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96|回复: 0

四代重歼:中美关系质变需太平洋战争?

[复制链接]
hcywjz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0-17 07: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部分人都认同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所拥有的实力都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多极化和单极化的代表者,中美关系还涉及到多极化与单极化的矛盾。中美关系,还代表着当代新兴大国之间与既有强国处理关系的一种模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美关系的重要性都是无可辩驳的。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美国对中国的关系一直有一种假象,就是美国两面下注。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揭露了美国两面下注的阴谋。事实上,美国的两面下注本质上是出于对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希望通过对中国下软刀子将中国像前苏联一样击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中美关系无论如何发展,都不是人的主观意志能够简单决定的。追根溯源,中美关系是客观实力对比的主观反映。中国想要改变美国两面下注的态度就需要从实力对比上入手改变。原则上来说,中国并不希望将美国的压力主要承担在自己身上。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中国和美国,最直接的较量不是在中东,也不是南亚,更不会是中亚。人类尚未具备脱离海洋世纪的条件,二十一世纪也被誉为太平洋世纪,中国和美国又地处太平洋两岸,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中美关系发生质变的区域应该是太平洋地区。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历史上,大国之间关系的质变往往有战争发生。法国和德国、美国和日本、美国和英国之间关系的质变点都曾经伴随着战争。中美关系又涉及到了后起大国对于既有强国霸权挑战的问题。中美关系的质变点会否引发战争自然是中国人所关心的问题。与美国这样一个国家发生战争不是不敢,而是代价太大。德国想崛起,最后以战争挑战英国,倒把美国给抬上来了。这就是前车之鉴。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世界上也有不少大国关系是在相对平和的状态下发生质变的,就比如说美俄(苏)关系。如果美国通过一场战争将苏联压下去,那么其要付出的代价应该会远远大于几十年的军备竞赛。然而,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也不意味着没有交锋。和平崛起恰恰应该成为这样一种方法论,也就是如何把能量激烈的爆发形式变得相对较为平缓。美国应用各种手段牵制、消耗前苏联的国力,把战争手段质变所需要的能量慢慢地释放出来,用更长的时间等待质变点的到来,最终达到把苏联拖垮的地步。一战前的德国正好相反。当时德国整体上处于有利的上升期,可以逐步消耗英国并加强自身实力的时候却选择了毕其功于一役的这种急躁方式。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无论是一战前还是二战前,英国都希望逃避与德国的直接战争。两次大战,都是德国用极端的做法将英国逼到了战场上。从心态上考虑,美国对中国也类似于英国之于德国。美国对中国两面下注的做法给双方留了一条后路。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大国,这一点上美国和英国是相似的。美国也能够认识到,与中国进行一场战争,是双输的结果。无论战争结果如何,最大的受益者都是其他大国。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美国对于中国还停留在和前苏联类似的想法,即通过遏制以达到削弱的目的。当然,也要看到,美国现在比冷战期间要相对更成熟一些。很明显,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要远比现在的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张。前苏联解体之后才十几年,美国就很明显地感觉到了来自中国的压力。一系列的事实让美国明白,挑战者永远存在。确切地说,美国并没有指望中国像前苏联一样崩溃。美国的目标是延缓中国对于美国的追赶。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一个大国的持续发展,必须以足够的利益空间为前提。日本之所以发展总是有限的,就是因为没有更为广阔的利益空间。这也是促使日本先后挑战中国、俄国和美国的客观原因。英国海军的没落甚至国力的衰退,并非简单地因为两次大战,而在于两次大战导致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力减弱,最终殖民地纷纷独立。失去了足够的经济利益支撑,想仅仅从主观上来维持一支强大的海军的想法也是不现实的,甚至根本是错误的。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中国的利益空间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也在稳步上升。中国所面临的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就是从渤海到南海都直面西太平洋水域。中国必须抓紧时间用必要的手段建立起与利益空间更为紧密的联系。现代军事兵器的特点是远程点对点打击。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海洋力量要以广褒的西太平洋水域为目标才能给中国国土及中国海运航线带来相对意义上的安全感。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考虑,西太平洋地区本身也属于利益空间的范畴。