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72|回复: 2

[【文史类原创】] 聂荣臻与文物保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1 18: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凡是到过五台和西陵的人,都会对五台碧瓦红墙的古寺院,对松柏参天的西陵陵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五台、西陵等名胜古迹经历多年战火而保存完好,这和聂荣臻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分不开的。
一、“鲁智深醉打山门,把寺庙破坏了,而聂荣臻却团结僧侣一道抗日,保护了五台的寺庙”
1937年8月25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115师、120师和129师。115师,林彪为师长,聂荣臻被任命为副师长,对内仍为师政治委员。
1937年11月7日,即太原失守的前一天,中共中央指示成立晋察冀军区,聂荣臻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当时,部队驻扎在五台山的寺庙里。
“政委,我们同和尚喇嘛混在一起啦。”部下同聂荣臻开玩笑。
“这很好嘛。”聂荣臻笑道,“和尚喇嘛也是我们的朋友么。往后,我们可不能乱了寺规呀。”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与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和安徽的九华山,合称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并且以其历史最久而被列为首位。
进驻五台山寺庙后,聂荣臻反复给部队讲保护寺庙文物的意义。他指出:日军最会乘虚,最惯攻弱,军事上是这样,政治上也是这样。他们常常在宗教问题上、民族问题上找寻我们的弱点,进行挑拨离间。五台山是日军施展阴谋的一个好对象。抗战爆发前后,五台山曾有日本和尚的活动。这些日本和尚,都是来“收买灵魂、地图和军事秘密”的奸细。五台山的情形很复杂。但是,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非常爱国的,和尚喇嘛也不例外,他们也有一个起码的觉悟,就是不当亡国奴。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再加上党的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自然会得到一切爱国的僧侣的拥护和爱戴。因此,对五台寺庙和文物的保护,是一个极为敏感的政策问题,是在另一条战线上粉碎敌人的阴谋,战而胜之的问题。
在反复对部队进行教育的同时,聂荣臻要求所属部队:出入寺庙,要尊重各庙的和尚喇嘛,要保护好文物古迹。红军在长征途中也住过不少寺庙,当时制定的纪律,现在依然有效。老红军要起带头作用,并把这些好的传统讲给新参军的战士听。他还反复叮嘱:天冷起来了,住进寺庙的部队一律不准在寺庙内生火取暖,更不允许将空殿的门窗卸下来搭床铺。部队认真贯彻了这些要求。五台僧人都深受感动,称八路军是“真正的仁义之师”。
八路军严明的纪律,鲜明地留在许多僧侣的记忆里。据金阁寺的主持灵机回忆,八路军来到五台山的时候,山上已经开始下雪了,将士们仍然是草鞋单衣,但他们有铁的纪律,驻进寺庙的部队不准烤火,不准在佛殿里乱走,不准影响僧侣们的佛事。灵机法师还清楚地记得这样一条,就是不准在寺院随地大小便。当时,灵机法师每天都起得很早,可是当他准备打扫庭院时,却发现战士们已经把枯叶和杂草清除干净了。几十年后,灵机法师一回忆起这些情景,还是赞不绝口。
聂荣臻在五台山保护寺庙文物的行为,深为毛泽东所赞赏。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接见即将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加拿大著名的外科医生白求恩时,说:“中国有一部非常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浒传》。《水浒传》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就在晋察冀。”接着,毛泽东又风趣地对白求恩说:“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这个新的鲁智深,同《水浒传》上的那个鲁智深可不一样。鲁智深醉打山门,把寺庙破坏了,聂荣臻却团结僧侣一到抗日,保护了五台山的庙宇。”
二、“八路军不能做第二个孙殿英”
聂荣臻及其率领的部队,不仅在五台山是这样做的,在其他文物胜地,也是这样做的。
在五台山东北百余公里处,从涞源到易县的大路旁,有一座清朝的皇陵——西陵。西陵建于1729年,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个皇帝及成群的皇后、王公、公主、妃子。在广阔的永灵山陵区,立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100多座。
1937年10月,聂荣臻的爱将----晋察冀第1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率部来到西陵地区。当地有人看到八路军武器差,供给困难,给部队出主意说,要解决部队的生存,可以从地下找宝,开挖西陵,武装八路军,让埋在地下的珍宝为民族的抗战服务。这些人还说,日本人已经占领了易县县城,说不定哪天会占西陵,与其让敌人抢劫,不如自己趁早动手。就是这些封建皇族地下有灵,在这样的时刻,也决不会有什么责怪和怨恨的。更有人提出建议,挖雍正墓。因为人们传说,雍正有尸身而无头,头是用金脑袋顶替的,挖出这个金脑袋就是无价之宝。
