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13|回复: 0

印度崛起的背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8 16: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度崛起的背后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艾米•叶(Amy Yee)
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

印度的城市正在急速发展,而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也在发生着变化。印度南部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两个村庄的变迁,就展示了印度农村如何迈开意义重大的小步伐,以摆脱贫困的束缚。

在这两个村子,一些重要的措施已经带来令人瞩目的进步。这些措施包括:引进银行服务,加强农业技术和水资源管理,让妇女拥有更多权利,鼓励新型农业(比如种植可用作生物燃料的林木)等。

开希特普村(Kishtapur)是其中之一。这里大约有800个村民,距离印度南部城市海德拉巴(Hyderabad)有近6小时车程。村子所在区域历来是安德拉邦的贫穷地带,根本无法代表“崛起的印度”。肮脏的小路两侧杂乱地分布着一户户铁皮屋顶的小房子,厕所在户外,牛、羊、鸡等在茅草舍棚周围的院落里怡然自得地随处游走。村子尽头的田地里,赤脚的男人、女人和小孩正在挖排水沟——他们用棍子将土从地下挖起来,然后用手将这些黑土运走。

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开希特普村显得很贫穷。不过,虽然该村绝对称不上富裕,但这里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

村里的家庭平均收入已经提高超过50%,从2002年-2003年间的3.2959万卢比(合716美元),增加到2007年3月的5.0172万卢比(合1090美元)。

与大型公司总部所在的、消费主义盛行的印度城市相比,开希特普村的生活是一个不同的世界。但开希特普及其它成千上万个印度村庄所展现的景象,同样也代表着印度的未来。

印度总理曼汉姆•辛格(Manmohan Singh)曾多次警告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危及印度的政治与社会稳定。

他敦促加大对农业的投资,以缓解正在酝酿中的农业危机——该国的农业与蓬勃发展的工业形成了鲜明对比。

辛格去年在新德里出席一次农业峰会时表示:“农村繁荣和全国的制造业产品与服务需求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

“为了加快印度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全面高速增长,我们必须促进农业发展。”

印度的年经济增长率超过8%,但农业增长率已大幅回落,从1992至1997年间的4.7%跌至2002至2006年的1.5%。

就在几年前,开希特普村还是一个经济停滞和社会混乱的典型。失业、酗酒和打架斗殴现象困扰着整个村庄。村里的妇女们厌倦了男人们醉酒引发的打斗,她们在政府减贫计划的引导下,成立了自助小组。

在这种模式下,大约12位妇女组成的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每个月集体向一个本地合作银行存钱。当她们定期存款一段时间后,她们就可以获得银行发放的低息贷款。这些贷款的年利率要比当地高利贷低60%。小组成员共同决定如何支配贷款,比如是否用来购买种子、农业生产工具、母牛或铁皮屋顶,然后依靠相互帮助来偿还贷款,以免小组的贷款信誉受损。

过去三年间,每个小组的平均贷款数额已经从数千卢比增加到去年的3万卢比。就在上个月,银行刚刚批准向全部7个自助小组发放了一笔高达3百万卢比的贷款。村民们说,她们将用这笔钱偿还剩余的全部高利贷债务。要知道,印度11亿人口中,有80%的人得不到银行服务,因此,开希特普村的贷款实践意味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作为民选村长,30岁的钱德拉•卡拉(Chandra Kala)虽然是个文盲,但她仍会定期拜访几公里之外的合作银行。卡拉曾经非常羞涩,过去,政府工作人员来村子的时候,她常常躲起来。对她来说,如今的表现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过去几年还出现了其它一些大变化。在政府帮助下,村民们铺建了通向村庄的道路,在一个雨季会发洪水的小河上架设了一座桥。他们还开辟了新的收入渠道,比如说将蚯蚓堆肥作为高效肥料,以每公斤3.5卢比的价格出售给其它农户。

开希特普村大多数村民都是文盲,但该村120名儿童中,有100个入读了当地的学校。就在数年前,学校在当地还被认为是“有钱人家”孩子去的地方。看到妇女自助小组运作如此良好,变乖了的男人们也成立了三个“男人”自助小组。

开希特普并不是印度最穷的村庄。自80年代以来,已经有一些人家通了电,也有几户人家买了水泵。但现在,更繁荣的迹象已经出现。村里有80台电视机(由此看来,印度媒体行业的繁荣一点也不让人奇怪),有三个卫星电视天线,几辆三轮机动黄包车,甚至还有一辆摩托车。

令人高兴的是,开希特普村已经脱离了贫困线。

在距离该村两小时车程的普尔古达村(Powerguda),那里还没有卫星电视接收天线。但这个由300名龚德人(Gond)组成的少数民族部落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普尔古达的干旱土壤使得农作物收成很差,因此,大多数村民都在别的农场干活。酗酒也是该村面临的严重问题。

但根据2000年推行的两项计划,农业科学家为该村带来了新的节水种植技术。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和印度“部落发展局”(Inter-Tribal Development Authority)为这些计划提供了资金,印度的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提供技术指导。

在他们的帮助下,村民们挖出长长的水沟,将雨水引导至浅浅的蓄水池里,用来补充地下水供应。他们用石头建起堤坝,以免雨水流失,并防止珍贵的表层土壤被雨水冲走。

这些看似简单的蓄水措施大大提高了农作物收成。比如,当地的棉花产量在1999年到2002年间就提高了45%。

计划的重点放在了大豆等农作物上面。与高粱和棉花相比,大豆的产量更大。有了较好的水源供应之后,普尔古达村在历史上首次种出了蔬菜。

普尔古达村也从自助小组和银行贷款模式中受益。新的致富门路也在不断出现。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村民们开始种植水黄皮(pongamia)树苗,印度政府将会购买这些树苗,然后将它们种到森林和其它村庄去。

水黄皮苗圃的种子资金是世界银行(World Bank)在2003年提供的。当时,世行向普尔古达村提供了大约650美元资金,用于抵消到华盛顿参加世行会议的与会者乘飞机所造成的碳排放。

不算高大的水黄皮树貌不惊人,但它正日益受到关注,因为它硕大的褐色种子能够榨油,用来驱动发电机和农用设备。

农作物收成提高,以及建造蓄水设施的劳务报酬,改善了村民们的收入。不算政府援助,普尔古达村户均收入已经从1999-2000年间的1.5677万卢比,提高到2002-2003年间的2.7821万卢比。

这还不包括该村1万颗水黄皮树将要带来的收入。这些树还要生长三四年时间才能出售。

于是,砖瓦房取代了茅草屋,村里安装了抽水机,村民们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在其它地方的季节性打工。

开希特普村和普尔古达村在短短几年内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这两个村庄只是沧海一粟。在印度,还有上万个村庄得不到政府支持,享受不到银行服务。

与保守的北方邦相比,安德拉邦和很多南方邦更加富有改革性,这让它们获益匪浅。印度100万个自助小组中,有一半在安德拉邦。

无可否认,开希特普村和普尔古达村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他们的教训也不应该被忽视。

“人们穿得比以前好了,健康和教育状况也改善了,”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的访问科学家以马利•德希尔瓦(Emmanuel D'Silva)说,“但他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印度城乡之间仍有巨大的鸿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8 09:27 , Processed in 0.11330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