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17|回复: 2

[【文史类原创】] 清玩中的历史——浮雕笔筒徐世昌跋文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4 07: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傍晚得到这只笔筒时,初不甚措意,以为只不过是若干年前某位村塾先生的案上凡物,他的后世子孙不能克绍其祖,拿来换盐米了。只为它样子还算古朴,有拙中见雅的那么一点神韵,差可做养眼之物,所以毫不犹豫地购得了。晚上在灯光下一看,有点惊讶了,这只高14厘米、敞口直径12厘米、底部直径11厘米的木制全浮雕笔筒,行书的镌文竟是那么流畅,翰墨之工,极类坡公,有宋人遗味。阳文的小篆额款和阴文的小篆尾款,虽只小如蝇虫,却刀迹清晰,完全是主人印章的完美翻版。单只看这镌工,已不类凡物了。等到看完铭文,竟有点惊异了,原来,这上面所镌的118个文字,竟出自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手笔。单看镌文,这里就隐藏着一段中国近现代史上希奇古怪的一幕,并且充分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复杂性。筒围镌文如下:
额款(阳篆):退耕堂
跋文(行书):蕴山仁弟嗜右军书,每日治军书之暇,辄临池染翰,烟云舒卷,直登山阴之堂。提戈上马,写经换鹅,兼擅其长,洵艺林中佳话,盾戟间胜事也。顷以素纸来索余书,为临坡公惠州所书归去来辞并跋语,成此长卷以应之。蕴山力追晋唐,而余则不离宋人家法,蕴山得无笑我乎!
款识(行书):丙辰夏四月水竹邨人徐世昌
尾款两方:涛斋(阳篆)、徐世昌(阴篆)
按:“退耕堂”是徐世昌的堂号,不识者经常误书为“得耕堂”,差之千里。“得耕堂”实有其号,不过是上海的一家书局。涛斋是徐世昌的号,水竹邨人是他的别署。
而说到“水竹邨人”,就恰好说到了辛亥革命前后那段奇怪的历史。原来“水竹”本是指河南辉县的水竹村,1915年,袁世凯搞复辟的时候,革命党的反对而外,内部反对最力的,却就是老袁多年旧好、知己之交徐世昌。反对的理由,说服于老袁的表面文章,是那样一搞,激起南方革命党的仇恨,局势危殆;私下里,老袁起自颖上,坐上摇摇欲坠的未代满清的内阁总理大臣的宝坐,牢领全权,徐世昌有首推之力,而袁世凯反复无常,一转眼就逼得清帝退位,作为满清的军机大臣,徐世昌是不能不愧疚于心的。已经一负朝庭,铸此巨案,索性背负到底,亦不失从事之初的本意,但如果再负民国,又举出一个新帝,则袁世凯是逆篡,他徐世昌当然难逃助逆的二臣之名。相信在老袁复辟的关头,徐世昌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以此,他进言不成,干脆退居林下,来到水竹村,亦仿佛当年的袁世凯居颖上,作起了韬光养晦的功夫。所谓“水竹邨人”,大约就是这时候他给自己所取的别署。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了帝号,恢复中华民国,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徐世昌公私两便,欣然就道。不过,他这次就职,时不过一月,就因调停讨袁护国军北伐不成而去职。这篇跋文既是作于“丙辰夏四月”,——1916年5月,那么,就该是他去职之初。
在官场的高处叱咤半生的人,是难有退避山野、清净遥逍之想的,况徐氏世昌乎?去职的寂寞大概是免不了的。而又是谁,单单挑了这么一个日子,“凑趣”似的请下野的国务卿赐笔?此人当然就是跋中所说的“蕴山”。蕴山,是北洋将领田中玉的字。田中玉直隶榆城(今秦皇岛山海关区)人,出身贫寒,私塾读到二年,9岁辍学。光绪十年(1884),总兵叶志超统练军驻防山海关南海,在大湾设行营武备学堂,田中玉被录取到炮科。从武备学堂毕业后,任北洋军第一镇炮队第一标统带,后升任兖州镇总兵。1907年,清廷在东北设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就任东三省第一任总督,兼管东三省军务,田中玉追随徐世昌,任东三省督练公所总参议,是徐世昌在东三省军务方面的主要助手。
