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39|回复: 0

[【其它原创】] 父母代子女征婚“市场失衡”的几个判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6 09: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上电视台报道上海出现父母代儿女征婚的情形,说来征婚的多数是“女找男”,比例高达10:1(11人中有10位为女儿找对象的,只有1位是为儿子找对象的)。以前曾看过的另一个报道比例大约为8:2。总之比例相当悬殊。

可以有以下几个基本判断:

1、社会学研究说,真正“进入”一个城市对两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男性的要求要求要有更多的资源或技能(外地女性嫁给当地人即可\"落户\"生活,男性却很难如此)。同时城市第三产业逐渐占主导也为外地女性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这更加剧了城市婚姻市场的男女比例失衡(也即很多条件不错的外地女性加入了城市的婚姻竞争)。这几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我所知,上海、深圳、厦门都如此,这或许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2、选择取向造成的失衡。社会性动物雌性为保证后代有更好的资源有所谓“攀婚”现象,即寻找更强大的雄性为配偶(相比之下,雄性却更注重雌性的性吸引力——生育能力的表现)。人类也如此,这样下来最后剩下的未找到配偶多为女高男低(以学历做一个“简单化”的处理,剩下的多为学历高的女性和学历低的男性)。焦点房地产网曾有一篇较细致的分析,见/b354613/d43618962.htm,当代城市女性高等教育已和男性比肩甚至已经略微超过(例如马来西亚女大学生录取率甚至已经超过男生),这样一部分女学历较高者则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对象。依文章中上海为例,男高者又有较多人出国或在外,(上海优秀男生出国人数远较女生为多,这或许与观念有关,或许和男性多学理工科较易申请出国有关。在美国深造的中国留学生中男性远高于女性确是事实),这加剧了城市婚配市场的失衡。

3、那么上海男女择偶的比例真如此悬殊吗(10:1或8:2)?我想应也非如此。原因也很简单,比如说,上海男性25-30岁以下约有50万人,女性约有65万人尚未婚配(数字纯属杜撰,举个例子而已),此时许多男性家长尚不十分着急,而女性家长大部分已颇为焦灼担心(甚至许多女儿在25岁以下的家长未雨绸缪,加入了“征婚”的竞争),因此造成父母代子女征婚市场看起来的高度失衡。这一方面与女性择偶的期限较短(最佳年龄在22-28之间,见中国最大婚恋网站——世纪佳缘CEO“小龙女”的访谈。而男性则可以延长到到34、5岁),另一方面也与女性父母承受的社会压力较大有关。而不乐观的“现状”和“将来预期”更加剧了这种担心和焦虑,因而出现更多“代女征婚”的父母,造成看起来“一边倒”的失衡比例。

原创非首发,前天写的。http://www.xici.net/b354613/d43618962.htm,(转到本版在我的回帖最后注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5 04:00 , Processed in 0.08862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