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69|回复: 0

中国官员对股市是“鸵鸟”心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4 17: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05月14日 09:13中国经济网  

  就在散户资金不断推高股票价格,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时,我写过一篇评论,题目是《“泡沫论”已经被泡沫淹没》。其时,投资界和政府人士要不对股市发展表示出乐观态度,要不就保持沉默。

而在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高位时,议论泡沫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这种担心更多来源于监管者和机构投资者。在市场资金60%来源于散户的情况下,股市的每一次盘中波动,实际上都成为散户买入的机会。可以说,在最近的几个月内,散户成为股票市场的主导力量。

有意思的是,对于股市中的泡沫问题,学者和官员们编造了一个新的理论,叫作“结构性泡沫”。具体解释就是,当前股市平均市盈率偏高主要是垃圾股股价过高造成的,而一些大盘蓝筹股的市盈率依然保持在合理水平,泡沫不是全面性的。

就像经济学家有时说“宏观经济结构性过热”一样,股票市场“结构性泡沫”的概念,也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说法,并不具有理论价值。道理很简单,经济体系是一个系统,结构性的问题反映在宏观经济中,最后就是表现为整体经济的问题,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是由局部问题引发的,而这个特点,在股票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股市整体估值水平偏高的情况下,一个偶然的事件,一个盛传的谣言,都可能导致某些股票出现大幅调整,最终导致股市出现整体崩盘。

在我看来,用“结构性泡沫”的说法,多多少少有些“鸵鸟”心态,其既反映出对股市狂热的担心,也害怕政府会出台严厉的调控政策。

如果我们冷静地看一看那些所谓业绩增长的蓝筹股的利润来源,就会发现,很多公司收入大幅增长的部分,主要来源于投资性收入,而不是主营业务的高速增长。公司业绩与股票价格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

从股市的狂热情景看,其实就是一种全面性的泡沫状况。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抑制股市泡沫。

行政性手段打压股市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理由很简单,无人愿意与整整一代人唱反调。更何况,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是政府的一个既定政策,而利用股市缓解楼市矛盾,也是一个实用的手段。

这个时候出台任何的行政性措施,都是和全国股民作对,所以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政府惟一可以做的就是,利用市场化的方法来为股市降温,稀释泡沫,从而降低股市风险。

市场化的手段很多,包括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如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连续加息或者提高一次性加息的幅度;短期内大量增加股票IPO;向市场释放研究开征资本利得税的信号;开放境外投资渠道;A、B股市场合并等。

现在的中国股市,已经演变成脱离上市公司业绩和治理水平的资金型牛市,实际成为政府、机构与散户三方的博弈场所。

“大禹治水,疏而不堵”。只有使用市场化的手段,为股市狂热气氛降温,向泡沫中加水,才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不管怎样,有一点应该记住,股市问题已经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成为影响到千家万户生活安定和社会和谐的政治问题。

小心为妙。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7 22:19 , Processed in 0.10702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