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04|回复: 0

[♥ 我看奥运 ♥] 江苏邳州“希望之家”走出六位残奥冠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7 08: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ports.sina.com.cn/o/2008-09-16/23073953868.shtml


可谓是冠军的摇篮。


  中新社南京九月十六日电 题:江苏邳州“希望之家”走出六位残奥冠军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正如江苏省南通市有“奥运冠军之乡”的美名一样,江苏苏北地区一个小县城书写了残奥会历史上的神话:刘静、李倩、周影、冯攀峰、顾改等七人次先后在残奥会乒乓球项目中夺得六金两银一铜,“残奥会冠军之乡”由此声名远扬。

  这个县城就是江苏省邳州市。“出产”此次残奥会七金一银一铜的地方叫做“希望之家”——中国第一家集学习、生活、技能训练为一体的邳州市小儿麻痹症医疗康复中心。

  一九八九年夏,邳州市暴发了一场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疫情,一个月内有六百四十八名儿童被感染,二百九十三人肢体严重残疾。当年担任该市文化局长的张辅世经过再三协调,一所五亩地、简陋房屋构成的“邳州市红十字会小儿麻痹症康复部”成立,第一批接收了二十多个孩子。

  “当时条件艰苦,这就是‘希望之家’的前身。”“希望之家”主任郭贞说。当六百多名疫病患者到了适龄入学的年龄,即一九九五年,由爱德基金会组织、挪威基督教协力会出资的“希望之家”才正式成立,当时有一百个孩子入住,一切费用全免。

  说起“家”里的教练,颇有几分神秘。一个在自来水公司供职、非“科班出身”的乒乓发烧友,成了乒乓球教练。从二00一年组建第一支轮椅乒乓球队开始,他的弟子便叱咤乒坛:六个残奥会冠军脱颖而出,麾下弟子曾夺得国内外大赛数十枚金牌。

  这位教练的名字叫衡新,目前仍在‘希望之家’任职,自己也开了一家乒乓球俱乐部。

  和其他社会康复中心不同的是,“希望之家”完全由挪威基督教协力会资助。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九九五年组建以来的十三年间,挪威基督教协力会先后投入三千多万元人民币,用于这些残疾孩子的训练、生活甚至是手术费用。

  “生活没有忧虑,训练才能更加刻苦,孩子们往往上午三小时学习、下午三小时训练,都能吃苦,成绩出得也快”。 郭贞说。

  “希望之家”当年招收的五百九十七名小儿麻痹症儿童如今已全部毕业。其中为国家输送专业运动员四十八名,六人成为残奥会冠军,逾九成的孩子升学,九十六人顺利考入大学。“家”的功能随即转变,招收六岁及六岁以下的残疾儿童,以康复为主,并在此间选拔体育苗子。

  据悉,“希望之家”要搬“家”了。当地政府很重视“希望之家”,新址占地二十五亩,建筑面积四千六百平米,设备全部翻新,还要盖一个训练大厅。(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21:47 , Processed in 0.10663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