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76|回复: 0

诺奖得主看中国经济:巨额贸易顺差潜藏隐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30 09: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05月30日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教授迈克尔·斯宾塞近日在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07”上表示,中国的贸易顺差增长得非常快且增长量惊人,“但是,并不敢说它是一个非常持续、稳定的过程”。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阶段,但中国已不再是一个低成本的制造市场。

斯宾塞指出:“目前,中国的贸易顺差增长的非常快,这个增长量是惊人的。但是,并不敢说它是一个非常持续、稳定的过程。”大家普遍关心的汇率、外汇变化等因素,都是影响贸易变化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但是,“我们不能用贸易顺差来解释一切事情。”斯宾塞表示,中国虽然产生贸易顺差,但是在资本账户上,也存在巨大的盈余,这说明,中国发生着巨额资本的流动。这种流动并不代表一个持续、稳定的过程,有相当部分是短期投机资本。

斯宾塞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火爆导致银行储蓄率下降的现象,在所有的资产、股权在全球GDP中都在发挥重要作用的背景下,在今后的两三年里面还会持续。然而,他指出,从长期来看,资本市场市值的高涨对经济基本面的推动力量并不显著。

斯宾塞表示,至少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面,全球经济最主要的一个特征便是,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发展。“几乎全球经济的主要问题都和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关。”斯宾塞指出,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力量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斯宾塞称,在过去28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一直以每年人均收入大于8%的增长率持续高速发展,而同期生产力的增幅以投入——产出率来粗略估计,应该超过6%。在这近三十年间,中国贫困率的下降也非常明显,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贫困率的下降速度在程度和规模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增长已进入了一个所谓中等收入的阶段。

然而,斯宾塞指出,中国却已不再是一个低成本的制造市场。这种低成本增长的情况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发生了改变。中国曾经做了很多价廉而物美的商品,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中国已不再是一个低成本的制造市场,“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各方面定位了这样一个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6 19:19 , Processed in 0.15849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