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09|回复: 0

经济全球化下跨国资本流动的新趋势与对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9 17: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全球化下,跨国资本流动产生了有别于传统的新趋势。旨在控制海外企业所有权的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跨国资本流向的主要形式。外资控股对产业结构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跨国资本出于全球战略考虑,会强化资本输入国产业的畸形发展,对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于跨国资本流动新趋势和作用应从经济全球化和国家战略发展的维度来思考对策。

  一、引言
  
  在全球化日渐加深的今天,发展中国家已经很难摆脱跨国资本的影响。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说,良好的经济表现是资本的本分,资本因之而聚、因之而移、因之而长,也因之而续。经济全球化正以市场扩张为其基本特征。全球化、市场扩张和跨国资本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互动作用。今天,跨国资本已控制了大部分的世界经济体系,控制了世界生产、贸易和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有贸易壁垒的发展中国家,阻碍了资本的流动,其经济发展会更糟。在跨国资本流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有价值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也开辟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扩大就业,提高生活水平。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跨国资本规模的不断壮大,跨国资本流动产生了新趋势,以控制国外企业所有权的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跨国资本流向的主要形式。外资控股对产业结构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跨国资本出于全球战略考虑,会强化资本输入国产业畸形发展,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于跨国资本流动新趋势和作用应从经济全球化和国家战略发展的维度来思考对策。
  
  二、跨国资本的传统流向分析
  
  在国家或地区政局稳定的前提下,跨国资本传统流向主要是:
  
  第一,市场内部化理论。认为资本输出在跨国公司所属子公司之间进行,从而形成内部市场,通过内部化减少外部成本,建立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从而谋取长期稳定的内部化收益。为了谋求内部化的收益,跨国资本往往流向对国际市场不熟悉、信息不灵、国内法律制度和实施都很薄弱的发展中国家。交易内部化可为跨国公司带来巨额利润,母公司高价向海外独资或合资子公司提供机器设备、原料或元器件,甚至技术等无形资产。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就是无形资产高价向海外独资或合资子公司转移的典型例子。同时,低价从海外独资或合资子公司收购产品,从而,将获取的利润计入独资或合资子公司的成本,少缴税金和少分给合资方利润。
  
  第二,债务周期理论。认为资本流动具有周期性。资本输入时债务周期开始,跨国资本流入推动促进出口,增加外汇,债务周期随着清偿而结束。
  
  第三,垄断优势论。认为由于技术垄断,生产不存在完全竞争,如果一个企业比外国同类企业具有垄断优势,就会对外直接投资。
  
  第四,产品周期论。认为在产品创新阶段,企业一般输出产品而不输出资本;在产品成熟阶段,随着国内市场饱和,企业输出资本以开拓市场;在产品衰老阶段,国内停止生产,整个产业向国外转移。
  
  第五,对外投资论。认为跨国资本从国内比较劣势而比国外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对外流动。
  
  第六,由于市场扩张的需求,跨国资本往往进入有较高的关税壁垒,而又有较大市场潜力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在当地投资生产,在当地销售以回避关税,进行市场扩张。
  
  第七,为掠夺廉价或稀有的原材料,跨国资本往往流向这些原材料基地附近进行直接投资,生产加工后再将产品外运。
  
  第八,为廉价劳动力成本所吸引,跨国资本将生产经营活动从劳动力成本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流向劳动力成本水平低的国家或地区。典型的如“来料加工、来样加工和来件装配”
  
  第九,各国资本要素供需关系的不同会引起利率差异,从而引起跨国资本从低利率的国家或地区向高利率的国家或地区流动。
  
  三、经济全球化下跨国资本流动的新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下具有知识资源和战略性资产的区位优势是跨国资本流动的主要动因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跨国资本输出是因为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所具有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的贸易壁垒、相对资源成本、市场规模及政府政策等。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区位优势的概念和特点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知识取代资本和一般性自然资源成为区位优势的关键性要素,跨国资本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对母国所有权垄断优势的转移运用或适度调节以适应东道国当地化的需求或特殊消费者偏好,而是更倾向于获取可应用于全球的区域性知识资源和战略性资产。拥有知识资源和战略性资产的区位优势作为后发优势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影响竞争力的因素中,知识创新能力已被列入第一位。跨国公司是知识创新的主要载体,其创新能力占全球创新能力的75%。跨国资本直接投资使知识和信息得以跨国境传播,使更广泛的人群获益。拥有最好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拥有与跨国公司所有权特定优势相关的知识资产和市场及战略性资产的国家或地区,一定是能够最有效地吸收跨国资本直接投资带来的创新能力的国家或地区,也是跨国资本直接投资的流向所在。
  
