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67|回复: 0

转载:董进宇:有效沟通与成功心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9 18: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演讲者简介:

董进宇,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律硕士导师,吉林学源律师事务所律师,吉林省博瑞智企业管理顾问公司首席培训师,兼任平安保险、河北华龙集团(长春)公司、中国人寿、长春国商等大型企业的法律顾问和培训顾问。

正文:

北大的老师和同学请我来作这个讲座,我想到了很多,首先想到的是这些年发生在北大的一系列故事,其次是想今天向大家传达一些什么信息,再就是怎样和大家沟通。事实上,今天由我一个人来和大家沟通,能否沟通好,是检验我们今天讲座成功的尺度。我想任何有效的沟通,它都需要相同的知识背景,相同的思维方法,相同的价值理念。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同样的问题,恐怕就不能完全达到沟通的效果。

曾经有一个演讲者想证明酒精的害处,他在讲台上摆了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一个装的是白水,另一个是酒精。这个演讲人拿一个虫子放到白水里,虫子游来游去,他又把虫子拿出来放到酒精里,虫子游了几下就不动了,死掉了。这时演讲者非常得意地对观众说:“各位!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沉默很久也没有人吱声,后来后排有一个醉醺醺的声音说:“这说明人要是喝酒他就不招虫子。”

我想,这就是说要做有效沟通,我让你往西考虑,你偏往东考虑,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达到沟通效果。事实上,我们如果了解了一点语言哲学的话,就会知道一个特定的句子,在去掉上下文后可以任意解释。也就是说,一个语句如果没有特定的语言背景的话,这句话没有确定的意思。因此我希望今天我们能够遵循沟通的基本原则,即先不去批判,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到搞懂对方的意思上。待我们真正弄懂了对方的意思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有效沟通。

我认为要研究沟通,实际上是研究语言的艺术。今天我为大家简单地带来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第一个话题:你沟通的品质决定你人生的品质

这是一个命题,这个命题深刻可以深刻到人生的最深层。人的一生有三个最基本的关系:第一是你和你自己的关系,第二个是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跟别人的关系,第三个是你跟上帝的关系。

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教授在总结20世纪心理学成就时说过一句最经典的话。他说:“在我看来,20世纪心理学的最大成就莫过于自我观念的创立。”自我观念是描述一个人行为的重要概念,它指你在内心里是不是完全接纳你自己,喜欢你自己,爱你自己,也就是说你自己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子,你是否百分之百地认为自己有价值,你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以及应该被怎样对待。自我观念决定人的行为界限及行为方式,这是你跟你自己的关系,当你内心里不能完全地接纳自己、不能百分之百地认可自己价值的话,你就很难正确地跟别人沟通。其实很多人在一生中跟自己较劲,有事想不开,对已经过去的事不能释怀,拗不过自己……就是因为:“和自己沟通不畅。”如果你没有学会和你自己的沟通技术,那你一生可能都无法解决这第一个关系,如果不能做一个完全自我价值的人的话,你就会活在自卑里、愤怒里,活在与其他人的比较和冲突里。

第二个关系是你与他人的关系:你与父母的关系、配偶的关系、友人的关系、上下级的关系,也就是你作为一个主体与其他主体的关系。人是一种群居的动物。如果说你不能和其他人建立起一种稳定的相互关爱的关系,你就失掉了作为群居动物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技能。而沟通技术是你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的前提。代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人际关系能力对其成功的贡献是85%。可见它对我们的无比重要性。

第三点是你跟上帝的关系,也就是你生命意义的来源。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上帝是一个比喻意义上的主体,说的是“人生的意义”:你为什么要活着?你从哪儿来?要到哪里去?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什么是爱情?等等,这样一系列问题,这实际上深层上是心灵层面上的东西,我们要寻找生命的确定性和人生的意义,也就是你跟上帝的关系。在你的自我生命里,如果跟上帝沟通不畅,你找不到意义,你实际上就启动了一个自毁程序,活在无意义里,会产生无奈、无助、无价值,最后你不可能活出一个有价值的人生。以上这三点都取决于沟通。今天我们主要讲第二种关系。

