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296|回复: 5

[【其它原创】] 从教育的目的谈如何做好一名教师(原创首发 《书路投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6 14: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呵呵,学校里面教师培训时的作业论文。《书路投稿》


教师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对于教育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做好一名教师从宏观到微观可以有方方面面各种不同的要求,但无论如何,教师的行为需要和教育的目的相一致。教育的目的从古到今也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根据时代对教育目的的要求,探讨如何做好一名教师。
一、教育的目的重在传授学习的方法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从古到今,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思想是不断演进的。在古代,知识的传播途径和速度非常有限,人们通过教育主要得到的是知识。对于同样的一个观点,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理解全靠自己的悟性。尽管后来提出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说法,但更多强调的还是对已有知识的理解。
目前,人类社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由对自然资源和金融资本的依赖向对知识的依赖转变;经济的增长更加依靠知识的创新水平,依赖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知识经济和“知本主义”导致教育由社会边缘状态进入社会中心,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同时,知识爆炸和信息的集聚增量、产业结构的变化、职业的转换加速,导致教育的持续性更加重要而迫切,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保障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
教育与人类文明和社会变革新关系的形成以及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持续性教育和学习的必要,宣告传统的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时代已经终结,人类社会已进入“后教育时代”。“后教育时代”有许多特征,其中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学习终身化,即终身学习时代。
曾经,中国式教育被广泛称为应试教育。其实,由于对考试分数的过分崇拜,中国教育早就由应试教育演变成了竞技教育!有这么一篇报道:“79年,中国教育考察团考察了美国,他们看到的美国教育简直不值一提。学生不做家庭作业,上课纪律差,一天胡思乱想,课堂纪律差……”得出结论:中国科技能力将在二十年后全面超越美国。二十年后的情况,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二十年,美国据说有59人获诺贝尔奖。另有报道“中国孩子的聪明、勤奋举世闻名,在“奥赛”中频频获奖,但在1995年青少年想象发明国际大赛上,中国选手全军覆没,只获一个三等奖(其中可能存在老师的功劳)。”
目前中国式教育的培养方法,其本质和运动员的培养没有什么两样。各类神童、状元、冠军,无疑是这一教育方法的杰作!但结果和专业运动员一样,所培养的学生其实是不健全的,高分低能成了最好的注解。
在学校学的的书本知识只是人生成功的一个根本不重要的因素。因为,对大多数的人而言,其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满足工作所需要的必备知识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可以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但现行教育却为此付出了全部的资源和热情。而比分数更重要的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勤奋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创新能力、身心愉悦与健康等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尤其严重的是,当考试分数变得不重要的时候,学生失去了奋斗目标,完成高考进入大学的高中生,释放了所有压力,竞技教育也就变成了休闲教育,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也就层出不穷地发生在高校校园……
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能够通过离开学校后的不断学习,不断的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对于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性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的
在1919年4月,也即五四运动前后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对教育进行调查后提出的《教育宗旨研究案》中提出当时国家的教育宗旨是:“采英、法、美三国之长,拟以‘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为教育宗旨。所谓健全人格者: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所谓共和精神:一、发挥平民主义,卑人人知民治为立国之本。二、养成公民自治习惯、卑人人能负国家社会之责任。”可见,当时的教育家们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极为重视的。
在我国古代,教育的目标中一直是把人性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的。《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因此古人就把学问的目标层次定位在明白优良的品德,与人很好的合作,达到学业的最高境界“至善”上。具体又分为两个方面:对自己,是“诚意正心修身”;对社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决不是仅仅停留在“格物致知”层面上。
《学记》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其教育的目标层次分明,从“离经辨志”,到“敬业乐群”,再到“博习亲师”,再到“论学取友”,然后“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最后“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就是把“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决非仅仅为了谋生。
而反视今年来国内高校陆续出现的“硫酸泼熊”事件、高校和科研院所频繁出现的博士跳楼事件,甚至于当年名噪一时的中科大少年班学生宁铂也会看穿尘世出家了,这些事情无不凸显了我们目前教育侧重技术而在人性培养方面的缺憾。
在专业化教育理念无限扩张的大前提下,教学的工具化、功利化色彩越来越浓厚,还有多少年轻学子自觉地重视人文素养的提高?过去那些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工程师,包括负有盛名的李四光、丁文江、竺可桢、茅以升等人都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写得一手好文章,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非凡的造诣,而且对人文科学也有许多独特的见解,真正是文理贯通、学究天人。这种良好的传统为什么没有能很好地保存下来,这与我们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大学教育的导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过分地强调专业分工,只关注工具价值、技术教育的实用主义倾向愈演愈烈,忽略甚至放弃“无用”的人文教育,技术取代了一切,实用心理、职业技能本身几乎成了最高的价值诉求,其结果只能是产出大批白字连篇、有技术无人文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
我们得考虑应该以人类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文化去充实我们的下一代的心灵,使他们在具有丰富的人类精神文化的基础上来塑造其完整的人格,再来掌握一技之长,来为社会服务,来完成自我的实现,或曰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以前的教育缺少精神和人性的东西,现在的教育必须把重点放在培养人的“精神”上。
