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104|回复: 9

[【其它原创】] 真我(true self),建构还是发现?(原创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5 09: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也很大(我想再多看些书把它弄明白些)。

“ 我往那里去 才能找到自己
过去已成回忆 我迷失在痛苦里
我往那里去 才能找到自己
过去让它过去 我不再迷失这里
我再不要彷徨痴迷
我再不要黯然无依 啊~
我找到失落的过去”

刘文正的老歌《我找到我自己》,点击听歌http://www.topmusic.net.cn/r/126819.html

似乎人有个“真我”,有时候会蒙尘,会迷失,连自己也恍然不知,要经历世事蓦然回头才“发现”那个真我,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容易想到的是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这么一交战,弄出许多类“神经症”来。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大学期间我参加了新闻社、文学协会,旁听过中文系的课,那个时候我看了些外国名著,还看了很多港台印制的国外著名博物馆的名画,很多时候是我要求自己看的,很多确实挺震撼(比如看《呼啸山庄》),可过了许久我“无意”中发现自己从来不愿意“再看一遍”,哪怕再好。这就有些奇怪了。

我常常是有些累又有些欣慰地看完一本“名著”,然后把它束之高阁,“我看过了”——对自己有了交代,这可真像是完成任务。一直到看Karen Horney(卡伦·霍妮/霍尔奈)的书《神经症与人的成长》,我才明白,那不是“真我”,是自己寻求的一个“博学、深刻”等等形象使然(它带给我某种“优越感”——对维持它,一本书“看过了”比反复涵咏重要得多)。

也有其他的例子,一个大学男生回忆他高中生活“同一性的迷失”。他初中成绩很好,高中进入一所省重点成绩一下子下来了,他采用的办法的是平时故意不认真读书,作业也抄,就考试前那么发奋一下,结果也不差,大家都说他“聪明”。他也觉得是。这是所谓能力和努力平衡,有时候努力多了,反倒显得“能力其实一般”,不怎么努力,也能考个中等,可见“聪明”,他当然要的别人这么想。可高二的时候觉得哪里不对,自己心里也不踏实(情绪往往泄漏内心的秘密。我上面的例子也是,要不读完了一本好书怎么首先的感觉不是愉快而是‘如释重负’呢),才反思起来。这位男生讲义气,又会打架,高三有一次帮宿舍同学打了场“轰动全校”的群架,结果因为宿舍中的一位同学老爸是当地黑社会的头头,学校也没有处分。结果大家都怕了他。在成绩仍不太好的时候,这种学校的“江湖地位”也让他觉得感觉不错。后来高考自然没考得太好,考了个一般的本科,他没去,他“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再读一年一定能考重点”。复读的那年是他反思“打架是要让别人怕我吗?我又得到了什么?”,那一年他成绩突飞猛进,感觉自己“有目标”,慢慢地“对自己也有内在真实的自信”。

成年人中也有相似的(也有一些不同,但都是获得某种“优越感”“安全感”而损伤了真实的自我。推荐阅读李孟潮的这篇《别人》http://www.psychspace.com/psy/lmc/66.htm

还有一种是高夫曼Goffman的戏剧理论,他认为社会上人人都“带着面具”,表演各自的角色——表现出的是除了各种社会角色,还试图影响、操控其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有各种自我表现the presentation of the self形式:对软弱的恫吓,对强硬的低顺,事情败露了可怜兮兮……都可以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以影响和操控其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生意场是典型的“剧场”,各色人等各怀心思,粉墨登场。我以前一个亲戚在外面应酬笑容满面谈笑风生的,一到家里“卸下面具”反而有些沉闷——其实这反而是他最放松的时候,什么都不必想,怎么样都可以。“面具”戴久了戴习惯了会不会忘了还有面具下的自己?当然会,衙狱里的酷吏常常就是,这种角色化渗透甚至是惊人的快,参津巴多philips zimbardo的监狱模拟实验http://5tigers.bokee.com/5774536.html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荣格的个体化都有寻找真实自我的意思。这样看来,发现“真实的自我”其实有不同情形下不尽相同的含义。

可社会认知的心理学家们并不这么看。他们质问道:难道“true self”是一个实体性的东西吗?难道刚出生的婴儿就有一个有个性的“真我”隐而不现?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追寻什么样理想难道不是探寻摸索实践才确定的吗?真有所谓与环境无关的“真我”吗?