第二个话题:你和他人如何沟通

沟通的最大问题是语言的模糊性。普通人和最杰出的人的最大差别在于:杰出的人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他做事说话明确具体;而普通人的最大问题是语言模糊笼统。

一个女人恋爱了三年,男朋友跟人走了。这个女人从此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那么这句话到底是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难道她和每个男人都谈过恋爱?自然没有,那她怎么知道所有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实际上这句话表达了对男人的愤怒,对某个男人的愤怒,但她就会笼统地说成所有的男人,此为笼统、模糊!人类所面对的客观事物几乎是无限的,人类用有限的词汇这种抽象的概念工具描述表达无限的事物,就出现了一词多义。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赋予词语以“意义”的,A说这个词代表这个意思,B说这个词代表那个意思,所以他们两个在正常情况下是相互误解着的。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彼此误解是正常的,彼此之间真正理解绝对是特例。社科院的周国平说了一句最经典的话:“男人和女人因为误解了,才结婚了。后来理解了,就离婚了。”说得太对了!人和人之间误解是常态,理解是特例。

我们先从正面来简单地介绍几个基本的概念。

1.人是语言的动物

语言是人类最后的家园。这句话是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的。在我们心目中,家是一个凝固不动的地方。实际上,假如我们把地球上人们生活的时间拉长成一百万年,那么我们现在钢筋混凝土的家实际上不过昙花一现。所有我们认为凝固不变的东西,实际上只是在时间轴上人为地凝固于一点而已,如果我们把时间轴一扩大就都是变动的。那么对于人这种生物,地球不过是我们短暂的家园。如果再过500年,恐怕人类就会移民到其他星球上。那么人类在本质上,是一个流动体,是一个流浪儿。海德格尔说:“人的存在形式之一是语言。语言是人类精神的家园。”所以我们重视语言的程度要达到这种高度。

2.语言是精神的人的存在方?

关于人格模式的假设可以有各种假设,比如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霍妮的“真我,现实我,理想我”等等。实际上大家都知道的最简单的分类是:“肉体上的我”和“精神上的我”。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是谁,你是指他的肉体呢?还是指他的名字呢?还是指他的什么?人作为一个肉体,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炼了还原为稀有金属和碳水化合物,放到市场上去卖,大概是七块八毛五。所以人作为肉体上的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他的精神,而精神的人主要是以各种信息的方式存在于人的潜意识里,其中最主要的信息是语言。所以我们说精神的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是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在本质上是语言生物。

3.语言本身就是力量

实际上政治统治的力量归结到最后是语言的力量。现在语言哲学有个概念叫“话语霸权”。按阿德勒的说法,人是在三个基本前提下来生存的:第一,人是地球人,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地球的物质环境下来生存;第二,人是一种群居的动物,你终生需要和其他人来建立合作的关系;第三个是两性的人,人是在男女两性的关系中生存的。

这是你生存的三个基本条件,人作为一种群居的动物,究竟是什么在统治着人类,是强者的肌肉力量?是我们发明出来的武器?实际上是通过语言的方式。一个敢于站起来说话的人成为领导者。人这种群居动物是通过语言的交流,通过语言的方式建立起来政治体制,建立起来整个社会模式等等。

语言作为力量在即席对抗的时候大家可能都知道,是攻击对方、回应对方的巨大力量。德国诗人海涅(是个犹太人)参加在二战前夕的一个聚集会,有一个反犹倾向很严重的旅行家大谈在太平洋的一个岛上旅游时发现的许多奇妙现象。当他发现犹太诗人海涅在现场时,他说:“在座的各位,请猜一猜,我在岛上发现了什么奇特的现象?我发现在那个岛上没有驴子和犹太人!”这时海涅站起来说:“先生,我相信咱俩要是去那里的话就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在即席对抗时,你会发现语言有巨大的力量。丘吉尔在与他的女政敌进行辩论的时候,那个女政敌瞪着丘吉尔咬牙切齿地说:“丘吉尔先生!如果我是你妻子的话,我就会在你的咖啡里下毒!”丘吉尔盯着对方说:“如果我是你丈夫的话,我就会一口气把它喝下去!”

