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076|回复: 2

[【其它原创】] 浅谈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几个重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7 14: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0 才可浏览

[h1]
1、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 今天,我国的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地继承教育工作者学遗产,吸取当代外国的有益的教育经验,闸明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规律及其原则,内容,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 教育学与教育政策,教育汇编的区别: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提示教育的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教育方针政策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但不能代替教育规律,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是绝不等同的。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4、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2)、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3)、1776年,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大学开始讲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序的开端。(4)、赫尔巴特1806年《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1861年,英国的社会学家,思想家斯宾塞《教育论》他反对思辩,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2)1901年,德国的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学”,认为过去的教育学是概念化的,与实际相抵触,采用实验的方法研分儿童的生活和学习。1903年,德国的教育学家拉伊《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3)1916年,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生活,教育=生长,学校=社会,从做中学。(4)1939年,以凯洛夫《教育学》主张:重视系统知识的教育,强调查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不够。(5)1930年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1)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类。(2)1975年,苏联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教学与发展》,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总结,闸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的体系,系统地叙述了学生的发展进程序,介绍了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3)1972年,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他把教学分成:社会方面(目的,内容)心理方面(动机,意志,情绪,思维)控制方面(计划,组织,调整,控制)。
5、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
6、 运用历史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第一步是史料的搜集;第二步是史料的鉴别。要坚持全国分析的方法,任何事物都要不是孤立存在的,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等联系起来,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在研究教育问题不要简单化,不能把凡属于剥削阶级建立的教育制度或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教育有都要说成是错误的;要正确的处理批判和继承的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缜密的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地继承。
7、 运用调查法研究教育问题: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调查对像,拟出调查提纲,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查阅学生作业和教育文件资料,问卷。
8、 运用教育实验法研究教育问题:教育上的实验,在实验前应进行周密地考虑,精心设计,用出周详的方案,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假定,要把假定建立在对历史,现状的周密调查研究上,经过科学地分析,假定进行革种实验后的效果一定比未作某种实验前的效果有显著的优点,否则将对被实验者发生难以弥补的损失。
9、 教育界的质的规定性:尽管对于教育界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10、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通过教育,促使外在的社会经验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智慧和才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体力,形成他们的品德,培养他的兴趣与爱好,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11、       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性(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3)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包括教育内容和手段。三者关系: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掌握着教育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面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12、       教育的历史形态:原始的教育形态,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13、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需要,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14、       现代的学校教育与古代的学校教育区别:(1)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有密切关系(2)自然科学内容增加(3)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培养政治上所需要人才,不担负着培养劳动生产者(4)学校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走上大众化,具有民主性,普及教育,成人教育发展(5)班级授课成为基本组织形式(6)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7)采用多种形式办学,并与社会密切联系,成为一个开放系统。
15、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分:遗传(生理前提),环境(客现条件,制约作用),教育(主导作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决定性因素)。
16、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17、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8、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是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19、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作用:(1)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身心发展的动力(2)离开了人的活动,遗传,环境,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3)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0、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做到以下:(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2)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3)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21、       教育与生产力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制约作用:A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教育能把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B教育是科技知识再生产的手段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2、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A政治经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育所需要的人才B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汉和经济。
23、       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4、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措施:(1)明确教育的战略方向(2)改革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教育思想(3)作好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4)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5)调整教育结构(6)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
25、       作好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应做以下:(1)要根据人口的调查和预测(2)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3)要根据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全民与集体企事业单位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4)要因地制宜,不应强调查划一。
26、       教育投资的基本方法:(!)根据教育事业的规划,在确保最基本的办学条件下,计算出所需要的教育经费(2)要根据我国的历史经验和参照外的经验(3)教育经费的增长要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4)考虑到物价的浮动。
27、       如何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1)转变教育行政部门职能,政事分开,简政放权(2)学校的管理应执行校长负责制(3)在改革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时,必须注意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水平。
28、       教育目的: 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29、       教育目的的结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30、       教育目的由两部分组织:(1)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指明受教育者的知识,智慧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 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2)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的规定,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段的利益服务。关于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
31、       为什么说人的身心素质规定是教育目的的结构的核心部分:教育的专门职能在于培养人,教育目的必须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水平作出切实规定,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活动,形成受教育者的合理的素质结构,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的价值。
32、       一个正确的结构完整的教育目的的重要性: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等,教育目的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33、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是由人提出的,属于意识范畴,人提出教育目的是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的,这就决定期教育的目的必然为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所制约,教育目的不是超社会,超历史的,而是有其现实的本原的,教育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成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1)教育目的受生产力制约的,也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现点,政治设施的制度,教育 社会性质直接决定于生产关系和政治性质。
