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370|回复: 5

[【文史类】] [转贴]《判断力批判》读书参考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7 22: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判断力批判》读书参考资料

见:http://www.sdnuwyx.com/bbs/topicdisp.asp?bd=2&id=15

《判断力批判》
          一、审美判断力批判

  1.审美判断力批判的来由

   审美判断力批判属于判断力批判的第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说它最重要是因为它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第二部分目的论判断力批判才有它的原则。所以审美判断力批判它提供基本原则,提供先验原则。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审美判断力批判。首先是导言,说明为什么要写《判断力批判》。本来康德写了前面两个批判,他的任务就完成了,我们前面已经讲到,康德认为未来的形而上学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自然的形而上学,建立在《纯粹理性批判》的认识论基础之上;另一个方面是道德形而上学,是建立在《实践理性批判》的基础之上。这两大批判完成之后康德就应该休息了,将来这个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既可以让别人去搞,自己也可以慢慢地搞一搞,因为它的体系已经完成了。但是他在写作过程中逐渐发现还有一个领域没有得到考察,就是人的情感领域。认识是属于人的知识领域,实践是属于人的欲望能力、意志能力方面的,这都得到了考察,但是康德的这个哲学是要解决人的问题,它的核心和中心是围绕人而建立起来的。人的知、情、意三种能力还没有考察完,他的任务就还没有完。

   康德早年对科学、对真理非常崇拜,他想当一名教授,把真理告诉大家,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能够获得一些成就。这也是他早年想当教授的一个理由。很早的时候他就有这个理想,并为此进行了一些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的研究。但他后来读了卢梭的书 ,卢梭的书告诉他,如果一个学者的学问不能对人生有益,如果不能给普通人提供一种做人的道理,那么他的学问一钱不值。康德是非常推崇卢梭的,据说他一辈子的生活规律只有一次被打破了,就是因为晚上看卢梭的书。卢梭的《爱弥儿》出版了,他爱不释手,整个晚上在读,都没有没睡觉。第二天也没有去散步,平时他是准时出来散步的。每天下午三点钟康德出门了,周围的邻居就用他来对表——现在是三点正。他的客厅里没有任何装饰,只有一张卢梭的像,他非常推崇卢梭。他自己就说:“卢梭教育了我,使我懂得了我做的学问应该对人生有用,能够为普通的老百姓解决问题。”尽管他的文章非常晦涩,很多哲学家都看不懂,他的内心却是要为普通人奠定他们生活的基础。他讲他的哲学有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能够知道什么”,这是认识论的问题,是由《纯粹理性批判》加以解决的。人们能够知道什么呢?能够知道的都是现象而不是物自体。第二个问题是“我应当做什么”,这就是道德问题,是在《实践理性批判》里加以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我可以希望什么”,按照康德的说法,这是由他的宗教学加以解决的,但实际上实践理性批判后面一部分已经为宗教奠定了基础,从应该做什么已经过渡到可以希望什么这方面去了。这三个方面最后归结为一个问题,也就是康德的第四个问题,就是人是什么。因为这三个问题涉及人的个体方面的能力,都是围绕人解决人生的问题。但是在人的问题中,还有一个问题在前面没有涉及,就是情感问题。康德早年是看不起人的情感问题的。康德的学说是从大陆理性派生长起来的,是非常纯粹的理性,所以他早年认为情感问题不属于哲学家探讨的问题,而是心理学家探讨的问题。情感是一种感性,人有情感就要受到感性的限制。康德推崇的是一种理性,用理性来指导、规范感性的东西。情感这种感性跟人的五官感觉又不一样, 但康德早年认为情感跟五官感觉差不多,都是人的内心的一种激动、一种反应。所以他早年不讨论情感问题,只在一些通俗的文章中,如《实用人类学》,讨论情感问题,还在其他关于美和崇高的文章里涉及情感问题,但他不是把情感当作他的纯粹理性和先验哲学的一个部分来探讨,而是当作一个具体的科学部门加以探讨。

