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29|回复: 0

[【文史类原创】] 孔孟论仁

[复制链接]
kenny27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8-19 20: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孔子论仁
仁,是孔子确立的与礼密切相联系的最高人伦道德准则。因此,孔子对于仁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说与规范。简要地说,主要论说了如下一些方面:
第一、  仁者爱人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此语虽短,孔子却一语道破了他主张的仁的实质与真谛。后世许多学者称孔子的学说为仁学。就是说,孔子的整个学说,其核心就是一个字,即仁。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敬与互尊。因此,仁,就是孔子所主张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就是孔子及整个儒学所倡导的最根本的人伦道德。在这一总的人伦道德的规范下,孔子主张,做人就应该做怀仁的君子,做心怀仁德的爱憎分明的仁人志士。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苟志与仁矣,无恶也”。是说:一个人如果立志实行,就不做坏事了。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是说:只有仁德的人能够喜欢好人,能够憎恨坏人。又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是说:不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处在穷困中,也不能够长久地处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德,聪明的人知道仁德的好处而实行仁。还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是说:富贵与尊贵,这是人人所希望的,如果不用正当方法取得它,君子不接受。贫穷与卑贱,这是人人所厌弃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它,君子不摆脱。君子如果抛弃仁的,怎么能够成名呢?君子不会有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的,在最忙乱的时候也是这样,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由此可见,仁、怀仁,是孔子主张的做人处世的座右铭,是君子必须具有并应时时做到的美德。正因为如此,仁,在孔子的学说当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第二,仁与孝弟
   孝,指善事父母。弟,指悌,指同辈分旁系之间特别是兄弟之间的友爱。孝、弟,是孔子及整个儒文化倡导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人伦道德,是其他人伦道德的基础。在孔子及儒文化看来,孝是仁之本。仁,最重要的就是应做到孝与弟。这是血缘最近的人伦之爱。对于仁与孝、弟的关系,《论语·学而》中,孔子的学生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是说:为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的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而喜欢造反,这种人是没有的。君子重视根本,根本确立了道义便产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爱的根本!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爱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则以学文。”是说:青年后生在家应该孝顺父母,外出应该尊敬长者,办事当谨慎,说话要守信,博爱大众并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再去学习文化知识。这是孔子对弟子做人的要求。在此,孔子把以仁做人放在第一位,把学业放在次要的地位。在此,对于仁,孔子是在重视并强调孝的基础上及同时,要求在做到孝的同时必须推及到他人,即做到外出尊敬长者和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将仁推及到他人,也包括邻里。对于邻里关系,在《论语·里仁》里孔子明确地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是说:邻里间要有仁厚的风气、风俗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风,怎么算是聪明呢?
由上可见,对于仁,孔子认为,首先应做到孝、弟,最根本的就是应做到孝,然后才能并且也应该再推行到他人;处世有一颗仁德之心,做到以仁德处世。
第三、仁与忠恕之道
??在《孔子·里仁 》中,对于孔子的整个学说与思想,孔子的高足曾参曾高度概括地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就是说,对于孔子的学说,可以概括为忠、恕二字或忠恕之道。忠,尽心竭力,尽己之谓忠。恕,宽宥,宽为待人之为恕。忠恕,则是以仁慈、仁爱之心待人,推己及人。孔子的忠恕之道,就是以仁爱之心,推己及人之心来处世待人的思想及学说。孔子的仁学之道,是其仁学思想的结晶与集中表现,更是其伦理、社会思想的集中反映。据《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就是立足于仁而主张的忠恕之道。对于仁,孔子还说:“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耳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论语·雍也》)由上可见,孔子主张的忠恕之道,其核心就是仁。
第四、仁与礼
??在空子创立的儒文化中,礼与仁的地位都十分突出和重要,完全可以说它们共同居于理论核心的地位。就二者的关系来看,二者又是密切联系,互为表里、标本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天下归仁焉’”这是孔子对于礼与仁的关系的最明确的论说。是说:礼是因。仁是果;礼为外在表现,仁则为实质。据《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信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在此孔子所说的以恭、宽、信、敏、惠五者行于天下,实际上也就是要求以礼行于天下。因为,恭、宽、信、敏、惠五者,既是仁心的表现,也是实行了礼的具体表现。因此,也可以说,在孔子看来,仁与礼,二者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与对人的行为有着本质一致的共同规范和要求。正因为如此,人们在理解孔子创立的儒文化时,不可将仁与礼分割开来,而必须将二者密切地联系起来。
第五、仁与天地万物一体
??孔子的学说,不仅提倡人类要相互同情、相互理解,能互爱,而且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有机统一。在鬼神迷信盛行的周代,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在孔子眼中的天,就是自然界,并且认为自然界是发展变化着的,并且他强调以仁为本,保持人于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对于天,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据《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即是说,在孔子看来,天则是四时行、百物生的不舍昼夜变化发展着的自然界,人应该与其保持和谐。《易经》即《周易》,是孔子曾反复阅读过的经典。《史记》记载说孔子读《易经》“韦遍三绝”,即把穿写有《易经》的竹简的皮条曾经磨断过三次,由此可见孔子精通《易经》。又相传,《易经》中的《系辞》上下、《说卦》《序卦》均为孔子所写。《周易·系辞下》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里仁之道曰仁与义。”
??由上可见,在孔子看来,仁乃人道之本、之魂,它与天之阴阳之道、地之柔刚之道一起共同构成以人为中心的天地万物一体;仁,是人类实现万物一体的轴心。
二、孟子论仁
??孟子作为孔子学说的正宗继承人,在继承、弘扬和维护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方面,很具特色和发展,并突出地表现在从性善论出发认为仁是人应固有的内在素质、仁是君子的品格,并主张治国应循先王之道施仁政等方面。他的这些思想,丰富了孔子的仁学,因而是孔孟之道的重要内容。
第一、从性善论出发认为仁是应有的内在素质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佛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去之。’”(《孟子·告子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肢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贱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孟子·公孙丑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上述孟子的关于仁的述说和思想,都是说:仁是人应有的内在素质;人如果没有仁心,就象没有肢体一样,也就不成其为人了。由此足见,孟子对人性的要求是高的、美的。
第二、认为仁更应是君子的品质和品格
??儒家把有德者称为君子,孟子也是如此。在孟子看来,怀有仁心,以仁心待人,是君子应有的品格与品质。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世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外。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孟子·离娄下》)“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仁者无敌于天下”。(《孟子·尽心下》)从上可见,孟子是十分推重于君子,并认为仁是君子必备的品格。
第三、认为治国应循先王之道施仁政
   孟子比孔子更进一步明确把仁推广到治国施政的领域,提出了应循先王之道施仁政的政治主张。这也是孟子比孔子更接近、关心政治之处。由此,也使得他的学说更突出地具有政治社会学的性质。孟子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衍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肢。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而也。”孟子的这些关于仁政的论说,构成了儒学中的关于政治的重要内容,对后世治国安帮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2、彭立荣.儒文化社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方克立.中国哲学名著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4、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4 00:31 , Processed in 0.12471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