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35|回复: 1

[【财经评说】] 管理到底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1 07: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bs.finance.sina.com.cn/? ... 20&g=10&n=1

作者:汪洋水月


管理到底是什么?


管理存在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所有行为之中,但管理又从没有独立存在过;管理是什么?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传统管理学家们认为: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就是管理,因此管理是科学。
现代管理学家们认为:对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是管理,所以管理是艺术。

西方人对管理的认识起源于19世纪90年代弗雷里克.泰罗倡导的新“工业工程”和“时间和动作”运动,因而他们一直把管理当成科学在改进与探索。

在现代多学科的快速发展中,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理论的产生又促进了管理的发展;于是一些成功的管理者提出了‘管理是艺术’的体会。

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发展长河中,从来就没有承认过‘管理是科学’;君不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就是在骨子里不承认领导管理的科学性。别看历代统治者对外所说,‘治国安民’要有宏才大略;可实际还是以个人意志作为行为的显现。这种显现才造就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中国文化,任何人都能当皇帝;但却只有顶尖之材能成为状元,因为状元是用书本堆积而成的。

正由于中国人对管理的定义是‘走自己的路,说别人的话’(我曾参加一次全国学习的管理模式总结,结果发现总结的与实际做的完全是风马牛不相极;看着那么些学习者津津乐道的样子,我才明白什么叫知识)。结果一些非特定原因的成功者个个到处总结自己的成功理论,什么“大棒加萝卜”;什么“哈佛理论成就辉煌”。

其实,这些成功者们自己心里最清楚;是什么造就了他(她)的成功,是环境而不是个人的管理能力。而哪些后来总结的东西与他(她)当年实际做的没有半点联系,而是迎合学习者的需求总结出的时代特征理论;所以学习者才能络绎不绝。中国人这种学习的市场太大了,于是不少外国成功商人或企业也是首先对中国人销售自己总结的‘成功’理论了。

等待中国人花了大价钱学习回来,才知道啥也没有;这种白交学费的事还不能明说,于是继续为这一趟高额学费唱赞歌;鼓励更多的受骗者陷进去。

花钱自己去找学的多是骗局,但我们在学校学的可不是骗局呀!是的,但我们所学的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提炼;就如同我们学习物理时的理想气体,可现实世界里到哪里能找到。今天我们有许多学工商管理的学生,走到工作岗位上把所学的知识想拿出来用用;可傻眼了,不知用什么和在哪里用;因为实际与哪书本上所说‘完全不是一码事’。

现实世界使很多学管理的人糊涂了,管理究竟是什么?

诺贝尔经济学奖活动者卡尼曼创立的前景理论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管理既是科学,还是艺术。它只是因管理对象的差异性,所表现出的力度不一样罢了。因为管理的主体是“人”,而“人”的特性既不是“X理论”;也不是“Y理论”。如我们用同样一种行为实施于设备时,最多的失败是“0”;而实施于人则会产出负数(通常所说的内耗理论)。

把卡尼曼创立的前景理论应用于管理,管理就变成了“幸福管理理论”。“幸福管理理论”是说你要实现目标,首先要使你管理的对象幸福;幸福才能实现目标。

如何使管理对象幸福,那就既要科学;还要艺术。也就是说管理行为等于你消化吸收的管理科学和你自身形成的艺术方法的集成。

这样一来反思我们对管理的所教所学所用,不就一目了然了吗?原来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最大的区别就是:自然科学能复制成功,而管理科学进行复制出来的却是失败;因为管理不是单一的科学。你如果要把管理它当成单一的科学,形式主义则是你必然的途经;进入形式主义的管理最终还是要失败的。

一个高明的管理者,既有他对管理科学知识消化吸收的聪明;还有他对“人”的多学科知识沉淀的精明;这样管理者所展示出的管理行为必然是有效的。
聪明加精明等于管理上的高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1 17: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启发,对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是管理,所以管理是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6 21:33 , Processed in 0.29198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