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sealrose

[科普教学♡] 科普  科学天文图片解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5 11: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M81和M82的星系大战



点击看大图

Credit: Johannes Schedler (Panther Observatory)

说明: 在这幅精彩的宇宙影像里,左方被蓝色旋臂环绕的是星系M81,而右方缀着大型云气和尘埃云的则是M82。在过去的数十亿年中,这两个巨大的星系一直在进行引力战斗。它们每次擦身而过,历时大约数亿年,在近距离穿越中,它们的强大引力对彼此都造成重大的影响。在最近的一个回合里,M82的引力可能曾引发了盘旋于M81的密度波,从而产生了M81厚实的旋臂。而反过来,M81则在M82内造成了多处狂暴的恒星形成区,以及因剧烈碰撞而发出明亮X射线辐射的云气团。在未来几十亿年内,这两个星系最终将合并成单一个星系。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415.html (cliff编译)


触须星系与星系碰撞



点击看大图

Credit: NASA, E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ESA/Hubble Collaboration

说明: 乌鸦座内的两个星系正在发生碰撞,上图就是它们的近况影像。两个星系互撞时,它们内部的恒星通常并不会撞在一起,因为不管恒星看起来多么明亮,都只占据很小的空间,星系内大部分的地方其实空无一物。但是在这种历时数亿年的缓慢碰撞中,星系彼此之间会因强大的引力作用而互相撕扯,星系内无所不在的尘埃和气体也会相互冲撞。在上图这种庞然大物的冲撞中,由大质量分子云所聚成的黝黑尘埃柱,会因为星系之间近距离的相互作用而受到挤压,从而激发数百万计的恒星在短时间内快速诞生,其中部分恒星会在引力的束缚下则会形成大质量的星团。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1024.html (cliff编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5 18: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太漂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5 19: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卫九:起源于彗星?



Credit: Cassini Imaging Team, SSI, JPL, ESA, NASA

说明: 土卫九(Phoebe)是否曾经是一颗彗星?两年前,卡西尼号宇宙飞船在航行到土星附近时拍摄了一些照片,这些影像显示土卫九可能是来自太阳系的外围。土卫九不规则的表面、逆行的轨道、不寻常的黝黑表面、大大小小的陨石坑、以及较低的平均密度,都和它曾是彗星的假说相符合。因此,它可能曾是海王星外面柯依伯带内的冰质彗星,后来才被土星所捕获。在上面这张影像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土卫九表面的陨石坑、线条,以及亮暗相间的层状物质。这张土卫九的照片,是在3万公里之外拍摄的。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212.html (cliff编译)


绿色及黑色相间的极光



Credit: Frank Andreassen (nettfoto.no)

说明: 帘状极光之间的空隙是怎么来的?这种不寻常的间隙使极光活动变得十分细致且复杂。使用四部地球轨道上的群集卫星(Cluster)获得之数据进行的研究,可能已经解开这个秘密。极光间隙又被称为“黑极光”,实际上是一种反极光。正常的极光是电子与负离子粒子束沿着地球的等磁场面入射,冲撞并使地球大气中的原子电离,从而使地球大气发出辉光。而极光间隙,则可能是地球电离层的负离子,从毗邻的磁力线线之间被吸出去的地方。这种黝黑的反极光,延伸的高度超过2万公里,持续时间约数分钟。上图影像呈现的是今年年初挪威Harstad镇上空的一次极光事件,绿色的极光幕帘被一序列鲜明的极光间隙所分隔,显得格外壮丽。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329.html (cliff编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5 19: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刹那的钻石



Credit: Anthony Ayiomamitis

说明: 2006年第一个日食的全食带于3月29日上演,起始于刚刚日出的巴西东岸,终止于半个地球外日落时分的蒙古西部。在这两个端点之间,月亮的暗影横扫过大西洋、非洲北部和中亚,中途短暂降临在东爱琴海希腊的卡斯特劳利松岛 (Kastelorizo)。天文学家Anthony Ayiomamitis报告说在三分钟的全食期间,岛民和许多来看日食的游客目暏了一场令人感动的美丽日冕演出。在全食阶段结束时,他拍摄了这幅醒目的钻石环影像。影像中穿透月亮峡谷的首道日光,就像是镶嵌在环绕月亮剪影亮环上的闪耀钻石,但其存在却仅仅只是刹那。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330.html (cliff编译)


