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86|回复: 1

[【文史类】] 又一本英文清代思想史著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6 13: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怪哉,老怎么写不上新贴。只好用回复试试了。以下为正文


与Elman和周启荣的研究取径不同,以英文发表的清代思想史著作我再提一本。

Huang, Chin-shing. 《Philosophy, Philology, and Politic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Li Fu and the Lu-Wang School under the Ch'ing》(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003) in "Cambridge studies in Chinese history, literature, and Institutions Series"(剑桥中华文史丛刊)

这本黄进兴写的书,题目与论述方式比较像传统思想史。黄是在哈佛读博的,老师有余英时和Benjamin I. Schwartz,与周启荣留在美国不同,黄回到台湾进中研院史语所至今,后来以中文著述为主,他的几本书都有了简体本。

这本书以李绂(穆堂,1675-1750)为主角,探讨了清代前半期(康雍乾)的知识氛围和那时的政治与文化的特殊性格。李绂具有两种身分,一来他是经历丰富的官员,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曾任翰林院编修,历任户部侍郎, 内阁学士,广西巡抚,直隶总督,礼、吏、工、兵部侍郎等官职,二来他也是学者,熟谙儒学,而他的儒学属陆王一脉,与当朝主推的程朱学不同,从李绂身上观察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是很好的角度。

黄进兴认为陆王学脉的追随者在十八世纪时与之前的角色有不同的意义,而康熙对儒家意识型态的雄心,吸收“道统”来巩固政权,使康熙像个圣君,却让知识分子的选择受了限制,并且改变了那时的论述条件。这些变化与争论從李绂身上都可以看到。而黄也在书的前面章节讨论了朱陆异同与阳明心学等老问题,写得相当精要,是这方面很好的导论。

这本书看篇章似乎写得四平八稳,没特出的地方,其实黄是用旧瓶装了新酒,当然他不卖弄那些新奇的理论(那些“理论”他也很熟),他从陆王学派切入,讨论非主流知识分子的意识型态,而之前像李绂这样的陆王学的人是较少人注意他们的处境和心境的(黄的这个研究主要是1980年代前期搞的)。

剑桥于2003年再版这本书,出版了平装本,或许学术市场还不太讨厌这种四平八稳的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7 04: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記得剛上研究所時,所上有必修的「論文寫作指導」一門課,要求學生在一年課程中,完成一單篇論文的寫作,從選題、章節安排、參考資料搜集、論文格式要求等,做為研究生的一個基礎訓練。當時自己想做「近三百年學術史」的研究,但不知道選擇何人為研究對象,便到錢穆先生的書裡找線索。看到「李穆堂」一章時,錢先生提到「穆堂辨朱陸,尤每以言有依據,能抉本真自喜,頗有似於此後乾嘉考證派之所為者」,便疑心余先生「內在理路說」有受其師啟發者。又云:「世第謂謝山上承南雷二萬,下啟二雲實齋,為浙東史學大柱,然言其淵源切磋之所自,其與穆堂關係,實至深切。江西陸學之復興,與浙東姚江之紹述,其意境極相似,而尤相關,此亦言浙東史學流衍者所不可不知也。」覺得李穆堂有此重要性,應該是個可以研究的對象。初生之犢不怕虎,查詢並無相關的研究論文後,便在課堂上提出「李紱與清代浙東史學關係考」之類的題目。授課的教授不置可否,反倒問我清代「浙東學派」的問題,因當時已喜讀余先生之書,便直言章學誠清代浙東學派之說其實不可信,並無此一學派存在。老師反問我,章有浙東「學派」之說嗎?我登時楞住了,想了想,回答他有〈浙東學術〉一文,但不敢肯定是否有「浙東學派」一說。結果便被修理了 ,不敢肯定不要亂說! 回去研究了一下,實齋似乎未創此詞,結果老師又問:「學派」和「學術」是一回事嗎?又答不出來啦!我強辯道,我想研究李紱,又沒要研究章實齋!教授回道,你一年裡是做不了原先設定的題目的,你看過李穆堂的書嗎?我說好像只有台大有,不過是善本書,可能要放假時親自去台大看。老師又笑了!「我當然知道,我台大畢業的,他的著作我也看過,所以要勸你換個題目,不如改做章實齋。」我便直言,近代以來那麼多人研究他,尤其我也看過余先生的《論戴震與章學誠》一書,實在想不出自己還能講出什麼來。結果是引出老師對余先生及David S. Nivison的批評,他說他們不懂章實齋「浙東之學,言性命者必究心於史」的意思!把它簡單想成「理學」與「史學」的關係,當然會否定實齋之說,以前我和錢先生也常討論這個問題(他是錢先生的晚年弟子)!結果我竟衝口而出,「你們講什麼,我又聽不到,老師跟我說這個幹什麼!」同學都笑翻了。還好老師不以為忤,溫然地說,我的重點是,這問題沒那麼簡單,不光在「浙東學派」之有無,而在實齋「浙東之學,言性命者必究心於史」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你要好好去想想。前人的研究成果是否正確,要自己去深思,不要一開始便把它當成無可懷疑的結論去接受,把它當成自己研究的起點。沒有這種認知,對你的研究是有害的。

