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71|回复: 19

[【文史类原创】]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删改与谬误举隅[原创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1 15: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语文教材本来的面目
署名:陈晓涛
老舍年轻的时候,文稿常被编辑改动,深感头疼,某次,他把书稿送出版社后,在旁标明:“改我一字,男盗女娼。”可能现代社会的人们对 “男盗女娼”这四个字都已经麻木了,更有甚者引以为荣。但在老舍的那个时代,这可是最恶毒的诅咒!
一九二四年八月七日《民国日报》有这样一条新闻:
九江日前江水急流中,突由上流漂来一方木板,上面有人。义渡局急放救生船上前捞救。近视之,则板上仰卧一活着的少年妇人。上半截裸体,下半截仅守一单裤,手足被人用铁钉钉住,不能伸缩,两腿间放一男子之头,鲜血模糊,并树一木标,上书“救者男盗女娼”字样。救生船见其情形奇怪,遂置不理。该妇人叫曰:“请你们将我之板翻转,俾得速死”。驾救生船者亦不加询问,遂将船驶回,而以听见情形告之。众谓此必奸杀案。
年轻时候的老舍绝对没有想到:有一天他的文稿会被大特改,他甚至会像自己小说中的主人翁一样“自绝于人民”。
在讲授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的直觉告诉我:这篇文章肯定被编者篡改过。我从超星数字图书馆下载了课文出处的《老舍文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仔细一对照,果然改了不少,特别是将“好像小日本看护妇”一词改为“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幅的汉奸嘴脸。殊不知到,“小日本”是过去北方老百姓的口头弹,老舍作为擅长采用民间口语及大众语创作的语言大师在这里用“小日本”,其实更是饱含了深厚的民族感情(此文写作与抗战时期)!
在提倡保护知识产权的今天,不加按语地删改作者的文稿,在事先没有与作者商洽的情况下篡改作者的文本,然后编入语文教材,这不仅仅是对原作者的极其不尊重,更是对知识产权的相关法规的漠视。
经典课文《散步》的作者莫怀戚当初也并不知道自己的散文被编入初中语文课本,令人气愤的是,编者不仅删改了原文,而且还不加考证地把作者错编为“莫怀成”。莫怀戚在谈到删改时说:“又对某些文字做了删减,我认为使文章减色一些!”(《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6年04期)
仅以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教材为例,我可以确定删改过的课文居然有十篇:《童趣》、《人生寓言》、《我的信念》、《春》(参见拙作《还〈春〉本来的面目》,《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10)、《济南的冬天》、《看云识天气》(反反复复,多次改动)、《绿色蝈蝈》、《散步》、《皇帝的新装》、《郭沫若诗歌两首》,占这册教材的三分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17: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各位教师朋友能一起交流促进提高~~~找个同行真难,希望大家珍惜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17: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尤其是楼主应该多和我交流交流,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18: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欣赏陈兄的这篇文章。

一、陈兄题目是“还语文课文本来的面目”但文章内容实际是要求课本选文时尽量不做改动或者不改动。

二、语文课本究竟是什么面目?

三、一篇文章入选课本后,它的价值仅仅是要保持自身的完整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19: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太赞成啦:)))
我说类似的一件事,那是我亲身经历滴——

从前啊,有个编辑姓张,好像眉毛胡子全花白啦。不用说,干了半辈子编辑工作了,而且那是一家名气不小的出版社。那叫一个牛!哪个吃字为生的敢不买老张的帐?
那时候,本人算是作者之一(千万别问啥书,因为没用),从交稿到刊出的过程,就是受这糟老头气的历程!
别的不说,只说与上述内容相近的——这老同志除了不断翻新教导作者(基本全是套话)外,最拿手的一绝——专门“修改”别人稿子中带引号的内容,你若争辩,他还更来劲!哪有半点“尊重知识”的知识啊!他哪里晓得作者将书稿交给他,那叫“授权”!——哇~~~~~编辑的无知多可怕!像咱们这等小萝卜头反正也无所谓,而一个刚刚毕业的小编辑就能“枪毙”一部院士的书稿——喝,了不得!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引文是最改不得的哦!