   “实用人类学”当然是一个具体的部门,是一种经验的科学。人是怎么样的?人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种种现象,是属于自然科学之下的一个部门。但在晚年写完了《实践理性批判》以后,康德觉得不对,发觉情感有某种先天的东西在里面,人的情感跟一般的感官感觉,跟后天性的反应以及纯粹后天接受过来的刺激、反应,好像不太一样。特别是他发现人的情感在某些事情上有一种先天的共同性,大家都认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比如说审美,大家都认同,都去追求一种审美的境界。因此情感能力也应该是人的一种能力,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情感是感性的,它是不是也有它的先天原则呢?人的认识有它的先天原则,比如范畴啊,人的自我意识的统觉啊,都是给人的知识奠定先天的基础的,是建立起我们人类认识对象的一种能力。另外,自由意志的能力、意志的自律可以为人类的行为奠定道德的基础。那么人的情感是否也有一种先天的原则,能够给人类的审美奠定先天的基础呢?换句话说,就是人的鉴赏力即审美能力是否也有它的先天能力,先天原则?如果有,能不能找到?人为什么都趋向于审美?而且这种趋向是一种普遍的要求呢?这是促使晚年康德考虑的一些很重要的问题。审美不像感官的感觉那样, 不是普遍的要求,比如口味,你喜欢吃辣的,他喜欢吃甜的,你不必要求别人一定吃什么口味的,口味面前无争论嘛!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这个也不要紧,众口难调,各自取各自喜欢的就够了。但是审美不一样,一个美的东西,你觉得很美,别人觉得不美,你们在这方面达不成一致,那就可以讨论,而且有必要争论,争到最后互相之间还瞧不起,这么美的东西你都认为不美,你这人太没有品味了!这种争论会把人类的品位从低俗一步一步地推向高雅。我们现在都讲要发展高雅艺术,为什么一定要发展高雅艺术呢?低俗艺术不行吗?人跟人的品位不同嘛。但是有一点是大家都认同的,就是品位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果老是停留在低级的欣赏水平上,这个民族的文化是不发达的。只有发展到了高雅这个层次,才能说明文化水平高,才更能够表现出人性。所以我们中国人对于外国人也有自豪的东西,那就是高雅艺术。我们自己也可以随便调侃,搞笑,但那个东西不代表高层次。这里就有一个认同的问题,这跟口味又不一样,你再高的文化,在口味上人家也许并不认同你。法国菜怎么样?美国菜怎么样?我们中国人不见得就喜欢吃,尽管认为法国、美国的文化水平高,但是他们的口味不怎么样。奶酪我是不喜欢吃的,好像带馊味,但这不妨碍我觉得他们的文化高。如果因为某人喜欢吃那个东西我就瞧不起他,那就不对了。所以,康德认为在审美的问题上应该有一个先天原则,它能够反映出人性,并把哲学放在以人为核心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东西上加以应该探讨。可以说,康德晚年对鉴赏力的探讨给他的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2.审美判断力的作用

   《判断力批判》可以说是后来补上去的,最开始只有两个批判。为什么要补充一个批判?除了关于人的哲学缺了这一块就不完满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认为前面两大批判太对立,现象和物自体如此的分离,现象是现象,物自体是物自体,现象不能反映物自体,物自体方面人可以去做,但又不能认识。这两方面的对立如何能够达到一种调和?太对立了在逻辑上面就有一个毛病,就是说你现在谈人的道德、谈人的物自体、谈自由、谈上帝等,你谈的是实践,但你在谈的时候你还是一种认识。康德自己有时候把实践法则也称作实践的知识,有关道德的知识。虽然这种知识不是说对这种对象的认识,跟认识论没有关系,但他作为人、作为哲学家来探讨实践问题,还是把实践当作一个对象来加以认识的。我认识到我应当做什么,怎么做,但物自体又不可认识,那么人家就要问:你怎么知道人有自由?你怎么知道人有物自体?你怎么知道人有道德律?如果道德律、自由这些真的完全是物自体,如果没有任何一点痕迹向人透露出来,那我们永远也意识不到,我们人有可以去做却永远也认识不到的这样一种能力。那么人家又要问了:你康德是怎样得到这些知识的?你康德凭什么就能断言人有自由意志?有道德律?平时我们讲舍生取义、讲道德高尚的行为等,难道不都可以还原为自然科学的知识吗?还原为心理学、生理学和动物学吗?这都是一种现实的生物作用,你凭什么从中看出有一种道德意义呢?如果真是那么对立的话,你就没有理由来谈道德,人类也就没有理由对道德本体达到一种意识,达到一种自觉。

