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7|回复: 0

海外投资须防范主权风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31 12: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国内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特别是建立资源开发型企业渐成趋势,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两会”,答记者问时,也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设厂。

我们认为,“走出去”的确对于国内企业的未来很重要,但是,走到哪里要考虑好。对于进行资源型投资的国内企业来说,除了考虑目的地资源丰富程度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考虑所投资国家的主权风险。对于在非洲和拉美进行资源投资的企业而言,主权风险不容小视。

伴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急剧增长和世界工厂的逐步形成,国内对于能源和大宗商品的需求急剧增加,这时,通过在境外设立合资或者独资开发型企业,从而获得国内急需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正在成为国内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与以往的小规模投资设立商品经销点或者制造厂所不同的是,这些投资由于需要购买当地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采权,往往投资规模巨大,动辄几亿乃至几十亿美元。由于能源和矿产资源分布的全球不均衡,这些资源往往集中在非洲、拉美等地区,因此,这些地区正在成为国内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地。

我们认为,在看到这些地区资源丰富的潜力的同时,更要看到这些地区的高主权风险问题,与资源丰富程度相比,主权风险是决定投资回报更为重要的因素。

几年前,中石油在委内瑞拉独资购买了一个油田,但是在委内瑞拉左翼新政府上台之后,中石油在这个油田的所有权被强制性地从100%压缩到25%,仅仅给予象征性的一点补偿,相比最初的投资而言,中石油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并非个案。事实上,在资源丰富的非洲和拉美等国家,往往政局很不稳定,政权更迭和部族冲突是家常便饭。在政权更迭之后,对外资政策也会相应发生重大变化,甚至是180度的大转弯,特别是一些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掌握政权之后,他们往往对于外国投资者采取敌视政策,认为外资是在掠夺他们的资源,使他们变得更加贫困,因此,他们往往会毁掉前任政府的正式承诺甚至书面合同,通过强制性方式剥夺外国投资者的权益,令外国投资者损失惨重。也有一些国家政府的外资政策朝令夕改,令外国投资者投诉无门。这就是主权风险。

国际两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穆迪对于世界各国都有主权评级,这些评级主要是对于各国政府在国际市场举债的违约程度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这些债务的投资价值以及相应的风险溢价。其实,主权评级结果完全适用于评估在这些国家投资的主权风险,也就是一国政府不遵守承诺或者违约的概率。在所有的投资风险中,主权风险是第一位的风险,一国境内任何机构的评级都不能超过该国的主权评级。

国内多数企业在进行“走出去”投资时,往往只看到一个国家具有多少资源,能够以多高的价格买到这些资源的开采权,而没有考虑到该国政策的变化或者政权的更迭很可能会使正式合同变成一纸空文。因此在主权评级较低的国家进行投资,与在政局稳定和法治程度很高的国家进行投资相比,往往要求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需要有更高的风险溢价,否则的话,投资的风险将会超过收益。

比如,在2001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有的南美国家的财政几乎已经破产,甚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愿意给其提供贷款。由于主权评级很低,在国际市场发债,即使利率很高也发不出去。在这样的地区投资或者向这样的政府提供贷款,面临的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在过去几年里,虽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很快,但是主权风险已经隐现,特别是在那些主权评级较低的国家,或者工人被绑架,或者产权被剥夺,或者商人被驱逐。这些都表明,在境外投资要对于主权风险高度关注。最近商务部已经将伊朗、苏丹和尼日利亚等主权风险较高的国家从鼓励投资的名单中去掉,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之所以美国和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吸引了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是因为它们具有很好的法治环境,政府承诺可靠,主权风险很低。中国也是如此。之所以中国在过去20多年里能够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除了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使得外资能够获得很高的投资回报率以外,中国保持了对外资政策的持续和稳定更是关键所在。这样的行动让外商相信:中国的主权风险很低,在中国投资可以放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9:27 , Processed in 0.1760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