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18 10: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粤语歌当然是从谭咏麟开始的,主要受那会风气影响。连我们班50岁的数学老师都知道“阿伦谭”。有些同学家里有不少存货,就跟他们换带子听。那时候对磁带都是很爱惜的,借给别人时都拿张白纸包好,别人的带子也都是小心翼翼的。哪象上大学,我宿舍的柜子也从来不锁,磁带经常会不翼而飞。也不急着去找,过两天就会有人给送回来,或者在别人枕头底下发现了。真是奇怪,四年竟然也没有丢什么东西。
那时候很流行录磁带。在市中心辽宁路的一个小摊上,有好多最新的港台新专辑。买是买不起的,好几十一盘。但是它提供赤裸裸的盗版翻录业务,三块钱一盘。在那里不知道花了多少银子。记得录过一盘林子祥的“创作+流行”,很喜欢听。班上一个同学军训的时候被揭发总打呼噜,我们就戏称为“每夜唱不停”。
最喜欢的一盘是张国荣的“Summer Romance 87",复印的磁带封面,被我拿着看歌词都看烂了。那时候一直希望能看到Leslie的告别歌坛演唱会,希望了好几年,直到快高中毕业才见到录像带。看着心中偶像在红堪一边唱着劲歌一边围着场子跟歌迷握手,心中叹息着自己没有这样的机会。偶像身边还有俩保镖,不时地去抓开不肯松手的小美眉们。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电影,经常在家门口的电影院买上三张票,到去看以前座满了,再高价卖出去两张,这样有时候运气好,可以不花钱。那时候不看美国电影,主要是没机会。就看些香港枪战片,国产烂片也看了无数。不过多亏这样,没有错过一些好片子。
高中的时候,经常会问别人一句话,“鼓手”看过几遍了?就象在大学里面问“本能”看过几遍一样^-^。其实“鼓手”一直也没有觉得特好,但是因为有张国荣,所以都说好。我看过两遍,但是有一次一个小子跟我说起,Leslie在最后那个show表演的时候,身后的彩灯是个鼓的形状。我说我怎么一直没有注意,等下次有机会得再去看一遍。
这一等,就等到了现在。没啥好说的,就把我自己喜欢的一些东西拿出来,让春分以及大伙
看看我到底有多小资。
“共同渡过”
高中毕业考试的第一天,电台里放了这首歌。我那时候想,应该把这首歌唱给就要分别的同学们。后来在大学里,又一直想着有机会,要为好朋友们唱这首歌,但是机会还是都错过了。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唱给网上的朋友们听。
“有谁共鸣”
从最开始就觉得它有最美的旋律。只是这歌实在难唱,在卡拉OK丢过两次脸,不敢再唱了。
“风继续吹”
完全是因为张国荣在告别演唱会上的哭,让我记住它了。
“再回首”---姜育恒
“不管明天要面对,多少伤痛和迷惑”那里一定要深深深地吸一口气,不然的话,到“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一定会给憋死。
“黑豹”
说不出来是那首歌,反正我那盘盗版听丢了正版也还没出来。从来没看过它的歌词,有一天却突然发现,几乎所有的歌都会唱了。
“灰姑娘”
那年夏天特热,经常撺掇一起上自习的女孩们去买冰棍和西瓜。等到吃凉快了以后,就坐在路边哼这首歌。记得有时候整晚上一堆人坐在那聊天,可是聊了些什么,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心声”---邝美云
一直奇怪这么好听的歌,为什么很少有人提起。直到去了锦瑟,才找到了几个知音。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Thriller”---Michael Jackson
看过的最好的MTV以及最好的声音效果。这家伙的舞跳得真棒。记得初中时疯狂地看“霹雳舞”,到后来才知道,那潇洒的太空步是他首创的。
“Right Here Waiting”
