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73|回复: 0

接班人黄埔军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4 20: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母亲姚建华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不时在本子上记些什么,偶尔向右前方张望一下,23岁的女儿赵燕坐在最前一排。这是3月下旬的上海,乍暖还寒,来自广东的母女俩听了整整10天的课。“陪太子读书”的可不止她们,教室里每天都坐着数位陪同子女听课的家长。

  她们上的课是“黄埔军校——企业掌门人缔造营”,专门为家族企业二代设立的。去年8月,黄埔接班人训练基地在广州长洲岛黄埔军校原址揭牌。今年3月,黄埔缔造营第一期正式在上海开课。

  一个月后,草长莺飞的季节,在距离上海260公里的浙江小城慈溪,一个专为家族企业接班人设立的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其5月份的第一次课程。这个由知名浙商茅理翔创立的学校比黄埔缔造营走得更远,它甚至在当地教育和民政部门注册了一个专门的学校——“宁波家业长青民企接班人专修学校”。

  民企的交接班时代已经来到。全球正出现规模最大的一次两代人之间的财富交接,但矛盾冲突并存。有数据称,家族企业80%传不到第二代。对此,商业化运作的黄埔缔造营和做非营利教育的家业长青学校,分别开出了两年8.5万元和10天1.2万元的学费。

  这还只是开始。很多商学院也嗅到了家族企业研究的价值,纷纷推出相关课程,打出了比“基业长青”更具诱惑力的“家业长青”的口号;它们仍需实践检验。茅理翔还计划明年去美国的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取经”。该学院为学员开设“贵族式”的课程,不仅课程本身对家族企业管理者有门槛,更重要的是它“昂贵”,动辄一个星期数万美元。

  此“黄埔”非彼“黄埔”,但黄埔缔造营和家业长青学校希望弘扬黄埔军校的精神,打造企业传人,并为家族传承这个世界性难题提供东方智慧。

  梦想可以实现了

  67岁的茅理翔,去年11月开始真正进入第三次创业。他前几年将企业逐步交给儿子打理后,就专注于中国家族制企业的研究。他看到,浙江的鲁冠球、徐文荣、楼忠福都已基本完成了交接班。他在全国演讲时,不止一次遇到困惑的第一代,或者更困惑的第二代。前者说,“儿子批条子大手大脚,我害怕家业被败掉。”后者说,“茅董,去劝劝我父亲吧。”

  方太集团行政楼5楼多出了一个办公室,筹建接班人学校,这里是茅理翔去的最多的地方。他给刚退休的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胡洪宝打了个电话。

  三年前,茅理翔与胡洪宝在一个论坛上偶遇共话民企接班人接班问题,相谈甚欢。这几年茅亲自做猎头,四处寻找合适的人挑起接班人学校的大梁,但未果。不少人听闻这个规划激动不已,但到了取舍时犹豫不决。“解决大学教育不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企业传承不能解决的问题。”茅理翔强调,一代与二代之间是否能顺利传承,关乎的不只是一个企业的问题,未来更是整个工业经济能否传承的问题。做中国第一所家族企业接班人学校,“很伟大、很有意义、难度很大,我要啃这块骨头。”创业激情再次澎湃。

  胡洪宝被打动了,他推掉筹备重建辅仁大学的计划,放下诸多社会工作,离开已经生活了26年的北京,退休第6天就飞往宁波,担任家业长青学校的执行校长。今年4月,国内惟一冠名“接班人”的培训院校获批。茅理翔高兴地说,“我的梦想可以实现了。”

  5月15日,首期专修班将正式开班。国学家金开诚、经济学家李新春及茅理翔等都是主讲教师。接班人学校的理念是“兴教育才,家业长青,国运长兴”,致力于家族企业接班人、掌门人培养和家族企业管理培训。

  对于黄埔缔造营副校长苏建诚来说,这也是个梦想实现的过程。这位参与陶瓷制造企业亚细亚集团创建的台湾人,2006年到上海交通大学授课,就试图说服后者开办一个二代掌门人的学校,但由于种种原因,再无下文。偶然的机会他与知名培训专家、慧泉国际教育集团总裁余世维一拍即合,开始创办黄埔缔造营。