语言是太伟大的力量!有一次,在辩论中有人说林肯是一个两面派,林肯站起来,说:“在座的看一看,如果我有第二张脸(林肯长得很丑),我会带着这个面子来见大家吗?”

其实人类的智慧大都是用语言表示出来的。再举一个例子,一天晚上12点,有一个想投机钻营的政客给林肯打电话说:“总统先生,我听说咱们的税务局长刚刚去世,我可不可以代替他的位置?”林肯说:“如果殡仪馆同意的话,我没意见!”

语言这种东西,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它奇妙的魔力,在人类社会中,它实际上就是力量。

4.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之一

人会透过音乐的方式进行思维,透过图形的方式进行思维,透过身体动作进行思维,但更主要是透过语言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语言是人的最主要的思维工具。

比如我们看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一个讲中文,一个讲英语,你会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是线型思维,拼音文字像英语,它相当于一维的,是线型的。我们汉语至少是二维的。李阳说外国人学中文很困难,首先是他分不清哪个是上面,哪个是下面。比如说中国的“国”到底是咋样看的呢?到底是竖的,还是横的呢?外国人看不出来,所以费了牛劲,把它画出来了,不是写,是画出来的。我们汉语是二维空间的,比英语大一个量级。比如西方人对你说明天我请你吃饭,你就可以相信他请你吃饭。如果一个中国人说:“嗨!明天我请你吃饭!”那你就当作没说过一样。因为我们是两维空间的动物。在X轴上说“我请你吃饭”,在Y轴上说“No”,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中国人是两套规则,表面一套,桌下一套。我们中国人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而中国人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因为我们使用世界上最复杂的语言思维嘛!

5.语言能力是重要的生存能力

不论你是在政府做高官,在大学里做学者,还是做律师,做法官,实际上大家所有的能力最后归结于驾驭语言的能力。在北大有太多的杰出的学者,你会发现做真正的社会科学学者到最后就是语言哲学的内容,不论你是研究经济学、法学,还是政治学,几乎所有的争论都来源于对语言定义的歧义。真正的大家写东西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写什么,知道自己用什么语言形式来驾驭这个问题。而在我们普通人的世界里,不论是从事领导、管理还是推销,语言能力都是最重要的能力,在21世纪,语言是你最重要的生存能力。

6.语言是人的表征

你怎样说话,就表明了你怎样思考,进而表明你怎样行为。我在大学刚毕业时读到美国魏特利博士写的一本《成功心理学》,里面有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最让年轻人成不了气候的,莫过于玩世不恭的态度。”比如说你玩世不恭,你就看什么都不对,你骂北京市政府不对,你骂北大不对,你骂同学不对,谁都不对。你为什么会这样说话呢?你怎样说话,就意味着你怎样思考。中国人有句俗话:“这个人刀子嘴豆腐心,是个好人。”这里的“好人”就不是真正的好人。我首先问你世界上有几个坏人。这世界上真正罪恶滔天的人没几个。我们都是好人,好人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普通人的概念。人千差万别最后表现在你的思维上,外化表现在你的语言上。一个大度谦和的人肯定在语言上表现得非常谦和,一个玩世不恭、语言尖刻的人表明你的思维方式就是这个样子,进而表明你的人也是尖酸刻薄的。

