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66|回复: 0

[【心情日记】] 德国记者解读中国现象:新富越来越像八旗子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6 16: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国记者解读中国现象:新富越来越像八旗子弟



来源:东方网  
   

  
  
  《中国说明书》用“魔鬼词典”风格说中国

  这本书原是写给德国读者的中国指南,似乎还受了点著名的《魔鬼词典》或韩少功《马桥词典》的启发

  国际先驱导报柏林特约记者西风报道德国《南德意志报》原驻华记者凯·施特里特玛特近日撰写了一本《中国说明书》,对当代中国最流行最时髦的概念、现象和事物,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做出极具个性化的解读。  

  这些概念和现象有如矛盾、名片、麻将、运动、饮食男女、京骂、素质、宣传、劳模、小资、二奶、同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部分精选“词条”,管窥一个驻华记者视角里的中国万象。

  词条:矛盾

  “矛盾”的典故源自一则中国古代寓言,但是后人早就将其发扬光大。中国令人迷惘,在中国你会同时发现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昨日和明天,农民的贫困和百万富翁的奢侈、天才的实用主义和僵化的教条主义、繁荣和堕落、腐败和英雄。你无法确定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中国。

  理解中国不是简单的事,为了避免误解,我的建议是:不要轻信任何人对中国的简单解释——无论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中国没有简单的解释,如果有,那只是出于懒惰。人们特别是西方人总喜欢为事物下一个笼统的结论。有人说中国是世界的未来,有人说不是。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论点,人们都能找出一大堆论据。但这些结论与真相的距离令人想起盲人摸象的故事。如果你已摸到了中国的尾巴,请继续摸下去而不要急着下结论,因为让你惊奇的新发现还会有很多。这正是这个国家的美妙之处。

  我不能给出一个简单的“中国公式”,中国是一个无法看透的谜,西方学者给出的解释无异于夏雨过后荷叶上凝结的一粒水滴。可“旁观者清”,我很少像在中国那样,遇见那么多热情、好客而又健谈的人们,但我的直观感觉却是,对于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中国人的困惑和迷茫一点不比外国人少。

  在全面了解这个国家及其人民之后,我有一个想法不得不提,中国人简直就是意大利人的亚洲翻版!不光爱吃面条爱打手机,他们都喜欢孩子,注重家庭。而且,在感情冲动和缺乏计划性方面,中国人也不亚于意大利人。我有一位来自罗马的朋友,她在不能说不美的汉堡住过两年,却差点得了思乡病和忧郁症——可是一到吵吵嚷嚷的北京,立马就莲花般地盛开了——也许她缺的就是脚下的淤泥。

  词条:二奶

  中国新一代精英与以前的“满大人”越来越相象,姘居现象的复兴看来就是合乎逻辑的一步。在当今中国的权贵和富豪之中,在正式老婆之外再包个“二奶”(字面意思就是“第二老婆”)已成为一种时尚。所谓“包”,就是男人要为“二奶”包买车买房买衣服首饰。这种“金屋藏娇”不是爱,而是交易,男人抛洒金钱换来性和自我的满足。中国妇联呼吁把不忠的男人送去劳教,但却雷声大雨点小。无论如何政府对此现象仍深表忧虑,“重婚与包养情妇现象破坏社会道德,”中国官方媒体批评说,“而官员卷入其中更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靠近香港的中国南部是“二奶”风最盛的地区,甚至形成了专门的“二奶村”。但现在那里的“二奶”们似乎前途不妙,香港已经过了它的鼎盛时代,经济不景气使不少香港人被“炒鱿鱼”。手中没有银子,这些香港人要么是“炒”掉内地的“二奶”,要么是被“二奶”“炒”掉。

  词条:名片

  在中国,许多都出生过两次:一次是老妈给的,一次是名片上印的。没有名片的人简直不能称其为人,除了“老外”和“农民”。特别是对官员和商人,名片就像腋下夹的公文包、手机铃响奏起的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还有无时不在的呼吸一般重要。而且一有机会就要大发特发。为礼貌起见,递交名片应双手共举,卡片夹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名分的背后是等级和秩序、规范和准则。如此一来,头衔通常比姓名还要重要,一张名片印上六七个官衔和职位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收集的名片中有几件精品,例如,某省债务主管人曾经上过外国报纸,因此名片上便赫然标注:“世界知名人士”。