这个就不用说了吧,好象没有人不喜欢的。
/*喜欢的电影*/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那会年幼无知,王朔大骗子。
“都市情缘”
电梯打开,那个警察出现的一瞬间,吴倩莲冲上去抱住黎明,挡住了他的脸。感情脆弱的我,又一次受骗了。
“半生缘”
实在是很喜欢这篇小说,为两人一次次的擦肩而过而惋惜。电影中吴倩莲的表演很自然,比我原先想象中的曼桢还要好。
“英雄本色”
施瓦辛格的"terminatorII",也无法替代小马哥在我心中的NO.1。
“霸王别姬”
以前一直很佩服张艺谋,但是看过这片子,才知道陈凯歌一点也不比他差。
“似是故人来”
还记得Richard Gere在法庭上,在生命与尊严之间,作出了选择。其它都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感动。
“Titanic"
Rose的小船慢慢降下去了。。。在她跳回大船的时候,我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是最感动我的一个情节,我的眼泪,就是那时候流下来的。
“Gone with the Wind"
对“飘”这小说一直有种神秘感,因为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暑假,妈妈给我借来了一堆书。她的一个同事指着这本说,它不太适合小孩子看。于是妈妈把它给拿走了。一直渴望看看,小孩子不适合看的书,是什么样子。
电影一点也不比小说差。前些天把它的颜色做了加工,又重新在电影院里上映,还又跑去看了一遍。费雯丽真是漂亮。“乱世佳人”保持了票房记录30年,看看Titanic能保持几年。
流金岁月(七)----流金岁月特别版
从87年开始,我把每年最喜爱的十首粤语歌排定座次,用铅笔记录在一个练习本上,但只维持了三年,也就是说到89年中止了。不过93年我又重新做起了这项有趣的工作。
89年排在前两名的是《千千阕歌》和《一生何求》,其余“有幸入选”的还有《红叶斜落我心寂寞时》、《深深深》、《留住我吧》、《情义俩心知》、《夜机》、《难得有情人》、《夕阳醉了》、《留给最爱的说话》等。当时陈慧娴和陈百强确实是我的至爱。尽管陈百强已经开始走下坡,我还是把那不算太出色的《一生何求》排到了第二位。在88年底陈百强到广州天河体育馆开演唱会(是某牌子的葡萄糖赞助的,好象开了三场),我没有去看实在是一个遗憾。一来舍不得花钱,二来怎么也想不到这会是他在广州开的唯一一次个人演唱会。从电视上看到的这次演唱会,质量相当高。陈百强把多年以来的经典全部奉献给歌迷,而且几乎每一首都唱
得那么出色。现场的气氛当然是热闹非凡,上台献花者不计其数,甚至有勇敢地向丹尼索吻的女子。记忆中他唱得较差的只有两首歌:翻唱阿伦的《幻影》,把不少歌词唱错了;还有,
就是《今宵多珍重》,显然与录音效果相差甚远。那一份的浓情,哪怕是陈百强也难以再现,陈百强以后,还会有香港歌手能让我们重温这种感动吗?不会再有了。
陈慧娴的演唱会是在89年农历新年前夕在广州体育馆举行的,我的姐姐知道我喜欢听陈慧娴的歌,送给我一张末场30元的二等票。想到这是她的告别演出,我当时的心情激动而难舍。不过这场演唱会并不能令我满意。我的位置通常只能看到慧娴的背面,而慧娴在广州歌迷中的影响力与陈百强相比也有一段距离(所以只敢在规模较小的广州体育馆开),她和主持的司仪(就是那个当时已经很少做电台节目的“播音王子”冯伟棠)也不善于搞气氛,再加上音响效果不好,所以尽管名曲不断,还是有点乏味。只是退场时引起了一阵哄动。歌迷们纷纷向接近慧娴的座位(就是我的附近),慧娴一面走一面抹着泪水。
忽然一名男子令人吃惊地脱下外衣,扔了下去……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很沉重,一来因为以后再没机会看陈慧娴的演出,二来因为没想到今晚演出的效果这么差。在十年后的今天回想起当晚的我,不免有点好笑。当时哪会想到慧娴没过几年就复出呢?
