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6|回复: 0

中国如何成为全球基金体系的重要一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6 18: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球基金业之中,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仍然很小。中国要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极,就必须将基金业发展提升到相应的水平,因为基金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换的最重要的中介。目前,中国基金业正在迎头赶上,基金业总规模已超万亿元,到2010年,预计中国基金业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

  一、中国基金业--全球基金市场中的沧海一粟
  
  2006年底,中国基金资产规模达到8557亿元,当前规模达到1万亿元左右,无论从发展速度还是从绝对水平看,这都是令人惊异的,然而将其投入全球基金市场的汪洋大海之中,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基金业的路还有很长。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在全球基金业中仍然很小。就基金市场总规模而言,当前国际基金业的发展格局是美国一枝独秀,2006年底其基金资产规模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0.4万亿美元,占全球基金资产规模的一半左右。美国以下是群雄逐鹿的局面,没有其他国家全球占比超过10%。而我国基金资产规模仅排第22名,全球市场占比仅为0.3%左右。
  
  中国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就基金管理公司而言,全球前十大基金公司中,最大的先锋公司基金管理规模超过8000亿美元,最小的也超过1000亿美元(与中国基金市场总规模相当)。而我国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管理规模仅100亿美元略多,与全球最大公司相差80倍。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与国内生产总值相比深度仍然很浅。就基金市场深度,即基金资产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而言,我国仅为3.4%,而美国则超过了70%,发达国家中该深度最浅的日本和德国也超过了10%,印度也达到5.6%。
  
  二、资本大国梦想与基金业崛起
  
  自2005年中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道路上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性问题,也由此翻开了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波澜壮阔的一页,股票市场总市值从年初的32340亿元上升到年底的89404亿元,流通市值相应地从10630亿元增加到24928亿元,均达到了1.5倍左右的增幅,而主要市场指数也出现了当年翻倍的罕见景象。当我们现今再回首本世纪初以来的连续四年熊市时,恍若隔世,而眼前的繁荣则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繁荣,我们对国家的未来越来越充满信心,期望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极,从这个角度考察,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任重道远。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占GDP的比重只有50%左右,尚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2006年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5594亿元,全年发行企业债券1015亿元,二者合计仅占200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本外币贷款余额的3.07%。剔除发行H股筹集资金3131亿元后,境内资本市场在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依旧微乎其微,反过来说,银行体系的风险依然十分集中。
  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极,就必须将我国基金业发展提升到相应的水平,因为基金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换的最重要的中介。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超过16万亿元,金融机构储蓄总额超过34万亿元,存贷差超过10万亿元。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历史不长,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它在这方面强大的功能,2006年10月在基金销售异常火暴的背景下,银行储蓄存款才出现了若干年来首次负增长。然而,放眼全球,我们看到在经济、股市与基金的三者关系上,我国当前的比例关系非常不协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6.3%,排名为第4位;股票总市值占全球2.3%,排名为第11位;而基金业总规模占全球0.55%(2006年末),排名为第22名。基金业是三者中相对最为落后的分子。欲成就资本大国梦想,中国基金业也必须成为全球基金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极。
  
  三、中国基金业2010年--发展空间:2万亿元
  
  中国基金业正在迎头赶上,目前基金业总规模已超万亿元,我们进一步预测,到2010年,中国基金业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
  
  1990年,美国共同基金的总规模只有10650亿美元,经过整个90年代牛市十年,共同基金的总规模达到了6864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并于1999年历史性地超过了商业银行6万亿元的资产规模。我国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目前合计约10000亿元左右资产规模。假定中国股票市场出现5年的大牛市,那么我们预测到2010年中国基金业总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
  
  牛市下市场深度的相应拓展(包括全流通改革导致的制度性扩容以及大量优质公司的上市)是基金规模预测的基本前提。截至2006年底,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达到了89000亿元,年增幅达到了175%,而到2010年,中国A股市场的总市值和自由流通市值可能分别达到20万亿元和6万亿元。在上述预测基础上,根据过往几年中国基金实际持股占流通市值比例持续上升的情况(2006年底为20%左右),我们假设该比例在2010年上升到30%,那么到2010年,基金总规模将为18000亿,这还是偏保守的预测,所以,到2010年我国基金业总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
  
  除了牛市假定外,目前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与美国90年代也有高度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经济持续稳定的高增长以及相应的企业盈利的增长、长期的低利率和低通货膨胀导致投资理财需求异常高涨、养老金制度改革为共同基金提供最稳定的增量资金,同时,金融结构的战略性转型、尤其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大力发展将导致目前16万亿元的银行储蓄资源外溢,成为基金业大发展最主要的可保障的资金供给。
  
  四、基金业做优做强尚需解决三大矛盾
  
  完整的基金市场体系无非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基金持有人及其资金供给,二是基金管理公司及其运作,三是基础市场及其吸纳投资。中国基金业未来进一步做优做强必须解决好这三个基本矛盾。
  
