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59|回复: 0

大国崛起:现实,还是梦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6 19: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国崛起(富强)之道座谈会”综述
  
  中国是大国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惊人的发展速度。2006年中国GDP总量已超过1978年GDP总量的51倍,达到2.5万亿美元,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中国还是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达到1万亿美元以上。
  有学者认为,大国崛起关键在于经济成长,经济成长关键在于规模、资源、资本等等。以这样的标准衡量,在世界舞台上,中国确实是在以一个大国的形象崛起。有学者指出,中国崛起已经是一个事实。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世界工厂”,中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巨大。另有学者认为,即使我们还没有完成崛起,也在崛起的过程中。
  但是,也有许多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目前仅限于经济领域,而且这还只能是从总量上来说,而不是人均。中国的人均GDP在2006年只有1900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100位,高于印尼和菲律宾,但还低于泰国。而且,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有学者指出经济成长的三个根本性的制约:市场、资源、资本。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想维持长期经济增长单靠内部是不可能的。于是,历史上曾经崛起的大国往往依靠武力解决问题。“商船到哪里,军舰要开到哪里。”显然,这是与中国的“和平崛起”的理念相冲突的。
  但是,时代的进步,也为中国的崛起创造了新的历史舞台。许多学者认为,今天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是殖民战争的时代,也不是大国之间的战争。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政治正在发生变化,战争作为国家利益有效工具的价值在越来越衰减,国际关系日常的首要问题越来越从领土军三权问题转向经济问题。日本的第二次崛起并没有选择战争,二战后日本改变了以前的战略,依靠技术和贸易重新获得崛起。中国要崛起为世界强国,可以不经过强国间全面战争和强国间经久的冷战对抗。我们可以依靠和平、非军事的资源和权利行使,成为可持续的世界强国,而不是先前历史上屡见不鲜的迅速崛起又迅速跌落的强国。
  更多的学者认为,国家要实现崛起,仅有经济增长是远远不足的。无论是从政治上、军事上还是从技术上说,至少中国现在还远远不是一个强国。从社会角度来说,中国的落后更是明显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腐败问题、群体事件、生态环境恶化等等,都成为中国崛起为强国的现实障碍。有学者担心,大国崛起的话题可能会引起对未来的走向有非常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在大国崛起的话题之下,形成一种想象。这样的想象有可能一半是事实,一半是幻觉。因此,他们呼吁“大国崛起”不能成为一种“兴奋剂”,而是应该作为“清醒剂”,想想我们自己的距离还有多大,正视现实问题。在国内问题得不到解决,在社会出现“断裂”的情况下,国家能崛起吗?
  中国应成为什么样的大国?
  有人追溯所谓的“大国”的含义,发现“大国”在英文里就是power,即支配别的国家的国家。19世纪末晚清的时候,就有人说2O世纪将要是中国的世纪;2O世纪末,又有人说,21世纪将要是中国的世纪。社会上一些人所说中国要实现的“大国崛起”的目标,就是希望中国成为一个比所有国家都要高的国家,支配整个世界的国家。但是参加座谈会的学者提出疑问:我们到底要追求什么目标,我们到底要一个什么样的大国?
  许多power最后都是悲剧,它们还没有成为一个凌驾于所有国家之上的国家之前就“国破家亡”了。有学者提醒人们,所谓“大国们”的历史给我们的深刻的启示:我们最好不要去谈论大国的崛起,我们其实更应该关心怎么样建设一个能够让每个人过上好生活的国家。在讨论大国崛起的时候,不能让“图强的诉求压倒了建设一个好国家的诉求”,否则很可能重蹈苏联、法国、德国、日本这些国家的覆辙。建设一个好国家,主导的目标应该切切实实地以人为本,所有的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人造幸福,而不是为一个国家在世界上可以神气起来。所以,大国崛起不是经济崛起,是人民的崛起,是人民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大国绝对不是理想国。我们不但追求国家的强大,更要追问大国对老百姓怎么样。大国应该是一个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的国家。从改革的角度看,我们讲的“以人为本”,核心一条就是相对于过去的国家至上、国家主义,强调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利益是所有国家都要追求的,区别在于专制国家追求的国家利益往往只是统治者的利益。而民主国家追求的国家利益,就是国民的利益。但是也有专家提出,人本价值和强国价值并非必然冲突,个人和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并非必然冲突。
  有专家认为,我们要更新对大国的认识。国家需要有平等对话的环境,不需要谁主导谁。如果靠经济的因素和世界上有说话权来维持一个大国的话,这个大国在世界上肯定会衰落。维持一个世界的暴力不可能,我们追求那样的大国必定会衰落。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应该把“大国崛起”的讨论当作进行反思、提升形成责任感的机会。重启80年代的一些话题,把大国崛起的讨论导向重启思想启蒙、重建现代性的道路上去。