三、教师应避免让教学成为一种体力劳动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究竟该学什么?如果学习的起点是一样的,都把数理化学一遍,由于新的内容层出不穷,要学的不就越来越多了吗?但目前,仍有大量教师和学生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就了一大批考试专家。学生可能对于相对比较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但却无法正确的理解究竟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学生可能通过学习具有了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但缺乏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在自己所从事专业进行借鉴,或者说相互融会贯通的能力。不可否认,各种专门知识都有其个性,反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所有事情都是有其共性的,能否从繁杂的专业知识之间,发现其中的相通之处,对于提高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帮助。
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或许这在过去,这种培养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是有益的。但在目前信息获取及其方便的今天,如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让学生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让他们学会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学生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可能更为重要。公式忘了,可以查到,但如果不知道如何去查相关的公式,可能就比较糟糕了。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但目前教师的精力却被大量的授课任务所牵制,使其难以有足够时间对教学工作做出足够的改进。目前编班授课仍是学校里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编班授课与一师一生的教育是根本性质不同的两种教学组织形式。一师一生教育的优点是可以针对学生个体的特殊情况施教,而且学生可以随时提问。然而此形式功效低微,属“手工业”性质的教学。编班授课的优点是大大节省了授课教师的人力,属“工业化”性质的教学。但其授课内容不可能与全班每个学生都完全适应,亦即学生须迁就授课内容。然而正是由于在一定条件下学生是能迁就授课内容的,所以编班授课能被采用。在编班授课中是不允许学生随时提问的;如个别提问过多,则必破坏对整体的授课。换言之,个别学生产生的问题,未必是其余所有学生也存在的问题,不能给个别学生“开小灶”而把其余学生晾在一边。也正因为如此,编班授课条件下还需要另外安排答疑,以满足个别学生的需要;还需另外组织练习和讨论,以巩固、深化和学活授课的内容。通常学校里编班授课的人数为几十个人。由于看到了编班授课节省教师人力的巨大效益,有时会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辅导、个别答疑的做法,授课班人数达到数百人。
但其实,和备课劳动相比,讲课劳动的用脑不仅比备课的用脑轻松得多,而且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备课劳动本质上与作家的写作相同,其劳动过程中的用脑具有研究和创造的性质。讲课劳动本质上与说书人的说书相同,其劳动过程中的用脑属调用头脑中娴熟储存内容的性质。因此讲课其实只是一种体力劳动。也有人讲课是不备课的,但必定是同样的内容此前已讲过多次,否则就不能达到应有的精炼程度。那样的话,就要浪费听众或多或少的时间。
如此看来,完全可以一门课程或者一个内容全校甚至全国采用同样的授课方案,或许国家目前正在推广的“精品课程”就是基于这一考虑,采用电大的方式进行讲课。例如对于某一段内容,大家都采用某个名师的精品课程教学录像,而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备课和辅导上,无须年复一年或者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重复几乎相同的内容,这无疑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讲授是用嘴来讲授,教材是用文字等手段来讲授。把讲授内容印刷出来就成为教材。把讲授内容录音或录像就成为音像教材。把讲授内容放到互联网上就成为网络教材。把教材做好了,讲授就没有必要。教材与讲授并没有必须搭配的关系。如果一个内容,学生看了教材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听课呢?如果编班授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强制学生专时专用学习一门课程,这无疑是很悲哀的。
教材有可能过时。有局部过时和大面积的过时。大面积过时的教材须重编重印。如只是局部过时,可用针对那个局部的讲授来弥补,无须作系统的全部的讲授,而且也可以印发针对那个局部的修订教材而无须讲授。在教材为音像教材和网络教材情况下,不论是局部修订还是彻底重编,都不很费力和费时。
如果能将教材编写的思路调整为完全包含讲课时所能提供的引导、启发等等作用,再辅以充分利用各种已有的教学手段和进行认真的辅导,或许教学质量不会比这种体力劳动式的授课差,而教学质量的改进速度则会大幅提高。
四、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目前的学校教育大多立足于让学生有一个好的职业,学校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将来在社会上“吃得开”。于是纯粹的传授技术,包括认字技术,辨词技术,读书技术,作文技术,计算技术,实验技术……这种技术教育就是提倡“技术至上”,其内在实质,还是唯力是视,唯利是图的价值观。这种教育有时以“全面发展”为口号,有时以培养学生某个方面“个性特长”为旗帜。其实一旦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又把“全面发展”理解为每门功课都考试优秀;把“个性特长”理解为能歌善舞或能写会画或会打球跳高之类的技巧。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谋生。然而我们都知道,仅有一技之长而没有完整的人格是不行的,他很可能会走向社会的对立面,而成为专业的越轨人群,比如黑客。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导致了教师的思想也有了很大偏差,现在有许多教师很善于写论文写书,著作等身;可仔细读来,却如兑了水的酒淡而无味。他们很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神秘化,故弄玄虚。浮躁的心态诱生很多浮躁的手段,但这却是当今一些学者出成果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著作等身,迅速名扬国内外;才能很快评上高级职称,分到房子得到官职,书中才有黄金屋。但这样做,其整体效果是:学术界表面上看来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各类论文专著花花绿绿,汗牛充栋;各种新观念、新思维新思潮层出不穷,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但结果是学术研究质量整体滑坡,抄袭剽窃触目皆是。也间接导致了下一代学生素质的下降,在大批教师们这样做的时候,学生们仍在悄无声息的成长,在接受着教师们的熏陶,他们并不会等着教师们成长后再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师德水平如何,决定了下一代公民素质水准。除了业务知识之外,教师更要有自我完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与人格,这并不是说,老师必须是崇高道德的化身,但老师应起码是公民道德的躬行者和健康人格的真诚传播者。为师者需要坚守精神的家园,如同军人就应有牺牲精神一样,坚持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也是一种职业的崇高。
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一个明明白白的人:具体就是说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学生具有的能力是次要的,而想做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这一切,需要自爱具有相当人文素养的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五、结束语
教育不仅深刻地作用着一个人的一生,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命运。国家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的关键就是教育。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全面谋划自己未来前程的民族,必须认真审视我们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例如我们的教育是否着眼于开发每个人的潜能?是否着眼于激发每个受教育者学习的兴趣?是否着眼于帮助每个受教育者对自己建立起足够的自信与自尊?是否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本文从教育的两个基本目的出发,讨论了如何做好一名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6 16: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教育的目的重在传授学习的方法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很多人这样说, 这说法说不上错, 楼主的想法相信很多人都会认同, 但细想下这问题是值得讨论的.

