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96|回复: 1

[【资源下载】] 中华鸣虫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7 06: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 者】吴继传著
【丛书名】中国蟋蟀学
【形态项】 316 ; 21cm
【读秀号】000000161382
【出版项】 北京出版社 , 2001
【ISBN号】 7-200-04409-1 / Q96
【原书定价】 CNY55.00 网上购买
【主题词】观赏型(学科: 昆虫 地点: 中国)观赏型 昆虫
【参考文献格式】吴继传著. 中华鸣虫谱. 北京出版社, 2001.



内容提要:
本书简明论述了中国鸣虫文化的历史以及鸣虫在昆虫学意义上的属性、品种分类、形态特性、产地分布,详细介绍了斗蟋、油葫芦、蝈蝈三大鸣虫形态。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494375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4943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06: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简介】
  本书前言本书是第一部全面论述中国鸣虫的科普著作,作者吴继传教授是中国科学院著名昆虫学家。书中简明论述了中国鸣虫文化的历史以及鸣虫在昆虫学意义上的属性、品种分类、形态特性、产地分布、选择怡养,侧重将中国传统的鸣虫文化与世界昆虫学接轨,中西结合、融会贯通,使本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实用价值。本书不仅详尽介绍了斗蟋(蛐蛐)、油葫芦、蝈蝈三大鸣虫形态,而且还细述了各种颇具典型特色的鸣铃、蝉等,可称为“中国鸣虫大全”。本书图文并茂,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其240多幅名优奇特良种鸣虫的图片,为广大鸣虫爱好者提供了弥足珍贵的鉴定名虫的尺度,并具有很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特色及评论文章节选蝉生长着一对似钹般的“乐器”。它的鸣声的产生,是由于体内神经输出的生物电流,刺激了位于腔内鼓膜上的鸣肌,使鸣肌以每秒伸缩10000次的频率来振动而发出的。鸣肌伸缩的快慢与大小发生变化时,声鼓薄膜振动的频率也会随着改变。因此,蝉在鸣叫时,可以发出或高或低不同音调的声响来。

【作者简介】
  吴继传,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教授、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高科技开发公司总工程师,曾发表过多种科研著作与论文,获多项国家科研成果与专利。吴教授是我国著名昆虫学家,多年来一直在北京几所大学讲学讲课,并任中国昆虫学会、中国生物学会等多个学会的理事与会员。同时吴教授还是我国蟋蟀研究领域的学术权感,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在这方面的专著有:《中国斗蟀》、《中国宁津蟋蟀志》、《中国巨蟋油葫芦谱》、《中华鸣虫谱》等。此外还组织了“中国宁津蟋蟀节”。并任全国各地区蟋蟀轩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秋虫协会会长、山东宁阳蟋蟀研究院名誉院长及秋虫馆馆长。

【本书目录】
《中华鸣虫谱》谱序
第一章 中华鸣虫文化史
第一节 大自然最早的生命之音
第二节 源远流长的中华鸣虫史
第二章 鸣虫的鸣声机理与听器
第一节 鸣虫鸣叫的原因
第二节 鸣虫的发声机制
第三节 鸣虫的听器
第三章 中华鸣虫在昆虫学系统分类中的隶属位置
第四章 中华鸣虫声鸣叫分类
第一节 天然秋季鸣虫及斗蟋的鸣叫
第二节 鸣虫在昆虫学中的不同行为声
第三节 冬季人工鸣虫的鸣叫
第五章 蟋蟀类鸣虫
第一节 蛐蛐
第二节 老咪嘴
第三节 小老咪踊
第四节 大扁头蟋
第五节 小扁头蟋
第六节 青森扁头蟋
第七节 马铃
第八节 纺锤蟋
第九节 贝氏斗蟋
第十节 灶马蟋
第十一节 酱油蟋
第十二节 飞蝏
第十三节 磬铃
第十四节 红牡丹
第六章 蟋蟀科鸣虫——油葫芦属
第七章 树蟋类鸣虫
第八章 铃虫类鸣虫
第九章 螽斯类鸣虫
第十章 蝉类鸣虫
附:蝼蛄
鸣虫百态图
中华鸣虫珍品彩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6 09:37 , Processed in 0.98444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