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685|回复: 13

[【文史类】] ——中国近代重要资料:新编《李鸿章全集》隆重出版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6 13: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4]hong按:李鸿章乃国人耳熟能详、并且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研究中国近代史,不可能不知道他。这些年来,有关李鸿章的研究资料不少,科研著述也有不少面世。在书友比较熟悉的坛子,也能看到相关的资料,如沈云龙之辑成等等。近期安徽隆重出版了新编《李鸿章全集》,本人尚未看到新书,仅仅看到一些介绍,即相信此书的出版能够推动中国近代史学的研究,因为尽量全面地收录与较好的校刊之后的集成之作,不仅能够提供学人需要的文献,而且可以厘清一些相关的争议问题。
  由于此书涉及的学科与问题比较广泛,特将新书讯息提供给大家。




新编《李鸿章全集》隆重出版

安徽教育出版社15年倾力打造
数十位专家学者精心点校整理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献丛刊整理项目
http://www.historychina.net/cns/QSCXGC/XWZX/09/05/2007/21151.html


安徽出版集团旗下的安徽教育出版社投入数百万元之巨,由上海图书馆原馆长、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中国史学会原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清史专家戴逸主编,联合京、沪、皖、鲁、冀、粤等省市3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精心点校整理,历时15年倾力打造的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献丛刊整理项目——新编《李鸿章全集》,值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之际隆重出版。8月31日下午,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安徽出版集团主办,安徽教育出版社承办,在北京翠宫饭店举行新编《李鸿章全集》出版座谈会,来自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参与《李鸿章全集》点校整理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李鸿章全集》是1992年立项的国家重点出版工程、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2004年又被列入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献丛刊整理项目。《全集》共39卷,大16开精装,具体为:奏议(含题本贴黄)20卷,近1500万字;电报8卷,500余万字;信函8卷,650余万字;诗文1卷,30万字,计2680万字,加上全集总目2卷,总字数2800余万字。《全集》全面收录了李鸿章身后留下的大量文献史料,包括奏折、附片、咨札、批牍、问答节略、题本、电报、信函、家书、诗文等,其中近三分之二的篇幅系首次公开面世的原始史料,许多直接取材于当时的原始档案。其内容广泛涉及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国防等方方面面,比较全面地记录了近代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的曲折发展过程,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其出版对于推动李鸿章研究及近代史和其他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将大有裨益。



在风云激荡的晚清政治舞台上,李鸿章无疑是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从1860年募组淮军与太平军作战起,李鸿章仕途青云直上,先后出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署等职;1870年后又出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并在这一职务上留任达二十五年之久。在前后四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他是清廷“倚以为重”的一位军国重臣。他组建了以皖系子弟为核心的淮系政治、军事集团,参与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他创办了许多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办了新式教育,组建了第一支近代中国海军——北洋水师;他长期主办对外交涉事务,并代表清政府签订对外条约,是近代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当事者甚至是关键人物。以至于在当时外国人的眼里,李鸿章就代表着清政府,甚至只见李鸿章而不见清朝皇帝。梁启超则更把他在李鸿章死后不久写成的《李鸿章传》别称为“中国近四十年大事记”,认为李鸿章是近代“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李鸿章一生的活动几乎可以看作晚清历史的一个缩影。但是,一百多年来,人们对李鸿章这样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认识始终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希望新编《李鸿章全集》能以全面翔实的史料,为研究李鸿章,进而为晚清史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宽广坚实的基础。



《全集》于1992年秋申请立项,1993年4月23—24日在北京举行《全集》编委会首次会议,标志着《全集》的编纂整理工作正式启动。此前,安徽教育出版社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一是收集资料。新编《李鸿章全集》的资料主要包括: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吴汝纶当年编《李文忠公全书》(此书约600万字,是迄今李鸿章研究的主要参考用书)时抄录的约1700万字的详本,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藏李氏未刊信札,光绪末年及民国年间影印的《合肥李氏三世遗集·李文忠公遗集》、《李文忠公尺牍》、《合肥李文忠公墨宝》,以及建国后学术界陆续整理发表的李鸿章佚稿。二是组织作者队伍,新编《李鸿章全集》的作者来自京、沪、皖、鲁、冀、粤等省市高校、科研、图书馆、档案、出版等部门,共有30多位专家学者。三是草拟了新编《李鸿章全集》编纂手册,就全集的编辑条例、编纂体例、编纂细则等学术及技术性问题做出规定。四是成立了《全集》编辑室,其主要职责为承担日常编务工作,编印简报,负责文稿发放与调度,加强与作者的联系与沟通,接待海内外来访的专家学者等。

