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23|回复: 1

[【文史类】] 艰难的里尔克 &   当一个男人无家可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9 20: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是变化着的形体,
  永远寂寞地耸立于命运……
  ——《定时祈祷文·36》绿原译


    关于这位德语诗人,人们似乎已经谈论得太多。然而,在许多人的感觉中,却仿佛谈得还不够。诗人里尔克来到中国扎根并且开花,首先大约应该归功于“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冯至先生,是他译出了这位伟大诗人的若干抒情短诗和《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给了一代中国诗人以必要的养分。也是在里尔克的影响下,诗人冯至于1942年完成了著名的《十四行集》,成为中国新诗史上的一座抒情诗的高峰。直到目前,对于冯至先生不多的几首译诗,人们还是赞不绝口,认为他的译作自然优美,是最能够传达出里尔克原作精神的妙品佳构。

    里尔克是一位难懂的诗人,就像但丁《神曲》的《天堂篇》一样,到目前,在中国的诗人和诗学研究者中,真正能够完全理解里尔克晚期代表性杰作《杜伊诺哀歌》的人也是屈指可数。里尔克难于理解的原因大约有两个,一是他的诗歌主题一般是比较幽婉的,从诗的标题你很难窥探到诗人在某首诗中所真正想要表达的核心;其次是缘于诗人的手法。和许多诗人常用的并列铺陈的抒情方式不同,里尔克擅长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内向的,越来越加深入地钻探式的立体技巧,每一首诗中的意象和沉思的联结十分紧密,在看似平静的诗句中却有着激情的剧烈汹涌。

    许多论者认为,里尔克的诗歌历程大约分为四个阶段。在早期诗中,里尔克的抒情诗还没有多少自己的特色,除了较细致的景物描写外,和从这些诗中你能感觉到的只是一个敏感而忧伤的青年的低声吟咏;第二阶段是以《图像集》和《定时祈祷文》为标志,这时的里尔克诗艺已经趋向成熟,《邻居》、《秋日》、《预感》《严重的时刻》等优秀短诗就写于这一时期,而在诗人最著名的抒情诗集《定时祈祷文》中,里尔克表现出了他卓越的专注和朴素的虔诚,这些仿佛总是在独白,在祈祷的诗章里包容了诗人对世界对人生的全部体验。第三个阶段是里尔克向伟大的雕塑家罗丹学习的结果,其代表作是《新诗集》,里面的《豹》、《旋转木马》、《丽达》等诗是最为人称道的“物诗”。对于里尔克任罗丹秘书并因一封信被罗丹辞退一事,许多论者对此说法不一,但笔者认为,也许里尔克和雕塑家的冲突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同样是卓越而伟大的心灵,两个人很难全方位地达成一致——书信一事只是个借口罢了。里尔克从罗丹那儿学会了“持续地工作”,并且解决了“艺术和生活的冲突”这一致命难题,在这些“物诗”中,里尔克主要集中于艺术和宗教题材,通过对物象的深刻观察而寻找到其内在的行动和心理的源泉,这些诗也是里尔克“诗不仅仅是感情,而是体验”艺术观的实践结晶。在玩味物象的过程中,里尔克可能也感觉到了某种不适,或者说他不再满足于通过外物来表达情感,他打算用自己的心灵来解答人生的终极问题。于是里尔克重新返回到自我抒情的轨道上,并以两部长诗《杜伊诺哀歌》和《致俄耳浦斯的十四行》完成了自己创作的最高峰,也就此了结了一个诗人的艺术使命。1926年12月29日,被一朵玫瑰的尖刺将手扎伤后,患白血病的诗人与世长辞。

    与诗人辉煌的艺术成就恰好成对应,里尔克一生的命运可以说是惨淡的。虽然诗人的感情生活中,曾经先后有过莎乐美、克拉拉、茨维塔耶娃等杰出女性,她们的存在也的确给了孤独的诗人也莫大的慰藉,但就物质生活来说,诗人一直是贫穷而困窘的。里尔克一生漂泊,虽然他曾先后布拉格、慕尼黑、柏林和巴黎求学或者生活,并且也曾远到西班牙、俄罗斯、北非等地旅居,但这些地方都没一个地方是属于他自己的家。里尔克的大多数诗文都是在冷清的旅馆和动荡不安的车轮上完成的。