   人怎么会越来越注意到自己的道德呢?按照康德的历史观,人类是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道德律。最开始是野蛮人,人类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谈论道德;到了康德,突然就意识到有一种纯粹理性了。这是怎么会生展的呢?要有一个解释。在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能够把有知识的人逐步地引向有道德的人,通过人的知识和人的知识能力逐渐引导人意识到有自由,有执行道德律的一种能力。必须要有中介,不然人的行为就无法解释。既然所有的人都不能认识人的本体,你怎么会认识的呢?所以判断力批判的提出除补充康德人类学的缺陷以外,而且给前面两个批判搭起了一个桥梁,能够用来解释人类为什么越来越趋向于道德。
按照康德的说法,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科学的发展和艺术的发展,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于是从人类的审美能力就可以猜到人的道德,所以美是道德的象征。美不是道德,但它可以暗示人的道德,也就是说,人的道德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应当留下它的痕迹,应当有它的象征,所以人类通过文明化以后,进入文明世界发展科学和艺术,发展审美,这样慢慢地开始就觉察到了自己的道德本体。因为人的感受更细腻,自我反省更加敏锐,慢慢地就来猜测自己、体会自己,逐渐开启了关于道德方面的一些自觉。这是康德进入到审美判断力的研究,进入目的论判断力的研究的原因,也是第三批判的一个意图。

   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搭起一座过渡的桥梁,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虽然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但理论也可以暗示实践,实践则应当体现在理论中。在某些领域里我们运用我们的认识能力,但不是用来认识,而是用来满足我们的情感。比如发展审美和艺术也要靠认识能力,但这些认识能力不是用来认识,而是用来满足我们对自由活动的要求。在审美和创造的时候,我们的认识能力处于一种自由活动之中,我们从中得到满足,获得愉快的情感。在这种满足中,我们意识到我们是自由的。没有这种审美的活动,我们怎么能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呢?在审美活动中,我们初次意识到我们是自由的,这样我们才能够抓住我们的自由来进行思考,把它推向纯粹。审美和艺术的自由还不是纯粹的自由,但我们可以抓住它进行彻底的思考,意识到人其实是有一种纯粹的终极的自由,这样才能建立起道德律,建立起道德意识。所以康德的第三批判起一种桥梁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康德认为在第三批判提出以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大厦才稳固了,才完成了。原来还没有完成,只有两根柱子。第三批判的桥梁作用,体现在认识和实践两者之间的一个领域,康德认为就是判断力的领域。

    3.两种不同的判断力

   (1)规定性的判断力。我们前面讲纯粹理性批判时讲到过判断力,判断力就是把知性运用到感性对象之上的那样一种能力,知性的范畴有了,如何能够恰当地把这个范畴运用到感性对象上去?这就需要判断力。所以判断力本身是一种中介能力,把感性和知性连接起来,在这种场合的判断力康德称之为“规定性的”判断力。在认识领域的判断力起的是一种规定性的作用,就是已经有了范畴了,已经有了普遍的概念,要为这个概念找到它相应的恰当的对象。一个医生在医学院里学了很多书本知识,现在他拿着书本知识要进行临床实践了,怎么打针?怎么把脉?怎么开药?面对病人如何去给他诊断?这时他就要把他在书本上所学到的那些普遍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场合。这就是规定,对具体的场合进行规定。所以规定性的判断力有一个特点,它是从普遍到特殊,先有普遍然后把普遍运用于特殊的场合。康德认为这种判断力的结果是形成知识。

   (2)反思性的判断力。先有特殊的具体的感性对象,然后从这个具体的感性对象出发,为它寻求一般的原则,也就是从特殊到普遍,从特殊的情况到普遍的原则,这也是判断力。这时候普遍的原则还没有,还有待去寻找,但是特殊的对象已经有了,放在你面前,你无条件地接受了这个特殊的现象,然后你的任务是从中发现普遍的原则。这种判断力叫作反思性的判断力。“Reflektiv”这个词,我们把它翻译成反思性的判断力或反省性的判断力都可以。从一个具体的对象反过来去想它的普遍原则,到主体里为它寻找普遍原则,这种方式就不是用来规定一个客观的认识对象。这种判断力的作用既然不是规定一个客观的认识对象,从而获得关于一个认识对象的客观知识,那是什么呢?是从这个具体对象身上反思到主体本身对它的一种普遍性的原则、普遍性的态度。你要为它寻找普遍性,但你给出的只是一个具体的形象,比如说一朵玫瑰花。一朵玫瑰花它是很具体的,你看见了它的红色,闻到了它的香气,看见了它的形状,那么它刺激了你的感官,引起了你的某种感动,这时候,你的任务就是为这样一种特殊的感动寻求普遍原则。这种感动有没有普遍性呢?是不是你自己特殊的感动啊?是不是人家也会感动啊?如果它是刺激了你的口味,那这种普遍原则是没有的。比如一个辣椒你把它嚼了,感觉到了辣,这种感受是你的,喜欢吃辣的人就觉得很过瘾,不喜欢吃辣的人就觉得受不了,对它的感觉是不同的。但你从这朵玫瑰上面感到的这个“美”,是能够找到它的一般原则的,就是说别人也会感到美,只要是有一般欣赏能力的人看到这朵玫瑰花,都会觉得它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那么这种普遍原则就不是那种口味的特殊性,而是表达了人性的一种普遍性。

