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92|回复: 3

[【散文】] 等待爱情:曾经的一篇政治课作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8 22: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弁言:这篇文章是七八年前的一篇旧文,读研时的作业,一篇政治课的期终作业, 记得课程的名称是“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文艺思潮”之类,老师给了八十分的成绩,当时感觉还不错,问了一下同学,才发现自己的分数是最低的——心中却仍然感激老师的宽容与大度。
  文章存在当时电脑的硬盘上,硬盘坏了,电脑淘汰了,文章也就忘了。今天在编号为15的光盘上查找一本书,却发现光盘上备份了5年前的“我的文档”,发现了这篇文章。 不揣浅陋,贴出来供大家一哂。】


    在苏菲•玛索来中国之前和之后,分别看了一次她主演的影片《云上的日子》。该片独特的叙事风格,让我每次都要联想到著名的法国学者罗兰•巴特,想到了他的一部代表性作品:《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
    罗兰•巴特在其发表于六十年代的《批评与真实》一文中说:“写作其实只是想把(书本)世界拆解又再把它重建的某种方法。”《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作为巴特最后一部力作,正是这一句话的充分实践。该书以歌德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维特与绿蒂的感情经历为个案,把恋爱中男女的情话作为研究的对象,将贯穿作品始终的爱情故事分解为一个个片断,对其分别作符号学意义上的诠释,最后将诸般情境按字母顺序排列,从而形成一部客观冷静、毫无文饰地揭示恋人心理的著作。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而等待则是爱情话语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意象。等待一句问候,一次见面,一个承诺,一个吻,或是一声“我爱你”。千百年来无数的痴男怨女在重复着这一古老的情境,演绎出一幕幕的歌哭悲欣……

    初夏的某个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雾气如一缕缕乳白色的轻纱缭绕在村边、田头,草尖、树叶上的露珠粒粒晶莹,不时有鸟儿掠过,洒下阵阵清脆的鸣叫。从沉睡中醒来的大地生机勃勃。
    村头的杨树下,徘徊着一个单衫少年。他一会儿俯下身,端详着小径边草叶上的露水;一会儿又仰起头,倾听天空中传来的鸟鸣。连不远处那几缕轻盈的晨雾,也令他深深为之动情。一切是如此的清新、美好,少年的眼角眉梢洋溢着按捺不住的幸福和骄傲:她,即将来到,和他共度这美好的一天。
    太阳升高了许多。清晨的新鲜气息随晨雾渐渐退去,世界变得真实起来,连鸟儿也飞远了,田间地头,有劳作的农人出没。
    然而,杨树下仍然只是少年一个人。
    当杨树为少年支起一片绿荫时,少年却一个人离开了,剩下杨树孤兀地立在那儿……