他们的看法平实得多,如果有所谓“真我”,也是建构(construct)而不是发现(discover)的,是一个人进行多种尝试反复实践后获得的。

这两者看似全然相反,但推究其所指却也不尽矛盾,两者其实都需要个体的探索和实践,也离开不了时代/环境赋予个体的“可能性”,只是理论背景殊异,强调的着重点也不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09: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1. 请在标题加入"原创"
2. 请把字体大小修改一下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htm-tid-27627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0: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改过来了。谢谢斑主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10: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社会环境就没有真我可言,因此,是建构,而不是发现。

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自己的教育、约束 ;设法对他人施以好的影响。

自己不朱,也尽量不要黑,自己黑,也不要脱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15: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荣格的个体化可以理解为在哲学层面上的必然规律,即共性化的自我,作为规律可以被发现。(针对群体)
而社会认知的心理学家所强调的“构建”是指个体通过生活经历塑造不同于他人的自我的过程。(针对个体)

马、荣的理论指向有自我完善意识的自我。
社会认知的心理学家的说法指向无意识状态下通过生活经历逐步感知的自我。

说到这,觉得怎和禅宗的南北二宗相似了?可能是跑题了。看来爱胡说八道的老毛病犯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15: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是疯而清醒、聋而不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22: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fenglong88,马斯洛/荣格/社会认知的理论并无你所说的“群体/个体”差别,就规律来说,当然是共性的;就个体来说,成长也是个性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发现也是建构。

抄一段牟宗三先生的论述供您参考:
  讲人之所以为人的人义﹐不能否定人的自然的那些方面。但最重要是理那一面﹐那是完成人之所以为人。照亚里士多德﹐每一个东西都有它的动力﹐完成它自己的一个发动力量。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目的。人的目的在那里? 就是完成人之为人的人义﹐人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人要成个人的样子﹐人要能站得起来。这站得起来是在发展中一步一步完成的。我们现在社会上﹐人到十八岁就成人了。成人的意思就是说你有独立的人格﹐你要负道德﹑法律的责任。没有成人之前﹐你犯罪不负法律责任。成人是就你到法定年龄说。你要真实现人之为人的人义﹐这很难﹐这是个无穷的奋斗。你一生奋斗也不一定能完成你人之为人的人义。所以程明道说:「人于五伦有多少不尽分处」!

  所以﹐人的目的就是能实现人之为人的人义﹐实现人之为人的人义就是人的「目的因」。亚里士多德讲「目的因」就万物讲﹐没有什么奥妙的意思﹐就是每一物要完成它自己。最后完成它自己才能说它是什么(what it is) ﹐才能下定义﹐下定义是属于what的问题。万物都有它是什么的一定的意义。

  存在主义者说人不能下定义﹐因为你是什么须靠你将来的创造﹐创造成什么才能是什么﹐人生下来开始什么也不是。这是存在主义者萨特的辩论﹐这话很有意义﹐有他的道理。萨特说那些话为的说明「存在先于本质」。人没有本质(essence) ﹐本质靠你的创造。因为下定义靠着你能把握到本质﹐因此﹐萨特说人不能下定义。

  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是反对柏拉图﹐因为柏拉图说「本质先于存在」。在拍拉图﹐本质指idea讲﹐每一个东西都有一个idea在后面。idea就是任何东西的一个括号﹐每一个东西有一个括号笼罩着﹐它不能跳出这个括号。Idea 是先天的﹐上帝造万物的时候每一个都给你定好了。所以照柏拉图讲﹐你能了解idea就能对任何一个东西下定义。你能了解粉笔的idea﹐你就能对于粉笔下定义。对于人下定义﹐就要了解人的idea。人的idea就是人之为人的人义﹐万事万物都是如此﹐这是传统的讲法。

