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33|回复: 0

[【政法哲学类】] (原创首发)从《伯夷列传》浅议司马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 20: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没认真的读过《史记》但却偏偏有一篇使我特别注意那就是列传之首的《伯夷列传》。这一篇特别是在于不同他篇的先述后议。在结尾也更没有什么“太史公曰”的话。究其文章本身初一来读是东拉西扯神龙见首不见尾。而多遍仔细思考过后我得出的结论司马迁是将其历史哲学观与人生哲学观全部写进了这篇《伯夷列传》。
    其篇之首并未见直接的写伯夷,叔齐二人,而是先写五帝的禅让之德,并记其前后以位于王而为耻逃隐的高士,而到商周这一批高士之中就有了伯夷叔齐两人。而两人在谏武王不成后于首阳山上临死之初所唱的《采薇》:“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也是司马迁之心,为什么说是司马迁之心声可以从下文司马迁的对此类人赞扬中可见。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司马迁的历史哲学观是以禅让传承为目标。也是同于道家大道政治的观点。道本不可言,就从其二人谏武王一事观之。他的观点是以暴制暴非于大道。真正的有道之士是天下民心所归,不费一兵一卒而人民拥立.纣王自灭。而历史事实是武王以武力而得天下。这种“暴力是权威得基础”的观念在伯夷,叔齐乃至于司马迁的目光中是无异于禽兽的。所以说司马迁的历史哲学观点是至道至德。也就是以这种观点来评议历史的。
    看完了司马迁的历史哲学观点再来说他自己的人生哲学观点。在文中司马迁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像伯夷,叔齐这种好人却是个被饿死的下场。而盗跖为恶一生却是寿终正寝。于是发出了“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的感慨司马迁并没有停留在这里。若是停留了,那就等于说我去做恶人好了。再接下来司马迁引用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等句。由此观之司马迁的志向于伯夷叔齐是一样的。用今天的话说是“走自己的路叫别人说去吧!”再高尚的说就是坚持真理。而后一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是比喻灾难到来后才会显出伯夷,叔齐(司马迁)这一类真金。可是要是灾难一直没有到来我不就没名气了吗?司马迁为尾想到了这一点,但又否定掉了,他与那些无名高士一样,岂为名载?
    从《伯夷列传》中得出司马迁的历史,人生哲学就是。以大道至圣之政为目标,即使默默无闻,也要坚持真理。从司马迁本人的不幸经历和最终成果也证明了司马迁也是这样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20:38 , Processed in 0.1034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