学习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义)学习知识, 为什么不着重传授知识?

常见的原因是因为知识无穷无尽, 老师所懂能教毕竟有限, 只要教晓学生如何学习才是正路. 但我们每天课堂所教所学, 全都是知识. 而且这些知识都是经过教育专家长时间研究, 确保是学生最需要的基础知识. 如果说单单说传授学习方法, 为何不直接开办学习方法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20: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以为,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但是教人打渔的过程他肯定会得到一些鱼的
不传授知识是无法单单传授方法的,只是重在选择哪些知识来传授方法,这存在一个效率最优化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7 08: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很对,目前学校给老师的压力也很大,希望能有较好的措施来给教师也减负~~坛子里也有几名优秀教师,都过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7 11: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美的理想与畸变的现实

在教学中,方法与知识应该是一对完美的结合体。一般来说,方法是导向,好的方法可以给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带来莫大的便利。而知识的原貌又包含的方法的雏形,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脱胎或来源于知识。我个人比较喜欢体育,特别是足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从体育可以体会到力量与技术、实力与战术的完美统一。你看足球场上,那些让人难以忘怀的漂亮动作和射门,没有一个不是血肉交融的,没有一个不是水乳难分的。同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既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又不能忽视知识的传授。方法与知识两者相得益彰,应该是完美的结合体。就像鸡蛋互生一样,两者只有在相互统一与协调中,才能得到最大化。倘若将它们硬性割裂开而突出强调其中任何一方,那么结果肯定不会是事实难以容忍的。

然而在现实中,上面的完美理想却发生了严重的变形。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一个升学率就把学校、家长和老师压得抬不起头。为了追求升学率,社会各界一般会默认用时间泡成绩的做法。于是,学生就变成了考试与做题的机器,而老师也成了“填鸭”教学的罪魁祸首。就这样,方法与知识的关系发生畸变。大的体制如此,我辈小人无力改变。所以与其空谈体制问题,不如从自我做起,切实做点事情以挽回损失。个人以为应该从一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创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将所接收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样既能保证知识的收获,又可以得到方法甚至理论上的提升。第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适当的指导。说实在的,在当今网络发达的社会,我们老师的某些方面的知识并不比学生多,只不过我们经过多年的专业教育与学习,在专业上略强于学生罢了。学生接触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根本不能与我们那个时期相提并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所以,给予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和生活经历,自主选择和创新方法,才是传授知识的最佳选择。

上面是我的一点想法,可能有的地方很不成熟,望各位多多指正。

另外有一点建议:我看到斑竹发了一个会员调查帖,就回帖来看,该版块专业相当复杂。如果谈论专业性比较强的话题,可能会缺乏讨论的平台。但是会员一般都与教育业有关,如果能找到教育业相关的话题来讨论,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7 16: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兄台的提议。兄可能还不知道妙笔还肩负着收集《书路》文稿的职责吧,呵呵,这个跟妙笔的讨论无没有关系~~just a jo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5 09:20 , Processed in 0.18681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