第三个话题:沟通受阻的世界

1.世界上误解是常态,理解是特例

比如A的脑海中有一个意思,他用语言方式把它描述出来,B通过声音接收到了这个词语,然后他在自己脑海中把这些词汇通过自己对这些词汇的定义组合成自己的意思。A的意思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可能由于对词汇的不同定义和使用能力限制,已经发生了扭曲;而B在接收的过程中又发生了第二次删减和扭曲,然后组合成他认为的意思,此时可能已经把A的意思给完全歪曲变形了。实际上,我们在座的人对每个词的定义都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这个沟通受阻的世界就来自语言的歧义性、模糊性,而每一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生存的阅历来对语言进行联想,对它赋以意义的。这就是产生模糊与笼统以及沟通上受阻的学理上的原因。人和人之间使用相同的词汇,但可能赋予完全不同的意义,在这个世界上到处充满了误解。

2.世界上充满了自以为是的人们

什么叫自以为是呢?就是自己以为对,在表述一件事情时我们是把自己心中的意思附着在语言上,然后我们认为“这个意思”原本就是这样子。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当你用语言表述事情的时候,却误把语言当作了事情本身,把语言本身当作客观真理。语言不过是人们描述事物的一个工具而已,不同的人使用的语言不同,所以我们在听人讲话时,绝对不能把对方的“话”当作事情本身。事情本身还得经过仔细求证方可得知。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陈述句离开了特定的语言背景它根本没有固定的含义。让人感到幽默的是,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表述的东西是对的,而他是按他自己对词语的定义来表述的,常常可能辞不达义。所以我们说世界上充满了自以为是的人们。

3.想当然的沟通者到处都是

也就是说我们自以为把事情说清楚了,但实际上对方听到的根本不是你所说的意思。作为听者我们认为自己听来的意思千真万确就是对方的意思,但事实上,我们很可能以自己对词汇的定义,然后组合成意思就认为是对方的意思。这是地道的武断和强权。

有个人很穷,一次人家请他去吃饭,在酒席上他就拼命地吃,到散席的时候,他的腰已经弯不下了。他只能直挺着腰往家走,半路上他的帽子被风刮到地上,他只好踢着帽子往前走。这时迎面过来一个孕妇,这个人走到孕妇跟前说:“大姐,请你帮我把这个帽子捡起来。”这个孕妇很生气,又不好发作,于是用手指指自己的肚子,示意自己不能给他捡帽子。这时男人恍然大悟:“哇!大姐,原来你也去赴宴去了。”我们会把我们自己心中所想的东西认为别人也是这么想的。这种所谓的将心比心是产生误解的根源之一。想当然是人性的普遍弱点。

4.语言是人类的囚笼

这是维特根斯坦最著名的命题,实际上大家要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命题:“地图从来就不是真实的疆域。”这是神经语言学最基本的前提命题。地图是疆域的描述,它跟真实的疆域是有差别的。用这句话作比喻来表达一个思想——语言从来就不是真实的事物,它是人通过思维的形式对真实事物的一种描述,而这种描述经常是不准确的。我们彼此之间的误解、隔阖是通过语言来形成的,语言构筑了人与人之间的樊篱,语言构成了人类的囚笼。实际上许多学者终生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语言所造成的障碍消除。所以维特根斯坦给哲学下了个基本定义,他说:“哲学的总体任务是:通过扫除语言的雾障,看出事情的全面联系。”

比如说法律,按马克思从阶级分析的角度看,法律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归纳的话,法律是民意的表达。或者法律是社会的契约,大家一起签订一个大合同。我能说出30种法律的定义。究竟谁的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定义。罗素说:“不同的结论是由于方法的不同,通过不同的方法就得出不同的结论。”最后维特根斯坦发现了所谓的方法不同,最深层是语言的不同,是语言的模糊性、歧义性造成的。

第四个话题:何为理解?

