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42|回复: 0

[【辩证轩】] “代沟”底下的教育——以两位小学生为例谈隔代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7 12: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代沟”底下的教育——以两位小学生为例谈隔代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内容摘要: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每天在小学门口等候的爷爷奶奶们成了都市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在这道风景线的背后,我们看到了隔代教育的客观存在,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学生正深受其影响。
关键词:代沟 隔代教育 学生发展 影响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每天在小学门口等候的爷爷奶奶们成了都市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在这道风景线的背后,我们看到了隔代教育的客观存在,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学生正深受其影响。
在这里,我们将通过讲述两个关于我的学生的小故事来进入这个教育界正面临的严肃的话题。

一、上海两位小学生的故事
  从我从事家教工作开始到现在,我接触了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其中有两位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生的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及他们的行为引起了我的兴趣。

故事一
小H是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四年级学生,这是一个在大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由于父母都是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所以,在他的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也就不那么充裕了。他的成长与爷爷奶奶有着密切的关系,奶奶是退休小学教师,爷爷是退役军人。
就这点来看,这个家庭的文化背景是很不错的。但是,在隔着“代沟”的教育下,难免在孩子身上出现了各种问题。
在家中,他最敬重妈妈,因为妈妈总是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他,虽然工作忙碌但也总要抽出时间来陪伴他做功课或者带他出去玩。但只要妈妈不在家,他就是家中的小皇帝了,所有人都要围着他转。而在学校中,他却是一个很乖的学生。尊敬师长,学习认真,友爱同学,宽容大方。
记得有一次,因为他做题目不专心,效率不高,奶奶批评了他几句,于是他就开始顶嘴,一点批评也无法接受。但是,在挨了奶奶的批评以后,他自己却在一旁埋怨哭泣。这说明他还是能够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只是嘴硬挨不得骂。在生活细节方面,他做得很好。每次去给他上课,他都会主动给我倒茶,冬天看到茶凉了会给我换热的。至少在尊重老师方面,他做得很好。
我以为,他的这些小细节与小故事与他所处的受教育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父母、祖父母的教育背景以及对他的施教都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故事二
小P是我教的第二个小学生,他就读于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第二小学三年级。这是一名在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未上小学之前父母就已离婚。所以,他的主要生活环境是奶奶家,周末由母亲接去。
爷爷和奶奶都是退休职工,奶奶原是同济二附中英文教员,所以他的功课基本上都是由奶奶来盯着,极为严格,但收效仍甚微。所以,每当爷爷和奶奶为某事争执时,他就会觉得特别开心,因为奶奶不会顾及到他了。严格的做法还使他产生了一些反叛的意念,在行为上,他总想着要用什么东西砸他的奶奶。他的父亲是某航空公司的机票快递员,母亲是某航空公司的售票员。他们的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在教育子女方面也很少用心花气力;加以学生的天资不是特别聪颖,所以成绩非常差。他的父亲离婚后再婚,娶了一个阿姨,脾性都是特别好的,但我的学生也因此从不乖乖听话,做作业很难专心致志。
因此,在接手这个学生的时候,确实有些棘手。
在我直接接触他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他从来都不愿意和我打招呼,只有在给他讲解题目的时候才偶尔冒出一句“老师”来。而且他曾和我说,他讨厌所有的老师,希望世界上没有老师(当然,他并不认为我这个仍是学生的家庭教师是他真正的老师)。第二,厌恶老师的结果是厌恶学习,而在他理解中,学习是无意义的,因为“成绩很不好的人后来也能赚大钱”。第三,他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方面很敏感,每次提及家境比较好的同学时,他的眼里总是含着羡慕的目光。
我想,这些问题与他的家庭环境休戚相关。

