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35|回复: 0

“免费西湖”警醒多少“涨价依赖症”景区

[复制链接]
henry200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5-5 00: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五一黄金周的第一天,杭州迎来了125.26万游客,杭城各大宾馆饭店客房爆满,30多家星级酒店入住率达到100%。(5月2日《今日早报》)

毫无疑问,和西湖美景相匹配与相媲美的,是杭州人民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襟和超凡的智慧,是他们精心打造了“免费西湖”,方能吸引和召唤海内外旅游者纷至沓来,乐此不彼。一天一百多万的游客量,足以让那些只会依赖门票涨价的“山大王”妒忌得眼睛滴血,他们在一轮有一轮的涨价之后,总有一天要吞咽着门可罗雀的苦果。近年来,疯狂涨价的景区总体收入并没有多大提高,已经昭示了景区涨价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这些景区即使不愿意借鉴“免费西湖”的标本意义,面对这一诱人数字,至少也应该有所触动和警醒。


为把杭州市打造成为世界“休闲之都”、国际著名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还湖于民、还绿于民”的目标。从2002年起,杭州西湖南线景区以及沿湖的孤山、俞园纪念馆以及园林文物局所属的六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实行免费开放。一座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完整西湖将自己的每一寸绿地和每一处景观还给了广大市民和游客。“免费西湖”一年门票虽然损失约有几千万,但却扩大影响,聚集人气,拉长周期,形成“游、食、住、行、购、娱”完整旅游链条,产生良好综合经济效益。仅2004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外地来杭游客就达到140万人次,游客在杭州平均逗留时间延长为2.8天,期间接待外地游客的旅游收入达14.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43%。杭州市这种对公园古迹作为公益产品的认识理念,对旅游市场整体开发、战略规划的发展思路,对旅游经济成熟运作、精妙把握的创新举措,既符合世界各国普遍规律,也契合市场经济要求,还迎合民众旅游消费心理,必然产生优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国各地其他名胜古迹和自然景区,每到黄金周,便“磨刀霍霍”,恨不得把天下人都给“宰”了。今年“五一”期间,庐山门票从135元涨到180元;崂山门票从50元涨到70元;曲阜孔庙门票从原来的50元调整为90元;黄山牯牛降景点门票从55元上升到了100元;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两个景点的门票从180元涨到280元;黄帝陵门票由淡季的50元上涨到旺季的90元;布达拉宫从100元涨至300元……其结果,无可奈何的旅游者只好“用脚投票”,相继出现多家旅行社联手封杀旅游景点的事情。


其实,世界遗产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门票价格不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门票并不代表遗产资源和风景资源的市场价值,门票只能作为资源保护费用的补充。我国目前普遍推行的将景区门票收入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或企业经营性收入的做法,实质上彻底改变了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的公共资源性质,表面上看是门票收取过高,深层次上是有关部门侵犯了公众利益。如果允许这种制度安排一直存在下去,不仅背离了政府和国家对公共资源保护负有责任的原则,也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民平均收入水平不高、人民普遍并不富裕的国情极不相符。


杭州市的实践充分证明,在一个执行力强的政府统筹规划下,景点完全可以不依赖门票收入也可以活得很“滋润”,甚至更好。旅游景点门票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越小,说明这个地方旅游市场化的程度就越高,旅游景区综合功能越强,抗风险能力就越强。舍弃了门票“小利”,却带动杭州大旅游经济发展的“大利”。杭州市有关部门统计结果表明,西湖免费开放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虽然门票免费致使游客的硬性支出降低,但通过购物、娱乐等弹性消费的增加使总的消费量不降反增。免票还带动了淡季旅游,优化了旅游产业的结构。“免费西湖”,对患有“涨价依赖症”的景区,是个很有意义的借鉴标本。

[稿源:红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8 16:40 , Processed in 0.21381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