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06|回复: 2

[【文史类】] 请教《一千零一夜》哪个译本较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30 11: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一千零一夜》,不知哪个译本较好,据说纳训先生的人文版不错,希望众书友告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31 13: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千零一夜》在中国——缅怀纳训先生
     纳国吕

  《一千零一夜》故事集源于古代阿拉伯社会的民间传说,经过几个世纪的流传以及后人的不断增补、加工、提炼,其中还有不少波斯和印度的故事渗入,终于17世纪定型,从而与《伊索寓言》、《希腊神话》一样突破国家、民族、疆域而风行全世界,译本最多,传播最广,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诸如诗歌、舞蹈、戏剧、电影艺术都选作题材,搬上舞台和银幕。其中有的故事还以中国为背景,由于东西远隔重洋,陆路交通险阻,对中国风土人情的描述,仅凭西方人士的丰富想像,却也在情理之中。
  古代阿拉伯人曾先后在大马士革建立倭马亚王朝(中国史书称白衣大食);在巴格达建立阿拔斯王朝(中国史书称黑衣大食);在开罗建立法蒂玛王朝(中国史书称绿衣大食),在历史上留下最辉煌的一页。《一千零一夜》闪耀着阿拉伯古老文化的光芒,作为“历史的窗口”,展示阿拉伯几个世纪的变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色彩斑斓的风土人情。如巴格达的繁荣,苏丹豪华的王宫里,灯红酒绿,歌女如云,欢舞达旦;航海家历尽千难万险,载回无数奇珍异宝;天马行空,驰骋于天地之间,瞬息而至;法官、圣徒、奴隶、女巫、诗人、流浪汉、贩夫走卒一个个跃于纸上,栩栩如生,显示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与神奇构思。俄国大文豪高尔基誉其为民间文学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清末,《一千零一夜》传入我国。1900年,晚清文人周桂笙在《新庵谐铎》一书中译介了这部名著,据考证是我国翻译的第一本外国小说。1903年,“萍云女士”在《女子世界》(次年辑入《小说林》)发表了译文《海上述奇》和《侠女奴》,都是《一千零一夜》中脍炙人口的故事。《海上述奇》后人直译为《辛迪巴达航海》;《侠女奴》则译为《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惊险曲折,引人入胜。
  萍云女士乃是著名作家周作人的笔名。译者对《侠女奴》非常赞赏,表现在内容提要:“有曼绮娜者,波斯一女奴也。机警有机智,其主人偶入盗穴为所杀,盗复迹至其家,曼绮娜以计悉歼之,其英勇之气,颇与中国红线女侠类。沉沉奴隶海,乃有此奇物,亟以欧(英)文稗译之,以告世之奴骨天成者。”译者还作诗十首,演述这个故事的开始与结局,十分风趣:“请君入瓮已堪伤,灌顶醍醐那可挡;三十七人齐并命,殉财千古吊金帐。”(其六)“居然妙手胜空空,舞蹈翩翩唱懊侬;羯鼓冬冬声忽断,宴前血洒杜鹃红”(其九);“行踪隐约似神龙,红线而今已绝踪;多少神州冠带客,负恩愧此女英雄”(其十)……热情地歌颂波斯女奴曼绮娜的智慧,敢于与邪恶斗争。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制度下,显然是一大挑战。
  1906年,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奚若由英译本转汉译的《一千零一夜》,特取了一个美妙典雅的中国化书名《天方夜谭》,文言四卷本,由55个故事组成,在全国广泛传播,几乎家喻户晓。“天方夜谭”一词取代了传统的空中楼阁、无稽之谈、山海经之类词语,既幽默又风趣,也很时尚,在群众中形成口头禅。
  本世纪30-40年代,国内陆续有《一千零一夜》的各种译本大量问世,但全部都转译自英、法、日等文字;而且节译而不终卷。在这个领域基本全译而成就最大的是回族穆斯林翻译家纳训(1908-1989)。
  纳训的故里是云南通海县纳古镇——全省闻名的回族聚居村寨,全镇回族居民千余户,其中纳、合、田、马是当地最大的家族。相传是赛典赤·赡思丁长子纳速拉丁及其部属的后裔。先民来自中亚文化古城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等地。当13世纪中叶,成吉思汗统帅蒙古大军西征时,中亚地区大量“回回人”(色目人之一)被遣发东来,编入“探马赤军”,参加蒙元统一中国的战争,“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牧聚屯养”。云南归入元帝国版图后,开展行省建设。元政府下令探马赤军解甲归田,随地入社,列为编民,开发祖国南疆。纳古乡的先民就选择了这块背倚狮山,面临风光秀丽的杞麓湖沃土定居,艰苦创业,建立家园。子孙们不愧“回回炮手”、“回回军匠”的后代,承袭了先民传统的工艺技术,善于锻造兵器,制作骡马牲畜的配套装具,历代出现不少能工巧匠。近代纳古镇的个体手工业者,没有电动车床设备,仅凭一台虎头钳和几把锉刀,以及熟练的操作,就能制造出各类枪械。如今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传统商业、手工业、运输业一片繁荣,成就令人瞩目。
  青少年时代的纳训就生长在这个工艺之乡,亲属中就有不少身怀绝技的名师。倘从师习艺,凭他的聪明才智,可以成为一位高超的“手艺人”,足以保证小康之家的生活温饱。可是他选择了“教育救国”的道路,深信普及教育,提高回民素质,既挽救危亡的祖国,也改变回回民族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