結果自己便把李穆堂拋在一邊,改做章實齋了!因這段經歷,雖然沒有用心於李紱,心裡還是惦記著。幾年後,大陸出版《續修四庫全書》,但學校並未購置,常常要到別的學校去查閱,心中頗為不滿,便向系上建購此套叢書。系上接受我的意見,向學校提出申請!忘記過了多久,某次竟然在圖書館的編錄室裡看到滿屋子的《續修四庫全書》,當時心情之激動,實難以言宣!便很得意地向館員誇口說,這套書是我建議的!結果換來了一陣陣白眼,「原來是你,害我們編目累得要死,你把你們系上三年的圖書經費都用光了,這幾年內都不能再買別的書了!」呵呵,誰還管這個呢!這是我讀書生涯挺得意的一件事!記得叢書上架後,我還特意去翻閱裡面收藏的李紱著作,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便利。沒有這種大工程,明清學者很多集子是難以見到的!不過,也只是翻翻,並未動念去研究他,畢竟幾年來已走了很遠了!

去年中社科出版了一本楊朝亮著《李紱與陸子學譜》一書,自己也買了下來,但只是對求學生涯的一段紀念。gidiok學士介紹這本書,我只聽聞其名,也並未拜讀過。不過,看了學士的介紹,想起了自己求學過程的一段經歷,心中頗為懷念。沒什麼意見可補充,在此灌個水,把帖子頂上去,讓大家再注意一下這篇評介文字!作者黃進興,史語所研究員,比同門王汎森先入所服務,二人研究範圍相近,但王已做了所長,並在前年當選院士,在學術界似較受重視。現把他的著作目錄羅列於下,供大家參考。

專書
1.哈佛瑣記(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6);大陸版(北京:三聯書店,1997;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2.半世紀的奮鬥(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8);日譯本:臺灣獅子(東京:講談社,1992);英譯本:Business as a Voc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2);大陸版(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4.優入聖域(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4);大陸版(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5.Philosophy, Philology, and Politic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6.聖賢與聖徒(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1)。
7.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臺北:三民書局, 2005 )。