理解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理解指我心中要表达的意思几乎不走样地传达到你心中。实际上在这个传达的过程中会有信息的缺损和扭曲。我心中的意思在我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进行了第一次扭曲。然后我的话传达到对方,在对方听的过程中会有删减,进行了第二次扭曲。然后对方又赋予词语他自己的意思,进行了第三次扭曲。在这个人把这段话复述出的时候,又因为语言的表达不准确发生了第四次扭曲。所以要想达到完全理解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共同的语言背景:比如说学历基本相同,生活经历大体相同,对词语有基本相同的定义,语言哲学上称之为“公共话语”。

第二个条件是具有相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第三个条件是信息不缺损。人的大脑是一个巨大的删减系统,他会对你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删减。大脑对两类信息敏感:第一类是对你有利的,第二类是对你有害的,其他的则会自动剥离掉。

要想达到完全的理解,就必须具备上述三个基本条件。才能把一个人心中的意思准确地接收到而不变形、不走样。

第五个话题:沟通的艺术

要想真正达到沟通的艺术,第一个就是听的艺术。比如一个老师在上课,似乎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地听,其实任何听都是有差别的。听有五种基本境界:

(1)心不在焉地听。这是很多没有教养的人,在听人讲话时的状态。

(2)虚拟故事地听。比如下级听上级说话,满口“对,对,对”,你要问他对啥?他其实根本就没听,他们只是做出听的姿态给说者看。

(3)专注地听。也就是说你在认真地听对方讲话,对方通过语言将词汇传达到你的脑海中,你脑海根据你原来对词汇的定义将它组合为意思。所以在课堂上大家都专注地听,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呢?有人答满分,有人不及格,原因是每个人对词汇的定义不同,自然理解也就不同。有的同学跟老师定义一样,他就听懂了。

(4)设身处地地听。设身处地是什么意思呢?你作为一个听者,把你想像为是一个说者。你需要换到对方的位置上,然后根据对方的语言习惯,出生背景,知识层次包括知识结构,然后再分析地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这样你才可能听懂对方说的是什么话。

(5)创造性地听。这是最深层次的听。即通过说者的前后语句的使用、用词的特点、说者的动作表情,在听的过程中加入你主观的创造,进行逻辑分析,通过他描绘的现象,透过他所流露的信息,用准确的语言再把说者的意思描述出来。我们中80%的人,语言表述都是不准确的。只有创造性地去听,你才能真正听出来对方到底是说什么意思。心理治疗人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才能胜任工作。

以上是听的五种境界,对于听的基本原则叫作意思确证。作为一个好的沟通者,在听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你必须不断地探究对方到底是什么意思,才能真正听懂对方所说的话。

下面再来说一下说话的原则,说话也有几条基本原则。

(1)意思确定。大部分有一点语言功夫的人,他有时候会玩弄词汇,说话的时候意思不确定,对方接收到一个意思,一旦这个意思对他不利,他就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这个意思等等。这叫作狡辩,狡辩中有的是偷换概念,有的是偷换标准。

古希腊一个著名的诡辩家收徒弟,要2000里拉的学费。他跟他徒弟约定:“你先交1000,等三年出徒之后,等你打赢第一场官司时再交另1000学费。”学生得到了老师的真传,三年出徒后却迟迟不交那1000元钱。每问其何故不交另一半学费,答曰:“我还没有打赢第一场官司。”老师急了,就说:“今天咱俩打官司,如果我赢了,你自然应该付我钱。如果我输了,就是你赢了第一场官司,按照合同,你应该付我钱。”学生说:“那不对,如果我输了,就是我还没打赢第一场官司,我还是不应该付你钱。如我打赢了,我自然不付你钱。”这个里头的狡辩就是换标准,一个是官司输赢的标准,一个是合同标准,是偷换标准。再比如偷换概念。一个妻子跟丈夫说:“当年因为所有人都不同情你,所以我嫁给你,成了你的妻子。”丈夫说:“对啊,你成功了!自从你嫁给我,所有的人都同情我了。”这两个“同情”不是一个概念。

对大家来说,要作一个有效沟通,你的意思必须确定,你必须首先想好你要说什么。

(2)明确具体。你在表达一件事情时你必须前后有联系,用具体准确的语言表达。

(3)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人们把一个意思传达给对方时,语言所起的作用只占7%,声音所起的作用是38%,表情、动作、综合感觉所起的作用占55%,所以如果两个人沟通时不见面,比如网上恋爱,那实在是太可怕了!比如我在演讲课上常常让我的学生用“我恨你”三个字表达“我爱你”。作为一个沟通者你要知道文字本身所起的作用很轻微,而你的动作和表情作用非常大。