34、       为什么说受教育者的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1)教育目的所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人们提出教育目的是希图引起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一定个性的社会个体(2)人们即然希图将所提出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性,这就不能不考虑受教育者的认识发展,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过程。(3)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实现的(4)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育活动的个体。但是所有这些都不能说明受教育者的特点可以决定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内容。
35、       为什么说教育目的本身就体现着人的一种价值追求:社会对其成员质量规格的客观需求转化为人的教育界活动的意向,动机,目的,并不是如同镜子映物一样自发产生的,而是要经过人的意识的中介,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也就是说,人们提出教育目的,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必然会从他们的利益出发,从他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需要出发,有所权衡有所选择,在观仿上建设构出一个自认为理想的形像,作为教育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
36、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37、       个人本位论: 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反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38、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39、       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序,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为这种历史过程所制约三层含义:(1)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A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作为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承担者,他对自身个性发展的追求及这种追求的实现,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B它的目的不仅反映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反映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C判断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否合理,最根本的是看它是否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发展。(2)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3)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40、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个人本论与社会本位论的表现:我们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国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说,满足人民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而满足这种需要的根本出路则在于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从而充分调查动和发挥人民的积极性,进行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我国,无论从目的上说,还是从手段上说,人的个性发展问题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与此相应,教育也被认定为“立国之本”,因此,教育只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潜能,增进人的主体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心理素质,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依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41、       我们教育目的的基本观点:(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义建设人才,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2)要求全面发展(3)具有独立个性,也就是说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42、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基础教育。
43、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44、       普通中小学的特点:基础性,全面性,全体性。
4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预计下个世纪中叶结束,在这个过程序中,要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有数亿农业人口进行劳动转移,产业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要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发达的国家,要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改革,需要人们的经济意识,政治意识,文化意识和社会心理发生巨大的变化。面临的这种形势与任务,都与基础有关。基础教育又是教育之本,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军设中处于基石的地位,起着基石的作用,直接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46、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1)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2)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技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3)德育: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段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和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4)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早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林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5)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他们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随时都要注意引导学生的体,智,德,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47、       两种倾向:(1)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2)流生增长倾向。
48、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们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9、       学校教育制度的分类:(1)按教育程度分: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2)按教育类别分:普通教育,专业教育(3)按接受教育的时间分:全日制,半日制,业余制(4)按主要教育手段和场所分:面授,函授,巡回,广播,电视(5)按教育对象的年龄分:学学龄期教育,成人教育(6)按主办单位分:国家办,地方办,企事为办和私人办。
50、       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1)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学说(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4)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5)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51、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A层次增多B短期大学迅速发展C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D 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52、       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是不平衡的,分为经济发达,中等级发展程长和经济落后三类地区,以此,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要有步骤地进行,第一,三类地区各约占全国人口的1/4,第二类地区占全国人口一半,第一类地区已普及初等教育,第二类近期也将普及,因此第一,二类地区用5-10年时间普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第三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当积极普及初等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必须从普及小学教育做起,不能操之过急,严格按照规律办事,必须加强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支高质量的师资源队伍,改进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增加教育经费,这样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才有可靠保证。
53、       学校的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序和安排。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它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件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54、       学科: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
55、       教材: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
56、       课程论:是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关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安排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等均属于课程论的范围。
57、       学科课程论:优点: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缺点:完全从实际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58、       活动课程论:优点:重视课程要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重视从活动中进行教学和教育,在促进儿童积极学习上有好的一面;缺点: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
59、       形式教育论:优点:看到了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和学科的智力训练作用;缺点:片面强调查古典学科,忽视了学科和教材的实用性,曲解了智力发展与知识掌握的关系,使学校脱离生活因而是片面的。
60、       实质教育论:缺点:理论有明显的功利主义性质,忽视了发展智力,因面是片面的。
61、       国外课程序改革特点:(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4)重视个别差异。
62、       我们课程编订的依据: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立我们自己的课程体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63、       我国课程编订的原则:(1)符合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2)适合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3)适合教学的认识规律(4)要有统一性,相对的完整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64、       教学计划: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级方面作出全面安排,教学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65、       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66、       学科:是根据学校的任务,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选择必须掌握的某门科学的基础知识所组织的教学科目,也就是某门科学的基础。
67、       我国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制订的特点:整体性,统一性灵活性,全面性。