論文
1.歷史解釋與通則的關係:韓培爾(Hempel)觀點的檢討,《食貨月刊》4,8(1974),頁345-365。收入李弘祺編,《史學與史學方法論集》(臺北:食貨出版社,1980),頁393-416。
2.歷史相對論的回顧與檢討:從比爾德(Beard)和貝克(Becker)談起,《食貨月刊》5,2(1975),頁60-75。
3.「分析歷史哲學」的形成及背景,《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6(1976),頁31-34。收入杜維運和黃俊傑合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頁379-389。
4.論卡爾‧曼罕的「相關論」,《食貨月刊》7,6(1977),頁291-296。
5.梁啟超的終極關懷,《史學評論》2(1980),頁85-99。
6.論「方法」與「方法論」:以近代中國史學意識為系絡,《食貨月刊》8,2(1981),頁17-28。轉載《學人》第五輯(大陸,1994),頁391-412。
7.「學案」體裁產生的思想背景:從李紱的《陸子學譜》談起,《漢學研究》3(1984),頁201-221。
8.所謂「道德自主性」:以西方觀念解釋中國思想之限制的例證,《食貨月刊》14,7/8(1984),頁77-88。
9.韋伯(Weber)論中國的宗教:一個比較研究的典範,《食貨月刊》15,1/2(1985),頁32-48。
10.「道德自主性」與「責任倫理」:康德與韋伯的分岐點,《當代》58,1(1987),頁136-138。
11.The Price of Having a Sage-Emperor: the Unity of Politics Culture, IEAP Occasional Paper and Monograph Series No. 10 (1987).
12.「學案」體裁補論,《食貨月刊》16,9/10(1987),頁18-21。
13.清初政權意識形態之探究:政治化的「道統觀」,《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1(1987),頁105-132。
14.Chu Hsi Versus Lu Hsiang-shan: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4 (1987), pp. 179-208.
15.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迷思或事實,《中國時報》1987.12.9。
16.理學、考據學與政治:以《大學》改本的發展為例證,《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0,4(1989),頁889-916。
17.道統與治統之間:從明嘉靖九年孔廟改制談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4(1990),頁917-941。英文版:“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Autocracy: The Confucian Temple and Ming Despotism, 1368-1530,” translated by Curtis Dean Smith and Thomas Wilson, Thomas A. Wilson ed., in On Sacred Grounds: Culture, Scoiety, Politic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ult of Confyciu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267-296.
18.權力與信仰:孔廟祭祀制度的形成,《大陸雜誌》86,5(1993),頁8-34。
19.孔廟的解構與重組:轉化傳統文化所衍生的困境,《當代》86(1993),頁120-133。
20.學術與信仰:論孔廟從祀制與儒家道統意識,《新史學》5,2(1994),頁1-82。
21.孟子的「四端說」與「道德感說」,《大陸雜誌》88,5(1994),頁1-3。
22.The Confucian Tempe as a Ritual System,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New Series XXV, No. 2 (1995.6), pp. 115-136。
23.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困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6(香港:中文大學,1997.10),頁263-285。
24.作為宗教的儒教:一個比較宗教的初步探討,《亞洲研究》23(香港,1997),頁184-223。
25.《野叟曝言》與孔廟文化,《當代》126(1998),頁74-85。
26.毀像與聖師祭,《大陸雜誌》99,5(1999),頁1-8。
27.「聖賢」與「聖徒」:儒教從祀制與基督教封聖制的比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3(2000),頁509-561,727-729。
28.武廟的崛起與衰微(七迄十四世紀):一個政治文化的考察,《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7),頁249-282。
29.「文本」(text)與「真實」(truth):試論德希達(Derrida)對傳統史學的沖擊,《新史學》13,3(2002),頁43-77。
30.「歷史若文學」的再思考,《新史學》14,3(2003),頁81-121。
31.閱讀理論與史學理解,《新史學》16.2(2005.6),頁153-184。
32.敘事式歷史哲學的興起,收入丘慧芬編,《自由主義與人文傳統:林毓生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5.6),頁459-491。

書評
1.評亞瑟‧馬威克的《歷史的本質》,《食貨月刊》4,1/2(1974),頁54-56。
2.評Hoyt Tillman的Utilitarian Confucianism,《漢學研究》3,1(1985),頁164-168。
3.評Benjamin Elman的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漢學研究》4,1(1986),頁339-343。
4.以房為書,《讀書》2003.9,頁80-84。

會議論文
1.Wang Yang-ming's Response to Chiu Hsi's Learning, Conference Paper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Philosophy (San Diego, 1987).

編輯專書
1.杜維運、黃進興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上、下冊)(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初版,1980再版)。
2.康樂、黃進興編譯,歷史學與社會科學(臺北:華世出版社,1981初版,1983再版)。
3.事業與情緣(陳希達先生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出版,1997.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4 03:19 , Processed in 0.10551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