    里尔克对贫穷和下层人民有着深刻地感受和理解,他的作品中很多主人公都是普通人,无论是《布里格随笔》中,还是《图像集》中,随处可见他对被贫穷和不幸包围着的人们的同情。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里尔克的诗总能够在无数的心灵中引起回响。在一首诗里,里尔克写道:“他们不是穷,他们只是不富。”在里尔克看来,这种贫穷而匮乏的生活或许更能够代表人生的真实,贫穷不会也不应该让一个人失掉他应有的尊严。而在给青年诗人的信中,里尔克则说,一个人活着是艰难的,爱与性是艰难的,职业与工作是艰难的,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被艰难包裹的人生。对于这个人生,回避是不行的,暗嘲或者堕落也是不行的,学会生活,学会爱,就是要承担这人生中艰难的一切,然后从中寻觅出美和友爱的存在,从一条狭窄的小径上寻找到通往整个世界的道路。

    每一个热情、纯洁而敏感的青年都会爱上里尔克,每一颗饱受贫穷和无助困扰而在迷茫中漂泊的心灵也都会爱上里尔克,虽然在里尔克那里,你不会找到答案,但他的手能够指引你,让你在漆黑的窗口看到远方的一抹晨曦。是的,里尔克有这样的能力,他能让你在浮躁时勇敢地坐下来,认真而负责地做好自己应做的一切;他教你懂得去理解每一个人,看到他们身上的重负,去帮助他或者她,从而也帮助你自己——在里尔克的词典中,人们经常看到的词语还有“广阔”、“伟大”和“壮丽”,但这三个词并非是空无一物的,“广阔”有可能产生在偏僻的村落和狭小的房间之中,“伟大”有可能是在持久地忍耐,暗哑的无名和毫无光彩的工作中,而“壮丽”就像是一个人穿越荆棘丛生的荒林后而看到的落日和晚霞——人生也好,艺术也好,只有自立自强的勇敢者才能攀上高塔,而所有的亏欠也会用另一种方式给你大地母亲般的回报。

     里尔克死后,他的同乡好友作家茨威格为他写下了精彩的评论,称赞他的纯洁、虔诚和对艺术的忠诚,说像他这样的人很难再在这个世界上诞生。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诗人瓦雷里说:“我热爱他这个我们世界上最柔弱、精神最为充溢的人。形形色色奇异的恐惧和精神的奥秘使他遭受了比谁都多的打击。”目前人们听到的对里尔克的最高评价,也许来自于以巨著《没有个性的人》闻名世界的作家罗伯特。穆西尔,他的赞语是:“勒内。玛里亚。里尔克极不适宜这个时代。这位伟大的抒情诗人没做别的,他只是使德语诗歌破天荒第一次臻于完美罢了。他不是这个时代的巅峰,他是层峦叠嶂中的一座,在这群山上,精神的命运超越了各个时代远去……他属于德语文学的世纪经纬,而不是属于时光的世纪经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20: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此文献给勒内。 玛丽亚。 里尔克以及过往的岁月

    “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我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他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它们将我带走,然后又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和我在一起。” ——余华随着生命的推进,我越来越相信偶然的意义,因为我就是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读到里尔克的。那是在崔建军的《纯粹的声音》中,也就是说,我第一次遭遇的里尔克是被人“肢解”后的零碎的里尔克。但就是那些零碎的诗句,它们捉住了我,——而不是像以往摘抄精美章句那样是由我捉住句子。——那“秋日”的孤独,那“严重的时刻”,那“生命的晦冥时刻”,“语气坚定,无所保留,不带丝毫玩笑,语气负有直接的使命”(帕斯捷尔纳克)。青春第一次在如此狭小的世界中打开,我十九年的生命仿佛有了一种洞穿和烛照之感,以往多少矛盾的碰撞在他那“成熟的心灵”里激荡。那一段时间,我深深陷入了沉思,我不太和别人说话,我极慢地走路,我想我应该尽量地想清楚一些事情:人生,人情,爱情……想起小时候背要求写一些人生的意义、要热爱祖国、要坚持正义,可那小小孩童又能懂得多少呢?他们顶着形式化的语言我行我素,甚至会终有一天圆滑、世故、行尸走肉。当我不愿意那样,当我做出本能的拒绝,我其实并不很清楚我为什么会这样,我只能默默地吞食寂寞,使寂寞始终伴随着成长,使成长得以在一种静穆的、简洁、自省的状态下悄悄地扩展,不知不觉地壮大。而由于担心这寂寞是极错误的,我不敢让任何人知道,我始终是乖乖的、谦谦有礼的、有情有义的好孩子、好学生、好哥们,但里尔克让我勇敢地敞开了,“他接受并且推崇那种伴随成长 而来的广大的寂寞感,而不是怀着恐惧、惊惶的心态拒斥它。‘爱你的寂寞,负担那它以悠 扬的怨诉给你引来的痛苦’,他以娓娓的语调教导那些对寂寞感到不安的青年,正是这种寂静的、简洁的、似乎与喧嚣的外界相隔离的生活,才使得成长者真正意识到自己巨大的存在 ,并给这种存在以哲学上郑重的反省。”(王曙光语)。正如同我是在突然之间喜欢上Beyond,突然间明白“再见往昔景仰的那样一道疤痕”,我也是在一次次突然中领悟里尔克传达给我们的情绪、哲思。说实话,他的诗并不好读,但一旦读懂了就会激动不已。