要不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中(偶可没说都是好的东东,而且别看错了以为是传统文化啊)让人不敢忘怀的,就是在处理前人或别人的文本时,尽量要保持原貌!故而才有那么多一套套保持原貌的大书流传至今!否则像瑚琏啦、天人啦那帮古籍侠们还能弄出啥好玩意来?都改了,而且水准极低的“度君子腹”之作(四库是改删的,可基本没有太差劲)不把中华文化毁了才怪呢!虽然不敢说世界上惟一亘古至今数千年(偶不愿意跻身于具体多少千年的争议,因为偶不懂,用个“模糊数学”或“测不准”原理来行事反倒更准确哈)连绵不断的中华文化就靠“不轻易改动”文献来传承,但至少这样的好传统是文明赓续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少名家不断重申“宁愿存疑,不可删改”,回顾一下陈援庵先生语重心长的告诫,读读金明馆主的孜孜教诲,唉~~~~~~~~楼上诸位的发言好啊,请继续,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21: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兄弟们鼓励,我只贴了一部分,稍候继续。好久没有来妙笔贴文章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21: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编急着催稿,而我又有粗制滥造之嫌,兄弟们先帮我修改啊,在这里谢啦
下面我就来逐一分析一下这些愚蠢的改动。
《童趣》选自《浮生六记》卷二的“闲情记趣”一章,课文删除了与之相关的几句话:
年长思之,二虫之斗,盖图奸不从也,古语云“奸近杀”,虫亦然耶?贪此生涯,卵为蚯蚓所哈(吴俗称阳曰卵),肿不能便,捉鸭开口哈之,婢妪偶释手,鸭颠其颈作吞噬状,惊而大哭,传为语柄。此皆幼时闲情也。
这段话放入课文并不难理解,也许是“心怀鬼胎”,亦或是“做贼心虚”吧,语文教材的编者们删去了这段话。
我认为,这段文字真的没有什么可避讳的,现在的学生在性方面不一定比老师懂得少。只是一个缺少道德的束缚,一份如何用理性来解释它的知识。老师和学生摊开了,讲明白了就可以了,为什么非得要在编写课本的时候删掉它?联想起下学期的《口技》一文,我在学生时代就一直怀疑宾客们如何有耐性来听这么无聊的声音,现在作了老师,查了原文才知道:语文教材的编者们删去了口技者模仿夫妻床第之欢的段落。
于是,当教委的大人们看到这种避讳所带来的危险时,各大高校才兴起了“性科学概论”或者美其名曰“青春期健康教育”的课程。如今,充满戏剧化色彩的是,高校周围已被同居的大学生所包围!其实,对于这种切身却形式化的东西,学生们缺乏的仅仅是理性。我觉得,这种理性的灌输应该是在语文课之类的一点一滴,而不是在特地开一门尴尬却又严肃的课程。可是,人们就是转不过这个弯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21: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夜赶稿,贻笑大方

《我的信念》一文本就是译自居里夫人文稿的英文版,居里夫人的“信念”早已被篡改了一遍(甚至是几遍),可我们的编者在把此文编入教材时又是大做改动,其尚且不谈“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类的话,我们能肯定的是:编入教材的《我的信念》早已不是居里夫妇人的“信念”了。由于篇幅有限,我只举一处改动:
原文: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是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现代人的智慧》,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年第1版)
课文: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是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
这一段话的改动其实很微小,编者们只是加了一个“每”,强调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天赋的才能。中国有句古语叫“人贵有自知之明”,文革期间也有一句流行的口号叫“不怕办不到,只怕想那个不到”。我想,居里夫人的成功不是坚信自己对于“每一件”都由天赋的才能,而是找准了自己对于“一件”事情——放射性元素研究——具有天赋的才能!我们一方面在宣扬唯心主义的危害,一方面又在贯彻唯心主义的理论,这也许是中国整个教育界的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21: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朱自清的《春》一文,我可能要多谈一点。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朱自清的大名和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了。大约是五年级的暑假,母亲拿出一份八十年代的钢笔字贴让我练字,字帖中就有朱自清的小传和散文名篇《荷塘月色》。那时的我刚刚步入青春期,读书时和王朔那小子一样,专拣“黄”的地方看,一眼就看到了令我怦然心跳的句子,朱自清竟然形容荷花为“刚出浴的美人”。后来,到了高中,在课本上读到了《荷塘月色》,奇怪的是课文居然删去了这个我以为妙绝的比喻,并且没有加任何说明,于是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学的课文是要经过阉割的!
再后来,我鬼使神差地上了中文系,毕业时又别无选择地成了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等到讲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的时候,我几乎肯定教材上的这篇课文也是篡改过后的产品。凭着大学“古代文献学”课堂上几丝关于校勘的模糊记忆,我开始在浩瀚的资料中收集《春》的版本。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超星数字图书馆找到了一本朱自清的作品集(朱乔森编. 《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自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北京第1版),其中收录的《春》与课文出入较大。再后来,我在1988年第5期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上找到了一篇朱金顺先生的文章——《关于〈春〉的版本》,朱先生的文章严密地论证了:“这书中(指《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自清》一书)收人的《春》,使用的是作者的原文,没有改动过文字。据我所见,解放以来国内所印的《春》,只有它是原文,这是弥足珍贵的。我说这篇《春》的文字为原文,是有充足依据的。……”
结合朱先生的校勘,我又详细比较了原文与课文的差异:
在一篇不足千字的短文中,如此的任意改窜,而且未加任何说明,这种行径是极其恶劣的。特别是诸如“花丛”、“农夫”、“草屋”等的篡改,已足以让这篇《春》失去朱自清散文的个性和文学创作的时代印记。
我觉得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向我的学生详细分析这些愚蠢的篡改!