  1933年,纳训继马坚、纳忠、林仲明、张子仁后,又以优异的学习成绩由明德中学选送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由于二战,东西交通瘫痪,纳训滞留埃及达15年之久。古老的尼罗河,胡夫大金字塔,狮身人面雕像,卢克梭的太阳神庙……大大激发了他思古的幽情,产生了翻译《一千零一夜》的动机。他利用汉语丰富多彩的词汇,首先把这一轴绚丽缤纷的中世纪阿拉伯社会风情画展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当年法鲁克王朝统治下的埃及,名义上是“独立王国”,实质上是大英帝国的附庸,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一个多世纪以来,灾难深重的埃及人民不断掀起反殖民统治的怒潮,举行大规模的起义,结果都被殖民主义者残暴地镇压下去。为此,纳训用阿拉伯文翻译了国内出版的《孙中山》传记,介绍这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光辉业绩。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四十年,率领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百折不挠,终于结束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争取建立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揭示被奴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反帝反封建斗争是必由之路。
纳训更全力以赴地汉译《一千零一夜》。他超过前人的是直译自阿拉伯文原本,采用最负时誉的巴格达本,参考贝鲁特版本,基本全译,反映了《一千零一夜》的全貌。40年代初译了两卷,约50余万字,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分5册出版。他的译文忠实于原作,保持其风格,译诗韵味隽永,含英咀华。他还用阿拉伯文翻译了中国名篇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鲁迅的《风筝》、朱自清的《背影》、曹禺的《雷雨》……对中阿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建国初期,纳训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约,重译《一千零一夜》,1957年出版了3卷。1960年纳训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主要任务是全译《一千零一夜》,从而集中力量投入翻译活动,十几年间历经波折,终于1985年全部出齐,共6卷集,约230万字。既是我国翻译卷帙浩繁的世界文学名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也标志中国与阿拉伯学术文化交流时代进程。《一千零一夜》发行后,立即成为最畅销书,北京、湖北印数虽多,仍供不应求。不少读者都给译者写信,要求帮助购买。纳训接着又应文学出版社委托,选编了《一千零一夜》(儿童版),为新中国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份精神食粮。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还将《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改编为芭蕾舞剧,搬上了舞台,也曾轰动一时。
  纳训的译本由于采用的原文版本不同,以及其中有关性描述的内容删节,译者在《译后记》中道:“第五卷中有七篇小故事,约七千余字,描写粗鄙,不堪入目。我始终打算把它删掉,但又举棋不定。每次校对时,我对这几篇小故事都有强烈的反感。直到最后一次修改时,我才决心把它删去。”还有其他版本中著名故事《睡着与醒着》也没有采入。因此,该译本还不能算是一部完全的全译本。
  近年,花山出版社又推出李唯中新译的《一千零一夜》,精装8卷集,约330余万字的全译本。采用1835年埃及开罗官方订正的“伊拉克本”为底本,又从其他版本中补译了母本所缺的,译文未加任何删节,其中一千个大小故事首次汉译,足以使中国读者一览这部奇书的全貌。
  译者李唯中亦曾留学埃及,在开罗大学攻读阿拉伯文学。归国后从事阿语教学20余年,伏案3年,精益求精,终于译完这部巨著。尤其是对书中数达15000行诗歌,所耗功力甚多,力求向中国读者展示阿拉伯古典诗歌的意境和神韵。为了方便广大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对于《一千零一夜》中所涉及的伊斯兰礼仪、古代阿拉伯的民间习俗,以及某些历史事件、典故、著名历史人物、地名等作了精确的注释,在总体上力求提高译本的质量。
  1983年,杜渐在《书海夜航》一文提到:“近日见台湾世界书局发行《新译一千零一夜》,译者叫成伟志,共四小册,有杨家骆写的《序一千零一夜》,文中说三年出齐。可是对照之下,发现这台湾版《新译一千零一夜》并非新译,只是盗印纳训的旧译,而且一字不易,这样的‘新译’实在少见。”当时,纳训读后并不计较侵损了他的版权,而是深感台湾印行的是他早已废弃的旧译本,译文粗枝大叶,水平过低,连他自己都不满意。今大陆出版的全译本,较旧译大有提高。只希望早日统一,《一千零一夜》全译本成为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纳训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了,可是为了中国与阿拉伯的传统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一千零一夜》就是一条纽带,紧密地将中国和阿拉伯两个伟大民族联系在一起。
  转自:http://medhis.tongtu.com/cgi-bin ... 4&articleid=5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31 14: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原版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09:36 , Processed in 0.2040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