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4|回复: 0

日本模式的软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3 23: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世纪30-80年代的60年间,相继有两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就曾经光彩夺目,震撼世界。这两个国家就是上世纪30-50年代的苏联和60-80年代的日本,各领风骚30年。

  也就30年,世道就变了。1960年代后,苏联经济风头已过,进入1990年代后,苏联作为一个国家,骤然解体,日本经济也急转直下,进入了漫漫长夜。真乃历史无情,世事难料。

  上世纪30-50年代,苏联实行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经过几个五年计划,迅速发展和建立了自己的重工业体系,以此为基础,战胜了法西斯德国,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首次将人送入太空。美国人感到最恐慌的,是苏联的进步和强大是在消灭了资本家、消除了阶级和剥削的前提下所取得的。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社会的成果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正义与富足并存,人世间还能有比这更优越的制度吗?

  战后日本经济曾是一片废墟,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和恢复,进入1960年代,经济开始起飞,持续10余年,每年增长率在10%左右。经过持续的高速增长,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GDP超过美国的一半。日本人发现,其自明治维新以来梦寐以求的赶超西方,成为一流世界强国的梦想,竟然在战败的条件下,意外地实现了,至少从经济实力的角度来说。

  与苏联不同,日本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美国和整个西方对日本的崛起没有政治上的恐慌,但经济上的困惑与失落却超过当年对苏联的感觉。作为美国人看不起的战败国,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日本居然在钢铁、造船、汽车、电气、光学等领域,接连打败美国,还买下了象征美国文化洛克菲勒中心和好莱坞的哥伦比亚影视中心。在日本人曾经轰炸过的夏威夷,日本人也来势汹汹,大有要把整个夏威夷的地产全部买下的势头,夏威夷州政府为了制止这一趋势,只得动用法律手段,禁止外国人购买夏威夷的地产。第一次海湾战争时,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出了风头,日本人却不失时机地指出,没有日本生产的芯片,美国人制造不了爱国者导弹。1980年代,美国人略微夸张却也十分认真地自问: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所有美国人都得为日本老板打工呢?

  世界把日本看做另外一种资本主义模式,包括索罗(Solow,MIT经济学教授,诺贝尔奖得主)、沃尔葛(Volga,哈佛社会学教授)、瑟诺(Thurow,MIT教授,Sloan商学院院长)在内的一大批美国顶级学者,称日本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美国要在经济竞争中不被日本完全打败,只有放下架子,虚心学习日本的管理模式。

  学界对日本经济起飞的成就,一般用以下几个因素来解释:

  第一,国家调节。战后日本经济,由政府主导制定了产业发展政策,推动了汽车、电子、钢铁等关键产业的高速发展。政府制定出口导向政策,鼓励日本产品大量出口,寻找海外市场。日本的国际政治关系,为其打开西方市场提供了方便。这些政策,通过通产省、大藏省、日本银行等政府和准政府机构,得以贯彻执行。第二,主银行制度。日本的主要企业,都有一家大银行作为主银行,主银行既是主要的贷款人,又是这家大企业的主要持股人。在政府名为指导实为强迫要求下,主银行对相关企业符合政府发展政策的资金需要尽量满足。在此过程中,银行与企业同时形成密切关系,债务、产权甚至人事安排上均结成一体,银行实际成为企业的钱袋子。这使企业有充足的资金,满足长、短期投资和发展的各种需要。第三,大企业的终身就业制度,使劳资关系和谐,社会也相应和谐。员工的忠诚度和敬业精神发挥到极致,技能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长期处于世界领先。

  就在美国和世界力图理解日本成功的秘诀时,日本经济于上世纪90年代初爆发危机,之后持续陷于危机、衰退、不景气和低增长的疲软循环之中,至今仍无强劲增长的迹象,没有让人感到振兴希望。日经指数在上世纪80年代末达到40000点,其后直线下跌,掉到了8000点左右,至今已有十六七年了,仍在15000点左右徘徊。纵观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很少有哪个国家曾经有过如此长久的经济不景气。而同期,美国经济却以高新科技为龙头,突飞猛进,迎来了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繁荣。这时期,以洛克菲勒中心为代表的众多日本资产,纷纷以低价亏损出手,美国人买回了很多在美国的日本资产后,又杀了一个回马枪,大力购买日本企业和资产。

  日本的经济为何会在高峰之后,有如此持久的不景气?究其原因,正是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此前30年使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样原因,导致了日本经济1990年代初以来的长期不景气。

  首先,日本企业的终身就业制,使得企业冗员沉重,在需求不旺盛时,却不能通过减员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也无法快速有效地调整就业结构,导致夕阳工业下不去,朝阳工业起不来,整个经济长期处于不死不活状态。

  其次,日本的银行,与企业关系密切,又受政府指导的制约,明知夕阳产业已丧失竞争力,却不得不继续发放贷款,向企业输液。结果是,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得以苟延残喘,银行的呆账坏账却堆积如山,甚至超过了金融危机前东南亚国家和韩国的水平。

  最后,因为有政府的干预和保护,企业和银行的问题一直被掩盖,直至整个国家财力消耗干净,才最后总爆发。而一旦爆发,也就非同小可。

  过去的十几年,是日本政府和银行一直大力清理银行呆坏账问题的时期。这个时期,银行的贷款能力和意愿都非常有限,以至中央银行即使实行零利率,仍无法有效刺激需求。时至今日,对日本银行业呆坏账已清理到什么程度,还有多少,仍无人真正讲得清。同时,日本企业中的冗员问题,也仍然严重,看不出政府和企业有下大力气解决的决心和意愿以及好的解决办法。因此,对日本经济何时能走出低谷?答案是短期内仍不容乐观。

  政府强力干预下的经济发展,看来很难背离这个规律:开始是红红火火,红得发紫,火得烫人,其后便是用一个漫长的痛苦时期来处理“后遗症”。

  日本的经济为何会在高峰之后,有如此持久的不景气?究其原因,正是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此前30年使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样原因,导致了日本经济1990年代初以来的长期不景气。


来源:经济观察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9 11:52 , Processed in 0.14251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