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0|回复: 0

全球化放大"经济民族主义"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9 18: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度人高喊“沃尔玛,滚出去”
  “印度是世界零售市场上最后一块处女地。”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一直在试图撬开这个庞大市场紧闭的大门。正当沃尔玛成功说服印度政府开放对外资的限制,并与当地一家大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的时候,它却遭到印度民众前所未有的抵抗。
  “沃尔玛,滚出去!”2月22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100多人挥舞着拳头,高喊着口号,在中央政府办公大楼前举行示威。愤怒的人群推倒警察设置的隔离墩,焚烧沃尔玛公司的招贴画。与此相对照,“救救小商铺”的大标语却被人们高高举过头顶。活动的组织者称,如果依靠和平的游行示威不能阻挡沃尔玛进入印度,他们将组织更大规模的示威活动,甚至不惜发生流血冲突。
  印度小商铺业主之所以对沃尔玛如此大动干戈,主要是担心沃尔玛会抢了他们的饭碗。零售业从业者占印度就业人口的6~7%,其产值大约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10%。因此,印度政府此前一直对零售业实行保护政策,严禁外资进入。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印度零售市场的大门开始逐渐放开。尽管抗议不断,但恐怕很难挡住沃尔玛进军印度的脚步。
  “全球化”同样令发达国家感受到了压力。1月24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东部小城达沃斯开幕。时值隆冬季节,阿尔卑斯山美丽的雪景并未让参会的全球政界和商界领袖舒展眉头。会场外,瑞士各地反全球化组织开始了一系列抗议示威行动。瑞士第一大城市、金融中心苏黎世遭到了一些不明身份者的“涂鸦”袭击,瑞士中央银行、出口促进组织OSEC等办公大楼上出现了用各色彩笔涂抹的标语,内容多是反对世界经济年会的。
  在一些反全球化者看来,全球化等于“新帝国主义”。目前的Internet是一种“信息帝国主义”,WTO是“市场帝国主义”,IMF是“金融帝国主义”,联合国则是一种“政治外交帝国主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兴起的经济全球化,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抵抗。
  早在1991年,德国诗人埃曾斯贝格就叹说,实现“国际主义”的不是工人,而是各国的资本家和唯技术论者。
  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凭借自身资本和技术上的强大优势,在全球化浪潮中极力推销“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经济全球化使自由市场迅猛发展,而自由市场“弱肉强食”的原则会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中央编译局世界所研究员林德山对《环球》杂志记者分析说,全球化的发展导致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变化,加速了人的流动性,导致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由跨国公司所体现的生产的国际化趋势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传统工厂的“消失”或可流动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认为,发达国家如今更多地采用经济渗透的方式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跨国公司的权力很大,金融大鳄的实力更是惊人。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主导作用加强,发展中国家则出现了分化,顺应了大潮的少部分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发展,而大部分被边缘化了。
  传统政府不得不改变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朱相远认为,跨国公司将不断摆脱国家与政府的控制,逐步统一全球的市场、资源与劳动力,而金融资本也以光速在全球各金融中心间流动,全球化大潮已奔腾而来。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资本的流动和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超越了传统国家政府的控制范围,另一方面,面对这种生产国际化的压力,一些国家的传统政策面临危机,并不得不改变政策方式。
  过去,政府可以通过调节汇率和控制需求的方式影响就业政策和调节社会生产。而在资本的国际化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增加的条件下,政府一方面越来越难以控制这些生产因素,另一方面,政府的调控手段越来越容易屈从于这种全球竞争的需要。
  例如,为了吸引国际资本,各国都试图提高本国的吸引力。可是,这方面国家能够操纵的生产因素主要是企业税和社会福利成本,因此,除了各国竞相开展放松管制、减少税收的竞争以外,政府往往不得不以降低社会成本的方式来吸引国际资本。这正是欧洲许多福利国家所面临的尴尬状况。所以,在生产的国际化背景下,“充分就业”这一过去以及现在经常被西方一些政府奉为政策目标的方式几乎是不可能了。严格地说,它所危及的不只是福利国家的模式,而是20世纪形成的整个资本主义调控机制。
  跨国公司“富可敌国”
  全国政协委员靳辉明说,现在全球有63000多家大的跨国公司,下面有70万家子公司分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很大作用,一个国家如果不和一个跨国公司结合起来就不可能在世界上谋取更大的利益。
  据有关统计资料,这6万多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这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活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和主体力量。外交学院国际经济系主任江瑞平教授告诉《环球》杂志记者,一些巨型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已经相当于一个中度发展国家,可谓“富可敌国”,作为全球化的载体,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靳辉明认为,发达国家权力与跨国资本结合得非常紧密,国家政策支持跨国资本,跨国资本在国际活动中也体现了国家政权的利益。
  为了适应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全球化的要求,发达国家还打破疆域界限,建立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协调其在国际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关系。
  经济民族主义情绪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近年来反全球化者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是因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在利益分配方面也是不均等的,也出现了相对贫困和边缘化现象,即所谓的“第三世界化现象”。
  以欧洲为例,当欧洲正在因全球化而受益的时候,欧洲的工人却将全球化视为威胁——一种损害了其拥有了几十年的工作安全和休闲时间的威胁。在欧洲委员会去年对24750名欧洲居民进行的调查中显示,大约47%的受调查者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威胁,只有37%的人将全球化视为“更好的机会”,而3年前欧洲人认同全球化的比例是56%。反对全球化的情绪在法国尤为严重,占到72%的比例。
  江瑞平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双刃剑”作用的日益凸显,发达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情绪也在不断上升。
  这正如联合国在《千年报告》中指出的:“甚至在最强大的国家,人们不知道谁是主宰,为自己的工作而担忧,并担心他们的呼声会被全球化的声浪淹没。”
  专家点评
  跨国公司虽然是全球的企业和组织,但它仍有老板的,有股东和所在地,这些跨国公司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资本,是有产阶级的经济组织。所以全球化的过程是资本、利润和财富不断向西方发达国家集中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单纯的,也出现很多变化和起伏,西方国家遇到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冲击和竞争。全球化并不顺利,我提出一个概念叫“发展的陷阱”。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房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加剧,发达国家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在加快,同时也带来社会结构的调整,被甩到社会下层的那部分人难免产生不满心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06:57 , Processed in 0.2159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