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71|回复: 3

[【文史类原创】] 沙漠故事(原创非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3 23: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user.xici.net/u1222235/d13494589.htm
我想我们一定是忽略了些什么,当镜头静止在铺天盖地的黄颜色前。如果一定要在1992年开始的《新龙门客栈》《东邪西毒》《大话西游》这三部香港电影经典中的经典里找到什么共同之处,那么它们故事发生的地点都是在沙漠。从徐克到王家卫和刘镇伟,香港导演似乎在甘肃渝林——一个远异于香港都市繁华的沙漠地带,找到了他们对世界的理解。
A逃避:躲避强敌追杀,寻找自由的出路,这是在《新龙门客栈》中,邱莫言等从东厂太监手中救下忠臣杨宇轩的儿女,开始逃亡之路,才来到金镶玉开在沙漠中的龙门客栈。而在现代人眼里,“逃避”具有某种自我逃避的意味。西毒欧阳锋无法面对变成嫂子的情人,盲剑客无法承受自己的好友和妻子有染,而沙漠似乎是他们的避难所。天性自由的孙悟空无法忍受唐僧整天的絮絮叨叨,利用月光宝盒逃避到“五百年后”。和现实社会中充满了人和人之间的摩擦与利害冲突,沙漠仿佛提供了一个最为广阔的世界。也正是在这“逃避之旅”中,人才有可能从对世界的拒斥转向对自身的审视。
B吃人/杀人:沙漠决非陶潜笔下的桃花源。在龙门客栈中,有一条从卧房到厨房的通道,金镶玉将人杀掉后,直接就做了人肉包子。而影片最具震撼效果的镜头来自片尾,厨房的小伙计熟练地将大太监曹少钦片的只剩半边身子。而西毒欧阳锋总是面带微笑做杀手经纪人,“只要花上一点钱,就可以处掉仇人”孙悟空转世做了强盗,要在斧头上谋生活。而群妖聚集,目的只有一个,吃唐僧肉。能在沙漠中生存下来,就要变得比沙漠更残酷,这使得人性中恶的力量爆发成为活命的基本,弱肉强食是沙漠的规则。沙漠撕破了人伪善的面具,将人性恶无遮拦呈现于他人面前。
C 真爱:如果说生存是第一要务,那么情感应该放置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导演们仿佛在嘲笑婚姻的虚伪:周淮安假意答应结婚,无非是为了获得密道的地点;盲剑客的自我放逐,是因为无法察觉妻子与朋友的私通,而欧阳锋和嫂子的恋情注定无法为世俗接受;至尊宝则陷入对晶晶婚姻允诺与对紫霞情感的迷团,这又纠缠着牛魔王的婚事。如果牛魔王和金镶玉这样的“沙漠住户”对他们的“爱人”是真情的,并渴望通过婚姻这种“世俗”手段来确定,那么“沙漠旅客”周淮安和邱莫言,至尊宝和紫霞彼此间的“真爱”就要旁落。也许,在失去时候,才能明白情为何物。东邪一无所有,只剩下对桃花的无尽思念。即使在桃花岛,也是身在情感的荒漠中。
D 回忆:选择遗忘,就可以消解情感给生命带来的焦灼。《东邪西毒》中那坛“醉生梦死”就获得了象征意义。可是最想忘记的,却最难遗忘,只有等到大嫂去世后,欧阳锋才仿佛获得了“自由”,面对过去。而至尊宝念念不忘五百年前对晶晶的情义,结果又丧失了现在。只有在《新龙门客栈》中,回忆是通过周淮安和邱莫言一些无言的举动表达出来,显得那么委婉动人。据说沙漠中的动物是没有记忆的,他们有的只是现在。而人,却无法摆脱情感与时间的纠缠。《东邪西毒》英文名字是time ash ,时间即使被焚烧,也会留下灰烬,不是么?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E 绝对力量:金镶玉杀人越货,脑子里面没有什么仁义概念。可是最后关键时刻,还是“义不容辞”引导周淮安他们走密道。也许在沙漠上,也存在着人类社会的“原则”。洪七为了一个鸡蛋去杀了太尉府的刀客,这无疑是自私的欧阳锋无法理解的。然而在影片结束的时候,欧阳锋也也仿佛为这种力量所传染,焚烧了小客店。从至尊宝变成孙悟空,他聆听菩萨训导,要取经来化解人世间的仇恨。陷在沙漠之中,也渴望精神的拯救。而这种绝对力量,就是为更高目标而放弃的勇气,完成对自己的超越。
F:离开。沙漠的另一边是什么?洪七和他老婆牵着骆驼去找寻沙漠的另一边,孙悟空跟着师父向沙漠更深处走去,周淮安一行离开龙门客栈,走到安全的地方。沙漠不是人类居住的地方,人类会过得更美好。那么经历过生与情的困苦后,人是不是变得更有勇气面对这个世界?欧阳锋回到了白驼山,黄药师回到桃花岛。离开沙漠表示“拯救”的完成。那么,现实社会的沙漠在什么地方呢?这些电影自然带上了社会寓言色彩。