    “我在恋爱着?——是的,因为我在等待着。”罗兰•巴特如是说。
    杨树下的少年,杨树,露珠,薄雾,鸟鸣,再加上一段清晨时光,便都成了巴特的符号。

    许多时候我们都不晓得自己究竟在等谁,却仍是痴痴地等。等待有时只是内心深处涌起的一种冲动。长于幽闺的杜丽娘,在书塾中吟咏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游园时便生出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之悲:“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不知不觉中,杜丽娘已经陷入了“等待”这一经典情境,一如行走在远古“国风”中的女子:“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看花落泪,对月也免不了伤怀:“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夜色中,达吉雅娜睡不着觉,缠着奶妈“谈谈早先的生活”:“爱的苦追着达吉雅娜,/于是她去花园排遣忧愁,/她凝滞的目光忽然垂下,/她已经懒得再往前走。/她的胸部阵阵起伏,面孔/顷刻间变得火一样红,/呼吸在她的嘴角上停顿,/她两眼昏花,两耳嗡鸣……”年轻而美丽的达吉雅娜,这位俄罗斯少女处在与杜丽娘相似的情境、相近的年龄,并且都是在花香四溢的春天:“很久以来,柔情和痛苦/一直在燃烧着她的想象,/渴求那命中注定的食粮;/很久以来,她年轻的胸中,/一直深深地感到苦闷;/心儿在盼望……随便一个人。”
    换一个情境,甚至年龄,包法利夫人“讨厌和现实生活相仿的平庸人物和平淡的生活”,丈夫夏尔•包法利毫无雄心壮志,“这种没出息的人……”她咬着嘴唇低声说。“但是在她的灵魂深处,她却在等待发生什么事情。就像遭难的水手,她用绝望的眼睛望着自己孤凄的处境,想在远处雾气笼罩的天边,发现一叶白帆。……每天早上醒来时,她总期待这一天会发生什么。有任何响声,她都仔细倾听,常常一跃站起身,她纳闷她期待的东西为何仍迟迟不来;然后,当太阳西沉时,她怀着更加低沉的心情,把希望寄托在明天。”可怜的爱玛,她自己也不知道在等待什么,一点变化?或者只是她曾经读过的某本浪漫小说中的一段情节。小说中的故事总是缠缠绵绵,为了曲折,曲折中便有了不幸和许许多多不幸的结局。爱玛如此,达吉雅娜亦然。杜丽娘稍微好些,却还是死了一回。
    纪伯伦说:“等待是时间的蹄子。”目标不明的等待让人焦躁,因为情绪上莫名的兴奋或者忧伤;而当等待指向一个明确的对象时,等待者将更受煎熬。“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深秋的晚风已带有寒意,一个少年在城墙一角徘徊;约好了在这儿相会,暮色中却迟迟不见她的到来。因为相见时的欢娱,等待的痛苦常被人们忽略:“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啼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等待中还有一些无中生有的烦恼,源于情境中最为常见的“小信”:“她很早就离开花园,回到卧室里安心等待。但是她不能耐烦久等,走去将自己的耳朵紧贴在于连的房门上,听听有没有动静……谨慎和小心,强迫她重新回到自己的卧室里去。这两个钟头的期待,等于两个世纪的苦刑。”但别把德•瑞那夫人想得过于不堪,“德•瑞那夫人急于要跟于连单独在一起,她好问他还爱不爱她……”当爱情出乎意料地成为事实以后,置身其中的恋人往往显得不够自信,急切地等待着再一次的证实。德•瑞那夫人如此,简•爱亦然。前一天晚上和罗切斯特在花园中互诉衷肠,第二天早上,“AS I rose and dressed, I thought over what had happened, and wondered if it were a dream. I could not be certain of the reality till I had seen Mr. Rochester again, and heard him renew his words of love and promise.”
    等待使平淡的生活变得充实,恋人们因而乐此不疲。但大多数的等待却是以失望告终。“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独立水边、翘首以待的身影,是《九歌》中最为感人的一道风景,结果却是失望而归。唐诗情境,“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宋词则是“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巴尔扎克的小说, 欧也妮的表弟查理就要去国外了,“我等你,查理……”这以后,最疼自己的母亲去世了,父亲也去世了,欧也妮的身边只剩下老佣人拿侬陪着。“‘怎么,拿侬,’欧也妮有一晚临睡时说,‘他一去七年,连一封信都没有!……’”
    负心的多是男子,然而女子仍是痴情:“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曹植《杂诗》)最终在高高的巫峡崖壁上等出了一段美丽而凄婉的传说。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舒婷的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21: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闲散的文章,这种淡然的滋味我很喜欢,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0 21: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淡中有味...
清中有甜...
一处有不解:当时的"期中"考试写为"期终"考试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08: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yingying于2007-11-10 21:11发表的 :
一处有不解:当时的"期中"考试写为"期终"考试吗?
“期终作业”就是课程结束了,不考试,交一篇作业作为课程最终评分的依据。语焉不详,让yingying兄费解,抱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3 04:31 , Processed in 0.12605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