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5|回复: 0

农民应该是副什么模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4 12: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民应该是副什么模样



  西安和咸阳旅游局近日推出“农民兄弟逛西安”活动,选取8家能引起农民兴趣的景点,实施门票半价优惠。可当几名农民兄弟带着身份证来到秦岭野生动物园时,对方却对他们的身份表示怀疑,原因是“穿着打扮不像农民”。梁先生郁闷地说:“好不容易有个优惠活动,景点却怀疑我的身份。凭啥说我不是农民?难道农民就只能破衣烂衫?”(4月22日《现代快报》)
  难道农民就只能破衣烂衫?很不幸,梁先生愤懑的质疑恰恰代表了某些人内心真实的感受。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各类影视作品里,农民大多被刻画为言语粗俗、衣着鄙陋的形象,乃至于在某些人看来,“农民”两个字已经俨然是一种没有品位的侮辱性称呼。
  至今依然难忘春晚节目《进城》中的一个片断:一群衣衫褴褛的农民艰难地涌入现代化城市,接着城市接纳了他们,然后他们就衣着光鲜地开始在城市里飞奔。节目的创意不可谓不好,但贯穿始终的却是城市居高临下的怜悯与施舍姿态,而衣衫褴褛的农民形象更是代表了一种惯有的思维定势。“小品王”赵本山所刻画的诸多神情猥琐而又不失狡黠的农民形象给观众带来了无数笑声,然而在这样一个举国欢庆的节日里,屡屡拿农民形象充当饭后的笑料,不能不给人留下一种无辜绑架的味道。
  农民显然只是一种社会分工,没人有权判定农民一定意味着贫穷和愚昧,同样没人有资格限定农民究竟是一副什么模样。然而由于掺杂了太多不平等的限制,这一社会分工更多地体现出一种社会待遇的不平等。基于这种前提,城市对农民的态度大多表现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尊重而将农民当作戏谑、调侃的对象,甚至进一步演变为歧视和侮辱;另一种是,城市虽有心对农民提供帮助,但却无法丢弃以往的怜悯与施舍姿态,因为在城市看来,农民的到来无一例外是为了寻求庇护与利益。无论采取何种态度,城市居高临下的姿态始终没有改变,由此可见,城市还远远没有学会站在同等的高度来看待这些“异乡人”。
  笔者坚信“农民兄弟逛西安”活动的初衷是好的,但美好的初衷未必一定能促成圆满的结局。撇开刻意强调农民身份是否会带来歧视这个话题,活动组织者显然错误地估计了现实的状况。当组织者依旧习惯于居高临下向农民提供优惠的时候,他们或许没有想到,在旅游还意味着一种高消费的今天,符合他们想象的农民更多地还只能呆在家里,而出外游玩的只能是少数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然而,当这些富裕起来的农民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景区门口时,巨大的差异又不免令景区工作人员感到惶恐——这些人还是自己想象当中的农民吗?衣冠楚楚的他们是否还需要景区煞费苦心的优惠?
  有人说,严格核对身份证就能解决问题;还有人说,农民最好能在村里开具证明;更有甚者建议,干脆带上户口本不就得了?依我看来,这些办法都远远谈不上完美。如果景区门票货真价实,完全可以维持原价;如果门票掺有“水分”,降价才是硬道理,原本非常简单的出门旅游何至于搞得如此复杂?要知道,在景区眼里所有游人都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游客。除此之外,完全没必要挖空心思分门别类以区别对待。平等对待农民就是最好的优惠,而缺乏实际操作性的优惠措施,不仅无法给农民带来实惠,甚至还会给包括农民和城市居民在内的所有人带来歧视的嫌疑,进而不知不觉加大彼此的隔阂与距离,尽管其初衷只是出于单纯的善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9 11:49 , Processed in 0.19652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