在194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Casablanca>讲述捷克反法西斯统治的领导拉斯罗带美貌的妻子依尔沙为逃避德国人追捕而来到法国殖民地卡萨布兰卡,一个沙漠中的小城。在这里他将努力获得护照逃往美国,那个自由的国家。他们来到神通广大的里克酒店,依尔沙却发现里克是自己的旧情人,他们在巴黎有过浪漫的回忆。依尔沙愿意以自己为条件要里克送拉斯罗到美国。里克被他们的正义与牺牲精神所感动,将他们送上飞机后,自己也离开酒店,投奔抵抗运动中。
我们不难发现,在前面提到的三部影片和〈Casablanca>有着同样的命题与元素。甚至我们可以说,三部片子是在完成沙漠主题的中国化。他们改造了〈龙门客栈〉〈射雕英雄传〉〈西游记〉这些具有较大影响的经典,完成有自己特点的影片。
只是〈大话西游〉结尾,酷似至尊宝的夕阳武士与紫霞深深吻到一起,给这些离别色彩的影片一些暖色。也许,改造沙漠,我们需要多一点点爱的勇气。
而早在1922年在鲁迅《鸭的喜剧》中,对沙漠的“改造”作出了乐观的估计,他认为生命有能力改写“在沙漠似的寂寞”。爱罗先珂在这里种下了生命的种子,无论是蝌蚪还是鸭子。而在他离开后,“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
可是到了1925年,在《野草》中的《过客》,他则全面展现了自己的“在路上”。这个过客要逃避“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
他渴望从别人处获得精神支持,可是只能得到水。“我的血不够了;我要喝些血。但血在那里呢?可是我也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得喝些水,来补充我的血。一路上总有水,我倒也并不感到什么不足。只是我的力气太稀薄了,血里面太多了水的缘故罢。”
虽然他知道“这于我没有好处”,可是仍然接受了小姑娘的水,并表示了感谢。即使是同情之“水”,“可是我现在很恢复了些力气了”。
他分明拒绝了小女孩的布条,是回忆又让他想到曾经接触过的那些“年青人的血洋溢在我周围”。 “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像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咒诅。”
感受到“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过客离开了“沙漠”中的“土屋”。向前,也许是“坟墓”,也许是“野百合也蔷薇”,也许是另外的世界。
  如果我相信引导人走进沙漠和走出沙漠的“绝对力量”是一种信仰与精神追求,那么在“朝圣”的路上,人才获得了精神的拯救。也许人活着便一直走在路上,这种“行路”便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而个体对“在沙漠中的行走”的自我认识,便形成了鲁迅的《过客》及以后林林总总的沙漠故事。

想是我当年比较得意的作品吧,呵呵。乃是比较文学来着。这里都涉及到现代文学中“背景”成为主角的问题。人变成了环境的动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4 10: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bulunuo于2008-12-13 23:17发表的 沙
香港导演似乎在甘肃渝林——一个远异于香港都市繁华的沙漠地带,找到了他们对世界的理解。
.......

榆林,not 渝林。这么关键的词都写错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15: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写贴快,所以好多错别字呀。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13: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此文版面凌乱,光看版面就让人看不下去了。请先排版再参与讨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2 07:25 , Processed in 0.13405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