  有学者坦言,“对大国崛起的话题一直比较警惕”,因为当前社会上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思潮。与过去强调保国救种、防卫性的民族主义不同,当前的极端民族主义特点是情绪化非常严重、非常激烈,非理性的成分非常多。它不是温和的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它不强调或者根本不提个人权利,不注重个人利益。而且,它打着爱国的旗号抢占虚假的道义制高点,以文革的方式抢占话语霸权。它很容易和反对改革的守旧势力相结合,压制务实和改革的声音。极端民族主义扩大了中国威胁论的市场,使其他国家对中国崛起产生了怀疑和警惕,导致了防范。如果任凭极端民族主义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进入政策层面,甚至转变成对外政策基础的话,就可能导致主政者以刚性手段解决复杂的国际矛盾,从而引发经济摩擦、政治摩擦甚至战争。
  为什么产生极端民族主义?有专家认为,极端民族主义是对西方压力的一个情绪化的反映,部分官员看到民族主义有增强凝聚力的一面,对其负面破坏力估计不足,因而有意无意纵容或者支持民族主义。还有某些媒介的不负责任的狂轰乱炸,宣传、鼓动、支持极端民族主义。也有专家认为,问题不是因为老百姓素质太差,我们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时候确实有一些处理不当,加深了普通群众中的愤懑之情。
  另有学者指出,还有一个危险,就是民粹主义的思潮在泛滥。一些思潮性的东西和文化大革命的思想基础是完全一样的,包括盲目地谴责所谓的精英、专家学者等等。揭露贫富差别不合理扩大真实根源的理论被指责甚至被谩骂,一些人把矛头转向一般的甚至不是高收入阶层,转向中等收入阶层,由民粹主义发展到“仇富反智”,把社会变成精英和大众的对立。学者们认为,社会的两极分化和不平等问题首先是权利的不平等,还是没有最基本的普适性的人权。实质分歧在这个地方,而不在于左派、民粹派就特别同情百姓,主张市场经济的人就站在富人一边,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这是非常虚幻的一种说法。
  中国怎样才能成为大国?
  有学者总结认为,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重要的成就还是在经济成长的范畴,根本的欠缺在于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崛起的价值要求。尽管世界各国崛起的道路各有不同,但是仍然有一些普世价值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自由市场经济是大家公认的。我们的文化中,国家至上、国家主义的传统根深蒂固,相反市场经济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很弱。自由市场经济的关键,就是一定要在要素市场上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要改变旧体制行政的垄断、权利控制的方式对资源配置方向和过程的支配。现在特别需要进一步警惕、防止国家垄断的思路。因为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的经济实力有了提高以后,国家垄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重新抬头,关于民营经济、民间经济的成长相应地又受到相当大的束缚,个体户在锐减,中小企业很困难,大企业根本成长不起来。在改革开放半途上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传统的国家垄断的旧体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可能被强化。
  推进法治建设也是学者们的共同心声。有法学家提出,我们不能只提经济方面的现代化,而不提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现代化。我国法治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明晰的、普适性的标准。法治保护产权、保护财产权,包括建立社会的保障、保障合同关系、保障社会关系契约的稳定性,法治是一种个人性的保障,可以保证人的自由和财产,这些有利于人们促进、推动、创造和发明,也是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石。
  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国多数是在专制情况下发展,专制可以使一个国家富强,民主也可以使国家富强。完全可以通过政治上的专制集权走现代的大国崛起之路,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民主使国家富强?有法学家指出,法治如果是保护个体,民主更多是保证国家的框架,保证国家权利的稳定关系和相互的制衡关系,从这个角度保障一个国家的发展。所有靠专制富裕的国家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它不可以持久性。只有建立一个宪政、民主的国家才可以保证这个国家的富强的持续性,而富强的持续性一方面靠法制保障个体的权利,自由、发明、创造和财产。另一方面,民主制度是保障一个国家整体的权利结构,使得国家结构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还有学者认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缺少民主。现在社会层面,自下而上是强烈的要求权利,权利没有民主的保障是达不到的。
  有学者指出,如果一没有民主,二没有法治,国家强力推进市场经济的结果必然是腐败。即使为了更好地推进市场经济和反腐败,中国也应该健全法治、倡导民主来解决。大家一致认为,中国想作为一个大国,不仅应该在经济制度上实现现代化,而且应该在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上也应该实现现代。要实现这方面的先进理念,应该从国家领导人到法学家,到普通老百姓,应该有一个共同认同的普适性标准。如果真正实现大国崛起之道,应该在这些领域里面寻求一些普适性的标准,否则看法都不一样,道路何来?
  还有专家提出,中国要崛起,还要摒弃大国心态。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总是要过分强调中国特色。过分强调“特色”就是大国心态,不敢或者真正的学习。与其说讲大国崛起,还不如说我们现在有一种急迫想当真正世界强国的心态。老抱着这样的心态,很难让一个国家走向心态平衡的道路。我们在工业和其他方面还没有创造出自己应有的在世界站得住脚的东西,只有摒弃大国心态的人才能够很好地学习人家,向世界其他国家好的东西学习和创新。
  学者专家们一致同意,应该从各个层面上推进改革,日积月累地改良。想要用一种革命的方法、大民主的方法,是实现不了的国家崛起的。虽然每件事都很难,但只要我们往前进,就有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8:39 , Processed in 0.2286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