轩辕十四与狮子座矮星系



点击看大图

Credit: Russell Croman

说明: 这幅影像左上角的恒星是如此明亮,以致在其光芒遮掩下,右下角的那个暗弱星系通常难以辨识。恒星轩辕十四和星系“狮子座I”都位于狮子座内,两者相距不到1度。轩辕十四是一个多星系统的成员,在这颗年轻主序星的右上方可以见到它邻近的伴星。在以我们的银河系和仙女大星系为主体的本星系群里,狮子座I是其中一个不起眼的圆球状矮星系。在围绕银河系运行的多个小卫星星系中,狮子座I可能是最遥远的一个。轩辕十四距离我们约75光年,而狮子座I则远在80万光年之外。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619.html (cliff编译)


蟹状星云的组合影像



点击看大图

Credit: NASA - X射线: CXC, J.Hester (ASU) et al.;
可见光: ESA, J.Hester and A.Loll (ASU); 红外光: JPL-Caltech, R.Gehrz (U. Minn)

说明: 蟹状星云在著名的梅西耶星云星团表中编号第一,因而又称M1。现在我们知道蟹状星云其实是一个超新星遗骸,也就是一个大质量恒星死亡爆炸后所产生的扩张碎片云。这幅有趣的伪彩色影像,组合了来自钱德拉、哈勃和斯必哲等太空天文望远镜的数据,在X射线 (蓝-紫)、可见光 (绿)和红外光 (红)等波段共同探索这团宇宙碎片云。星云中心附近的亮斑是蟹状星云的脉冲中心,其实是一颗每转自转30次的中子星。就像一个宇宙级的发电机,这颗恒星核崩塌所产生的遗骸是蟹状星云发出各种电磁波段辐射的能量源。蟹状星云位于金牛座,距离我们约6,500光年,大小约12光年。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1026.html (cliff编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6 11: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冕



点击看大图

Credit: Koen van Gorp[/img]

说明: 日全食期间,名为日冕的太阳外层大气是个激动人心的景观,日冕之微妙层次和摇曳结构令人神迷。但是亮度的反差超过一万比一,因此很难用单张照片来加以表现。上图这幅影像由33张曝光时间介于1/8000到1/5秒的影像组合而成,几乎能捕捉日冕的完整风貌。这些影像是2006年3月29日日食时,在土耳其的Side拍摄的。这张组合影像中还可以看到一个位于日盘顶端的粉红色日珥。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407.html (cliff编译)


NGC 7331及后方的星系



点击看大图

Credit: R. Jay GaBany (Cosmotography.com)

说明: 旋涡星系NGC7331很像是我们所在银河系的翻版,它位于北天的飞马座里,距离我们约5000万光年,它在很久之前就被分类为旋涡星系,但在十八世纪梅西叶编著著名的模糊天体星表时,却没有将其收入在内。由于从我们的视线方向望去,这个星系是倾斜的,因此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感。在这幅精选的影像里,这个美丽的宇宙岛在后方星系的衬托之下,层次感更加强烈。背景星系的视觉大小大约是 NGC 7331的十分之一,其距离大约也是10倍远。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727.html (cliff编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8 11: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混乱的星暴星系



点击看大图

Credit: Henri Boffin (ESO), FORS1, 8.2-meter VLT, ESO

说明: 这个星系为什么如此混乱?星系变得一团乱,通常是因为最近才和邻近的星系发生过互撞,但旋涡星系NGC 1313却是独处一处未受干扰。在蓝色的年轻大质量恒星照亮之下,NGC1313内的恒星形成活动是如此激烈,因此它被归类成星暴星系,该星系怪异的特征还包括它不对称的旋臂结构,它的自转轴也并不在核心棒的中心。NGC 1313大小约5万光年,位于南天的网罟座,距离我们约1500万光年。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1128.html (cliff编译)


太阳系新行星分类



点击看大图

Credit: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说明: 太阳系有多少颗行星?这个热门的话题现在有了新的答案,根据2006年8月26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投票所确定的新行星定义,现在的太阳系只拥有八颗大行星,冥王星被除名了!冥王星被重新分类为矮行星,并成为一种海外天体的原型。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现在正式承认的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被分类为矮行星的天体则有:谷神星、冥王星和2003UB313。根据新的IAU定义,行星必需具有绕行太阳的轨道、外观近乎球状、以及已清除了轨道附近的物质。把冥王星降级成矮行星,在天文学界将引发永不停歇的争执。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828.html (cliff编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20: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黑洞的风