在89年的前四个月里,谭、张、梅、达明、BEYOND等红星们照常出碟、开“个唱”,各有各的忙碌,继续与对手展开有意无意的竞争。象李克勤、关淑怡这些崭露头角的歌手默默努力,以《深深深》、《难得有情人》等动人的歌曲显示他们的进步。新歌手新组合也如常地纷纷涌现,王杰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香港的流行乐坛似乎依然会像88年那样繁盛。没多少人会想到神州大地会风云变色,而它对香港乐坛的影响又会是这么大。
在那接近两个月的“学运”期间,香港乐坛陷于近乎停滞的状态,除了《妈妈我没有过错》之类的“主旋律”外,创作人们似乎作不出其他歌来,也许作别的歌不合时宜吧。而电台常播的除了这些,还有就是崔健的《一无所有》、叶倩文的《我要活下去》、太极的《呐喊》等旧歌。再后来,就是《血染的风采》、《历史的伤口》等,一向对政治冷感的心魔觉得很没劲。
“六四”事件发生的当天,香港大小歌星数百人合唱了一曲《为自由》,是卢冠廷作曲,卢夫人唐书琛填词的。这首急就章卢冠廷的曲作得平庸,唐女士的词也一如既往地差劲。同一天还临时开了一个演唱会,表演水平也是令人失望。真正可以令我觉得满意的只有蔡国权高歌“可否,与我挽手冲破万重浪”的那一刻。久未有新作面世(好象后来也没有再写歌)的林敏怡翻出几年前的《和平之歌》,把歌词中“和平”二字一例改成“自由”(稍有粤语常识的人该知道,这样改会多别扭),好象还亲自唱了。人大代表“汪阿姐”竭力唱了《勇敢的中国人》,“冲开黑暗”一句完全嘶哑跑调。对于本人来说,最大的失望来自达明。黄耀明在演唱前慷慨激昂地说:“以下这一曲,是对自由的渴求!”然后就唱起了《禁色》,当时心魔的感觉就象听到在示威的学生中有人在喊“同性恋合法!”一般滑稽,不由得大摇其头。
坦白说,89年起我对达明一派有点失望了,始自《意难平》专辑。这唱片中除了《忘记他是她》,没有一首达到我心目中“精品”的标准。而后来的《神经》,由于有了演唱会的那一幕,使我先有了“他们还不够文化政治品位”的印象,因此对内中的作品引不起共鸣。实在这几年,达明在考虑市场的原则上刻意求变,一年还出两张以上唱片,做得很辛苦,而且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得更好。终于心魔痛苦地发现,他们已经不是让我狂热追捧的那个达明一派了。
89年是“张谭之争”的最后一年,谭咏麟的不济令LESLIE以绝对优势取胜。不过我还是惯性地支持阿伦,因此我那个榜里有阿伦而没有LESLIE。记得当时的同学中,有痴心的伦迷荣迷各一。《SALUTE》和《忘情都市》是同期推出的,一直是前者销量占优。一天听销量榜倒数时竟然先数了《SALUTE》,伦迷马上兴奋地捋起衣袖做健美动作。谁知后来才发现《忘情都市》已经落榜,这回就轮到荣迷趾高气扬,伦迷就象个霜打的茄子似的。
叶倩文这一年表现很差,不过她有一首歌不可不提,因为名字叫《流金岁月》当然,在89年,香港流行乐坛还是给我不少惊喜。《千千阕歌》、《红叶斜落我心寂寞时》、《深深深》、《难
得有情人》、《夕阳醉了》都是第一次听就让我深深感动的歌曲。
我根本想不到,那疯疯癫癫张丽瑾能如此柔情地唱出《留给最爱的说话》。周启生的《天长地久》让人的听觉骤然变得明晰;而在以后每个阴雨连绵的日子,常令我想起那首《又是下雨天》。刘德华的《我恨我痴心》给人带来的恐怕惊多于喜吧,我还记得区新明在播这歌时惊叫道:“华仔怎么会这么ROCK啊!”心魔“下放劳动”时常哼这歌。每当一台机修来修去修不好,焦头烂额之际,我的惨叫就来了:“亦爱亦恨似笼牢被困,要放弃你或是接受命运?!” 附深深深
天色已渐沉,落日如雾灯,深、深、深。谁人用诱惑眼神,把我拉近,还假装一点不关心?
天色继续沉,谁人在夜深,等、等、等?
谁人在某夜飘近,交给我心却狠心。
没有话要再讲,怎掩饰失望?
没有泪要再淌,埋藏着以往以往的冀望!
无奈你说你淡忘,你说你淡忘,即使多么凄怆。
脸上剩下渐已吹干吹干眼泪两行!