   反思性的判断力是从对象反思到自身的原则,为它寻求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不是客观对象的普遍认识、普遍知识。对象之美,不是客观对象有一种美的属性、美的性质,客观对象绝对没有什么美的性质。你请化学家来分析,难道能从玫瑰花里分析出“美”这样一种元素吗?美不是客观的,但又具有客观性。为什么呢?维纳斯是美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美的,成千上万的人看了都觉得是美的,而且我们可以提升到一个普遍原则——但凡保留了一点人性的人都会觉得它们是美的,连希特勒都会觉得它们是美的。希特勒都觉得它们是美的,说明希特勒还是一个人,虽然他的行为已经很难说是一个人了,但是他还是一个人,还具有人的这样一种眼光。希特勒收藏了很多艺术品,但那绝对不是因为那些艺术品价值连城去收藏的。希特勒年轻的时候试图当一个美术家,由于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后来没有当成,但他对美术一直都是很崇拜的,对音乐也很崇拜。希特勒挺喜欢音乐和美术的,说明他还有一点人性。

   我们通常习惯于把美看作对象身上的一种客观性质,因为大家都公认一朵花是美的,就像大家都公认一朵花是红的一样。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大家内心都有共同的审美原则,审美是人性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从一个审美对象身上我们完整地观照这个对象,而不从这个对象本身取出某种东西进行规定的判断,我们完整地把所有的感性的特质尽收眼底,全身心向它敞开,沉浸于其中,力图感受到某种主观中的普遍性的东西、人性化的东西。这就是反思的判断力。

   反思的判断力与规定性的判断力是不同的,反思的判断力是从特殊的东西反思主体的先天的普遍性。主体有一种先天的普遍性,人性中有一种先天的普遍性,这种反思的判断力通过反思而有所体会,所获得的是一种美感而不是知识,是一种主观的感受。这种主观的感受又是具有普遍性的一种感受,人性的普遍性的一种感受。这种反思的判断力回到人的内心,感到了一种普遍性的愉快。为什么会感到愉快呢?因为我们人类的各种能力得到了适合于它的对象。任何能力被它的对象所适合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很协调,感到一种愉快。那么,我们从审美中感到的愉快是什么东西引起来的呢?康德认为,我们的各种认识能力在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象的感性特质中的时候,在进行一种相互之间的自由协调活动。也就是说,人的直观能力、想像力、知性能力、理性能力等,在欣赏一个对象的时候相互适合,处于一种无拘无束的协调游戏之中,而这种无拘无束的游戏活动是任凭自己的自由来进行的。想像力和知性能力之间进行一种自由协调活动,不是为了认识某个对象,它只是一种能力的活动,不需要用范畴,不需要用任何概念,它只是一种直观能力和概念能力在那里活动。概念和概念的能力在康德看来是不同的。比如说知性的概念就是范畴,范畴的后面是自我意识的能动的把握能力,这种能力本身还不是范畴,它没有固定下来。

   各种认识能力的自由协调活动在规定性的判断力那里已经有一定的作用痕迹,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说我要认识一个对象,我要调动我的直观能力、知性能力、判断力和想像力,通过图型,通过时间、空间这样一些能力,相互之间要组织得非常严密,非常协调,我才能对一个对象进行认识,从而获得对某个对象的认识。所以这种协调活动在认识中已经有了。认识也要协调,我们说这个人的脑子很好使,各方面的能力搭配得非常平均,能够非常迅速地把握一个对象的本质,学习能力很强,接受能力很强,每一门功课成绩都很好,因为他既有很好的感受力,又有很好的知性的把握能力,既有敏锐的感性,又有很好的理性思维,各种能力搭配得很好,适合于进行科学研究。不过,虽然在认识过程中这些能力也有协调,但是这种协调因为是规定性的判断力,所以它是有目的的,而且是为一个主要的目的服务,就是要达到客观的知识。这种协调活动是为了达到客观知识而采用的一种方式,各种认识能力的自由协调活动在人们进行认识的时候,只是一种认识的手段,它本身不是目的。所以它们虽然协调,但还不是完全自由的,这种协调是有目的的,是人们有意识地去协调,协调是为了认识。

