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20|回复: 0

[艺术收藏♡] 收藏  墨香悠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7 21: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墨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不仅是一种必不可缺的书写用品,更是举世无双的文化艺术品。墨的产生和发展堪称历史悠久,并且和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紧密相连。墨在发展的历史中逐步演变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品,有乌金、墨丸、松丸、麋丸、龙宾、龙香剂、松滋侯等雅称,是中国传统文化浩瀚海洋中的奇珍,具有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内涵丰富。古人曾云:“有佳墨,犹如名将之有良马。”由于墨的使用面相对狭窄,且属于消耗物品,所以,流传后世的很少,其中著名的古玩墨均被收入墨谱,历来是藏家青睐、追寻和珍爱的对象。

一、墨的历史

  墨起源于古人对自然黑色物质的利用。中国历史上用石墨书写的例证不少。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都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

  秦代是墨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已知最早的墨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呈小圆块状。这时出现了松烟墨。松烟墨就是用松木烧出的烟灰,再拌之以漆、胶制成,其质量远远要胜过石墨。但是这时期的墨没有制成锭,而只是作成小圆块,它不能用手直接拿着研,必须用研石压着来磨,这种小圆块的墨又叫“墨丸”。

  汉代,人工墨品多起来。官府设制墨作坊,有专人管理,其时墨原料取自松烟,是用手捏合而成。

  到东汉时发明了墨模,墨质坚实,墨的形式趋于规整,从小圆块改进成墨锭,它经压模、出模等工序制成,可以直接用手拿着研磨。

  汉代的墨很珍贵,据东汉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陕西省千阳县,靠近终南山,其山油松甚多,用来烧制成墨的烟料,极为有名。三国时,制墨业进一步发展。魏有韦诞、晋有张金,均为制墨名家。三国魏人韦诞(字仲将),工书法,善制墨,所制“仲将墨”被史书记载。经过石墨和松烟墨并行的时期,自魏晋以后,松烟墨完全取代了天然的石墨,已有名贵松烟。

  在制墨理论的发展上,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的“合墨法”是我国最早关于制墨工艺的文章。

  唐代制墨业空前兴盛,制作益精,名匠辈出,制墨中心从陕西地区扩大到山西、河北,其中以河北易州最有名。唐后期,奚超等人因避战乱迁居歙州,与其子奚廷圭以黄山松烟为原料,改进调胶、捣松等工艺,所制之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声名大作,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因其得到南唐李后主赏识,赐姓李,并封李廷圭为墨务官,李廷圭墨由此扬名天下。相传其质地之坚硬,不亚于石墨,且“其墨能削木,误坠沟中,数月不坏”。

  宋徽宗宣和三年,歙州更名徽州,徽州成为当时中国的制墨中心,制墨业“家传户习”,非常繁盛。自此,墨便统称“徽墨”。徽墨也成为了墨中之精品,誉满天下。宋代制墨名家有柴询、潘谷等。金坛市曾出土一块珍贵的宋代油烟墨,距今已800多年,仍“光泽如漆,其坚如玉,久贮不变,研之无声,香气袭人,书之流畅,光彩照人。”

二、墨的流派和世家

  徽墨分为三大派。歙县墨隽雅大方,一直做为皇室贡墨。休宁墨精致华丽,使墨从实用走向工艺,后亦成为贡墨。婺源墨朴实少文,主要在民间普及。

  明代在“徽墨”中形成了歙派(歙县)和休宁派(休宁县)两大派系,二者各有千秋。在诸位制墨家中,方于鲁制造的“铜雀瓦”,被赞为“前无古人”的好墨。程君房所制的“清玉案”,更有“一技之精,上掩千古”之誉。明代著名大画家董其昌称:“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明代的极品徽墨中,掺有麝香、梅片、冰片等名贵中药香料,故清香四溢,还有的墨中含有金箔,因而乌黑铮亮。当时人称“徽墨甲天下”。

  清代,徽墨进入新的时期,出现了曹素功、汪近圣、江节庵、胡开文“四大墨王”。

  曹素功(1615-1689年)四大墨王之首。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说。安徽歙县岩寺人。他原是一位秀才,由于一直未能走上仕途,便在家乡潜心经营制墨。早期他凭借明末著名制墨家吴叔大的墨模制墨,改“玄粟斋”为“艺粟斋”,创制了“紫玉光”、“天琛”、“千秋光”、“天瑞”及集锦墨“豹囊丛赏”等名贵之墨,走上了徽墨之冠的宝座。曹素功墨庄乾隆年间迁址苏州,同治三年(1864)又迁址上海。这个历经13代,绵延300年的制墨世家将其制墨业发展成近代的上海墨厂。

  汪近圣,四大墨王之二。原是曹素功家的墨工,后在徽州府城开设鉴古斋墨肆,其墨雕之工,装饰之巧,无不精美。子惟高,继承父业,也为制墨名家。汪家后人以汪近圣、汪惟高父子之墨图辑为《鉴古斋墨谱》四卷。