杨成武听到这些议论后,立即向聂荣臻作了汇报。聂荣臻立即指示:“八路军不是孙殿英。土匪出身的孙殿英挖了清东陵,这是遗臭万年的事情。虽说我们为了抗日,也决不能办此类事情。八路军不能做第二个孙殿英,绝对不能!清西西陵不光是封建帝王的陵墓,还是劳动人民费尽血汗修建的名胜古迹。因此,既不能让敌人破坏,我们也不能损坏,要尽最大努力把他们保护好。待革命成功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来这里参观游览,他们会说,多亏八路军的保护,我们才看到了这样好的名胜古迹。
聂荣臻还同杨成武商讨了保护清西陵的措施:一、我军立即撤出清西陵陵区;二,对部队普遍进行爱护国家文物的教育;三,发动群众,组织人民武装,协助八路军保护文物,免遭敌人的破坏。
日军占领华北后,伪满洲国溥仪为保护祖坟,在这里派驻了一支“西陵守备队”,有四个连,驻泰陵附近。大队长浦安,是溥仪的叔伯兄弟。此人暗中和八路军达成协议:只有八路军不攻西陵,守备队绝不妨碍八路军的抗日活动。
可是日军威胁他们进攻八路军,八路军有时也不得不还击。但聂荣臻多次指示各参战部队:西陵的一草一木,一柱一石,都要善加保护,将来把他们完好地教给后代;战斗中尽量避开陵区,不准向陵内建筑物打炮、扔手榴弹。
这一命令被很好地执行了。在同日伪军作战中,八路军各部队尽量不在西陵境内进行。如果迫不得已,要在西陵边缘地带伏击敌人。各部队就会精心布置,力争在公路两侧消灭敌人,不让溃兵窜入西陵。
三、“我们应该完整地保存古都。” 
1948年12月,中央军委任命聂荣臻为平津卫戍区司令员,薄一波为政委。不久,新保安、张家口的敌人被我全歼,敌人西逃之路被堵死。战局的发展使聂荣臻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傅作义的王牌军第三十五军经过新保安、张家口两仗已被歼灭,如果把天津攻下来,堵死他南窜的退路,那么,傅作义就有可能被逼投降,北平就有可能和平解放。
聂荣臻之所以这样想,一来因为北平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英法联军攻打北京,火烧了被喻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如果我们中国人自己打起来,把紫禁城也打毁了,子孙后代会骂我们的;二是他在西柏坡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接触中,就曾议论过新中国成立之后,拟建都北平,自然应该使北平的损失越小越好。
想到这里,聂荣臻的脑海里形成了这样一条新思路:力争和平解放北平。一旦和平解放北平得以实现,古都得以保存,民族文化艺术得以保存,那就是千秋之功呀!聂荣臻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迅速把这一想法告诉了罗荣桓,得到了他的基本认可,但林彪只是淡淡地说:想法好,但恐怕是幻想。
局势一天天在剧变,聂荣臻再也等不及了,他把作战处处长唐永健叫来,要他迅速赶写一份电报,详细分析敌我形势之后,提出和平解放北平的建议,单独向军委和毛泽东汇报。实际上,毛泽东早有这种想法,接到聂荣臻的电报,他完全同意了这一建议,要求着手准备军事进攻的同时,力争和平解放。
傅作义这时十分矛盾,既不想打也不想降。很早,他就派人来试探过解放军的态度,1948年12月中旬,他又派少将周北峰和张东荪教授悄悄地来谈判了,并提出四大要求:“平、津、塘、绥一齐解决;平津等地允许其他党派和报刊存在;政府中要有进步人士参加;军队不用投降或在城内缴枪的方式,采取有步骤的办法,即调出城外,分驻各地用整编方式解决。”聂荣臻迅速看出了傅作义的“骑墙”态度,并报告给军委和毛泽东,毛泽东一方面要聂荣臻表明我们的严正立场;一方面严肃指出,傅作义别无选择,只有放下武器为人民做件好事,才是唯一出路,否则我方将采取军事行动。
局势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于傅作义,一方面,他的几支主力部分先后被消灭,美国的援助也没有希望,北平城内的粮食也不多了。他的女儿傅冬菊是中共地下党员,一个劲地敦促父亲迅速作出有利于人民的选择。另一方面,淮海战役结束后,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解放了,南京在我军的威慑之下风雨飘摇,蒋家王朝末日来临。而傅作义寄予希望的天津守备力量也被我军歼灭,陈长捷成了俘虏。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派代表来谈判,来人是国民党军队中有“儒将”雅称的邓宝珊,他曾经许诺“只要有机会,决当为人民革命事业尽一番力。”历史终于为他提供了尽力的舞台。几经周折,1月17日,邓宝珊与我军秘密达成和平协议。这时蒋介石又派傅作义的好友或同乡来游说,希望他“与解放军一战到底”,还要次子蒋纬国拿着他的亲笔信去见傅作义,希望他适时南撤,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白吉尔也表示美国以后要弃蒋援傅。这时的傅作义十分清醒,认识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终于作出了有利于人民的选择。1月21日,他召集高级军官开会,宣读了与我军达成的《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1月31日,北平守军全部撤离,开到我军指定的地点改编,随即解放军进驻北平。   
