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来话长。我真正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得追溯到我的大学时代。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平生第一次接触到了来自美国的外籍教师。他是如此与众不同。当然我指的不光是他的长相和穿着,主要是指他的思想。 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位长满浅黄色络腮胡须的“老外”竟然影响了我18岁以后的人生。当他第一次走进教室给我们上了一堂栩栩如生的英语听说课后,我就被他所讲述的印度之行深深打动了。这对于当时处于开放不久的青年学生来说,外面的精彩世界是相当有吸引力的。他随身携带的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塑料卡”,也就是现在我们熟悉的信用卡,让我惊讶不已。他当时问我们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们中的某一位如果拥有数百万美元, 那么要拿这么多钱去做什么时,我就脱口说出要去美国买下整个纽约。只见他“诡异”地点了点头,让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从此以后,我就与英语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读大二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悄悄溜进出国留学人员培训班的课堂上听课。 我观看到了诸如充满人情味的ET(《外星人》)和人类与外星人血腥搏斗的Star War(《星 球大战》)科幻片和澳大利亚的爱情和复仇影片Return To Eden(《重返伊甸园》)等。这些英语电影对我以后的英语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正是这些英语影片把我慢慢引进了英语世界,让我在英语海洋里畅游。虽然有时会被海水“冲倒”,但我一直坚持不懈,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学校领导让我这位当时在校内惟一的硕士来做欧洲客人的翻译,这使我的英语水平有了一次展示的机会。1998我非常幸运地被原国家内贸部职教处点名担任国家内贸部职教访问团的翻译,赴丹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 这是我第一次踏出国门,也是我第一次用英语在国外与“洋人”面对面地交流。2004年,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到了我的头上。我被派往英国诺里奇(Norwich)进行为期3个月的访学。 英国的游学经历再一次给我增添了不少有关西方国家的知识。虽然在国内的一些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与身边的英国人发生了激烈的文化“碰撞”,但我发现中英两国人民拥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我与朝夕相处的“房东妈妈”(host mother)道别时,她动情地对我说:“You are the best young man representing your great country I have ever met in my country.”。 我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我倍感语言学习只是一种低端的操练行为,掌握对方语言内涵的文化可谓高端实践。如果有了海外的学习和生活经历,那么我们的英语人生就会更加完整。虽然3个月的时间不长,但我克服了许多困难,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担负起被英国朋友称之为“民间大使”(folk ambassador)的角色。期间我有幸拜见了诺里奇的女市长,接受了设在当地的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采访,并拜会了时任英国教育部长现任英国内政大臣的Charles Clark先生。回国后,我一直把我在英国的经历和感受与我的学生一起分享。我发现我的英语情结深深感染了我的每一位学生。 我到现在才慢慢地体会到与其教授别人知识,还不如与人分享获取知识的快乐。作为英语老师,我会经常听到学生问如何过级,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英语学好等问题。作为过来人,我们有过对应试的太多无奈。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去应付。 英国教育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以英语测试为例,题目大多来自新闻等媒体的报道,围绕一个中性和中立的主题,以多样的出题形式(听力、完型填空、阅读或写作等)来巩固学生的记忆,我感觉这种做法很值得在国内加以推广。
不可否认,现代人学习外语的功利性色彩过浓,有的为了升学,有的为了升职,有的为了出国等不一而足。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要想学好一门外语,就不能靠一时的激情或短暂的目标取向了。相反,要靠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来克服当前浮躁的学风,唯有塌塌实实、心无杂念地去学,才能走进语言学习的自由王国。我时常把英语学习当成我的人生历练过程和我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我从来没把它当成“包袱”。我的英语时间表是这样的:早上听10分钟的英语广播;中午看半小时的英语新闻报道;晚上上网浏览英语最新消息。平时还把自己的学习心得落实到文字,一有灵感,就马上动手,向有关英语学习期刊投稿。我每每感到一旦离开英语学习环境,就会变得很失落,我对英语的那一份“痴情”或许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我想对所有想把英语学好的人说,请让英语成为你的“恋人”吧!如果你能够让英语成为你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你离学好英语就越来越近了。
当今时代需要我们去掌握外语,尤其是英语。而评判英语好坏的指标并不是以考试作为唯一的选项,我们应该让英语学习多元化。在这个信息时代,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环境将是21世纪英语学习的主渠道。最后,我由衷地祝愿全国所有英语爱好者都能梦想成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