     正是因为如此,我希望能够读到他完整的原作。我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书店,图书馆,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个文化并不算贫瘠的城市里,在这所藏书丰富的大学里,我的收获甚微。我只能在各种评论和形形色色的选本里再次寻找他破碎的身影。我不明白这是又一个偶然,还是必然?这个一生无家可归的男人,为什么还要在死后一次次地验证他的选择?看看我们那些知识渊博的编者们给他安了多少种国籍:德籍奥裔、奥地利……,再看看他51年生涯的足迹:俄罗斯、德国、奥地利、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丹麦、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埃及……这个“德语中最温顺、最善良和最轻信的诗人之一”(鲁道夫。 亚历山大。 施罗德语)的里尔克;这个“童年寂寞而暗淡,一生无家可归,临终死得既痛苦又孤单,而在诗歌艺术的造诣上,却永生到放射着穿透时空的日益高远的光辉”(绿原语)的里尔克;这个“只要他还在呼吸,他就不愿让别人接触自己的内心、甚至自己的肉体”、“要让自己的身心处于变化的法则、持续不断的剥夺和更新的法则之外”的里尔克;这个在爱情与婚姻上无比真诚又一次次逃避的里尔克,这个塞尚、茨威格的挚友,启迪了帕斯捷尔纳克、冯至、郑敏等后来者的里尔克;这个让再我也无法忘记的里尔克。现在回头看我那一时期的几片拙劣的诗作,我想它们是染着我随里尔克的理解的:“而那没有风月/而那一片荒凉”、“一条路伸向冰冷的腾柱/无从摸索”。我没有能力做得更好,我的是诗只是用来祭奠我过往的岁月,我不想因此而受到诟病。虽然我已承受很多。我不懂心理学,我不很清楚没有经历过寂缪、苦闷、惆怅、彷徨、无助乃至绝望的人是怎样的心理状态,我所能确定的是没有经过极细腻极隐秘的情感浸淫的人会是虚伪与粗鄙的,而这样的人又总有一天会以伪善的形式去伤害别人、危害社会(当然,有这些经历的也并不代表不会这样),而“里尔克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人类珍贵的高傲、那不可言说的沉静与婉约,以及内心深处诗意的孤独,成为后世无数诗人心灵世界的宝贵营养,为他们汇蓄起无数的灵感与温存,去完善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精神家园。”(王曙光语)

     当我无法捧着书卷,在一个随便的地方等待对里尔克的又一次或许会来临的领悟,就只能选择面对冷冰冰的电脑屏幕,去搜寻电磁波所假拟的“书香”。我感谢网上的朋友为里尔克做了那么多事。当我忍着眼睛的疲累,同时感到一种惠赐。我们常常太无视感恩、无视宽容、无视虔诚、无视最真诚的爱,也许正因为如此以及因为其他,我们的世界有了大大小小的许多问题。我们是俗人,我们要俗世的幸福,我们注定没有勇气站出来拯救自己,而我们的诗人,、我们那些最脆弱、最敏感的诗人却上路了。另一个伟大的内省的诗人荷尔德林就提出过“诗人何为?”的问题,而里尔克更是一生毫不动摇地守护着人类生于此在的灵魂家园。卡夫卡曾说过,你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便已经死了,但倘若你有幸饮喝了里尔克这脉清泉,便能够死而复生。他以个体面对神,打通了每个人的内心中本有的与神的通道,他把对彼岸的梦想和渴求拉回到现世,他为人类祈祷,他渴望人类在默默的承受中与生存和解,达到爱。——而他,却一生矛盾。