[原文] 水长起来了
[改句] 水涨起来了
若让如今的小学生来修改病句,怕是也会做如此的改动。中国文字所特有的语言魅力,早就被一些外文语法的条条框框所破坏殆尽。按所谓的现代汉语语法看,似乎“水涨”不错,因为“涨”意味着水位升高。可是,当你完整地读一读原文第一、二自然段时,就会有所感悟:“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原来这五个短句全是用的拟人手法,“长”是人格化,而“涨”只不过是写实而已。“涨”虽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但它破坏了排比的几个短句在修辞手法上的一致性,所以修改的“涨”较之原文的“长”,逊色多了。
[原文]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
[改句]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泛的。
“花丛里”被改为了“草丛里”。这句话是讲“野花”的, “花丛里”、:“草丛里”似乎都可以。但这第四自然段整段不都是讲的“春花”吗? “花丛里”是容不得改动的,这一改岂不弄巧成拙?
[原文]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改句]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这句话有两处改动,删掉一个“窠”字,把“与”换成了“跟”。“窠”字删去有必要吗? 恐怕是删改者觉得国民文化水平太低,怕不认识这个字罢了。这只是一句玩笑话,我倒是觉得窠巢这个词更符合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白话刚刚盛行的语言风貌,虽然白话文已全面取代文言文,但仍不乏文白交杂的语句。
把“与”字换成“跟”也没有这个必要。在这句话里,“与”、“跟”虽同为介词,但“跟”字使鸟儿的曲子与清风流水有了一种主次之分;“与”字则更能表现出“平等”、“共同”的意思,与全文和谐的意境相吻合,“与”字更显贴切。
[原文]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改句]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这句不太长的话居然被改动了五六处。在读者的视野里,原文文字优美,意境深远,极富有诗情画意,一经改动,顿失灵气。“乡下去”改为“在乡下”,已失却了原文的灵动;又添上一个“有”字,视角迥异——这些人好像突然冒出,破坏了原文和谐的画面。
本来先看到“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然后看到“地里工作的农夫”,在“人”与“农夫”之间用“还有”连起来的,是一种顺连的关系。若改为“地里还有”,岂不是把“撑伞的人”也归到“地里”去了吗?显然是极其荒谬的。
“农夫”一词在30年代的作品里也是常见的,这儿用得很贴切,且有时代气息。“披着蓑、戴着笠的”原是刻划“农夫”的形象,为一“的字结构”,作“农夫”的同位语;删去“的”字,则为“农夫”的谓语,这不仅仅是句式的变换,而且失掉了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风格。
分析至此,内心突然涌起一丝酸楚与悲凉: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我的发现,我的简介除了在自己的课堂上讲讲,还会有谁注意?况且,更为糟糕的是,这些讲解甚至会“误导”我的学生,他们可得参加标准答案的考试。第二十二个教师节马上就要到了,我再问自己——“你是不是误人子弟又一年?”。
但不管怎么样,我得吼一声:“还《春》本来的面目,还国文教育本来的面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21: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上课的时候,我的学生突发奇想:
那时候农民比较穷,原文写“披着蓑、戴着笠的”
是说有的披着蓑有的戴着笠,只有条件比较好的才能披着蓑戴着笠,哈哈,有创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09: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云识天气》一文几经改动,在我看来依然是废话连篇,索然无味!按编者说明文力求语言的准确,所以常用“往往”、“常常”的荒谬逻辑,我看还可以改的地方还真不少,如文中的“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就应该改成“云就往往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常常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6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认为所有的文学作品在选编入教材成为语文课本的时候都需要按照原来的面目出现在教材上!当我说这个判断句的时候,我有意将“文学作品”和“语文课本”作了区分。本来,二者就不是一个东西。因为,文学作品是作家个体的文学创作的结晶,而语文课本则是教育工作者按照某一种教育理念在千千万万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认为可以承担教育功能的具有共性的东西。从“文学作品”到“语文课本”,看似简单的转变过程,实际上暗含着复杂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如果,我们单纯地作文学作品的欣赏研究,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它本真的面目进行阅读,但是当以教育载体的身份——语文课本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考虑终极的教育目的。有时候,必要的改动是需要的。(当然,也不否认,有些改动确实曲解了原创者的本来意图)。
   所以,我的观点是:必要的改动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但前提是,改的恰当,改得有理!因此,改动需要慎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1: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色蝈蝈》一文的失败不再于编者们删除了文章最后一段关于蝈蝈交配的文字,也不再于编者们对个别字句的修改,而在于愚蠢得他们根本没有搞清楚“绿色蝈蝈”为何物。