在《全集》的首次编委会上,主编顾廷龙、戴逸先生就《全集》的资料价值及编纂工作的指导思想、性质、意义做了重要讲话,《全集》的三位执行编委翁飞、刘申宁、童本道分别就《全集》资料收集情况,《全集》编纂手册、《全集》下一阶段工作安排做了汇报。会后,《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史学版、史学界知名刊物等均以专题报道形式介绍了《全集》首次编委会在京召开和编纂工作全面展开的消息,在海内外新闻界、学术文化界、出版界引起很大反响。

《全集》编纂工作启动以后,各位作者首先将分到的李氏已刊、未刊文稿剪贴于安徽教育出版社统一提供的稿纸上,按月归并成册,然后编页码及各件文稿的流水码,通读全文后进行标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校勘、注释以及编写《疑难问题备忘录》。1994年6月5—7日在合肥召开的《全集》第二次编纂工作会议上,戴逸先生阐明了《全集》编纂出版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就编纂工作的原则、若干重要问题的处理办法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部分作者与会,就编纂过程中遇到的学术、技术性问题做了交流,统一了认识,并形成《编纂工作中若干技术问题的处理意见》。会后根据工作需要,增补陈秉仁先生为《全集》执行编委。

在编纂过程中,新的资料不断涌现,《李鸿章全集》编委会查找到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军机处录副档和宫中电报档包含的大量李鸿章的奏稿、电稿。经过近三年时间的搜集、辑录、复印,1996年共从北京运回各种奏折和附片4万多页计9600余件、电报资料9包。当年10月,李鸿章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直隶总督期间的约3000万字的题本也全部复印,妥运至合肥(后来,这一部分收入《全集》的,是每份题本的内容摘要,也就是所谓“贴黄”,总计320万字)。新资料的发现,扩大了《全集》的篇幅,丰富了《全集》的内容,提高了《全集》的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一是绝对数量的增加,二是工作底本的选择。鉴于此,原来的工作计划重新调整,作者须将上图底本与一档进呈本一一对勘,补其缺讹,剔其重复,核订时间,考辨异同。

1998年下半年,经过各位作者重新整理、排序的李氏文稿陆续送交安徽教育出版社,随即进入紧张的录入和校对阶段。一般而言,一份文稿要经过校对室三个校次,然后交作者校对一次,再请来自高校、科研和出版部门熟悉中国近代史、古文字的专家学者校对三四次,基本消灭错别字、断破句等硬伤,对于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涉及体例的问题,则记录下来,由出版社组织专家会审。整个校对工作持续了四五年时间。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启动以后,《李鸿章全集》亦申请加入清史文献整理项目,并于2004年正式立项。在《全集》的编纂过程中,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组从物力、人力都给予了很大支持。2005年秋,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组组织专家在合肥就《全集》结项事宜进行论证,十余位专家对《全集》的编校质量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编纂体例完整、文稿编排精当、底本选择合理、点校审慎严谨”,一致确认其为优秀成果。

为了尽量收集佚稿,丰富《全集》的内容,体现《全集》“全”的特色,安徽教育出版社又于2006年初邀请从事李鸿章及淮系集团研究的有关同志进行补遗,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梳理、核对、收集,有20余万字内容被编入《全集》。2006年下半年,《李鸿章全集》进入汇总统编阶段。《全集》在编纂体例上,共分奏议、电报、信函、诗文四大类,每类按时间顺序排列。本着《全集》应以李氏正文为中心的原则,奏折里面的朱批、寄谕、照会、条陈节略,电报中别人的来电等非李鸿章本人的文字,均以另号字体排附于正文后适当的位置。由于《全集》工程浩大,统编工作极其艰辛。至2007年上半年,《全集》39册依次付梓印制。