     说到这,我不得不简单地进入他丰富的一生:1875年。布拉格。勒内。 玛丽亚。 里尔克出生。正如名字中包含的“玛丽亚”一样,他从小是被当作女孩子养大的,但他的童年是在母亲的伤害中度过的。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却又有极度的虚荣心和对贵族生活的急迫向往。母亲给了他无法承受的压力。他无法与她和解,他在《童年》中写道:“因辛苦发愁而懒得生活的大人们/你们不再注意,儿童如何能忍受?”他在1915年写道:“呜呼,我母亲撕碎了我”“唯独我母亲不认识/我那渐渐丰富起来的脸庞”。而他在《最后一个承继者》中写得更为悲凉:“小时候我没有家/也不曾将家失去”、“有自己的幸福,有自己的痛苦/有一切的一切,却感到孤独”。过早的伤害和过度敏感造就了里尔克的性格,注定他的诗中要出现这样一些词:孤独、死亡、少女、上帝、恐惧、忍耐、寂寞、童年。但里尔克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总是以为自己有把这些可怕的记忆变废为宝的义务,他对那些伤害既没采取躲避,也没有去恨,他只是承受着,并不停地去爱,他太脆弱了,他只能在爱中像那只一生只能停下一次的鸟儿那样飞翔、飞翔……

    也正因为童年的经历,母爱的缺乏让他一生再也无法与女性分离开来,他说:“少女们,使人们向你们学习,学习如何表达你们的孤独”“她们生命中的每一闪门/都通向广大的世界/都通向一位诗人”。他把许多诗作都献给他一位朋友夭折的女儿。他从少女香消玉陨中倍感生命的脆弱和无可挽留。至于与她相关的女性,至少应该记下这些名字:萨洛美、“金发画家”保拉。贝克尔、雕塑家克拉拉、瑞典教育家埃里希、美貌绝伦的纳娜。罗玛莉姐妹、作为施主、恩人和靠山的玛丽。塔席克斯侯爵夫人、埃莱奥诺拉。杜塞、钢琴家哈廷贝格、诗人茨威塔耶娃……写下这么多名字并不是要说这又是一个中国人所熟悉的“风流才子”,而是为了表明他的另一处伟大的矛盾。他渴望爱,他的每一次爱都是真诚的,他对每一个女性都十二分的尊重的(包括他的母亲,他不能原谅她,但从没有诋毁她,而且同情她)。但是他却并不相信爱情真的能使两个人越走越近。而是感到爱与被爱在人类强大的孤独重压面前的无力。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他过早所受的伤害以及他的敏感、他的聪明,所以他确信自身唯一的存在,他惧怕着什么,惧怕的太巨大,以致他不寒而栗。“孤独感是他赖以存在的基础源泉,任何一种幸福的生活对于诗人都是一个温柔的陷阱”(周濂语)。我不知道这种判断对不对,因为里尔克对于内心的固守确实是近乎变态的(这里仅仅是对应常态而言的,不取其贬义项。常态也不必然是对的)。“他是如此精心地呵护着那个心中的世界,以至于他宁可忍受瞬息的、彻底的毁灭,也不愿忍受由于自身的财富和外部的纷纷扰扰所造成的心灵空虚和杂乱无章”(周濂语)。他珍视爱的真情,不作丝毫的妥协,而他又不相信“两性的结合”,所以只能与爱诀别。再忍受分离之痛时,让爱积淀于内心。他说:“玫瑰花逐渐枯萎时的温柔,总包含了些许令人惋惜的神韵”。他强调真正的爱不是为对方献身,而是彼此给予对方以最大的独立与自由。他与克拉拉的婚姻就体现了这一点。但要害是,正是这种自由,这种来自女性的自我牺牲和无限的宽容,在保护与造就了他博大、隐忍的人性的同时,又引领他一次次去追求爱。

    他在《给一个年青诗人的十封信》中说:“他们(青年)必须学习,他们必须用他们整个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们的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爱”。他又说,“你必须专心一志,毫不倦怠地,将爱当成宇宙中唯一的现象”,“我只能为爱护所有人,而不能为反对一个人而战斗”。这里的爱都是广义的,既然是广义的,自然也包括爱情。里尔克这种博大的爱是建立在前面所提的许多伟大女性的爱的基础上的。所以里尔克对她们报以这世上最平等也最高贵的歌颂是理所当然的。可惜的是,这种情况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太难见到了。里尔克看到人性与俗世的局限,他与她们获得了超越,他与她们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启示,一种可能。可惜后人在“赏玩”与敬叹这些爱情的同时,又能做些什么呢?每个人都坚信和规范自己去“合时宜”,剩下的自然是“不合时宜”,所以,“不合时宜”永远是观念的产物,而非谬误的产物。——人啊!