  (一)基础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基金市场的发展是衍生于股票等基础市场之上的,美国基金业的空前繁荣就是其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产物。我国基础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蓝筹股的稀缺,二是对冲工具的缺位。前者导致基金持股的高度集中,我们看到所谓的“二八现象”、“一九现象”等,基金公司虽自身秉持价值投资理念,但基础市场的状况也确实令其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后者则导致根据基金合同规定必须持有一定股票仓位的基金经理面对市场的下跌只能“仰天长叹”。没有既深且广的基础市场,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就不会有强大的后劲。
  
  (二)基金公司的内控和人才
  
  基金管理公司的基本生命线有两条,一是制度,二是人。制度的核心是对风险的内部控制。历史上我们经历了所谓的“基金黑幕”,并随后强化了行业监管。曾享有60年无丑闻清誉的美国基金业2003年也因基金交易丑闻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冲击。在契约型基金的基本法律框架下,受托人身份的基金管理公司其内部控制水准是投资人利益保障的根本。另一方面,在基金业大跃进、同时私募基金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吸引和培养最优秀的人才与基金业发展共进退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问题。
  
  (三)基金持有人的扩大和成熟
  
  中国基金业要进一步大发展就需要有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到基金作为家庭理财的核心工具作用。美国有5490万户家庭持有共同基金,大约占家庭总数的一半,是家庭最主要的金融理财工具,基金资产总规模从1998年起就一直超过了银行存款的规模。而我国目前基金持有人为1500万左右,1万亿元的基金规模也仅占银行存款的1/16。未来基金业做大必须有投资人群体的扩大。而基金业的做优做强则需要投资人的进一步成熟。基金发达国家的基金持有人其投资基金的主要动机是养老等长期理财动机,因而其持有周期长期化,而我国基金持有人则比较明显地具有短期投机倾向,持有周期往往不足一年。只有基金持有人真正成熟了,中国基金业才可能真正成熟。
  
  五、基金公司自身的做优做强是核心
  
  就上述三个矛盾而言,基金管理公司无疑处在最核心的位置,因为一方面它是基金资产的受托人,履行信托责任;另一方面它是基金资产的投资管理人,履行投资责任。基金管理公司是基金持有人与投资市场有机联结的中心环节。
  
  现阶段基金公司发展上的主要问题在于整个行业一定程度上陷入短视、浮躁的发展氛围,一方面表现在投资上:行为短期化,股票资产周转率连续数年长期高达300-400%,而成熟国家一般低于100%;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控制的意识淡薄,为促进短期业绩,集中持股、交叉持股的现象比较严重;近期则是疯狂追求上市公司短期重组利益,博消息,挖内幕,一定程度上已类似对冲基金的做法。另一方面表现在营销上:盲目追求基金规模最大化,不顾投资、运营和服务的能力,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扭曲了老百姓对基金本质的认识。出现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行业健康发展标杆的迷失,大量的公司在大跃进,真正稳健发展、严格风控、将持有人利益置于公司利益之上的公司及其内在精神并没有得到大力的弘扬。
  
  基金管理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出路有两条,一是眼睛向内看,苦练内功;二是眼睛向外看,开拓创新。
  
  “苦练内功”就是要完善公司内部制度建设,提高经营效率,这是发展的基石,即所谓“欲求其流之长,必固其本”。当前基金管理公司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转变经营模式,即从过去那种盲目高成本的粗放式经营转向适度低成本的集约式经营,培育、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形成投资业绩与风险控制、管理规模与经营效益的有机平衡,这是基金管理公司为迎接未来挑战所必须尽早完成的功课,谁完成得早,谁就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动。
  
  “开拓创新”是跳出目前发展困境的有效手段,虽然基金市场是依存于资本市场的衍生市场,但是我们如果将眼界放得更宽、更远,那么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将被豁然打开,即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未来可预期的开拓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
  
  业务形式。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以及其他形式的委托理财业务将成为未来基金管理公司业务发展的另一重要支柱。根据海外的经验,退休保障基金的管理是80年代以来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我国也有专家预测,十年后全国社保基金与企业年金都有可能达到1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这方面无论如何都将是基金管理公司未来竞争的最重要战场。
  
  投资标的。与成熟国家相比,从基金投资标的看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产品缺失是外汇基金、期货基金和房地产基金,在寻求相关的法律突破后,这三大类基金产品将大步发展。
  
  投资领域。由于资本项目管制的制约,我国目前基金投资领域还仅限于国内,但未来必将走向海外,早期的突破形式将是QDII。投资领域国际化将使国内基金管理公司摆脱单一市场主导的束缚。
  
  组织形式。中国基金市场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目前几乎所有的基金大类都已现身,包括1993年才在美国面世的ETF。但从基金组织形式上看,目前我们最大的产品缺失就是公司型基金。不论从完善我国基金产品类型上看,还是从进一步改善我国基金治理结构上看,真正的公司型基金都值得探索和发展。
  
  销售渠道。未来的基金销售渠道一定是多元化的,包括邮政储蓄系统、专业基金销售公司、保险公司、投资顾问公司、基金超市等都将成为未来除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外的重要基金销售渠道。
  
  运营模式。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由于历史原因,实行的是前、中、后台包办的“大而全”的运营模式,而国外目前基金业发展的趋势是基金公司将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于所谓核心主业的发展,而将其他非核心业务外包,这是市场竞争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的未来运营模式也将出现新的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7 07:37 , Processed in 0.12565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