我说我盼望,我说我盼望,可相恋多一趟,
但是但是现已心知心知这是渺茫……
一切已淡忘,旧日这地方,多凄怆。
又是下雨天反复的敲响,只有雨声。辗转的身躯,再三扎醒。
望望旧闹钟,七点三分,已过破晓或晚间已近?
冰箱中的水,竟已结冰。就像极自然,四周冷清。
寂寞伴着雨,一点一点扑向这边。
又是下雨天,痴恋、苦恋,多少依恋再度蔓延。
又是下雨天,挂念过往的片段,多么心酸再现目前。
又是下雨天。
不懂得分解,怎会雨天,是特别令人,记起昨天。
电视亮着了,偏偏跟它各有各演。
爱情,实在是太难明;
爱情,笼罩我,就像下雨天,而终于沾湿了便算。
多少依恋再度蔓延,多么心酸再现目前。
流金岁月(八)---香港歌坛的昨天
-完结篇
在迈入九十年代之际,张国荣毅然引退了,香港流行乐坛顿时陷入山中无虎的“战国时代”。 作为现代粤语歌开山祖师的许冠杰已经无意也无力当老大,在90年 初出了一张《香港情怀》,用拿手的说教和谐趣风格劝导人们要《同舟共济》,《话之你九七》还是要留在香港,《香港制造》是世界最好的。然后就进入了近乎“休眠”的状态,到他宣布退出乐坛为止,其间只有一首《沧海一声笑》给人留下少许印象。谭咏麟宣布不领奖才两年左右,影响力逐渐下降。尽管他还是相当受欢迎,但已经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香港乐坛第一人了。无论如何,90年他的这些歌值得热烈鼓掌:《艺海浮台》、《卡拉永远OK》、《梦仍是一样》、《明天仍要继续》、《也曾相识》、《一生中最爱》、《难舍难分》、《世外桃源》、《爵士怨曲》、《理想与和平》…… 91年阿伦较精彩的歌主要有《情人》、《俗世洪流》、《Elaine》、《小说人生》等。可是他的嗓音已无复五年以前的美妙,事业也在 滑坡,退出了顶级歌手的行列。
陈百强唱了《一生何求》后也许发现自己年纪已经不小,竟然悲叹《试问谁没错》:“试问谁于欢欣里,加上万般痛楚,试问谁令我一生如此结果?!”对于一个实力相对较弱的偶像派歌手,“老”是最可怕的。他随后以哗众取宠的《南北一家亲》企图挽回,无奈这歌实在难听,效果适得其反。《天生不是情人》、《只因爱你》这些典型情歌也反应平平,倒是同样慨叹人生的《对酒当歌》(此曲是他88年作给林志美的《十四小时》重新填词而成)、《一生不可自决》还能引起一些共鸣。 钟镇涛转投新公司后出了《甘心》,然后走向沉寂。
乐坛的老大哥林子祥却显露了英雄本色,90年,他的《日落日出》、《似梦迷离》是不可多得的情歌精品;91年,充满阳刚之气的《男儿当自强》成为家喻户晓的劲歌,《情深再别提》温柔中带有硬朗,正符合越听越有味的阿LAM风格。无论这批老歌星如何努力,他们的受欢迎程度已经普遍下降,乐坛的更新换代已是大势所趋。
李克勤曾被认为是谭咏麟的接班人,可惜他却未能把握机会一举登顶,反而走向平庸。90、91年他较出色的歌有《眷恋》、《破晓时分》、《后会有期》、《My Shirley》、《红楼梦》等,《护花使者》之类的快歌并非其所长,可算失败之作。
89年的“最有前途新人”王杰三鼓而竭,《人在风雨中》、《流浪的心》、《心痛》……,人们发现王杰在香港乐坛越来越没有前途了。
杜德伟从89年起就“以我为主”,不怎么顾及乐坛的主流,《夜半一点钟》、《影子舞》就是典型。到90年代初,他已落入半红不黑的尴尬境地。不过,他唱的《Because I Love You》和《准我》还是相当动听。
黄凯芹在90、91年间有几首颇为精彩的作品,如《情深缘浅》、《情未了》(与周慧敏)、《伤尽我心的说话》、《雨中的恋人们》等。他是香港歌手中较有才气的,唱功相貌都不差,但他过重的书卷味和内向的性格注定了他不可能大红大紫。