  「本质先于存在」﹐这是柏拉图传统﹐这是理性主义的讲法。萨特出来说人生下来什么都不是﹐你是什么靠你的创造。你把自己创造成什么﹐你才是什么﹐你是什么以后﹐我们才能对你下定义。这是「存在先于本质」。因此﹐萨特说人不能下定义﹐因为事前没有一个idea摆在那里。这话有问题。萨特这个主张开始说得很有道理﹐人是什么靠自己创造。你是做生意﹐还是做工人﹐士农工商都是自己选择﹐这是你的自由。人要成个什么型态﹐成圣﹑﹑成英雄﹑或成豪杰﹐也要靠自己创造。讲创造就要讲自由﹐这个很有道理。但是﹐讲创造是不是就一定柏拉图那个idea呢? 你可以随便创造吗? 你可以选择士农工商﹐可以选择成圣贤﹑成英雄豪杰﹐或者做普通人﹐但你可以随便把你自己创造成石头吗? 所以﹐后面一定有一个括号﹐有一个idea。

  尽管萨特说你成为什么要靠你自已创造﹐但那是有范围的。这个范围就是一个括号。我在「心体与性体」一书综论部就讲到这个括号[3] 。从括号说是形构之理(principle of formation) 。但除括号外﹐还有一个实现之理(principal of actualization) 。从实现之理说是「动力因」﹐从形构之理说是「形式因」。这个很容易了解﹐这不是比附。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分析可以普遍应用﹐没有人能反对﹐只是你了解不了解﹐你应用得恰当不恰当。

  人可以下定义﹐因为人是有限存在﹐自由创造不能随便创造。先有一个本质﹐你要把你的这个本质实现出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很难。但你不能说人没有本质。
-------------牟宗三 《亚里士多德「潜能」与「实现」原理及「四因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22: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感谢楼上提供的资料。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鸿兄的文章不仅有各种西方理论的介绍,如马斯洛等,更重要的是有案例的剖析,拜读了。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权当是鸿兄的脚注。

1、自我理论与“自己憋死自己”

西方的学术传统注重理论和体系,一般会整出一套完善的逻辑。现代心理学可能就是综合医学、生物学以及心理学本身而产生的,比如号称20世纪三大理论之一的“自我理论”之创立者弗洛伊德,就有很好的医学基础。Goffman的戏剧理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以及荣格的个体化等等,可能都与此传统密切相关。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复杂多边,一方面耗费了人们大量的精力,使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从事纯粹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过于纯粹的理论也不适合杂乱的社会实际。于是,微言大义式的言论取纯粹理论而代之。虽然没有严密的逻辑,但是民间社会中人们通过数代人的积累和总结,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记得有一个邻居,他死于癌症。在出殡的那天,听另一个邻居说:“他”是自己把自己憋死的。若按照现代心理学来解释,可能是这样:因为他得癌症自己想不开,整天想着自己快死了,结果病情因情绪的低落和压抑更加恶化。如果再进一步探究,可能就更复杂了。在这里,纷繁复杂的西方“自我”理论却用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用“自己憋死自己”的话说了出来。我这么说不是鄙视西方理论,而是想说明中西的传统和特色之差异。

2、对于西方理论,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很难拿来应用于中国的实际。

记得好像鲁迅先生说过,在中国想动一张桌子都会流血。中国传统社会的复杂性使纯粹的理论失去了市场,在中国没有延续百年的大家族,而西方却有许多百年老家族。“五种生产方式”曾红遍九州,而今却少有人论及,这可能也是一个西方理论不适应性的例子吧。所以,从西方理论获得启发,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进行研究,得出自己的理论好像比较合适。

夜已深,脑袋瓜有点不灵光,写的东西文不对题,各位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23 21:24 , Processed in 0.43613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