  “培养民企新掌门,救济富人的精神,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苏建诚这样定义自己和黄埔缔造营的角色。之所以在黄埔军校原址启动接班人再造工程,就是让二代在特殊的地点缅怀优良传统,感受家国责任、企业家创业艰辛。余世维担任黄埔缔造营校长及首席教官,南存晖、宗庆后、江南春等都是任课教师。今年7月,黄埔缔造营二期也将开学。

  苦于接班人问题的企业家有了更多去处。“中国的富豪目前在忙三件事,一是发展企业,二是与政府打交道,三是教育孩子。即使是很年轻的老板也把培养孩子提上了议事日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建华发现,大部分企业家把子女送到了国外,而且是最好的大学如哈佛、耶鲁。此后,他们应该去家族企业学校了。

  授二代以“渔”

  代际挑战不是什么新鲜事。托马斯·曼的小说《布登布鲁克家族》,描写一家德国商社的衰败史,便是一部深刻记录一个多世纪前代际挑战的大事记。西方公司长期以来应对这种挑战,成效不一。随着大批亚洲家族企业创始人退下权位,也面临着同样的考验。

  胡洪宝深深地感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按照构想,家业长青学校要招收的是全体二代掌门人,特别是准掌门人。而实际报名的成员,全部是在岗者,这让培训效果有了实际的保证。30多名学员来自浙江、河南、四川、广东等,还有一名马来西亚籍的华裔二代掌门人。他们年龄基本在21-37岁,大半是高学历,有7名海归。他们所在企业规模均超过5000万元,有的达到15亿元。

  从“中国家族企业接班人专修学校课程表”上可以看出,家业长青的课程分“修身立志”、“创业兴业”、“管理实务”、“企业交接班”、“互动交流”五个单元,方式是“专家讲解点评+案例分析+现场答疑+情境模拟”。做导师是茅理翔的重要计划,每期有四五名学员将有机会成为他的“研究生”,言传身教。他们将以“董事长助理”的身份在方太挂职锻炼一个月。茅理翔将方太的资源都利用起来,“要充分体现老一代企业家传道的奉献精神。”

  茅理翔说,“系统的学习,要到北大、清华去学,我们是帮助二代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但他也承认,短时间内造就一个接班人的确很难。

  而在黄埔缔造营,情况则有所不同,13名学员几乎全部是无工作经历的;虽然它声称参训者必须是民企金手杖的继承者。为此,六个阶段的课程颇有针对性,包括管理课程训练、品格意志训练、文化素养训练以及三层级实战实习训练等,操作和实习占70%的比重。黄埔缔造营与正泰集团、复星集团等达成了实习共识。

  “有管理经历感受的确比较深。”上完16天的预训课程和第一次10天的课程后,陶国庆跃跃欲试。在这里,27岁的他是年龄最大、惟一有管理经验的。“让孩子能够自食其力。”姚建华的想法很简单,她希望女儿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体会父母的苦心,而接班,时机未到。

  “我们主要招收的是年龄在27岁以下、有学历无经历的学员。”慧泉国际副董事长李秀芳解释。单看黄埔缔造营的主讲题目就明白了:“你能接班吗?”(余世维)、“从家族企业到企业家族”(南存辉)、“天下是谈出来的”(苏建诚)、全方位素质测评与跟踪、军事体能训练等。而这仅仅是慧泉构想的产品之一,针对不同年龄和经历的二代,慧泉还计划推出未来掌门人培训项目有经历低学历二代的深造营以及现任掌门人的提升营。

  接班人黄埔军校对交接班成功的企业家也很有吸引力。2006年12月,南存辉在央视“2006年十大经济人物颁奖典礼”当评委,未等颁奖典礼结束,就匆匆飞回上海,在课堂上足足讲了一整天,还带去了自己的儿子。

  家业长青基业长青

  知行合一、品格培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也许将成为中国的家族接班人学校迥异于国外的最大特色。