张学友无疑是很有实力,无奈他89年刚刚翻身,元气未复,更何况90年的《再度重遇你》、《地震》、《梦中的你》等并不足以让他在乐坛的地位有太大改观。直到91年他才达到了事业曲线的上升拐点,那是《每天爱你多一些》带来的。而《一颗不变心》、《壮志骄阳》、《情不禁》则对其飞速发展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学友极喜欢的《李香兰》是一首难得的佳作?最后,刘德华乘虚而入,抢去了“最受欢迎男歌手”的宝座,一坐就是几年。刘德华虽然唱功声线平平,但胜在外表英俊,而且还有一批广受欢迎的好歌助阵:《再会了》、《缘尽》、《可不可以》、《绝望的笑容》、《爱不完》、《再吻我吧》、《一起走过的日子》、《不可不信……缘》…… 女歌手方面,受欢迎的重心也逐渐向年轻人偏移。曾经唱出不少意味深长的好歌的“小凤姐”已是江河日下。她的《双城记》、《变色感情》虽然也不错,但已挑不起歌迷购买的兴致。91年推出《文明泪》后,徐小凤逐渐淡出歌坛。《友谊太阳》、《鲁冰花》等曲让人依稀记起,歌坛上有一个曾经很红的甄妮。已霸占头把交椅多年的梅艳芳也到了退位让贤的时候。浓妆艳抹的 《封面女郎》(90)已难以提起乐迷的兴趣,《欲望野兽街》(91)更被指为走火入魔。然而,不可否认的是,ANITA演绎平实深情的歌曲还是非常感人的,例如:《心仍是冷》、《似是故人来》、《回首已是百年身》等。《回首已是百年身》可以认为是梅艳芳的 “《千千阕歌》”,当中有“说不出离愁,只好摇头,微笑中走开挥挥手,再会说了,再莫要管以后,这一刻的光辉,已足够。”的句子。梅艳芳和陈慧娴一样,似乎真是要退休,可是几年后又卷土重来了,声称那时只是“告别舞台”。登上女歌手王座的自然是叶倩文。她以一批改编自台湾歌曲的作品扬威各大流行榜,如《诺言》(《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珍重》(《说声珍重》)、《秋去秋来》(《哭砂》)等。不过,她最成功的歌曲则是电影《秦俑》插曲《焚心以火》,这首顾嘉辉黄沾的心血结晶为叶倩文夺取了90年的“劲歌金曲”金奖。
其余女歌手的表现与叶倩文相比有一段距离。林忆莲本来颇有实力,可唱的大多是平庸之作(如《烧》、《倾斜》、《疯了》、《心野夜》等),让人心动的只有《前尘》等寥寥可数的一两首歌。关淑怡也缺乏后劲,只有《爱恨缠绵》、《仍是那么深爱你》、《恋一世的爱》、《一切也愿意》等几首歌还差强人意。
王靖雯也没有多大进展,只能默默等待机会,90-91年她唱出的作品有《又继续等》、《藉口》等。 达明一派在91年初宣布解散,他们在香港乐坛奋斗了五年,留下的影响是同时代的乐队难以企及的。可惜他们这最后一年的表现是失色的,象《我爱你》、《恐怖分子》等算是较为流行的作品无法与他们全盛时期相比。
太极依然是平平庸庸,不上不下,不知何时起让声如破锣的邓建明当了主音,作品有《Crystal》、《一切为何》等。
而BEYOND在为数不多的乐队组合中以较大优势领先,他们的《光辉岁月》、《俾面派对》、《AMANI》、《灰色轨迹》等很受歌迷的喜爱。年轻的草蜢以《失恋》、《心中的歌》、《LONELY》等曲取得不少同龄人的欢心,不知不觉间已成为唯一可与BEYOND比美的组合。
90年代初,新人涌现了不少,有几位后来还发展不俗。曾在一次歌唱比赛中获奖的曾航生颇红了一两年,他的《永远幸福》和《浮云梦》是相当不错的作品。
黎明在“新秀歌唱大赛”获得季军(当时的亚军是许志安)后,一直没有公司愿意为他出唱片。幸好90年“无线”让他演的几部剧集大受欢迎,“宝丽金”灵机一动让他“演而优则唱”,结果一炮而 红。在歌坛已是《人在边缘》的黎明,与你《相逢在雨中》,《亲近你》,唱出《特别的歌给特别的你》,《如果这是情》,只是《无名分的浪漫》。一串拙劣的造句后,再说说91年的黎明。当年,“宝记”见他羽翼渐丰,曾拉出去与刘德华单挑,结果《对不起,我爱你》、《Oh!夜》与《爱不完》、《再吻我吧》斗了个难分难解。
