为你有可观的奖金。同时, 你获得晋升的概率将至少翻倍.


换位思考, 学习得体

人有四种出身:家庭,长大的地方,教育,职业。
作为北大的毕业生,你已经证明了学习能力和你的见识。
从概率上说,你的IQ应该多少高于平均水平,英文应该不错,看过相对多的主流书籍,有机会听到更多的主流观点,因此更了解和宏观趋势有关的信息从而有更好的见识。所以在新人群体中,概率上说你应该更有挑选好职位的优势。
但是,教育出生仅仅是一张门票,让我们来看看你还没有证实的是什么:你的影响力,你的适应能力,你的承受压力的能力.
总而言之,你的生产力要能高于平均生产力对用人者才有意义,到那时候,你将不是企业的人力成本, 而是人才, 否则你的教育出生只是你的事情。

好的职位总是存在的,关键是你是否是潜在的人才。这个问题就说回来了,你未来能做什么?你现在能做什么?
总体上我个人感觉, 现在的应届生成熟度还是有所提高的, 早两年, 新人来面试, 简历上时髦: “给我一个支点, 我能撬动地球”, 或者: “给我一个机会, 还你一个惊喜。”
去年我忽然意识到大家现在都不撬地球了, 也不提供惊喜了.
有时侯我在面试中向新人要录用他的理由, 对方往往把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作为主打优势.
这显然是一种进步. 不论你打算进国家机关, 还是事业单位, 或者知名外企, 哪里都喜欢要聪明得体的人. 当你去面试,或者你刚到一个单位工作的时候,得体是很重要的基本游戏规则。
如果你要一份体面的前程,首先你需要明白一些得体的小规矩,
――面试的时候身体不要乱动,语速语调适中
――男生穿着黑皮鞋就别穿白袜子
――学会倾听
――诚恳和礼貌
――知道自己的强项是学习能力、逻辑,以及激情,并且展示自己正常的人际关系
――了解自己需要在承受压力和面对挫折方面让对方放心,并备有实例准备说服面试者
――了解行业的累积对自己很重要,而且 HR通常对一份不到两年就跳槽的简历有CONCERN,除非那份工作太烂,或者新工作真的好。
――新人喜欢问你们公司提供什么样的培训?但是其实70%的知识来自于实践而不是课堂
――最后一条是,要知道人们喜欢新人的激情和冲劲,但并不欣赏没有根据的勇气和信心(比如对一份15万的年收入嗤之以鼻;不重视很多人一辈子也挣不到一千万的客观事实,或者以为那是因为“那些人比我蠢”;或者把IBM和MS的OFFER贴到学校的BBS上并告诉全世界“我DECLINE了他们的OFFER”)。


管理培训生

总观知名外企录用的管理培训生, 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 IQ绝对高, EQ更加高。
志存高远就不用说了, 为人处世都非常得体。
我曾经分别和几位管理培训生交谈过,我问他们是否了解,他们可能是在一个虚拟的友好环境中成长,他是否了解一个BUDDY(“伙伴”,企业指定专人,在日常工作中帮带管理培训生,通常此人本身业绩表现较好,而且乐于助人)对他意味着什么?
结果这几个人都微笑着告诉我,他们了解并非所有的人都对他们友好,除了不少员工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感觉心理不平衡以外,部分经理内心也不接受管 理培训生,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内部有很多员工经过长期的工作历练,经验和能力都不错,这些人是一步一个脚印为企业立下汗马功劳逐渐成长起来的,经理们往往认为这些人才是企业应该下本钱重点栽培的人才,如果转而投资在没有一点贡献的管理培训生身上,对普通员工是不公平的。另一个原因是,管理培训生再聪明,EQ再高,毕竟是新人,需要一个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人的诸多书生气的行为想法,让原本心理不平衡的其他员工更加看不上眼。
此外,他们都清楚的意识到BUDDY为他们的成长付出心血,如果没有一个人在一开始就不离不弃的陪伴着你,告诉你公司附近哪里有好吃的午餐,提供合租的信息,当你第一次遭遇客户用厌恶的口气大声呵斥着把你赶出门去,你再也不想去见客户的时候,他帮助你修复受伤的自尊,同时激励你的斗志和勇气,这非常重要,MANTOR会教給你行业发展的趋势,但是假如没有BUDDY的陪伴,只怕不等你看明白方向,你就已经没有勇气走下去了。

坦率的说,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职场上,人们时常听到对八十后的批评和担忧,但是职场不可能把80后剔除出去,70后和60后也有很多自己那一代人的毛病,我有个朋友就和我说,80后自我,70后自私,60后不少已经没干劲了。80后的优势也明确存在,比如创造和想象。
当我听到管理培训生们坦然诚恳而感恩的评价客观世界,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清醒的自我认知,我感觉到对八十后的担忧是多余的,这一代自会有这一代的领袖。


关于物质上的准备

我就说三条供大家参考吧。
一是睡眠要正常。
二是要会过日子,比如知道什么样的房子性价比最高,什么时候买入是最合适的,否则光知道傻挣,挣的可能还赶不上房价涨的。
三是要了解伴随着你的实力的积累,财富的积累需要假以时日。


只是开头难一下

最近我遇到一件事情,有一位销售要离开公司,因为有更好的发展。小伙子是三年前应届毕业的时候被招进来的,他的教育出生很普通,毕业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校,当年为了找工作小伙子和大部分应届生一样颇经历了茫然与苦恼。不过短短三年,在得到较好的培养和磨练后,他这么快就被竞争对手挖走了,我确实惋惜,但也为他高兴。事实上他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18万, 我只能设想竞争对手用20万以上的收入来挖他,同时让他的工作强度低于目前。
我想说的是,找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也就是难那么一年,最多两年,假如你正确的努力,并且,这份努力,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努力,也就是一份说得过去的努力,只要你开始入对了行。
因此,这个夏天的奔波或者挫折,你都可以坦然面对,它是必定要过去的阵痛罢了。

祝:

前程远大,
生活幸福!


李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9 09:09 , Processed in 0.21518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