  茅理翔再三强调“有用”,课表自筹办学校以来经过了数次修改。“整个思路是渐进的,交接班中的难题是家业长青学校着力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在这个问题上有差异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他特别提出,学员每人都需要准备6个交接班问题,这被他看作整个学习中的“核心竞争力”。他会帮助学员及其父母来梳理这些问题,直到解决问题,学习结束后仍会服务跟踪。“我们是师生加朋友,要不断探讨,帮助他们发展。”

  “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茅理翔认为,修身修心先做人是一个企业家成功的源头。在家业长青学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重中之重。“二代不是接财富,而是接使命与责任。财富交给你保管,只能增值;延续使命和责任,则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75岁的文艺理论家、古文献学家金开诚听闻家业长青学校的办学理念,欣然答应讲授半天的《国学智慧与家族企业领袖》课程。

  既然是在黄埔军校的原址,黄埔缔造营更规范学员的言谈举止。“最起码是有品位地吃喝玩乐。”苏建诚说。其文化素养训练包括礼仪规范、人文修养、艺术欣赏、高雅运动等,学员被要求上课着正装,黄埔缔造营甚至联系了一家服装公司量身订制“校服”。他们还被带到上海大剧院的一家西餐厅,学习西餐礼仪。苏建诚说,“在国际化的今天,他们的言行可能会代表未来中国企业家的形象。”

  据透露,如果参加全套培训的学员不超过10名,黄埔缔造营就会亏本。余世维说,“我已经做好预亏的准备。”原本是培训公司的慧泉,商业操作无可厚非。家业长青学校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我们希望能够慢慢持平,否则就无法体现这个课程的价值。”茅理翔计划将来时机成熟建立一个家族企业基金,更系统、科学地运作交接班教育这个项目。

  一道世界性的难题

  越来越多的家族探求更广泛的理论基础和顾问咨询,这一趋势促使欧洲和美国的各大商学院纷纷开设家族企业的相关课程和研究。

  瑞士洛桑的IMD拥有的全球各地家族企业的商业案例之广首屈一指,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是为期一周的“领导家族企业”研讨会,每年两次,通常是全球收入在3亿至5亿欧元之间的家族企业参加。

  2005年,Insead把家族企业选修课程列入了EMBA(类似课程从1997年起就是MBA课程),还利用法国Wendel家族的捐赠创立了一个家族企业研究中心。沃顿开办了沃顿全球家族联盟项目,研究家族企业治理和财富管理。马萨诸塞州Babson与两家欧洲大学合办了企业领导人换代峰会。

  在欧洲,关于公司所有权和企业家精神的传统远较美国更久远。一些由创始家族控制达200年的公司还成立了一个社团Les Henokiens(该名称来自古代圣经中的人物以诺Enoch)。社团会员经常聚在一起商讨战略,甚至还让孩子到其他家族的公司工作。

  接班人能否体现家族企业精神,同样是中国院校重要的议题。接班人学校出现在长三角,有其必然性——这儿聚集着大量的家族企业,正面临交接班。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4年成立家族企业研究所,后来精选29名学生开设“少帅班”,一些企业家不惜花巨资送子女来学习,但他们毕业后尚无一人回到家族企业接班。宁波大学科技学院也有一个未来“老板班”,108个学生绝大多数都有家族企业背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曾在宁波组织破解家族企业发展困境的沙龙。广东也举行过主题为“决胜未来·家业长青”的家族企业高峰论坛。

  外刊称,尽管家族企业在中国的历史非常短暂,与欧洲家族企业动辄上百年,已经传承几代甚至十几代的情况大相径庭,但它们面临的问题又是相似的。

  不知黄埔缔造营和家业长青学校能走多远。茅理翔正在写一本书,名为《家业长青——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家族制管理模式》。他称自己是一个普通的经营者,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研究中国特色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学者。“商学院、大学讲述的都是西方的情况,中国的家族企业很难照搬。”

————《中国企业家》杂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7 00:46 , Processed in 0.12744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