(4)前后逻辑一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恐怕最大的差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脑海中安了一个检索系统,在两小时前说的观点和两小时后说的观点前后矛盾的话,你大脑会自动检索出来。而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前几分钟和后几分钟说的话不一样,他却不知道。对于大家来说,需要掌握逻辑一致原则。

(5)目的单一。就是把我要说的意思传达给你,这是单一的目的。很多人比如说哗众取宠,既要表达意思,又要表达自己很能说,目的多元化了。有效的沟通目的只有单一才能准确表达,要加上其他目的,就会冲淡你的意思。我最害怕的就是演讲结束后有人用痴迷的眼光看着我说:“董博士你讲得真好!”我问:“好在哪儿?”回答:“你太能讲了!”这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接下去,我们来谈谈说话的艺术。我总结了说话的六大方式:有话直说;有话实说;有话正面说;有话好好说;不该说时不说;不该说的不说。

(1)有话直说。“有话直说”说的是说话的方式。实际上对于语言这种奇妙的现象如果有所了解的话,那么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是有话直说。但我这里说的“直说”是综合考虑到上述六个方面的。不是单纯的直说,你用最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是最好的方式,比弯弯绕好得多,有效得多。

(2)有话实说。“有话实说”说的是说话的内容要真实。指你心中怎么想的,你就怎么说出来,实话实说。这不意味着心中有啥说啥,只意味我说的话是真实的。我心中有十个想法,我把其中三个说出来了,这就叫实说。作为一个沟通者来说,我要保证我说出的话是真实的,我不能编造事实,但不是说我把我所想的全部说出来。作为一个走向大人物的道路上的人,说谎是一个致命的弱点。你要说的必须是真实的。你要是不想说,你可以说:“我可以不回答你这个问题吗?”或把话题岔开。不要编故事。如果一旦你撒了一个谎,你就背上了一个大十字架,你会撒更大的的谎来掩盖这个谎言。

(3)有话正面说。说的是出发点。作为一个有效沟通者,你说任何话语时,一个目的是把你的信息准确传达出去,另一个目的是你的话语对对方有好处。所以你的出发点必须是善的,必须是正面的、建设性的。同样一句话,如果你从正面说起到的作用和你从反面说起到的作用可能完全不一样。有话从正面去说,这是最有效的沟通方法。中国有句俗话:“好人长在嘴上,好马长在腿上。”如果我们的嘴不能说正面的话,那对听者具有巨大的杀伤力。

(4)有话好好说。说的是态度。同样的话,如果我们的态度不对,照样可能达不到沟通的目的,你要是想把你的意思通过声音、表情、文字等准确地传达给对方,你必须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态度传达才可以,否则对方根本不可能接受你的信息。

(5)不该说时不说。人进行有效沟通时是双方进入一种可以接纳对方信息的状态。双方如果都在气愤、焦虑、恐惧等恶性情绪状态下时,这时双方的沟通根本没有意义。因为这时双方的沟通只是情绪的表达,根本不是意思的传达。所以当一个说者有情绪时,听者只是听者,不必对说者的话认真。当听者有情绪时,你无论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所以说也是白说,你就应该闭嘴。只有等双方进入了平静的状态,才可以沟通。

(6)不该说的不说。任何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完整的世界,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你即使把你心中所有的东西都说出来了,也不意味着你就诚实。因为有很多东西你没看到。做诚实的人指的是这个意思:我只把心中对你有益的东西说出来,其他那些东西,我不想说的可以不说,我永远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再一个,伤人自尊的话,损人人格的话,永远都不能说,即使对方是罪大恶极。你们应该知道,尊严是无价的,不论是对小偷还是对警察。其实我们中国人在沟通中有个问题,越是亲人,越说伤害人的话,越往死里说,这是非常有害的。