新编《李鸿章全集》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李鸿章著作汇编,较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书》多出2000万字,比吴汝纶收集整理的李氏文稿也多出近1000万字。这1000万字文稿主要包括:一是部分论及国家军政大计且时效性较强的奏稿、电稿,在当时不宜或不便公开发表。二是李氏亲自拟稿的各种密折(片),主要涉及边防军事、人员保荐、对外交涉等军机大计,不能假手幕僚,必须由李鸿章亲笔拟稿。这类密折(片)大多存于军机处,外间无从得知,弥足珍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氏是如何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和如何处理与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如甲午战争期间,因战局不利,朝中有人借攻击张佩纶与丁日昌,以攻击李鸿章。张佩纶是李的女婿,丁汝昌则是他的爱将,李在《复陈张佩纶在署中绝不干预公事折》(光绪二十年八月二十九日)中,百般为其辩护,谓其受人攻击,实因“崖岸过峻……招人怨谤”,并直白地指出,“该已革学士以局外闲人无故被劾,实系受匡之累”。至于丁汝昌,李鸿章在《复奏海军统将折》(光绪二十年七月二十九日)中指出,丁汝昌实非巧滑避敌,而系力有未逮。我海军“近年部议停购船械,自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增一船”,敌海军军力实强于我,因此不得不“兢兢焉以保船制敌为要,不敢轻于一掷”。力保丁汝昌继续统领全军。从这些奏折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李鸿章不避猜嫌,为自己同党辩白的真实情况,也可由此循迹约窥清朝政争的一些端倪。三是皇帝、皇太后对李氏各种奏、电的谕旨。按清朝档案管理办法,这类上谕事后必须缴回,而李氏幕僚当时没有抄留底稿,以至吴氏纂修全集时,无法补录。四是题本。五是于式枚送缴的约140余万字李氏信函。过去有一种说法,似乎在李幕中,于式枚专司应酬性书札,此说其实并不尽然。从现存于编《李文忠公尺牍》看,其中不乏论及当时军国大计的一些重要信函。六是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李氏未刊信函,约80余万字,时间从同治九年到光绪四年,其中包括大量剿回、剿捻、海关、商务、外交、军事、练兵制器、河工、漕运、赈灾救荒、教案等重要信函。上述信函涉及面广,许多细节可以补其文稿之不足。七是新编《李鸿章全集》收入了李氏大量家书。过去人们很少见到李氏家书,这次我们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等单位辑得数百封李氏家书,弥足珍贵。这些家书主要是致李瀚章、李经方和女婿张佩纶的,均为未刊,十分重要。因受信者均系亲人,较少顾虑,可使人看到作者的真实态度。如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初二日《致李经方》信中说,戊戌事变后“太后临朝,诛遣十数人,大变新政,又成守旧世界”。又光绪二十六年《致李经方》信中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和议大纲虽画押,现议惩办祸首,要杀多人,慈圣护过,不下辣手,势将激成变故”,这类想法和说法是很难见诸其他信函的。

新编《李鸿章全集》在前人耕作的基础上,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并汲取教训,重新确立编纂目的和编纂体例,力求全面、系统和完整地发掘整理李氏的大量文稿,为研究晚清历史及其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打下坚实可靠的史料基础。

(资料来源:本文由安徽出版集团 安徽教育出版社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6 13: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教育社15年打造《李鸿章全集》

作者:艾蝶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中国新闻出版报 时间: 2007-09-06
http://www.chinaxwcb.com/2007-09/06/content_81585.htm


  8月31日,由安徽出版集团旗下的安徽教育出版社投入数百万元之巨,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著名清史学家戴逸联合3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精心点校整理,历时15年倾力打造的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模项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献丛刊整理项目——新编《李鸿章全集》正式推出。《全集》39册、2800余万字,全
面收录了李鸿章身后留下的大量文献史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的曲折发展过程,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可谓迄今最为完备的李鸿章著作汇编。

  《全集》是1992年立项的国家重点出版工程,1993年4月在北京举行《全集》编委会首次会议,标志着《全集》的编纂整理工作正式启动。收集资料是《全集》编纂工作的重中之重。据了解,经过近3年的搜集、辑录、复印,到1996年,共收集各种奏折和附片4万多页计9600余件、电报资料9包、300万字题本复印件等。为了体现“全”的特色,安教社2006年初又邀请从事李鸿章及淮系集团研究的有关专家进行补遗,经过近一年时间,又有20余万字被编入《全集》。

  2006年下半年,《全集》进入汇总统编阶段。《全集》在编纂体例上,共分奏议、电报、信函、诗文四大类,每类按时间顺序排列。因工程浩大、艰辛,至2007年上半年,39册才付梓印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6 19: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李鸿章全集》出版的意义:

《李鸿章全集》出版的意义
一,全面深化了对李鸿章的研究。在风云激荡的晚清政治舞台上,李鸿章无疑是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然而我们过去对李鸿章的研究都存在一个脸谱化和简单化的倾向,九十年代以前,李鸿章是作为一个汉奸卖国贼出现的,胡滨写的《卖国贼李鸿章》至今还有许多人记得,现在一些人搞翻案又拼命抬高李鸿章,说什么他是“庸众中的杰士、晚清近代化事业的领头人、一代先进知识分子的凝聚中心”(陈旭麓)李鸿章俨然成了伟人。《李鸿章全集》的出版无疑为我们弄清李鸿章的真实形象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二,加深了对晚清史研究。李鸿章一生的活动几乎可以看作晚清历史的一个缩影。《李鸿章全集》收入的大量李氏密折,全面地揭开了当时满清政府在边防军事、人员保荐、对外交涉等军机内幕,由于这些李鸿章亲笔拟定的文稿,呈后大多存于军机处,所以以往外间无从得知。现在分析这些密折,对我们深入了解晚清政坛各种政治力量的盘根错节与相互角力具有很大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6 20: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字数2800余万字、堪称史上最长个人文集的《李鸿章全集》,经京、沪、皖、鲁、冀、粤等省市史学研究、图书档案和出版部门的30多位专家历时15年打造,日前终于隆重出版。

纯粹为了政治财富,或政治前途,拿纳税人的钱不当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7 09: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cia1568于2007-09-06 20:35发表的 :
总字数2800余万字、堪称史上最长个人文集的《李鸿章全集》,经京、沪、皖、鲁、冀、粤等省市史学研究、图书档案和出版部门的30多位专家历时15年打造,日前终于隆重出版。

纯粹为了政治财富,或政治前途,拿纳税人的钱不当钱!


我为什么这样说:

1.研究、出版的经费不是出版社用自身的赢利投资出版的,而是由政*府出资的,是纳税人的钱
2.全文2800余万字,39册,这样的书籍,出版之后,我相信价格之高,非普罗大众所能承受,只能束搁庙堂之上,但是恐怕这样的束搁也还是要纳税人来买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7 12: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说法
还想问
原来在特价书店经常见到的那套李鸿章全集是怎么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7 13: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zwz222于2007-09-07 12:57发表的 :
同意楼上说法
还想问
原来在特价书店经常见到的那套李鸿章全集是怎么回事

<李鸿章全集>
海南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7000多页,
http://www.duxiudsr.com/zhuanji. ... amp;fenlei=04070103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CX有一部分。

和时代文艺出版社都出版过,不尽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7 20: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cia1568于2007-09-07 09:13发表的 :
我为什么这样说:

1.研究、出版的经费不是出版社用自身的赢利投资出版的,而是由政府出资的,是纳税人的钱
2.全文2800余万字,39册,这样的书籍,出版之后,我相信价格之高,非普罗大众所能承受,只能束搁庙堂之上,但是恐怕这样的束搁也还是要纳税人来买单

不少古籍的整理,是由学术机构、研究者向政府(各层级的)申请计画经费,核准、执行後的成果,再转由出版社出版。我对出版社与政府之间资金补助往来的状况不甚了了,虽然这样的批评是有可能,不过,说拿纳税人的钱来出版学术著作,而能实际使用者也有限,便是「纯粹为了政治财富,或政治前途,拿纳税人的钱不当钱!」有那麽点疑问!政府-出版社-普罗大众-纳税人。。。那研究者、使用者又算那一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7 21: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同意cia1568在第四楼的看法

我不同意cia1568在第四楼的看法
1.由纳税人来买单的事情多了去了。在没有明确指出本书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就下结论说是由纳税人出的钱,似乎有些武断了。
2.我曾听人说过,清代因为据当代太近,反缺少系统整理的资料。因此如果有谁出相关清代的书,不论对现在及后代的研究者使用者来说,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3.你怎么知道别人买不起书?难道不可以去图书馆借阅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8 02: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unwooqi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9-8 02: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书明显是为搞学术准备的.

古籍整理功在千秋,有何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8 23: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cia1568于2007-09-07 09:13发表的 :

1.研究、出版的经费不是出版社用自身的赢利投资出版的,而是由政*府出资的,是纳税人的钱
2.全文2800余万字,39册,这样的书籍,出版之后,我相信价格之高,非普罗大众所能承受,只能束搁庙堂之上,但是恐怕这样的束搁也还是要纳税人来买单

cia兄不必担忧,自然会由某星公司转换为电子格式,到时间我们不照样下载?还不照样普度众生?
24史全译就是最好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9 00: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
俺老乡怎么有被全集了一次
或者说
还要被全集几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14: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是人写的,真相到底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2 23:38 , Processed in 0.14181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