“北洋”这个词,在中国近代史上,代表了一种重要现象,可以说,从北洋水师创立到北洋军阀形成,“北洋”就和中国结下了深刻的不解之缘,没有哪个集团,象“北洋”那样,对中国近世影响那么深远。中日甲午之战、戊戌变法、中国与八国联军之战,都以失败告终,也都与“北洋”有着最主要的关系。可以说,北洋水师自创立后居国之重镇,对外的战事无一不败,对内却造成了一支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以练新军起家的袁世凯,坐拥了后期北洋的全部力量,同时也聚拢了最重要的人物。有人做过统计,从袁世凯最初编练的区区7000多人的旅团中,出了五位总统或代理国家元首,他们是:袁世凯总统(1912—1916)、冯国璋代理总统(1917—1918)、徐世昌总统(1918—1922)、曹锟总统(1923—1924)、段祺瑞执政(1924—1926),一位政府总理王士珍(1917—1918),以及华北的主要军阀。曾毕业于北洋水师或在新军中脱颖而出的,还有几位重要的人物,吴佩孚、冯玉祥、孙传芳、石友三等,都曾经雄霸一方。以袁世凯为核心所粘附的这些人物,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是左右中国命运的主要力量。
“北洋”——不管是未期的北洋水师、还是后来的北洋军阀,其主要代表人物,多出身贫寒,没有文化,甚至不少是“贩屦小儿”。象炮兵统带张怀芝当过苦力,冯国璋吹鼓手出身,曹锟游走贩布,王占元则是马夫。未期的北洋水师如此的构成,是与袁世凯的功利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袁世凯本人没有“进过学”,荫补举人,但不学有术,于军界、政坛游刃有余,最重视的就是投机和实力,不太看得起文人。于他而言,忠诚他比有学问是远远重要的东西,而稍有学行的文人,又往往看不起“连个学都没进过”的袁世凯。例如,当清廷设东三省的成议一定,他就走庆亲王奕劻的路子,把目不识丁、粗鄙不堪的段芝贵推到黑龙江代理巡抚的位子。以文人而任方面的,主要就是一个徐世昌。而徐世昌恰又是不被当世所谓正统文人看得起的一个“黑翰林”。尤其因为他的二品顶戴的红顶子,不由文职而来,而是来自武职——北洋的“会办大臣”,就更加为所谓的正统文人所鄙夷。但是,清朝“重文轻武”的传统,未始没有偏见的东西。徐世昌虽领武职,他本人毕竟是翰林的底子,学养诗才,虽难说是一流,比起一般的文人,到底不知高出多少倍。观他晚年的《晚晴簃诗汇》,亦可略见一斑。尤其他的笔墨功夫,不稍让他人。清朝的翰林,最重大字,大字写不好,学识再高,难望清阁。徐世昌的字,步宋人一路,尤重效摹东坡,笔力遒劲、清美。观此笔筒上的铭文,韵彩即稍可观。
北洋出名的将领里边,固然大多贩夫走卒出身,也偶有略通文墨者。田中玉即其一。田中玉虽只读过两年私塾,但在进入叶志超的武备学堂后,颇知进取,学习非常刻苦,专业而外,亦攻文史,有记载说他常于每日功课而外,“焚灯授受”,真有点古人之风,也因此大受同学、教官的赞赏。虽然观其此后的一生,于政治上作为不大,在山东督军的任上,还发生过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被劫者中包括不少外国的旅客和记者,为此事件,他焦头烂额,最后事件虽获解决,他本人却不得不在各方压力下,卸职归田;但是他却做过一件嘉惠桑梓的好事:在家乡建成一所中学及初小八所,颇为闾阎乐道。