作为同学来说,大家迟早要走向社会,一个人的沟通能力是你社会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第一种沟通能力就是你跟自己的沟通;第二个是与其他人正常互动,即你与他人的沟通;第三种是你找寻你生命的意义,你和上帝沟通。如果人不能和其他人达成稳定的相互关爱的关系,人作为一种群居动物就失掉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所以沟通对我们大家来说太重要了。但是真正的沟通能力是培养出来的,不是我们能在这里讲演讲出来的。对大家来说,沟通能力是实践出来的,需要每时每刻地注意。听了我这个报告后,希望大家有这样一种意识,当你听别人讲话时,你马上问自己:“他到底在说什么?”在问了这样一句话之后你会发现太多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第六个话题:成功者的心态

下面我们再来简单讲一讲成功者的心态。对大家来说,在人生的起点上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为自己设计一个悲惨失败的未来,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在做梦,希望自己的一生过成功、富裕、快乐的生活。但是到了终点之时,是否按照你的设计、你的理想实现了?我们对此有确定性吗?

事实上真正的成功者并不多。所以今天我们要谈如果我们能首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成功的人,然后我们才能做成成功的事。这两者之间的因果联系是你先具备成功者那样的人格特质,然后你才能做出成功者那样的事情,最后你把事情做成了,你成功了。

成功意味着发现客观规律,把自己塑造到能够按规律把事情做对的程度,也就是把自己培养成那样的人,然后经过努力把事情做对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成功者,就必须先锤炼自己的心理。我列出了以下七大心态,也就是成功心理。这七个心理状态实际是我们对自己人格塑造的七面旗帜,或者说是七个修炼目标,如果我们能沿着这七个目标把自己塑造成那样的人,那么从一定意义上讲,无论你是否真正做成成功的事情,你已经先成功了。因为人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

1.接受事实的心态

我们生活在时间轴是单向的空间里,时间永远不可能重来。但在人生中,我们大部分的普通人没有办法接受事实。什么叫事实?事实就是不依赖于你的主观愿望而客观存在的东西。对它来说,你喜欢,它存在;你不喜欢,它也存在。无论你是否喜欢,它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存在。人如果能接受事实的话,你就获得了一种平静。为过去的事情后悔,就是不接受事实,对已经发生的事实不接受;对未来恐惧,就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对自己不利的事实不准备接受。不论今天在这个时间点上发生了什么,是高兴,是成功,是快乐还是痛苦,它都已经发生了,作为真正有智慧的人,你只能接受它。明天是好是坏,不论我们今天怎么期盼,它都不会提前到来。如果我们今天百分之百地努力了,那我们尽可能接受明天会发生的一切。由此我们就消除了恐惧。

比如今天我在北大演讲,受到北大同学的欢迎,这是一个事实;假如受到同学的反感,那也是一个事实,对我而言,不论是什么我都准备接受。这样我就获得了一种平静,我既不会讨好同学,也不会回避同学。而事实上,我压根就没想这些问题,我把我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把未来交给上帝,把过去交给死神,只有现在属于你。真正的接受事实的心态就叫做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这样的话,你就会活在平静里,你就获得了永恒。

2.为好事祝福的心态

大部分的普通人都是为坏事叫好的心态。《魔鬼辞典》说:“什么叫幸福呢?幸福就是看到邻居家失火时的感受。”

作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当这个世界有好事发生的时候你应该真正地去祝福,对人类的终极命运怀着深切的关怀。当你为好事祝福的心态始终占据你的大脑,你的大脑会搜寻好的事情,你就会发现好的机会。当你成天在为幸灾乐祸而高兴时,你总是从负面来获取恶意的快感,你的目光着眼点始终盯在社会的负面上,这样的话,你是一个小人物的心态。所以如果我们能培植起一种为好事而祝福的心态,这样你的心胸会彻底打开,你的大脑敏感度会打开,你会发现更多的机会。