      里尔克的孤独是独特的,也是给后世尤其是诗人们影响最大的。“这种孤独,既不是因为被社会抛弃,也不是弃绝社会,而是基于对外部世界和个体存在能力的一种敏感和体验”(周濂语)。其实,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着孤独,有人以为它是错的,生硬地拒绝它,便投入了喧嚣的世界。有的人在投入喧嚣是没投彻底,还有着孤独的影子挥之不去,呓语般地欺骗着自己,便成了无聊;有的人索性纵容这孤独,弃绝社会,疯掉了,死去了或者也不过是个值得同情的废物;还有的人较好地保护着这孤独,去承受,去体验,总是在世界之中存有一个完足的个体世界。我想,里尔克是属于这最后一种。因为孤独,它展开了对个体存在状态的确认,“对探寻并形成个人的精神力量抱有坚定的信心”(臧棣语);因为孤独,他的体验又是零碎的,“对里尔克来说,世界只是一个可供观察的存在,它既没有表象,也没有本质。它甚至不能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它只是一些珍贵的时刻和奇异的图像。他用这两种想法命名了自己的两本诗集《时辰之书》和《图像集》”(臧棣语)。而且,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孤独并不像其他一些诗人那样是由于别人的不理解,他其实是在朋友的理解中执著着自己的孤独,他甚至说他有点喜欢上孤独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孤独对后世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干净、健康、善良……似乎很不相关,似乎又都涵纳。读那首《秋日》吧,“谁此刻没有屋,就不会再造屋/谁此刻孤独,就会长久孤独/就会长久醒着,将长信书写、阅读/就会在落叶纷飞的时节/不安地在林荫道上往来踯躅”;读那首《孤寂》吧,“当一无所获的身躯分离开来/失望悲哀,各奔东西/当彼此仇恨的人们/不得不睡在一起/ /这是孤寂如同江河,铺盖大地……”;还有那首我最喜欢的《严重的时刻》。但也许,我们还该读一读他的另一类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诗人,如帕斯捷尔纳克,如冯至。前者高贵的灵魂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后者则在中国也还缺少发掘。在他那里,这种孤独由对生存的体验走向了社会意义的层面,这也许是一种误读,但也是个很不错的误读,“它意味着一种沉静的高傲的精神境界:抵制社会习俗和历史势力的侵蚀,通过语言自身的命名力量反抗人类生活的世俗化趋势”(臧棣语)。尤其是同里尔克一样经过长久的沉寂后写出的十四行诗,基本上代表了该文体在中国的最好水平。他写道:“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但是这个命运你不要埋怨,/你超越了他们,他们已不能/维系住你的向上,你的旷远”、“万物都在享用你的那句名言/它道破一切生的意义:”死和变‘“……。

     说了这么多孤独,只是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是有所疑虑的,直到后来读到爱因斯坦的《我的信仰》(又译作《我的世界观》),更认定这孤独乃是值得尊敬的品质。爱因斯坦说,“我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感觉,同我显然地对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淡漠,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人们会清楚地发觉,同别人的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是有限度的,但这不足惋惜。这样的人无疑有点失去他的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不受诱惑要去把他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所以,必须孤独,因为你必须不断地去爱,而这爱必定是不平衡的,不孤独无以静心,不静心无以前行。也只能孤独——“我歌唱的一切全变得富足/唯有我自己遭到它们遗弃”(里尔克诗句)。

    最为可贵的是,里尔克的孤独始终是与她的另一重要思想——“承担”与“忍耐”相联系的。他说,“必须生活在我们周遭的不是快乐,而是人生”,他“以自己的心灵的歌唱加入物的和声”(里尔克语),从而获得一个坚实的承担的基点,走出了浪漫主义导致的颓败的自恋情节,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在承担的同时也便意味着负重,这也许便是导致他放弃许多俗世幸福的一个原因吧。他总结罗丹时说,“必须不断的工作”并实践了一生。他说,“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他又说,“他们要开花/开花是灿烂的,可使我们要成熟/这叫做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

    里尔克死于当时最令人痛苦的急性白血病,但偏偏这病有时因被他一生所反复吟咏的玫瑰花刺扎入手指化脓感染而引起的。上帝为他设计了如此结局,恐怕是谁也感受不到浪漫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为:“玫瑰,呵,纯粹的矛盾,乐意在这么多眼睑下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睡梦”。也许这时,他真的累了,这个孤独一生,在世界上流浪,在爱情中流浪,在人生边上流浪的男人真的累了。“我歌唱的一切全变得富足/唯有我自己遭到它们遗弃”像他的墓志铭一样,他的是为他的一生做了最好的注解。

    “他的一生与其说在批判人类的过失,像他的精神兄长尼采一样,不如说,他更多的时刻是用悲悯的情怀打量自己和人类。尽管他有信心挺住,但怨诉、忏悔、北爱、隐忍的基调却是他的诗歌给我们增添了难以抹去的自省而不沾沾自喜”(冉云飞语)

    还要我说些什么呢?这眼伟大的清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4 09:28 , Processed in 0.10173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