  (二)跨国资本流动的新趋势――全球当地化(glocolization)
  
  Dichen认为跨国资本的全球化和东道国的当地化存在着矛盾与妥协的关系,跨国资本要求生产、销售、管理权力全球化,而东道国则要求当地化,要求地方管理权力自治,遵守政府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服从国家发展格局。
  
  进入21世纪,当地化和全球化一样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地化和全球化甚至可以合并为一个新词――即全球当地化(glocolization)。跨国资本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一体化的生产活动,同时还要认识东道国的具体特征,要考虑当地的供给能力、当地消费者的偏好、政府规章制度等。跨国资本在当地化和全球化之间不断地寻求平衡。跨国公司的东道国分支机构在决策过程中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许多东道国,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所承担的研究开发职能正在增加。例如,2002年在中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所承担的研发活动占总量的21%。当地化对于跨国资本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跨国资本不会仅仅因为某个东道国制定了某种优惠的外国直接投资政策(例如税收减免优惠等)就增加投资,而是首先注重投资环境和区位优势,如政府行政效率、公众接收教育程度、基础设施、通畅的信息渠道、密集的技术开发网络、政府与社会公众对跨国资本投资的态度、当地生产者的竞争、市场结构、法律体系、先进的组织管理观念以及较为集中的人才群体等,其次才参考和该项投资有直接关联的具体政策。最后,在权衡投资成本和收益后,投资者才会做出决策。
  
  跨国资本流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由价值规律起作用的价值规律使得资源在全球通过跨国资本流动的形式得到优化配置。由于不同产业或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相对的剩余价值,从而使生产要素从低收入的产业流向高收入的产业,或者由生产效率低的企业流向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要素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也就是说资本的流向优化了。同时,跨国资本对外流动的动因是由资本追逐高额利润的本性所决定的。当资本在一国的投资利润低于在别国的投资利润时,它便冲破国界的限制,进而便产生了跨国资本流动。所以,跨国资本对外流动根本的动因是为了追逐高额的利润。
  
  (三)经济全球化下跨国资本在中国企业改革过程中不断谋求控股地位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跨国资本规模的不断壮大,以控制海外企业所有权的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跨国资本流向的主要形式。改革开放之初,跨国资本对中国国情了解有限,承担投资风险意愿不强,多以合资形式流入中国。近年来,一些参股或相对控股的跨国资本在国有企业合资重组改革过程中,不断谋求控股地位,通过增资扩股实现绝对控股或独资经营。按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在可预料的将来,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将失去控股地位。这在改变企业机制和活力的同时,也将带来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后果。
  
  四、利用外资的对策
  
  (一)只有保持对核心企业的控制权才能从开放中让国外优势资源为我所用
  
  1、充分认识大量国企被外资控股的严重后果
  
  大量国企被外资控股的严重后果:一是国家通过企业来调控经济的力度将减弱。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实行股权控制是根本性的控制。如果多数国有企业被外方控股,那么,国家对这些企业的影响力就十分有限,国家的经济控制力将受到挑战,国家的创新战略也很难落实到企业。二是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弱化,技术创新成果将流失。几乎所有的外方控股企业都对自主创新采取种种限制。即便是有个别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其创新成果也毫无例外地尽属控股方。三是企业国家意识淡化。国企股权失控带来的将是企业国家意识淡化,加剧企业的离心倾向,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代工车间,甚至成为跨国资本在中国的代言人。四是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带来影响。外资控股中国企业具有多种意图,有的甚至从被控股之日起就走上了自毁前程之路,直到最后毁灭。同样,外资控股对产业结构也带来一定的影响。跨国资本出于全球战略考虑,会强化资本输入国产业畸形发展,因而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不利影响。
  
  2、让国外优势资源为国企产权改革和制度创新所用
  
  在引进外资中,要注意不能让中国民族工业伤筋动骨。被动地让出市场不可能“换”来技术,只有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权,保持学习消化创新的行动能力,才能从开放中让国外优势资源为国企产权改革和制度创新所用,学习跨国公司如何长期培育产品、技术、运营模式等核心能力,构建内部规范有效的激励制度,得到开放所带来的潜在利益,实现“双赢”。如果失去自主互利原则,失去自立自强精神,把开放当作目的本身,最终将丧失自己的核心利益。应当组织专题调研,尽快采取必要措施,出台相应政策法规,解决国企改制存在无序转让和产权垄断定价的严重问题,刹住向跨国公司贱卖国企、无原则追捧外资的歪风,改变目前国有核心企业被外资并购的失控状态。
  
