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216|回复: 19

[【文史类原创】] 历史阅读中的盲从与辨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4 17: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阅读中的辨伪是一个老问题了,从道理上讲,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其重要性。但要真正做到却非常困难,尤其是当一个说法已经获得了广泛认同之后——毕竟人云亦云是最轻松省力的办法。
阅读明清之际的历史,随时都可能遇到这样的陷阱。这是一个道德感最容易受到激发的时代,义烈者之慷慨与失节者之猥琐都是传奇的极好题材。因此,这段历史的书写中,就夹杂了许多色彩鲜明的轶事趣闻。
以大名士钱谦益为例,舆论对他的讥刺多见于野史笔记津津乐道的轶事传闻,其中不乏夸张丑化,如侯方域所见《练贞吉日记》中所记之事:
有先朝钜公……尝游虎丘,其为衣其领而袖阔,一士前揖,问何也?钜公曰:“去领,今朝法服;阔袖者,吾习于先朝久,聊以为便耳。”士谬为改容曰:“公真可谓两朝领袖矣!”
这个故事在清初流传甚广。对其真实性,侯方域的态度是含混的,他一方面称之为“谑语”,一方面又赞其“表微”之功:只要能够达到有助于风教德育的目的,他似乎对事件的真实与否并不是那么在乎的。
从其所记之事来看,恐怕多半出于杜撰者的嘲弄。仅仅从情理上分析,钱谦益何至狂悖昏庸如此?新旧朝的差异原本是他心头的隐痛,满汉服饰也是当时的敏感问题,避之惟恐不及,怎么可能公然以此招摇?
事实上,降清对是钱谦益内心的巨大隐痛,对于自己的失节,他曾多次表达深切的悔意,如:
若谦益视息余生,奄奄垂毙,惟忍死盼望銮舆拜见孝陵之后,槃水加剑,席藁自裁。
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是隐忍沉默的。为了避免招致更多的攻击,同时也困扰于自身的悔恨,他甚至于不作文字:
甲申三月以后,誓断笔墨,士友过从,绝口不及文事。
余自劫灰之后,不复作诗。见他人诗,不忍竟读。
倒是《柳南续笔》中的记载可能更接近他的心态:
一日,舟次白龙潭,诸名士方群趋迓之,天石(遗民金是瀛)忽投一诗云:“画舫沧江载酒行,山川满目不胜情。朝元一闭千官散,无复尚书旧履声。”宗伯得诗默然,即日解维去。
然而遗憾的是,或许是出于道德感的激荡,或许是追求更强烈的效果,在不少学术论文中,“两朝领袖”事件却更受引用者的偏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4 22: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新人首贴能有如此见地,顶一下。欢迎常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4 23: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文章有一小瑕疵:

其为衣其领而袖阔,


似应为“其为衣去其领而袖阔”,文意方通顺。 这应该是很要紧的一句吧,影响对全篇的理解。
为先生指出,只是希望大作更其完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6 10: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白马兄。是俺笔误了。原文当为“其为衣去领而阔袖”。惭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7 13: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实真伪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建议楼主段与段之间空一行,这样看起来比较舒服,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7 14: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钱谦益仕清而后悔,甚至图谋恢复,尽管让人同情,但大节有亏,总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且文中逸事,hele兄的辨伪,也只是推测,缺乏说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7 16: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之言而已.
钱谦益用文人领袖与降清大臣的双重身份,写信差人到各地劝降,足见他降清即使"勉强"也很有限,如果因此受到重用,难保不是个得意洋洋的"贰臣".降清后他也写了不少东西,归庄说:"窥先生之意,亦悔中道之委蛇。",思故国之情中有多少是后悔之意,难说---得精密统计一下才行,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9 23: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各位垂注。
俺是论坛新手,还不知道怎么排版。请zjiacai兄 见谅。
bibliomaniac 兄所说的“推测”,固然不错,然而在历史事实的辨析中,“度之情理”本为一条作出判断常用的原则。俺判断“领袖”事为伪的理由如下:
钱谦益因降清一事,在清初已成为众矢之的;而他本人在明末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在政坛的数番沉浮早已造就了他成熟的政治素质。他对于自己的处境应该是非常清楚的;因此,他在仕清期间以及致仕初期都是以隐忍沉默的态度应世。(他甚至于焚弃笔墨,连以诗文自遣自辩之途也一并放弃了。)
且,“领袖”一事太过谐谑化、戏剧化,连侯方域初次引用时也称为“谑语”。俺认为这是清初文人因不满钱谦益降清而故意编了丑化他的。
当然,如果bibliomaniac 兄有更有力的证据或者理由来反对俺这个看法,俺也非常愿意听取。