美国有个著名的影星,一次有个衣着破旧的女人哭着对她说:“我的儿子约翰12岁了,住在医院里,急需3000美元的手术费,如果交不上这笔费用的话,他明天就会死。”这个影星立刻就拿了3000美金给这个女人。第二天她的经纪人告诉她:“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昨天那个女人是个骗子,根本就没有12岁的约翰住院那码事。”这个影星说:“这不是一件好事吗?没有一个小男孩面临死亡这不是一件好事吗?”当你的人生达到一定境界时,你也会有这种为好事祝福的心态。

3.你好我也好的心态

我好你就不好,你好我就不好,看到别人比你好,你就不高兴,这是一般人的心态。实际上这里有一个深层次的原理,叫自我价值保全。自我价值是你在你自己心中有价值的程度。如果你的自我价值是百分之百的话,你就会有一种心态去承认别人的价值。因为这时你完全接纳了自己,就不会去跟别人比较,不再去跟人比钱、比权力、比学问,这样你就会看到别人的优点,达到你好我也好的状态。

4.期待好事发生的心态

很多中国人都有贫穷意识,都有失败意识,当一件事情来临的时候,总是先想到失败和贫穷。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你在内心中要持续地期待好的事情发生,当你持续地期待的时候,最后你的潜意识会接到信息,大脑的敏感度会打开,你会看到把事情做成功的机会,最后你会把事情做成功。这在目前的心理学、神经语言学上已经完全可以证明。威廉·詹姆斯说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我们这代人最伟大的心理学上的发现莫过于我们可以借由改变我们内在的世界而达到改变我们外在的世界。”

5.开放宽容的心态

这一点上我认为北大在中国的教育界是不可多得地有这样一种开放宽容的氛围。实际上文明就始自于宽容。宽容意味着在理性的天平上认识到真理是多元的,看到事物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而事物的结果也是有多种可能的;宽容意味着在感情的世界里我们不再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别人的行为;宽容意味着面对我们不懂的未知事物,所采取的一种容忍和探索的心态;宽容意味着,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不完美,但并不影响我们享受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对于一个个人而言,宽容是一种升华的美德;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宽容是其文明程度的标志。

6.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有积极的心态,也就是说完全按照正面去体会这个世界,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你的民族和国家,看待你的生活,那么你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你会看到这个世界人人都是那么友好,这个世界充满爱,生活中到处充满机会;反之,如果你怀有消极的心态,也就是说,你完全按着负面去体会这个世界,从消极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去看待你生活中的一切,你就会看到这个世界人人都面目可憎,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丑恶、肮脏和仇恨,生活不过是一个痛苦的挣扎过程,人生中一切都没有意义。因此,不论你认为人是善的还是你认为人是恶的,你都对;不论你认为生活是美好的还是丑恶的,你都对。正像美国哲学家艾默生所说:“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是经过其大脑过滤的世界。”具有积极的心态,让你能够享受生活并发现事业机会,进而取得人生和事业的成功。

7.主动进取的心态

今天市场环境下所需要的是自己去主动发现贡献社会的机会的人。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根本生存方式变革的时代。我们过去生活在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下,我们是一个按照权力推动的由上至下运行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下,我们每个人都内化到我们人格上形成了被动、等待、听话、封闭、内敛、彼此之间互相防范等等人格模式。今天是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平面开放的生存结构,要求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主动去寻找机会,去贡献社会,然后透过交换法则即市场法则去获得你所应该得到的物质生活资料。市场是按照等价原则付费的,你只有为社会付出了相应的价值,社会才会给你金钱、权力、地位等回报。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你没有主动进取的精神,你认为你很有学问,很有水平,等待有人来请你,等待有人来重用你,那你是大错特错了。在今天,如果你大喊:“难道国家不重视我们这种人才吗?”那你要检查一下你的大脑是否出了毛病。你要记住:“在市场法则上,人才是自己凸现的,没有人会说你是人才。”当你找到了贡献社会的独特领域和机会,并且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社会自然而然地会把你当作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0 07:02 , Processed in 0.2342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