美国低成本遏制中国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中国还没有足够的威胁美国核心利益的条件。抓住了西太平洋,也就意味着中国手上拿到了敲击美国大门的权力。成本变高,中美关系就会发生质变,美国遏制中国的态度也会发生本质性的转变。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现今,美国总把自己看成上位者,对中国的行为指手画脚甚至横加指责,甚至把遏制中国当作一个轻松的话题来谈论。当中国取得东太平洋钥匙的时候,美国才会把中国当成平等大国来看待。仰人鼻息的日子也将由此结束。从此,美国与中国将不再是遏制与被遏制的关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关系。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并非说西太平洋地区对美国不重要,只是相对于东太平洋地区的重要性而言,西太平洋地区的重要性还是有差距的。东太平洋相当于美国的西大门,而东太平洋只是大门口前的草坪。而且相信到时候美国仍然可以在西太平洋地区保留一定的军事据点,不过在中国军力威慑之下,对中国的意义不大。更何况一旦出现紧急状况,美国还可以通过大西洋实现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某些情况下,必要的割舍是需要的。美国就曾经忍痛让出数百万美国军人曾为之战斗的越南。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中国军事力量上升会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压力。在西太平洋地区,由于美国的战略线与本土的距离过于漫长,美国遏制中国所需要投入的力量要远远高于中国在这个方向所投入的力量。以中国力量的上升趋势来看,这种状况迟早要被打破。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中国海军将要突破第一岛链的原因。中国只有这一扇大门,却被美国堵住了,中国当然会在这个方向集中全力。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兵形似水,避高趋下。一旦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给中国让出一条路,中国的压力就会不继续针对美国。中国还有自己的印度洋生命线。虽然不至于全面进入印度洋,但是在印度洋的一定军事存在还是必要的。这就意味着中国到时候也会承担来自印度的海洋压力。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美国所最担心的还是中国到时候会不会把自己的力量向东太平洋地区延伸。因此,即便美国未来迫于压力对西太平洋地区放手,那也必然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期间,需要各种利益交换,中国也必然要在某些问题上付出一定代价。如果中国采取过分的态度,不愿意有任何利益的丢失,那只能导致美国对中国拥有西太平洋之后的行动感到怀疑。一旦中国的行动让美国感觉到中国很可能兵锋指向东太平洋,那美国就未必愿意退出西太平洋了。对美国来说,假如迟早一战的话,那迟战不如早战。毕竟,美国现在是优势方,而中国处于上升期。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中庸主义有时候并不代表无所作为,他可以代表着中国文化所传承的智慧。我们不能让美国认为我们是害怕他,这样美国必然还会加紧对我国生存空间的限制。这也就是说,中国在必要时候要亮亮剑。然而,总是亮剑合适吗?国际关系不是国际军事关系,而是大国之间以实力为主体所进行的博弈。事实上,大国之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和平时期,也就是战争准备期。战争的结果往往早在战争准备期就已经决定了。因此,中国人更要敢于在必要的时候韬光养晦。在被压制了百年后才有了新中国,想要韬光养晦,难度甚至比亮剑还大。平缓地与美国实现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权力交接有赖于温和的态度。温和的态度体现在国际交往上就是冷静而不冷漠。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当然,我们也要做好另一手准备。美国国内的新保守主义势力的抬头趋势比较明显。如果美国执意遏制中国,不愿意从西太平洋地区退出,那我国就只能与美国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这个过程中可能引发新的冷战甚至热战,我们都是要有心理准备的。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总而言之,中美关系的质变有赖于太平洋地区力量对比的改变。这个质变点并不一定有战争发生,但的确存在着战争的风险。一方面,我国要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随时准备亮剑。另外一方面,要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作为长期的目标,而不是一件随时可以抛弃的外衣。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国做出一定让步之后,中国要懂得克制自己的行动。不要轻易让力量进入东太平洋地区,挑动美国的紧张神经。既然美国能够有计划地退回去,就意味着中国至多还仅仅在太平洋地区与美国力量接近,在整体上的差距是必然存在的。忘乎所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即便以后中国的力量超越了美国,我们也不要把美国变成牵制我们敌人。美洲地区太远了,有美国这样国力雄厚的国家存在,全面进入的成本太高了。戒焦戒躁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是绝对必要的。军国主义的日本、威廉二世的德国、路易十四的法国都已经用国家的命运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历史的诠释。转自81.chin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1 01:47 , Processed in 0.3007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