91年黎明还有《人在黎明》、《为什么我们只是朋友》、《今夜你会不会来》等大热歌曲。
同是靠靓仔取胜的郭富城是91年底才杀回香港的,当时他唱的是国语歌,一曲劲歌热舞的《对你爱不完》迷死不少香江少年。
彭羚91年有了自己的个人专辑,《爱过痛过亦愿等》、《寻觅在兜转的一生》等曲很好地展现了潜质。
郑秀文91年出道,一曲《不来的季节》引来不少掌声。此外,黎瑞恩、韦绮珊、刘锡明、李国祥、蔡兴麟等也在乐坛或长或短地呆过一段时间。
轰轰烈烈的乐队风潮在90年代初已经过去,即使偶然冒出一两支新的,通常也很快消失了踪影,如新青年、FACE TO FACE等等。 在90年代初香港乐坛的“乱世”下,不少已很久不出唱片的歌手纷纷有新歌甚至新唱片推出。
伦永亮90年推出了《钢琴后的人》,有多首作品打上流行榜,成功为他赢得“叱咤乐坛流行榜”男歌手金奖。不过,作为香港流行曲创作队伍的骨干,伦永亮竟以粤语版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作主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原创力量的薄弱。91年他的《情暖情醉情牵》未能再创高潮。曾单独发展,又组过新“风云”的蒋志光,两首合唱歌均创下佳绩,就是《相逢何必曾相识》(与韦绮珊)和《皇后大道东》(与罗大佑)。
叶德娴在《音乐工厂之皇后大道东》中的一曲《赤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数年前出过《我的SARA》的温兆伦,90年以改编自《分手摆在胸口》
的《没有你之后》成功争取了部分歌迷,之后,为电视剧《今生无悔》配唱的插曲《从未试过拥有》和《仍是痛在我心的你》也可圈可点。宣布退出乐坛一年多后,陈慧娴出人意料地在91年的夏天推出了新歌《飘雪》。哀怨缠绵的旋律,恰到好处的演绎,再度让舍不得让她离开的歌迷如痴如醉。 90年代初,香港的原创作品比例持续下降,相反台湾的流行歌曲创作却出现一个高潮,于是有了宝岛流行音乐的大举进军香港。象童安格、伍思凯等纷纷在港推出唱片,都得到歌迷热烈捧场。罗大佑的“音乐工厂”系列也获得不俗的销量。用台湾的国语歌改编成粤语歌也成了一股潮流。除了上面提到过的歌曲之外,《耶利亚女郎》、《梦醒时分》、《想念你》、《我把心遗落在1989》、《我悄悄的蒙上你的眼睛》甚至《只有分离》等都有了粤语版。《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在86年就曾有林忆莲唱过粤语版,90年谭咏麟关淑怡又唱了另一套粤语歌词。
同时,一些香港歌星也先后开辟了台湾市场,例如林忆莲、杜德伟、草蜢、刘德华、黎明等。林、杜后来甚至以台湾作为发展基地。92年是“四大天王时代”的正式开始。“四大天王”的称呼实际上在郭富城还没出粤语唱片时就流传开了。由于郭发展势头迅猛,而乐坛大部分歌星的表现不佳,因此就有好事者把他和刘、黎、张这几位香港最红的歌手并称“天王”,没想到他们竟然长期屹立不倒,七年过去,还是在乐坛占统治地位,足见今天的乐坛是何等的缺乏活力和生气。
92年,郭富城逐渐把发展重点移回香港,并推出了首张粤语唱片,其中《第四晚心情》、《我为何让你走》分别获得“十大劲歌金曲总选”和“十大中文金曲”的歌曲奖,其余歌曲都不怎么流行。很明显他在四人中是声势最弱的。
黎明则有《我的亲爱》、《我来自北京》、《但愿不只是朋友》等“年度金曲”,《我会象你一样傻》、《一夜倾情》、《我爱ICHIBAN》也颇受欢迎。