   而在审美的判断力中,情况就不同了。审美的判断力的诸认识能力的活动不是为了认识外界的某个对象,相反,它是要从外界的某个具体对象返回到主体的内心,它是以内心的诸认识能力的自由协调活动本身作为自己的目的。我们审美、欣赏不是为了受教育,我们也不是为了去学习而做功课。去看一部电影,难道就是为了记住电影里的人吗?不是,我们是为了一种享受。什么叫享受呢?一件艺术品、一部电影能够引导、激发我们进行自由协调活动,如直观想像力、知性能力、理性能力、判断力等在不断地运转,活动开来,就是一种享受。我们各种各样的能力,在我们欣赏一个物体时在那里自由协调地活动,随心所欲。我们看一部电影,没有人强迫,没有人把概念强加给我们,让我们去解释。我们是以一种完全开放的心态、消遣娱乐的心态、放松的心态,走进电影院里面。电影院所起的作用就是激发我们的自由协调的活动,至于它有什么认识上的意义或道德上的意义,我们不考虑,一考虑就败坏了欣赏趣味了。如果考虑我们到这个的地方是准备受教育的,那么看电影那就要单位组织去看了,个人是不会买票去看的。因为看电影是为了享受,哪个买票是为了受教育?受教育有瘾啊?

   4.鉴赏力的特点

   一般来说,我们看电影是抱着自由的心态,自由自在地去享受审美,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能够自由地享受。严格说“审美判断”这个翻译是不太准确的,它容易引人想起这是对一个对象的“审查”,好像要去“看一个对象美不美”,其实审美并不是“看”一个对象是否美,而是“希望”一个对象能使我感到美。如果它没能使我感到美,这并不是说我经过审美得出了“不美”的结论,而是我根本就没能进入审美。就像看完一部拙劣的小说或电影,我们会觉得自己“上了当”,即我们的希望落空了,早知这样我就不去看了,而不是收获了一个“不美”的结论。你说“即使不美,也只有看了才知道它不美呀”,这样劝人去看电影是无效的,人们并不想花这么多时间去知道一个东西不美,除非他是批评家,有义务向大众指出审美陷阱。这就是反思的判断力与规定的判断力不同的地方,它的矛头是针对自己的内心对自由的那种追求。在审美欣赏时,人的这种自由追求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像玩游戏一样,人用这些认识能力不是用来认识,是用来做游戏。下围棋就是这样的。下围棋也要动脑筋,也要动用我们的认识能力,不用认识能力,没有计算能力,你能下围棋吗?但下围棋要很强的计算能力,不是为了计算什么东西,而是比比看哪个的能力更强,而且这个能力有什么用是看不出来的。即使是下一盘棋多少钱,你也不是冲着那盘棋的钱去的,还是因为那盘棋本身有它的意思——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做游戏。所以,康德认为这是反思的判断力,诸认识能力的自由协调的游戏。“游戏(Spiel)”这个词又可以翻译成“活动”,自由协调的活动就是自由协调的游戏,就是反思的判断力,它跟规定性的判断力采取相反的程序。

   反思的判断力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审美。审美又称之为鉴赏,或者鉴赏力。“Geschmack”这个词有很多意思,如“鉴赏”、“品味”、“口味”、“味道”、“滋味”等,它原始的含义就是“味道”、“品味”。这跟我们中国古代讲的品味、诗品、“味在咸酸之外”有点类似,就是要欣赏诗、欣赏画,要能够懂味。当然这种味道不是辣的、咸的之类的味道,而是一种高级的品味,表示人在审美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像别人不懂你为什么喜欢吃辣的,说不出来,只能说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但到底为什么会习惯呢?那又说不出来了。味是说不出来的,只能去体会、品味,亲自去尝一下,刚开始可能不习惯,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习惯了,就知道了,不用去说,说了也没用。你说了这个味道的好处,人家也体会不到,因为他没有品尝过。审美就有这个特点,一个艺术品你说多么好,人家没看过,你说得天花乱坠,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好,还得他自己走到博物馆或展览馆里面去看一看,他这才知道,感受到有多么好。所以“Geschmack”这个词有很多含义,但终归只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日常的,就是“口味”、“味道”、“滋味”;一个是高级的,就是审美的体验和鉴赏。鉴赏就是鉴赏力,就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鉴赏”这个词在康德那里主要是在高层次上或高级的意义方面来使用。所以审美判断力批判就是要研究人的鉴赏力和人的高级的鉴赏能力何以可能的问题。