点击看大图

Credit: M. Weiss (CXC), NASA

说明: 双星系统GRO J1655-40的成员包括一颗质量两倍于太阳的正常恒星和一个有七倍太阳质量那么大的黑洞。这张引人注目的艺术画向人们描绘了物质如何被引力从正常恒星中吸引过来,以及它们如何回旋着调入黑洞的情景。另外,图像还描绘了从黑洞的吸积盘向外喷射而出的物质风。事实上,天文学家认为钱德拉太空观测站的X射线数据表明,高速风是在磁力的推送下才从吸积盘喷出的。GRO J1655-40位于天蝎座、距离我们约11,000光年。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701.html (cliff编译)


十一个小时的星迹



点击看大图

Credit: Josch Hambsch

说明: 用三脚架固定你的相机,将快门打开,你就能够拍摄一张星迹照片,随着地球自转,星光就连成一圈圈的弧。星际的弧长当然决定于曝光时间,曝光达5分钟以上就可以产生明显的轨迹,而大约十二个小时就可形成半圆。但是长时间的曝光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地面灯景的累积光害会将光迹淹没。天文学家(Josch Hambsch)提供的这张令人惊讶的星迹图,朝着南天极方向,进行了整晚将近十一个小时的曝光。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原来他是在纳米比亚一个几乎没有光害的地方,利用数码相机连续拍摄了128次每次5分钟的曝光,最后叠加而成。这张照片右方背景光中有一部份是来自于银河系。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915.html (cliff编译)


银河系中心星团



Credit: D. Wang (UMass) et al., CXC, NASA

说明: 如果你有X射线的视觉,银河系的中心区就不会被宇宙尘埃云所遮掩住,而往人马座方向的银河看去时,可能就会看见类似上面的这种景观。这幅赏心悦目的壮丽假色影像,是用钱德拉天文卫星的X射线数据建构出来的,其中蓝色代表高能量辐射、绿色代表中等能量、而低能量者为红色。以银河中心的距离26,000光年来计算,这幅组合影像涵盖了大约130光年的区域。影像呈现了大质量恒星,以及位在拥挤环境里且会辐射出X射线的星团;其中最特别的是影像下端的亮区,银河系中心星团及超级黑洞-人马座A*都位于这个区域内。此外,两个位在影像顶端的星团-圆拱星团和五重星团和在这个区域的致密分子云交互作用,可能产生了这幅钱德拉X射线影像的部份弥漫辉光。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810.html (cliff编译)


马头形状的IC 4592



点击看大图

Credit: Jim Misti and Steve Mazlin, (acquisition), Robert Gendler (processing)

说明: 你看到马头了吗?你看见的不是猎户座著名的马头星云,而是一个相当暗的星云,只有在长时间曝光的深空影像里,熟悉的马头形状才会显现出来。影像中这个分子云气团的主体,是一个编号为IC 4592的反射星云。反射星云由微细的尘埃所组成,通常看起是黝黑的,不过在反射附近热星的星光后却会显得很蓝。 在这个示例中,大部份的反射星光是来自位于马眼里的恒星尾宿九;它是天蝎座中数个明亮的多星系统之一。在影像的右上角,还可以看见夹在两颗恒星中间称为IC 4601的第二个反射星云。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808.html (cliff编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3 17: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马座三重星云



点击看大图

Credit: Steve Mazlin, Jim Misti

说明: 用望远镜观察人马座和恒星密集的银河系中心时,这三个明亮的星云经常是目光的焦点。十八世纪时梅西耶就编录了其中的两个,分别是影像中下方的星云M8和右上角的美丽星云M20。第三个星云名为NGC 6559,位于M8的左方,二者之间被一道尘埃带所隔开。这三个星云都是恒星诞生区,距离我们大约5000光年远。庞大的M8大小超过100光年,又称为“礁湖星云”,而M20则被称为“三叶星云”。这幅壮丽的数字影像,是由相隔3000公里的两部望远镜所拍摄影像组合出来的。作为背景的深空广角影像,拍摄的地点是美国的亚利桑那州,M8和M20的较高分辨率图像,则是由位于宾州的一座天文台所拍摄。光亮的氢气云所发出的红光是这些发射星云的主要颜色,而三裂星云内高对比性的蓝色区域,则来自被云气所反射的星光。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614.html (cliff编译)