这只笔筒上浮雕的跋文,从内容可知,是1916年田中玉向徐世昌求书一纸,徐世昌为他临摹了一副苏东坡的《归去来辞》。这篇跋文,就是记叙这件事的。彼时,田中玉正任察哈尔都统。真正有趣的是,面对求字的田中玉,徐世昌竟选了苏东坡于流放惠州时所书的《归去来辞》临书,也正合他刚刚下野的情形。我们今人看徐世昌,贬大于褒,甚至视同权奸恶人,而他本人,正如同所有历史上的人物一样,是从来不曾把自己归入恶人一流的,相反,却时时以历史上的伟人、圣人自况。他之临书《归去来辞》,亦正可见其心志。
苏东坡中年以后,仕途坎坷。44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度过了几年穷困潦倒的生活。元佑更始,再被起用,而几年之后,重被贬窜岭南,一直到死,再也没有回到帝都。这些常人所不曾经历的苦难,在旷达的东坡眼里,却成了精神财富的宝贵来源。尤其在晚年,他于磨难中,一方面向佛以求心安,一方面崇道以求身安,而尤其倾慕陶潜的人生观。对渊明的诗文,不停吟哦之余,步韵唱和,曾发誓要把陶渊明的诗歌,依韵酬唱一过,并且实际上也确实对吟了其中相当大一部分,甚至还将陶渊明原诗不利吟唱的部分,例如《归去来辞》,改写成易于吟唱的词。此外,他更醉心于以墨写陶诗。《归去来辞》就曾写过多遍,而以被贬于惠州时所书,最为神形兼备、气韵悠长。
徐世昌所临的,就是苏东坡所书的这一幅帖子。
跋文开头就说 “蕴山仁弟”,首先点明他们两人的关系。值得说明的是,清朝时的称呼,有些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意思完全不同。以“仁弟”二字而言,我们今天是指平辈之交,但在清朝,“仁弟”却是师傅对徒弟的敬称,师生关系被称作师弟关系。因为田中玉北洋学堂出身,而徐世昌是北洋的会办大臣,所以,他们两人是师生关系,学生向老师求字,故有是称。他的这位学生“嗜右军书,每日治军书之暇,辄临池染翰,烟云舒卷,直登山阴之堂。”是说田中玉嗜好“右军”——王羲之的书法,于军书而外,每日“临池染翰”——宋人习语,“写”辄称“染”。并奉称田中玉的字,“直登山阴之堂”——得到了王羲之书法的精髓——王羲之是山阴人,故以地望称之。“提戈上马,写经换鹅,兼擅其长,洵艺林中佳话、盾戟间胜事也。”把田中玉形容为书生典兵的儒将,既能“提戈上马”、又能“写经换鹅”,两擅其长,故确实——“洵”——是艺林、盾戟间的佳话胜事。值得一提的是,既已说田中玉好王羲之书,则用王羲之“写经换鹅”的典故以况其事,用典贴切,亦有盛赞其廉的用意,不能不说徐世昌是深得宋人文法三味的。单单从这篇跋文,亦可见得徐世昌为文的老到。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田中玉不但当不得“写经换鹅”的风雅,更难担“写经换鹅”的廉声,相反,他于官场各任上,却是颇有贪声的!
因着在大觉寺偶得的这一款笔筒,拉杂扯出这么多闲话,原因也只有一个:无论这笔筒是否为当时原物,事与人无错乖戾,人与文深相契合,文与刻俱见精工,以此,便这笔筒是仿制,亦不妨作一案头清玩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7 00: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章很好,很强大 ,东西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7 16: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spuer于2008-01-07 00:12发表的 :
这文章很好,很强大 ,东西更好
好在哪里?兄不留点墨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2 15:28 , Processed in 0.13207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