刘德华上半年发展不顺,唱片《爱的空间》反应平平。幸好后来跳槽“华纳”,推出《真我的风采》才稳住阵脚。他以《长夜多浪漫》(实际上是去年的歌)、《真我的风采》、《独自去偷欢》等在年度颁奖礼上出了不少风头,并蝉联了“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
论到实力和销量,张学友自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真情流露》唱片使他成为香港第三个单张专辑超越“八白金”的歌手,唱片中十首歌竟有九首成为流行榜大热,包括《爱得比你深》、《分手总要在雨天》、《偷闲加油站》、《相思风雨中》、《暗恋你》、《明日世界终结时》等。而下半年的《爱。火。花》还没有推出市面就有“六白金”的订单,当中的《还是觉得你最好》、《你是我今生 唯一传奇》也为学友赢得不少奖项。这两张唱片的佳绩显然是香港乐坛的最后辉煌。张学友的耀眼表现令广播界的女强人俞铮(王字旁)振奋不已,在“劲歌金曲总选”颁奖礼上称他为“歌神的接班人”,当时她正要为他颁“金曲金奖”(《分手总要在雨天》)。
香港的第一个“歌神”许冠杰在92年初,乐坛新时代到来之际宣布《急流勇退》。香港最大的两家唱片公司“宝丽金”和“华纳”各自推出旗下歌星演唱许氏名曲的唱片,以纪念他为香港流行乐坛作出的贡献。
第二位“歌神”谭咏麟依然在唱,但是他的歌曲质素、歌声、影响力已今非昔比。
已经滑入低谷的陈百强也准备退休,然而不幸的是就在灌录最后一张唱片的期间忽然昏迷,大约一年后逝世,年仅35岁。他留给人们的最后一首歌叫《亲爱的你》。
林子祥的新唱片尽管销量平平,却出乎意料地出色,包括他的第二首串烧歌《街头霸王榜》和电视剧插曲《改变常改变》、《人海中一个你》,还有《将心意尽诉》等。像这种从头到尾感觉良好的唱片以后也很难找到了。
李克勤在唱了《只想你会意》、《MY MELODY》、《红日》等一堆还不错的作品后毅然转投“星光”,星途没走多久就开始暗淡了。
黄凯芹也选择了“飞图”,出了第一张唱片《晚秋》,下沉得更快。
叶倩文在女歌手中还算一枝独秀,有《潇洒走一回》、《红尘》、《情人知己》等冠军歌。
越来越背离大众的林忆莲只有《没有你还是爱你》、《不如重新开始》等曲,已经无法对叶倩文构成威胁。
陈慧娴正式推出了新专辑《你身边永是我》,没有给人带来惊喜。
王靖雯凭《容易受伤的女人》一炮打响,从此步入坦途。
BEYOND依然是香港的头号乐队他们在92年有《长城》、《遥望》等作品面世。BEYOND除香港、台湾外,还远赴日本发展,这也导致了93年黄家驹的意外身亡。
另一支活跃的组合则是草蜢,《又爱又恨》、《永远爱着你》都是相当流行的。
92年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新人(以后也很少了),较引人注目的是青春组合张智霖和许秋怡,他们的《现代爱情故事》和《片片枫叶情》红遍了粤港大小卡拉OK。
在注重外表多于实力的“新时代”,五音不全的何婉盈也凭改编自《萍聚》的《再见亦是朋友》(与曾航生合唱)到处扬威。香港的流行乐坛越来越叫人失去信心。 此后的香港乐坛乏善足陈。整个世界的流行乐坛都在失色,令词作者们难以找到好曲改编,而本地的创作虽逐年增加,质量却越来越差,只有《哪有一天不想你》等极少数作品偶尔露峥嵘。
“四大天王”一直保持明显优势,几乎所有好一点的歌都让他们“抢走”了,其余歌手欲求发展倍感困难。到了今天,香港的乐坛呈现一派虚假的繁荣,向我们的耳朵拼命充塞的常常是一堆苍白无力近乎垃圾的“歌曲”和“歌声”。作为一个从七十年代末就接触香港流行音乐的歌迷,就只能深深地叹息一声,然后在无奈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忆那让人感动的老歌,那让人感动的香港歌坛的昨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