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65|回复: 0

[【散文】] 东安城【原创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2 16: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安城



  东安城位于山东沂水县城南十五公里,沂河西岸两公里,许家湖镇后城子、前城子和黄崖头三村之间,据考证为汉城阳国东安县古城。古城遗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北长约一千米,东西宽约七百米,出土文物有铜壶、盘、陶豆、铁器鼎、焦斗、铧、五铢钱等,另有“大布黄千”、“军假司马”印鉴。城北原有“天齐庙”、“九女墩”和“八角墓”汉墓群。悠悠岁月两千年,关于东安城的民间传说源远流长,怪诞离奇。
  
  相传很久以前,东安城里有个叫王灵官的饭馆掌柜,他为人厚道,乐善好施,被人们誉为“活菩萨”。一天,店里来了一个破衣褴衫的老嬷嬷,披头散发,一脸疮疤,眼角的血水乱滴答。王灵官见这位老人怪可怜的,就拿出馍馍给她吃。不料,那老嬷嬷嫌没给她菜。王灵官又给她端上菜去,等她慢慢吃饱,又给捧上茶水……只顾伺候这位老嬷嬷吃喝,店里的客人早都走光了。过了半天,那老嬷嬷起身要走,王灵官分文不取,并把她送出门外。他刚回到店里,却见那老嬷嬷又回来了,说是自己记不得回家的路了。王灵官只好放下手中的活计,按照老人的指点,跨街过巷往东北方向走,那老嬷嬷踞在王灵官的背上,说什么也不下来了,而且连鼻涕带口水地弄了王灵官一脊梁。不知不觉来到了城北头,王灵官就问背上的老嬷嬷:“老人家,你家到底住哪里呀?”老嬷嬷指着城北头的一个山坡说:“你就把我背到山坡上吧!”虽然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王灵官还是咬咬牙,一气背到山坡上的一间小屋前,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放下,拔腿就往回返。刚走了十几步,回头一看,那老嬷嬷又紧随身后,脚赶脚地下来了。王灵官一看急了,扑腾一声跪在地上,一面叩头,一面说:“您算俺亲娘,可别难为我了!”老嬷嬷哈哈一笑说:“我儿,为娘就等你这句话了……”原来,这老嬷嬷是老母奶奶点化,故意考验王灵官的善心的。王灵官的真诚善心感动了老母奶奶,并收他为徒。从此,王灵官得道成仙,成为护佑一方平安之神。于是,人们就在东安城北修建了一座庙,取名为“天齐庙”,在庙里把老母奶奶和王灵官一起奉祀。每月初一、十五,前来祭祀朝拜、烧香许愿者接踵而至,长年香火不断。每年的冬季逢一次庙会,周围十里八乡都来赶会,气势宏伟,生意兴隆。1930年,此庙被农民协会烧掉,委实可惜。

  但当地也有传说,是先有天齐庙,后有东安城。据说东安王授封来东安县履职之时,看见天齐庙香火兴盛,是块风水宝地,就在此择地建城。东安城南濒临一东西流向小河,是一条天然的护城河,东安王请来当地有名的铁匠用生铁打造,在河岸上建造一旗杆座。东安王还在天齐庙正北一华里处,建造一高八米、周长三百平方米的土堆,呈四十五度坡倾斜,供人们上下,传说是司马将官的点将台。如今,点将台已荡然无存,现出本来面目原来是一座王坟,坟墓没有拱顶,是用土堆填成的,当地称为“九女墩”。相传,天上的九个仙女厌倦了天庭生活,下到凡间游山玩水,老远看见一座雄伟的东安城,九个仙女来到东安城街头打算体察一下民情。当时朝廷腐败横征暴敛,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连吃饭用的餐具也买不起!九个仙女顿起怜悯恻隐之心,每人用兜兜来神土,兜成一个土墩,贫苦人家来此烧香借用餐具,第二天一大早就会有一套崭新的餐具摆在那里。后来,人们就把那个土墩称作“九女墩”。在九女墩北边三百米处有两座地下墓穴,穴顶上下石板砌成八角,故称“八角墓”,周围还有四个小墓,八角墓通九女墩底,连接四方之墓,现已发现袁家庄村前一墓。

  东安城址在春秋时是莒国属地,为鄢陵。《左传》文公七年即公元前六二O年“公孙敖为襄仲逆己氏,及鄢陵,登城见之美,自为娶之”。《中国地名大辞典》:“鄢陵,春秋时莒地也。”杜预注:“鄢陵,莒邑,在今山东沂水县界。”查对《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沂水城南,沂河西的鄢陵,与今东安城遗址经纬度相符。战国时,东安县标注为楚地。秦郡天下,为琅琊郡地。西汉文帝元年即公元前一七九年置城阳国,城阳统县有四:莒(今莒县)、东安(今古城遗址属沂水县)、阳都(今属沂南县)、卢(今属蒙阴县),宣帝甘露四年即公元前五十年封鲁孝王子强为东安侯。东汉时东安县属徐州琅琊国。东安在三国魏时仍为县,属徐州东莞郡,东安县城仍在东莞郡城(即今沂水城)南十五公里沂河西岸。西晋时东安县属徐州琅琊国,经东晋十六国,又历南北朝二百七十多年间东安县在诸史书中已无此名,此时期有东安郡之名,这是西晋惠帝时东莞郡移治于莒,复于郡城(即今沂水城)所置的东安郡。至隋朝初今沂水城仍为东安郡城,开皇初废东安郡,改置东安县,为莒州治。开皇十六年即公元五九六年变东安县为沂水县,沂水县名自此始,别置东安县于古盖县(今沂源县东里店东)。大业二年莒州废,沂水、东安二县俱属沂州琅琊郡。今沂水城南十五公里处的汉东安县城,自东晋以后已不复存在了,“东安”之名仍有,或郡或县但已非指此地了。明嘉靖年间迁此建村,因村临东安城遗址,故取名赵家城子,清乾隆年间袁姓迁居于东安城遗址之上建村,故名袁家城子,建国后赵家城子和袁家城子对称前城子和后城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30 18:28 , Processed in 0.19857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