superyi 兄提出的问题,似乎扩大了讨论的范围。而且要说起来也远非一时半会儿片言只语所能说得清。不过,关于他劝降的情况,俺以为,要放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去考察,恐怕不一定完全是出于“投靠”的热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 21: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侯方域跟钱谦益~唉~这两个人~
钱谦益成为众矢之的,也不冤屈。呵呵,拥有多少政治经验,怕也抵不过湖水的冰冷刺骨带来的恐惧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 23: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人说风凉话总是容易无比,明、清网路大战的贴子里面,动辄鄙视某人,看不起某人。整个大时代的变动下,个人算是什么? 黄石斋崇祯朝昭狱坐过,酷刑受过,最后身殉那个时代。史可法也只是把命赔上了事。
龚鼎孳二臣受人鄙视,连顾眉生一起挨骂,他家里倒是花钱养着不少明遗民的食客。后来还背了债,那就称作“二臣”心理好了,说他良心不安,也可以成立名目。

像崇祯那样的王朝,忠诚的下场常常既沉重又沉痛。或曰,只要不仕清,跟着马、阮谄媚,拍马都可以原谅,难道马、阮追捕,杀人就不是杀吗? 就不死人吗?钱、柳,就是说柳,不也在南明小朝廷谋出路,出洋相。可是,清兵南下后,一转身,不仕清,柳身价就不同了。

是非善恶当然有,立场的变换,个人存在的意义,蓋棺論定解读的常常只是一个面向罷了。國家、民族、個人,個人最後總是面目模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 09: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来放假,有空上来和大家掰一掰。上接楼上诸位,按楼主的看法,主要是针对历史阅读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要注意资料的辨伪,zijiacai兄提议非常好,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到后来却演变成了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了,想来和楼主原意不同,余觉得不妨我们还是回到楼主的关于辨伪的问题上,至于盲从嘛,这是与之相连的问题,且似乎也是孪生兄弟,分不开的。

  史学理论中,包含了对资料的辨伪、校勘、辑佚、版本、考据等诸多方面,其中辨伪当属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资料的辨伪早已有之,其中有以明代胡应麟的《四部正讹》中提到的辨伪之法最具典型。云:“凡覈伪书之道,覈之《七略》以观其源;覈之群志以观其绪;覈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覈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覈之文以观其体;覈之事以观其时;覈之撰者以观其託;覈之传者以观其人。覈兹八者,而古今膺籍亡隐情矣。”近人梁启超、王国维、顾颉刚等三位先生对其更有深入的探讨。兹以梁氏来说,就提出了辨伪十二法(见《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或说十二条公例,显然要比胡氏更加全面,也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但再全面的分析也不会概括所有,反而此些条法还受到了批判,其他人想不起来了,但是一个老外我是记住了,叫高本汉吧,好像是位瑞典学者,具体写的内容记不请了(很早前看的,俺记性不好啊。),大概内容是说,有的书籍可能有一段话是假的,并不能肯定此书就是假的;有的书中的记载的时间是错误的,并不能说明此书是假的;有的书今本与古本的卷数或篇数不符,并不构成伪书的证据;以一种书证明另一种书是假的,也可能用以证明的那本书就是假的;多本书的记载证明一本书中的记载是假的,还可能这些书中的记载是相互依从的关系,说不定它们才是假的。(其他的想不起来了,有兴趣的书友不妨亲自去翻一翻。)虽然老外的话不能尽信,但是用一种批判的眼光看问题还是很有见得的,值得我们学习。后来三十年代兴起的“古史辨”运动,轰轰烈烈,想来大家都不陌生。我再去解释,估计有些书友就该拍砖头砸偶了,还是就此打住。