NGC 281内的尘埃云



点击看大图

Credit: NASA, ESA,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 / AURA) and P. McCullough (STScI)

说明: 诞生在致密暗分子云里的恒星,常会产生巨大且形状复杂的尘埃雕塑。恒星用以雕出它们精细作品的工具,则是高能量的星光和高速的恒星风;恒星发出的热量吹散了周围的暗分子尘埃云,并使其中的氢气发出红色辉光。上图影像,是一个位于星际分子柱NGC281内,看看诞生的新疏散星团IC1590。尘埃云NGC281因其可爱的形状又被戏称为“小精灵星云”,它是一种致密的博克云球,距离我们约10,000光年。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420.html (cliff编译)


超新星遗骸E0102



点击看大图

Credit: Hubble Heritage Team, ESA, NASA

说明: 影像底端的蓝色丝状物,是不久之前一次剧烈超新星爆炸的遗骸。影像右上角的巨大粉红色构造,则是小麦哲伦星系(SMC)中大型恒星形成区N76之一小部份。这个超新星所留下的遗骸,完整的坐标编录为1E0102.2-7219,常被简称为E0102,位于小麦哲伦星系内,距离N76约50光年。上图这幅照片是由数张哈勃太空望远镜影像组合而成。E0102之所以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是因为它的视年龄只有2000年。探讨E0102将有助于了解谜一样的超新星爆炸。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829.html (cliff编译)


美国犹他州上空的日晕



点击看大图

Credit: Doug Wilson

说明: 你看过太阳周围的晕轮吗?这种相当常见的气象景象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覆盖广大天空的高层薄云中含有数以百万计的小冰晶,而每一个冰晶的作用就像是小型的棱镜。当大部分冰晶都是相似的长六角柱形时,阳光从冰晶的一面入射再从对面射出,方向会被偏折22度,这就是日晕半径的张角。夜晚有时也能看见类似的月晕。这幅影像是在美国犹他周的Gunlock拍摄的,拍照时前景正好有一群鸟飞过。而在云中冰晶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则至今仍是科学探索的课题之一。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411.html (cliff编译)


大麦哲伦星系



Credit: Wei-Hao Wang--王为豪 (IfA, U. Hawaii)

说明: 在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程中,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Fernando de Magellan)和他的船员有很多时间研究南半球的星空,也正因为如此,南半球观测者很容易看见的两团云雾状天体,就被称为是麦哲伦星云。现在我们知道这两个所谓的星云,其实是不规则矮星系,也是我们银河系的卫星星系。上图影像展现的是其中的大麦哲伦星系,位于剑鱼座内,距离我们只有18万光年。这个大小约为1.5万光年的星系,是银河系最大的卫星星系。影像左上方的醒目红色光斑为剑鱼座30,又称为蜘蛛星云,是大麦哲伦星系中一个巨大的恒星形成区。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510.html (cliff编译)


泡泡星云NGC 7635



点击看大图

Credit: Eric Mouquet

说明: 这个巨大的太空泡泡是如何产生的?这个由恒星风所吹出的稀薄幽灵状天体,正式的编号为NGC 7635,因其形状通常被称为“泡泡星云”。上面这幅由天文学家Eric Mouquet所拍摄的长曝光影像,只记录下氢原子所发出的氢-阿尔法辐射辐射,呈现出这个宇宙级泡泡和周围环境的细微结构。虽然它看起来很纤细,但宽达10光年的直径却暗示它是由一种狂暴的物理过程所产生的。造成泡泡星云的动力,应该就是右上角那颗炽热亮星。这颗质量约为10倍到2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发出出强烈的恒星风和高能辐射,把周围分子云内较密集的物质,吹成泡泡状的结构并让它发出辉光。泡泡星云位于仙后座,距离我们约11,000光年。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1018.html (cliff编译)


下降时的土卫六全景



点击看大图

Credit: ESA, NASA, Descent Imager/Spectral Radiometer Team (LPL)

说明: 2005年1月,惠更斯探测器穿透土卫六(泰坦)的云层后,在下降过程中拍摄了一系列这颗太阳系最神秘卫星的照片。这些影像最近经过数字剪辑,制造出精彩的全景影像和激动人心的下降动画。上面这幅影像是在距离土卫六表面5公里的高度时,惠更斯号所见到的全景。经过数字投影后,原来几乎是平坦的表面变成了球面,但也使我们能够同时得见所有的方位。影像中右下方的大型暗色区是惠更斯号后来的降落地点,这个相对来说较无特殊地貌的沙质暗色盆地,右方紧接着淡色的丘陵地。最近有证据表明,土卫六的湖床和溪床通常是干涸的,但在出现罕见的甲烷暴雨后,液态甲烷洪流会泛流其中。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508.html (cliff编译)