  汪节庵(1736—1820),四大墨王之三。为歙派制墨业代表人物,也擅集锦墨。上海博物馆有其“西湖十景诗图”彩硃等集锦墨数套,为世间珍品。

  胡开文,四大家中最后一位。徽墨休宁派制墨业的后起之秀。胡开文的原店在休宁,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他在安徽海阳、屯溪两处开设墨肆,交由长子、次子主事。同治三年(1869)四世孙在芜湖创设“沅记胡开文”。光绪年间五世孙胡祥均在上海开设“广户氏胡开文”。尔后,胡氏后裔又在歙县、杭州、广州等十多座城市分设墨店。至清末,胡氏墨风靡神州,行销世界,胡氏的“苍佩室墨”是其代表作。

三、墨的分类和工艺

  从墨的材料上分,主要分为油烟墨、松烟墨和油松墨三种。

  油烟墨即灯油之墨。油烟墨用桐油或添烧烟加工制成;一屋中置数百盏油灯,上置铁板,附于铁板上的即是油烟。松烟即用窑烧松木所得的烟灰。油松墨即用油烟和松烟的复合材料所制之墨。油烟墨的特点是色泽黑亮,有光泽,不滞笔,宜于作画。松烟墨色黑而无光泽,胶质轻,入水易化,适宜写字。油松墨兼油烟、松烟之长,胶水不重,黑泛光泽,宜写字也宜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只有着色的画偶然用松烟。但在表现某些无光泽物如墨蝴蝶、黑丝绒等,也最好用松烟。

  此外,从材料上还分彩墨和朱砂墨以及药墨三种。彩墨即用各种颜料按墨之形制制成,供书写绘画之用。如五彩墨为红、蓝、绿、白、黄五色,据说写字绘画可五六百年不褪色。朱砂墨是用上好的朱砂制成。古代皇帝批文即用朱砂墨,称“朱批”。现多用于绘画,启功先生尤喜用朱砂墨画红竹,药墨即制墨时加入珍珠、麝香、冰片、猪胆汁、丁香等药材所制成的具有医疗价值的墨。

  从墨的外表形式上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

  从形制上分,还有一种带装饰性的成套墨,称集锦墨,更具收藏价值,为明代徽州休宁制墨名家汪中山创始,清代已盛行。集锦墨分三种:每锭墨形式不同,图案各异;每锭墨形式相同,而绘画、题识不同;选用不同名品聚在一起,每锭墨形式、图案、名称都不同。集锦墨特点是质地坚细,镌刻精美,图画生动,造型多样,铭款讲究,装潢华丽,给人以高雅的美感。较著名的有明代汪中山的“松滋侯墨”、“客卿墨”以及曹素功的“豹囊丛赏墨”、“天琛墨”等。名墨由于其优美的艺术性历来为皇室及达官贵族收藏珍赏,极少使用,历代相传,明清两代产生了墨的文物收藏家,并且有专门的图录记述。

  古墨经过千锤百炼,品质优良,可千年不变。其质量特点为:

  质地细腻:制煤时所得煤灰粗细得中,无白灰夹杂其间,胶亦可均匀,两者完全融合,故质地精纯,上砚自然无声。

  胶量适中:指含胶不宜过重,过重则黏性多而滞笔,过轻则有质地而无光彩。“凡煤一斤,古法用胶二斤”,这是煤和胶的“黄金比”。墨虽浓而不粘稠,又易施笔,是为质好。

  质地坚硬:浸水不易化,李廷圭墨硬得竟然“能削木”。

  墨色亮泽:指墨的颜色乌黑而有光泽。

  清香弥久:指墨含有香料,防腐并清香。特别是朱砂墨,置于柜中,满柜贮香,不生蠹虫。

  中国书法和绘画在发展中对墨色的浓淡之变化颇为讲究,力图韵味,书法之美遂多彩多姿。俗话说是“墨分五色”,施墨如用绘画之色,形成独特的表现力。

  中国画用墨之法:墨锭的墨色泛出青紫光最好,黑色的次之,泛出红黄光或有白色的最劣。轻轻击墨,音清者为上,音浊者为下。研于砚,其声细者为佳,粗者为次。磨墨的方法是砚池中注之清水,以含有微量盐灰的水为优,次井水,次自来水,次蒸馏水。忌用茶水、热水。研磨时,墨要保持平正,要重按轻推,滑动的圈要大,用力均匀,平稳而缓慢。初研,水宜少,磨浓了,再加水,再磨浓。墨磨得要浓淡适度,太浓易使笔锋胶涩难用,太淡又易透纸。用力平均,慢慢地磨研,磨到墨汁浓稠为止。用墨要新鲜现磨,磨好久放的墨称为宿墨,宿墨一般不可再用。

  古墨难求,价格极昂,非一般人所能企求。因此现代老字号墨厂的佳品亦弥足珍贵。上个世纪90年代,荣宝斋所摆的墨价格已不菲,尤其是一块曹素功墨厂为荣宝斋百年店庆特制的2公斤朱砂大墨,标价3.8万元;另有1公斤重的朱砂墨每锭2万元。真乃“金不换”是也。时至近日,恐怕要翻几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9 09:47 , Processed in 0.12732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