 余想说的是,与其在理论上分析,还不如来点实际的。理论是枯燥的,尽管学了,还须放到实际的材料中运用辨析,故余个人建议,大家不如就各自在学习研究中碰到的各类问题,分别以举例子的方式开始讨论,个人用不同的方法辨析不同的问题,最好不要重复一种方式,这样做有三大好处,一来不枯燥,二来浏览帖子的会员即使不能学到方法,至少也能有所启发,三来嘛,长长见识也好。不妥之处,还望高手们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 15: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说崇祯朝忠臣全都被杀了?为什么说到明末的时候崇祯跟明朝是不值得信任的王朝?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一个袁崇焕么?
有朋友真的统计过,多少明末的忠良被崇祯迫害死了吗?除了袁崇焕,还有么?
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 21: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心史《横波夫人考》,从顾眉生下手,旁及龚芝麓,引
清人吴德旋(1767-1840)《闻见录》,还有清人陆以湉(1802-1865)《冷庐杂识》等资料,也都有可疑之处。

示例
孟先生应是据《冷庐杂识》小像下的日期--眉生小像,王玉樵作于崇祯十二年七夕后两天,定龚芝麓初上眉楼是在崇祯十二年己卯。孟心史说,当时龚鼎孳“以县令仕湖广,补蕲春令”(湖北蕲水县令),推断己卯年(崇祯12年),芝麓“行取入京,过秦淮而入眉楼”,(行取:旧时地方州县官员,若治绩良好,才能出众者,由朝廷行文调职京师。)。

实际上,崇祯十四年,龚仍在湖北任内
芝麓崇祯七年中进士,初仕为湖北蕲水(浠水县旧名蕲水)县令。
证据乃是,芝麓门人严正矩撰《大宗伯龚端毅公传》见《定山堂集》云:“莅蕲七载,抚按交章类荐,举卓异,行取陛见。上注视嘉悦,拜兵科给事中。”

所以,心史此处所引为八卦资料。
《冷庐杂识》顾眉小像条下作画与题诗日期,很难视为严谨的论据。秦淮风月与诸公子遗事,成为清人笔记中,茶余饭后闲谈的八卦,假托之词,不无可能。

改写自"《横波夫人考》与孟心史先生商榷部分时间问题" ,首发"历史小隐",文早已自删 。历史小隐,也不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 22: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应该只是考证不严谨造成的吧~而且还只是个案。
这说明不了明末全是忠臣,只有皇帝最奸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 22: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覆太康公主

上面那文章不是回应您的,是在谈史料的真伪、如何取舍,以及实际上举个例子。

与皇帝、忠臣,没有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 23: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主题是"历史阅读中的盲从与辨伪"
历史阅读的盲从,情况较为复杂。或是对历史的无知而盲从,例如我的一些引车卖浆的朋友竟深信朱元璋火烧功臣楼,这是对章回小说及说书人的盲从。或是被洗脑及偏执而盲从,如对义和团滋事的评说、如对国民党"消积抗日"的贯输......皆可达到令人盲从的效果........!产生盲从的原因,倒是值得探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5 13: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白草折
不好意思呀~是我反应过度啦~只是一直都觉得崇祯有他的难处,明末士大夫文人们的表现整体上又颇为不堪~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orthpol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0-6 09: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很不错啊.学到了东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6 09: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假假很难分辨啊,不是一家之言就是统一说法,其他的看不到或者看到了怎么分辨?同一个事情,同一份资料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看来辨伪不那么容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6 11: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发展,中间出了好多的差错,阴错阳差的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历史了。单不说历史的真伪,就是当今的事情,又有多少能辨别的清楚真伪呢,不说大事,就说人们对待事物的观念,又有多少的不同呢,又能说那个对呢?现在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的事情,有几个你能辨别的清楚,你敢说你的就对,说不清楚,说不清楚,我等只能恪守心中的信念而已。。。。。又能怎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2 19:44 , Processed in 0.18269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