北平和平解放,使文化古都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在这一功在千秋的举动中,傅作义是识时务的俊杰,聂荣臻则是推动促成这一壮举的功臣。
四、“保护文物,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
聂荣臻在战争年代精心保护文物的举动,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四人帮”特别是江青的攻击。在1968年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江青说聂荣臻在抗战期间,就同五台山的和尚喇嘛打得火热,对属于封建四旧的庙宇、陵墓,千方百计地给予保护,充当牛鬼蛇神的保护伞。
对江青的攻击和陷害,聂荣臻坦然处之。他说,尊重宗教,保护文物,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策,按照江青一伙的逻辑,只能毁掉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而这正是祸国殃民的行径。
1987年,进入暮年聂荣臻辞去了党内外一切职务后,仍以病弱之躯,关心着文物保护事业。
冉庄地道战旧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聂荣臻非常关心冉庄地道战遗址的保护工作。1986年,聂荣臻曾为冉庄地道战题词:“神出鬼没、出奇制胜的地道战是华北人民保家卫国、开展游击战争、在平原地带战胜顽敌的伟大创举。地道战又一次显示出人民战争的无穷伟力!”
1987年,一个细雨蒙蒙的春日,聂荣臻又委托秘书前往冉庄地道战遗址造访。这使地道战纪念馆工作人员和在场的冉庄人非常激动。他们请秘书传信祝聂荣臻健康长寿,并提出请元帅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题写馆标。秘书回京后向聂荣臻汇报了冉庄之行。88岁高龄的聂荣臻,不顾自己体弱多病,欣然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题写馆标。自此,聂荣臻题写的馆标替代了自书的木牌,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因此增辉添彩。
四川江津是聂荣臻的故乡,家乡建设一草一木,牵动着聂荣臻喜与忧的感情。出于这种感情,他为家乡大量题词:江津是个好地方、江津烈士纪念碑、江津烈士陵园、江津中学、江津图书馆、江津广播电视中心,都出现在十分醒目的建筑物上。他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原江津中学的大院中,游人到国家级旅游胜地江津四面山,首先看到的是他题写的“四面山风光”几个大字。这些题词,都贯穿着一个中心意思,就是要家乡人民保护好文物古迹,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把江津建设好。
除为冉庄地道战遗址和家乡江津题词外,聂荣臻还为许多革命纪念地、纪念馆或碑亭等文物古迹,进行了大量的题词、作序或写贺信等活动。仅1990年到1992年5月逝世前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内,他就题词作序达228件(这其中也包括为革命烈士、英模、领袖人物、有荣誉称号的部队、优秀的著作、书籍、报刊等的题词作序)。这些,对推动革命传统教育,保护文物古迹起了重要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1 18: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样子不是原创吧?

再说,发帖还要分类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1 19: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baidu.com/baidu?word= ... B%A4&tn=myie2dg
前面两项!


聂荣臻与文物保护
五台、西陵等名胜古迹以及古都北平等经历多年战火而保存完好,这是与聂荣臻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分不开的。 “鲁智深醉打山门,把寺庙破坏了,而聂荣臻却团结僧侣一道抗日,保护了五台的寺庙。” 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八路军一一五...
www.8181.net.cn/magazine/html/160/160315.htm 18K 2007-2-22 - 百度快照


聂荣臻与文物保护
白求恩赠给聂荣臻的遗物 <<党史文汇 Materials from CPC History>> 王肇槐 『文革』期间林彪三次对聂荣臻下毒手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Sci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 四川文物 Sichuan Cultural Relics 文物春秋 Stories of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2 22:27 , Processed in 0.14798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