  词条:小资

  “小资”在中国从前是骂人的话。毛泽东曾说过:“小资产阶级的尾巴还没有完全割干净。”因此“小资”是革命的眼中钉,肉中刺。但这个词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而发生了令人惊奇的语义转移。“小资”和“小资情调”在当今中国的城市年青人中,不仅值得热烈追捧,而且简直就是“酷”和“浪漫”的代名词。但中国新兴的“小资”与德国语境中定义的不同,他们一般既没有“欧宝可塞”(一款风靡世界设计小巧精致的轿车——编者注)开,也没有贷款买华丽住宅。北京的“小资”通常都喝卡布其诺(咖啡一种——编者注),说洋泾浜英语,看“真正”的电影(《美丽新世界》),听“真正”的音乐(诺拉·琼斯),读“真正”的书(米兰·昆德拉)。

  在北京地铁的小商铺里可以买到一本“小资秘笈”,教人如何做一个“小资女人”。在因特网上流传各种测试,人们可能自我检验是否已跻身“小资”之列。按照网上的说法,“真小资”喝矿泉水而不是可乐,喜欢裸睡,卧室里有一个至少摆满30瓶红酒的架子。他们从不穿浅色裤子,会不经意但有效地炫能自己的外语水平:“对不起,我想不起这个词中文怎么说。”

  当代中国的“小资”与其说是一种社会阶层划分,不如是一种生活态度,代表了新兴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一种潮流。但在他们身上并没有摒除“小资产阶级”传统的软弱性,“小资”群体永远走不出自己的那一方世界,他们缺乏勇气。“小”仍一如既往是他们的禀性。“小资”精神是一切革命的敌人,毛泽东在这一点上是对的。但无论如何,“小资”也在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中国。

  词条:黄

  如果要把中国简化成一种颜色,它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毛泽东也许是中国的“红太阳”,他的人民却摆脱不了一个“黄”字:他们的皮肤是黄色,他们的摇篮是黄河,他们的祖先是黄帝。对世界上其它古老民族而言,黄色是太阳熠熠发光的颜色,但对中国人来说黄色是他们土地的颜色,是西北大漠风沙的颜色,也是秋天累累硕果的颜色。明黄代表富贵,璨璨生辉富丽堂皇,只有皇室才有资格受用。故宫精美绝伦的琉璃瓦、华盖上的波波流苏、沿窗大炕上的靠褥,还有皇帝的衣袍,无一不是黄色。

  黄在中国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色情。北京的街头经常会有小贩在鬼头鬼脑地兜售所谓“黄片”和“黄色小说”。不过,迄今为止这丝毫无损于黄色的尊贵。一家网站打出为“明黄色一代”量身定做网上社区的口号,深得中国雅皮士们的欢心。而且谁要想在上海扮“酷”,首先也得将一头黑发染黄。自打历史上几个红头发、长雀斑的荷兰水手路过中国以后,老一辈的中国人就管我们欧洲人叫做“红毛鬼”。我们欧洲人也不甘示弱,后来报复性地称其为“黄祸”。这也算是以前的一种“文化互动”吧。

  词条:红塔山

  一种香烟牌子,出自中国西南省份云南,曾连续7年被评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中国是世界是最大的烟草市场,据称中国有3.5亿烟民,其中95%是男性。迄今为止仍是国产品牌占据绝对市场优势,最著名的除“红塔山”外,还有“中华”“小熊猫”等。而后者是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的至爱。传闻邓每天两包“小熊猫”,却得享92岁高寿。这成为了中国烟民津津乐道,反驳“吸烟有害”的论据。

  吸烟在中国不仅是个人嗜好,还是一种社会交际方式。人与人交往经常是手还没握,一支香烟已经递上。中国政府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正掀起全民戒烟运动。但这并不容易,因为烟草工业仍是国家税收和重要支柱之一,而且涉及7千万人的就业。中国的香烟价格差别极大,让普通人不敢问津者有,每包到1元的廉价品更多。但所有的品牌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传统的比如“红双喜”,新兴的则有叫“香格里拉”和“伟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8 07:40 , Processed in 0.1819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