73P彗星通过地球附近



Credit: Thad V'Soske (Cosmotions.com)

说明: 2006年5月16日,细心的天文摄影家抓住了碎裂的73P彗星接近地球的机会,拍摄了一系列这颗快速移动彗星的时序动画。这颗彗星的大碎片以大约25倍月亮距离的间距通过地球附近。上面这幅73P彗星的碎片B之时序动画,摄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由83幅曝光时间49秒的影像所组成。部份使用双筒观看的追星族报告说,即便是直接用肉眼,他们也能感受到这颗彗星相对于背景恒星的移动。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523.html (cliff编译)


星系M82和超级星系风



点击看大图

Credit: NASA, ESA,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 / AURA)

说明: 是什么照亮了雪茄星系,这个又名为M82的不规则星系?部分答案可能是它不久前通过巨大的旋涡星系M81附近时受到了剧烈的扰动,但这似乎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个星系为何会有红色的辉光和外流的云气。近来一些证据表明,这些云气是被许多恒星所发出的高能粒子风给推出去的,而这些恒星风又合成一种超级的星系风。上面这幅组成影像,是为庆祝哈勃太空望远镜十六周年而特别发布的,影像清楚地呈现出电离氢所发出的特定红光,以及这些长度超过一万光年的云气丝之细部构造。这个距离1200万光年远的雪茄星云,是红外波段天空中最明亮的星系;在可见波段,用小型望远镜就能在大熊座中找到它。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425.html (cliff编译)


棒旋星系NGC 1300



点击看大图

Credit: Hubble Heritage Team, ESA, NASA

说明: 美丽而巨大的棒旋星系NGC1300位于波江座内,距离我们约7000万光年。这张组合影像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拍摄完整星系影集里最大的几张之一。NGC1300的大小超过10万光年,影像清晰地呈现了这个星系中心的大型棒状结构和壮丽的旋臂之细节。仔细检查还可以发现这个典型星系的棒状核心中,还有个大小约3300光年的奇妙螺旋结构。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在NGC 1300找到超大质量黑洞存在的证据。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827.html (cliff编译)


猎户座深场影像



点击看大图

Credit: Robert Gendler

说明: 离开我们1,500光年远,位于夜空中最易辨认星座之一――猎户座内的明亮大星云和黝黑的马头星云,形成了一组鲜明的对比。上图这张迷人的数字合成影像,是用曝光总时数超过20小时的多张照片组合出来的,其中部份影像是透过特殊滤镜拍摄的,记录的是氢原子所发出的辐射。这张影像突显出大小约数百光年的巨大猎户座分子云团,内部拥有大量的星气物质。宏伟的猎户大星云 (M42)位于影像的右上角,紧靠在它左边的是一团突出的蓝色反射星云,这团云气有时也被称为“慢跑人星云”(Running Man)。马头星云位于影像的左下角,它是长条形红色辉光内的一团黝黑云气。马头星云左方的亮星是参宿一,它是猎人腰带星中最东边的那颗。参宿一的下方是火焰星云,它是由发出辉光的明亮云气和黝黑的尘埃带所组成。除此之外,在这幅猎户座深场影像里,到处都可见较暗的氢气丝带。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1015.html (cliff编译)


甚大射电望远镜阵列



点击看大图

Credit: Dave Finley, AUI, NRAO, NSF

说明: 上图展示的是世界上最上镜头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同时也是科学生产量最高的望远镜阵列之一。甚大阵(Very Large Array, VLA)由27座射电望远镜组成,其中每一座望远镜的大小都和一个大房屋相当。它们都可以沿着轨道移动位置。VLA位于美国的新墨西哥州,1980年正式启用。科学家已藉由VLA发现了水星上的水、正常恒星周围辐射出明亮射电波的星冕、银河系中的微类星体、遥远星系周围因引力作用产生的爱因斯坦环、以及遥远伽马射线爆的射电同位对照影像等。庞大的VLA使天文学家得以研究超高速宇宙喷流的西魏结构,以及探索银河系的中心。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60514.html (cliff编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9 18:27 , Processed in 0.15419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