  (二)激励外国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应有针对性――“特惠制”取代“普惠制”
  
  1、普惠制的外资优惠政策不利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方面。其中,内外资企业在间接税(主要是增值税)的税负上相差不大,而在直接税(主要是所得税)方面,外资企业的税负远远低于内资企业。另外,城市建设维护税、投资方向调节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等税种也给予了外资企业不同程度的优惠,大大降低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其税后利润水平。内资与外资企业的税负负担相差过大,一方面使原本实力较弱的内资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竞争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对内资产生“挤出效应”,一定程度抑制了国内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负担的不公平,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也有损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导致了为获得外资身份而进行的寻租活动,造成了利用外商投资中假合资等混乱现象,使“假外资”成为我国特有怪相。企业所得税制复杂化也带来了税收征收管理上的不规范,假独资、假合资的“外资企业”屡屡出现,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由于内外有别的税制所诱发的负面政策效应,刺激了一些国内企业搞假外资以达到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其结果便是税收收入的隐性减收,从根本上讲这是政策差异引起的企业行为的扭曲。
  
  2、特惠制的外资优惠政策有利于吸引新兴产业和高端技术的跨国资本
  
  为进入中国国内市场,外资会对国内企业输入比较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国内企业能够借此减少与外资的差距。但是,一般来说外资对国内企业所转移的技术决不是它们的核心技术,中国市场只是它们的价值链的辅助生产环节。特惠制的外资优惠政策,即税收优惠政策不再泛泛地给予各类企业,而是集中在国家战略发展和产业政策明确倾斜的产业或企业,并且优惠的程度可进一步加大。很明显,“特惠制”更有利于吸引新兴产业和高端技术的外资进入我国,减少引进外资的盲目性,有利于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
  
  (三)通过加强知识与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具有知识资源和战略性资产的区位优势
  
  单单依靠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思路,已经难以适应当前跨国资本流动的新趋势。正如上述分析,跨国资本不会仅仅因为某个东道国制定了某种优惠的外国直接投资政策(例如税收减免优惠等)就增加投资,而是更注重投资环境和具有竞争力的区位优势。具有竞争力的区位优势,首先是社会稳定和健全的法律,社会稳定直接影响投资的安全性,而健全的法律又使投资者的权益将得到有效保障;其次是一个潜在的、公平竞争的、无地区贸易壁垒的巨大市场;三是要素禀赋等比较优势因素,包括熟练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的可获取性、通畅的信息渠道、密集的技术开发网络、自然资源禀赋等;四是经营成本和激励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便利而节约运输成本、当地政府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但是,政府的优惠政策对跨国资本的吸引力正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五是一国经济区域内部良好的产业集群。
  
  (四)注重跨国资本投资溢出效应,提升本土企业的创新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型跨国公司进入全球化战略阶段,外商投资企业也掀起了在我国进行研究和开发投资的高潮。微软、摩托罗拉、宝洁、利华、杜邦、英特尔、诺基亚、爱立信、松下、富士通等著名跨国公司,相继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或宣布大型研究和开发投资计划。这些研究和开发中心的建立及其技术开发活动毫无疑问地扩大了内资与外资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方面的差距。在竞争不充分的行业,跨国资本往往选择在市场中占有垄断地位,有成长潜力的企业进行并购或合资,而一旦占领行业的龙头地位,国内企业要改变既成的市场竞争结构而发展壮大将付出很大的代价,如目前的银行业等。在竞争性行业,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成本优势与劳动密集型优势更容易使国内企业占优势,这类行业很难吸引好的外资题材,引进核心技术,比如电视机、服装、木材加工等行业。
  
  总之,在利用跨国资本直接投资帮助我国更好地参与全球化,获得更多的全球化收益的同时,跨国资本为实现其全球化战略对东道国的负面影响也需要留意。制定外国直接投资政策,应该了解不同类型的外国直接投资、投资方式、跨国资本的具体投资活动可能给东道国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影响,以及采取何种适宜的措施来鼓励或抑制新的投资。要关注跨国资本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溢出效应,跨国资本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东道国国内资源利用、能力建设和企业家精神等。跨国资本直接投资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不起主导作用,对东道国本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贡献来自于其国内富于创新能力的本土企业的发展。只有具有创新能力且经营很有效率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跨国资本技术引进的溢出效应对国内企业的影响才会最大化。引入跨国资本的目的应是促进国内经济市场化、国际化从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以及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升级,而不是让跨国资本发挥其垄断优势来挤占国内企业市场从而占领中国市场、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东道国要努力提升当地资源和能力,对本国关键行业或部门保持完全的拥有权或控制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9 00:44 , Processed in 0.19056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