显然,教材的编者把课文中的这种“绿色蝈蝈”当成了人们常见到的那种会鸣叫的蝈蝈,可教材中的彩色插图居然是一只肥胖的绿色蝗虫。就课文所作的说明和介绍来看,我们觉得“绿色蝈蝈”就是四不像:
一、像螳螂
从外形看。文章对绿色蝈蝈的形体是这样描写的:“这种昆虫非常漂壳,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教材中描写的这种形体,绝非是教材插图中的那种胖蝗虫,而更像螳螂。
从习性和食物上看。蝈蝈一般生活在庄稼地、草丛以及比较矮小的灌木丛中,而蝉螂却经常生活在较高大的树木上,并且能捕食蝉和其他昆虫。蝈蝈则则主要以植物的花、叶等为食。
人们常说的一个成语是“蝉螂捕蝉,黄雀在后”,却没听说过“蝈蝈捕蝉”。
二、像蝈蝈
现代汉语辞典(第五版)对蝈蝈的解释是:[蝈蝈儿]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腹部大,翅膀短,善于跳跃,吃植物的嫩叶和花。雄的前翅有发音器,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按照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恐怕课文只有描写叫声的段落才与“蝈蝈”吻合吧。
三、像蝗虫
看看教材中的彩色插图就知道那是一只肥硕的蝗虫了。
四、像螽斯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螽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触角曾丝状,有的种类无翅,雄的前翅有发音器,雌虫尾端有健壮的产卵管。善于跳跃,一般吃其他小动物,有的也吃植物,是农业害虫。
教材说描述的“绿色蝈蝈”: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有时候没好吃的,甚至还吃一点青草。可见“绿色蝈蝈”的食性正好与螽斯吻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1: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材对于《郭沫若诗歌两首》有一条注释:经作者同意,略有改动!我想,这改动一定很重大吧,不然怎么会惊动郭老。我立即找来《郭沫若全集 文学篇》(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与课文对照,发现课文居然只是改了一个词:把“市街”改为“街市”;删了一个词:“哪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再走”改为“是他们提着灯笼再走”;添了一个字:“那隔河的牛郎织女”改为“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这么无关痛痒的改动,为什么还要郑重其事地加一条:“经作者同意,略有改动!”呢?我想,这正体现了编者们的奴颜媚骨。郭沫若的人格不佳,但官做到很大,又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三面红旗”之一,所以编者认为郭老可不比其他的作者,他的文字哪怕只改一个字,也要征得他的同意!以后要是想再改,恐怕得下地狱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6 13: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官本位思想笼罩下的学术本来就是有很多奇怪现象,只要是大官,呵呵,(其实是秘书写的)发言稿也会冠冕堂皇地成为课文(如果没记错,早有例子了......)那想改更不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6 14: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江南生2006-12-26 13:24发表的“”:
呵呵,官本位思想笼罩下的学术本来就是有很多奇怪现象,只要是大官,呵呵,(其实是秘书写的)发言稿也会冠冕堂皇地成为课文(如果没记错,早有例子了......)那想改更不得了!
大官并非粗人,秘书文笔未必就不能上教科书。:)小R要跟兄唱反调啦~~请兄莫怪。
官级越大实际能力越强,这点大家应该都不可否认,世袭制被摧毁后,官员选择和任免都要经过一定程序的考核才会实现,那么如果该官的确是“混子”,想必也混不了多大的官,毕竟现在国内都比较务实,靠混不是长久之策。而秘书则是御用文人的现代版,他们文笔卓绝的也有不少,至少都有科班以上的水平吧,这类的文章出来别的不敢说,至少可以锻炼下文笔吧,毕竟为官说话谁都不敢怠慢,尤其是为了讨好领导,使出吃奶的劲的秘书也比比皆是~~:)
所以,他们的文章入教科书(没说是不是正文哈,参考作文)也是不错的~~:)大家别砸我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20: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已确定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版)》2007年第3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07: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ccnutao20042007-01-07 20:30发表的“”:
本文已确定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版)》2007年第3期
恭喜一下~~~红包拿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16: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文章,有理有据,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5 20: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可以考虑放在《中国语文》上发。 但对这种现状那就不值得生气了。中国啥时候可以看到原版思想?除非和作者亲处。其实就是楼主查看的“初版”可能已经是删节本了。要知道,鲁迅的日记都经过许广平删节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3 06:34 , Processed in 0.13728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