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904|回复: 0

[军事体育♡] 军事  台湾雄风-3导弹的内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9 22: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球防卫杂志》证实,它的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小型冲压试验弹”(ALVRJ)。

  据了解,ALVRJ原本是美国海军为验证冲压发动机技术而实施的科研项目,1974年开始进行发射试验。这种导弹通常由飞机挂载,最大速度约2倍音速,射程可达160公里,整体性能比较出色。不过,由于美军此后将兴趣转移到亚音速的“战斧”巡航导弹上面,ALVRJ在竞标中屡战屡败,因无法取得订单而被打入冷宫。

  另一方面,出于提升自制武器威力的考虑,台湾从1980年也涉足超音速导弹领域,并由“中山科学研究院”(简称“中科院”)牵头,陆续开工建设了大型风洞等配套设施。但因为始终无法在至关重要的导弹发动机领域取得突破,“中科院”在无奈之下转向外国求助。考虑到身陷困境的ALVRJ项目刚好符合需要,美台双方一拍即合,遂于1984年以“处理多余物资”的名义秘密实施了技术转让。

  开发过程一波三折

  美国的支援使台湾的导弹研发能力跃进了10年左右。尽管如此,台军超音速导弹的开发过程仍然一波三折。文章透露,“中科院”最初打算将引进技术用于开发“天弓”地对空导弹,数年之后才发现对方提供的样品原来是作为反舰导弹设计,根本不能对付空中目标,先期投入的数百亿新台币(新台币与人民币比例约为4比1)就此打了水漂。这次失败还引发了“中科院”下属电子所和火箭导弹所的“内讧”,后经“参谋总长”郝柏村居中调停,总算平息了风波。

  1990年,超音速导弹的试制任务转由新成立的“擎天计划室”负责,该部门后来又和设计反舰武器的“雄风作业室”合并,“雄风”-3的开发计划至此走上正轨。在这一时期,“中科院”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方面,首先解决了助推系统和弹体的整合问题,又以ALVRJ为蓝本开发出“擎天”载具,并在此后数年中完成了4次试飞,验证了制导和航路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可行性。

  奇怪的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雄风”-3却再度从外界的视线中消失,在七八年间音讯全无。直到2004年,台湾当局才放出其首次试射成功的消息。在这之后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倒是顺风顺水,随着该弹的“真身”在去年“双十节”上曝光,20年来被台军寄予厚望的“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终告“修成正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9 19:23 , Processed in 0.11119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