二、故事背后的隐忧
探究这两则故事,我们发现它们有其相似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
相似之处是:两位小朋友都主要是在爷爷奶奶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对于爷爷奶奶的态度也很明显地表现出了“隔代教育”的弊端。
不同之处是:(1)在对待爷爷奶奶的态度上,小H是阳违阴奉的,而小P则是阳奉阴违的。说明前者受到了祖辈的正面影响,而后者则在祖辈的严格教育下出现了反叛行为。(2)在对待老师的态度上,虽然两位学生的奶奶都曾经是教师,但小H对待教师的态度与小P对待教师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这可见出他们受教育的差异性,以及“隔代教育”下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由于现在都是独身子女,所以,像这样的家庭组合是很常见的;而父母工作的繁忙又不得不压缩与孩子独处的时间,所以,孩子受到的来自祖辈那边的影响要远大于父母对他们的影响了。由于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的启蒙得力于第一个开始教育他的人,而启蒙教育也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所以,在接触这些小朋友的过程中,不得不使我产生这样的担忧:
“代沟”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隔代教育”的利弊究竟应该如何均衡呢?在那些可爱的小朋友身上究竟正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三、“代沟”底下的“化学反应”
代沟,也称代际冲突,……我们把两代人或者几代人之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特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隔膜乃至冲突形象地称为“代沟”。在当下的社会中,“代沟”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代际之间,有人曾夸张地说过,相差五岁以上就有“代沟”了,这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而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这个“代沟”主要是指隔代教育中客观存在的“代沟”,我们想要知道的是,存在着深深“代沟”的隔代教育究竟对学生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呢?
本文主要将针对都市生活中存在的“隔代教育”作一个简单的探究,诸多不足,恳请方家指正。
由于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着“代沟”,父母与祖父母之间又存在着另一道“代沟”,孩子与祖父母之间还存在着“代沟”。横跨在一个完整的三代同堂之家内部的三道“代沟”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中凸显,使他们分裂成三个阵营、三个据点。在这样三道“代沟”的作用下,我们的孩子究竟在遭受着怎样的境遇呢?
首先,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我们的孩子正接受着截然不同的教育。
由于祖辈与父辈平时生活秩序的不同,孩子要同时适应这两种生活状态,并在其中做出选择。比如说,祖父母一般每天都习惯早睡早起,对身体有益;但父母则不同,常常可能因加班等事要到很晚才能回到家中,到了周末又因一星期的辛苦工作而赖床。那孩子的习惯很有可能是工作日晚睡早起,双休日赖床。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举这个例子主要想说,孩子在祖辈与父辈的影响下,养成的习惯总与他们相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家长适合的教育方式去督促孩子,也要让孩子在实践中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虽然没有父母的照顾,但在祖父母的引导帮助下,他们可以学着自己照顾自己。
其次,在道德品格的形成上,我们的孩子可能走向双面化的趋势。
祖辈对于孙辈的教育一般总不如父母直接教育子女有效,因为祖辈要顾及他们子女的感受,所以,对于孙辈的一些错误总是听之任之。这就使孩子在启蒙教育中就开始出现道德偏差。不仅如此,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祖辈对他们的批评而向父母告状甚至搬弄是非,导致祖辈与父辈之间的关系恶化,而孩子则是父母面前一套,祖父母面前一套。这种双面人在不良的隔代教育环境下诞生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当然,假若父母和祖父母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并能够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保持一致的话,孩子道德品格的形成可能就会比较良好。但这必然对隔代教育提出了相当高的前提要求,此处我们不赘述。
再次,在学习方面,孩子会受到来自祖辈与父辈的双重督促。
因为学生时代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所以长辈最关心的也总是学习问题。但是,祖辈与父辈的受教育环境与受教育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在给孩子灌输学习方法以及对孩子学习提出的要求,也总是不尽相同的。现代父母往往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性、扩展孩子的学习兴趣与范围为主,而祖父母则比较传统,囿于书本知识比较多。学习观念的新旧程度不同,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
第四,在理想的树立上,孩子往往会受到家中成员职业的影响。
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目标,有远期的,也有近期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理想一般主要体现在他们对于职业的向往上。我曾经分别问过我的两个学生:“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工作?”小H说当老师或者医生,小P说当快递员。就拿这两个个案而言,我们很明显地看到了家中成员职业对学生树立理想的影响,他们往往会向往家中成员从事的职业,没有什么功利性的目的,只是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从事的职业还不错,或者他们也只对这些家中成员从事的工作比较熟悉而已。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教师之家”、“党员之家”、“医生世家”等等了,因为孩子往往会受到隔代家长所从事的职业的深刻影响,这也将影响他们未来的择业方向。
以上主要从德育、智育等方面谈了隔代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我想,影响应该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放宽视野去研究。比如说,现在孩子的体型趋势是越来越胖了,这是不是也与三代同堂有一定联系呢?为什么现代孩子都非常喜欢网络游戏、PSP、SP等,而越来越少在课外看书了呢?对于孩子周末上补习班的看法,祖辈与父辈又有哪些不同,最终导致的结果怎样?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由“隔代教育”或者与“隔代教育”相关的问题引发的,所以,在对“隔代教育”的研究上,我们现在不应仅仅着重于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而更应该将视线转移到都市文化中的“隔代教育”中来。摩登都市丰富多彩,但在这背后隐藏的许多故事是鲜为人知的,而我们应该去将它们挖掘出来进行剖析,寻找解决的途径,这样才有利于都市文化的繁荣、社会的进步。

四、结束语
既然我们现在恐怕很难摆脱“隔代教育”,那我们就要展开调查进一步了解“隔代教育”之下孩子们的发展情况。因为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孩子的发展应如何建立在一个比较完善、健康、积极的“隔代教育”环境之上。但这在我而言,现在没有办法展开调研考察活动,所以,权作后论之发端罢。
科教兴国任重道远,学术研究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论文:
1.何梅:《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服务功能》,《内江科技》,2007年第3期。
2.李洪曾:《幼儿的祖辈教养人与隔代教育的研究》,《家庭与社区教育》,2005年第6期。
3.李克钦:《隔代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26卷第6期。
4.沈贵鹏:《代沟:一个敏感的教育话题》,《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之《下半月•行动》,2006年7~8月。
5.石璐:《青少年道德教育环境的“代”之维》,《文教资料》,2006年6月号(下旬刊)。
6.王黛丽:《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代沟”现象研究》,《科技文汇》,2007年6月(下旬刊)。
7.吴旭辉:《隔代教育的利弊及其应对策略》,《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26卷 第4期。
8.曾彬:《我国隔代教育研究述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2月第20卷第2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26 21:23 , Processed in 0.24658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