68、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69、       教学大纲的组成部分: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其他。
70、       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制写的教学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的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71、       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1)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2)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3)教科书的编制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72、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73、       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74、       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75、       古代教学过程理论:(1)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便含有教学过程理论的萌芽,学,思,行。(2)《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3)古罗马的昆体良《演说术原理》摹仿,理论,练习。
76、       近代教学过程理论:(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2)席勒,提出现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3)赖因,提出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的教学过程。(4)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5)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学》。
77、       当代国外教学过程:(1)赞科夫:他所指的学生的一般发展,不等同于智力的发展,它包括了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而心理发展,他认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力,思维力,实际操作能力三方面。把教学过程中发展分为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个最近发展区。(2)布鲁纳:美国,他关心是教育质量与智育目标。学生通过发现法来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易理解,记忆,便利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发展。认为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知识的获得,二是转换,三是评价。缺点,他的学科结构理论很难掌握,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要求过高。(3)巴班斯基:苏联,运用辨证系统的方法。优点:以系统论研究教学过程,较全面,具体地阐述教学的实际进程,有助于教师最优的制定教学方案和组织教学过程以获得最佳效果,缺点:过于繁锁,不易推广。
78、       我国当前对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2)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慧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79、       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阶段:(1)引起求知欲(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80、       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应注意:(1)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2)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3)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序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81、       教学过程中必然联系:(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C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A发展智力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B引导学生自觉的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的发展智力C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A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B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C学生的思想提高了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A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作用于智力活动B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在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A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B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一个主要因素C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或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偏向。
82、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指导教学的教,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83、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序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谢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查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旆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顾不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利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6)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7)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瞧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8)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失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要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84、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8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86、       直观性原油是的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87、       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88、       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89、       巩固性的基本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90、       可接受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91、       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92、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93、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94、       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模式。如传授-接受教学,问题-发现教学。
95、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
96、       我国中小学生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97、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基本要求:(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98、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和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这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包括: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基本要求:(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要善问(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
99、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这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包括: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基本要求:(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3)加强辅导(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100、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术技巧的方法,包括:按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模仿性,独立性,创造性。基本要求:(1)提高练习的自觉性(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2)严格要求。
101、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基本要求:(1)作好演示前的准备(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讲究演示的方法。
102、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 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序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包括: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基本要求:(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2)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3)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4)做好实验小结。
103、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基本要求:(1)作好实习作业的准备(2)作好关习作业的动员(3)作发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4)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
104、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拽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基本要求:(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3)做好讨论小结。
105、      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基本要求:(1)正确选定研究课题(2)提供必要的条件(3)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4)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106、      教学方法的划分:(1)按以教师的教授活动为主的方法:讲授,谈话,演示(2)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的方法:读书,讨论,实验,实习作业,研究(3)通过语言的有:讲授,谈话,读书,讨论,(4)通过直观的:演示,直观(5)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实验,实习作业,研究。
107、      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h1]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3-27 22: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原创的?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3-27 23: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13 14:10 , Processed in 0.19524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