   “这朵花是美的”是一个先天综合判断,“这朵花”里面没有包含“美”的概念,但我看到这朵花后,我就说这朵花是美的,把一个“美”的概念加到花的身上,而“美的”的意思就包含着别人也会赞同。只有你一人觉得美,那还不算美。所以,这个判断同时是先天地断言对我这个判断人人都应当认可。这是一个先天综合判断。

   那么这个先天综合判断是个什么判断呢?是个审美判断。“审美的(aesthetisch)”来自于希腊文Aesthetik,通常译作“美学”,做形容词则译作“审美的”。这种翻译不是很准确。这个词本来的希腊文的意思是“感性的”,所以严格地说它应该翻译成“感性学”,古希腊人在很多场合下把它应用在审美的感性上,而不是一般的感性上。当然也可以用在别的方面,比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的“先验感性论”就是用的这个词。能不能翻译成“先验美学”呢?不行。我看到有些人把康德的“先验感性论”翻译翻译成“先验美学”,这就弄错了。在康德的认识论里只能翻译成“先验感性论”,而且康德在那里加了一个很长的注,说明这个词是严格从字面的意义上使用的。第一个把它作为“美学”来命名的是鲍姆加通,他把它定为关于美的学问,康德则明确地反对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它应当是关于感性的学问,关于美的学问与此不相干。这是他在写《纯粹理性批判》的时候所坚持的意见。感性学和美学是不同的,那时候康德认为美学属于心理学,不属于哲学,所以他坚决反对把这个词作为美学意义上的词来理解。但到了晚年康德有所改变,认为不要理解得那么狭隘,感性学也可以有一部分探讨人的情感和审美的问题。所以在《判断力批判》里,他就把这个词用在审美的意义上,而不仅仅是感性的意义上。这给我们翻译这个词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有时候他用的是感性的意义,有时候用的是审美的意义,大多数情况两种意义都有。因此我们经常在翻译成“审美的”的时候要打一括号注明是“感性的”,翻译成“感性的”的时候要打一括号注明是“审美的”,这就注意到了康德把双重含义都同时并用。当这个词和“逻辑的”相对应时,我们翻译成“感性的”;在其他的场合运用到艺术、鉴赏的时候,我们把它翻译成“审美的”,审美判断力就是这个意思。审美判断力在这里已经开始不是他在先验感性论里所讲的仅仅涉及感觉印象和时间、空间的那种判断力了,而是关于美的判断力了。那么,这种判断力如何可能就需要一个批判的考察,需要审美判断力批判。

   审美判断力批判同样有一个固定的建筑结构,就是分析论、辩证论。分析论又分成两个部分,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然后再加上一个审美判断力的演绎。所谓演绎就是寻求它之所以可能的根据,这个前面讲认识和道德的时候已经谈到过了。美也好,崇高也好,它们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根据何在?这要通过一个演绎来确定。这个演绎能够确定我们在判定一个事物的美时的先天根据,但需要追溯到它的先验的前提、先验的原则,才能够得以确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7 23: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hu版在看邓晓芒的《康德哲学讲演录》吗
现今大陆弄康德的最出名的就属此公与李秋零了,虽然还没有其老友易中天般炙手可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8 09: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些讲演录都太扯,好像是学习马哲或考研的辅导材料。

说到参考资料,Allison的Kant's Theory of Taste平易而有深度,值得推荐。国内好像陈虎平译出了此公的第二批判研究"康德的自由理论"。
深入研究可以看Gadamer,Adorno,Bourdieu,Lyotard等大家的著作;邓晓芒还是留给考研辅导班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9 22: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判断力批判》最根本的读书参考资料就是“Kritik der Urteilskraft”,因为哲学是必须依赖语言来运思的,否则,无异于水中捞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5 23: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受教。
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6 13: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哲学书对我来说, 是太折磨人了,不是我们这种不喜欢思考的人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14:49 , Processed in 0.1870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