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80|回复: 0

[转帖]《论被“强奸”的快感和痛感》令你哭笑不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4 23: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被“强奸”的快感和痛感

http://china-week.com/info/04642.htm
  飘无痕


  惊心怵目的呐喊


  偶然间,当我看到了艺术家徐冰的这样的一幅作品:画面中有一头剃光了体毛身上写上英文母、正处于发情期高潮的公猪,正在一群剃光了体毛身上写上中文的母猪堆里,这疯狂的实施它的“强奸”行为………


  这样的作品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一个很强烈的文化寓意:我们古老的中华文明正在遭受着来自西方文明的“强奸”。


  强奸,这是一个充满隐晦、龌龊、暴力,颠覆人性的词。《古今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男子用暴力强行与女性性交。在现实生活中,它的贯常行为表现是男性强加与女性的性行为,当然有时也曾听到过女性强奸男性的,不过大多是多个女性向男性施暴。


  强奸还有另外一个比喻意就是强加于人。而强奸不仅仅会给被强奸者带来“痛感”,有时也会带来“快感”,或“痛感”“快感”同时伴随。


  强奸行为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强奸者因暴力一时得逞会变的精神猥琐、变态,甚至行为充满攻击性。而被强奸者则大多会在一生中背负沉重的精神包袱。


  曾经在一次网上聊天时遇到一个女孩,听她诉说着这样的一件事:她被男朋友的朋友强奸后她怀了孕。然而,在她的男友去找那人理论时,那个无赖却说是女孩自愿的,说又说不清诉诸法律又没有勇气,因此女孩的男友离她而去。而在此次之前她的男友与她一直保持着纯洁的关系。女孩被强奸后的堕胎与男友的遗弃,一连串的打击使她的精神不堪重负就去自杀,所幸的是她的自杀未能成功。这件事可以肯定的是女孩这一辈子将活在一种折磨中。而这恶的种子又会被三个人人性的弹簧以怎样的后果反弹到社会?然而这一不齿行为又以惊人的发生率每时每刻发生在世界上的各个角落。


  强奸者以希特勒那种“一定要不断地强奸他们”的疯狂会在不断地膨胀着他们的欲望;而被强奸者面对强奸,会不会在无力反抗得当情况下,就忍气吞声地在一边流泪而一边去享受呢?


  然而,文化领域的强奸被肉体的强奸的结果和影响要严重得多。


  儒学价值观的沉浮与思考


  曾被视为积极的“亚洲价值观”或曰“儒学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被世人所推崇。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优良传统,它曾以“信奉节俭、勤劳、孝顺和忠诚”创造了新加坡、韩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的崛起的奇迹。


  李光耀在1994年《外交》季刊的采访录中曾说:“我们利用家庭来推动经济增长。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有这样的文化背景:信奉节俭、勤劳、孝顺和忠诚,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尤其是对学问和知识的尊重。”


  亚洲金融危机后,李光耀改变了一些观点,说“儒家价值观,已经差不多变得过时了。”在他看来,香港和新加坡克服金融危机做得好,是依赖于经济透明和法治。东亚的有些国家,儒家价值观导致任人唯亲,即把是否熟人当作如何处理资金的依据。他甚至认为,尊敬老人,在信息时代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虽然近期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了一些质疑,但儒家文化作为一种优良的文化,经过适当改造,对现代化,对未来世界,也会起到推动作用,这一事实是不可能该变的。


  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有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的一面,从消极方面讲,它可能表现为保守、落后;从积极方面讲,它可能有助于稳定,有利于长治久安。西方传统文化从消极方面讲,它可能引发人欲横流、个人至上、秩序混乱;从积极方面讲,它有发展生产、尊重首创精神、竞争进取的一面。正确的方法是,要善于扬长避短,与时俱进,而不应否认它、贬斥它。


  历史告诉我们,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利于稳定的因素,有时表现为保守落后,有时表现为秩序安宁。一般来讲,求变就得碰它、批它;求稳就得用它、学它。搞维新变法的康有为似乎不批孔反而尊孔,将孔子尊为“托古改制”的“素王”。其实,这不过是一种手法,他矛头指向的是宣扬孔孟之道的汉儒和宋儒。他把主张“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经典当作伪经;用进化论反对“天不变道亦不变”;用自然人性论反对宋明理学的禁欲主义。这就是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价值观。我国20世纪的进步思想家都是批判儒学价值的孔孟之道的。但这是否证明,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没有可以继承的优良成果呢?决非如此。


  儒学价值讲“去人欲”,但针对人欲横流去讲与针对人们对物质的正当追求去讲,是大不一样的。儒学价值讲“和为贵”,但在改变社会形态的革命中讲与在正常社会生活中讲,也是大不一样的。儒学价值主张“重群体”,但在封建專制压制个性解放的情况下讲与在民×的条件下反对个性膨胀时讲更是大不一样。李光耀先生讲的儒学价值的“敬老”,如果用来压制年轻才俊,当然是一种罪过,可如果用在日常社会伦理上,有什么不应当的呢?


  2003年9月14日抵南京访问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统约翰内斯-劳来到南京大学,接受了南京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并作了题为“法治国家的原则——现代社会的前提条件”的演讲。在演讲中引用孔子的话:“民无信不立。”他还赞叹中国,赞叹其古老的文化和五千年悠久的历史。赞叹中国的先哲孔子在德国也广为人知。时至今日,孔子的至理名言依然能给他以深刻的启迪。 2004年11月“孔子学院”在韩国的汉城挂牌;2005年2月18日,欧洲首个孔子学院--北欧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挂牌成立…..汉语教育目前在美国发展方兴未艾,教学市场供不应求。为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汉语教育,促进汉语国际化,中国国家汉语办公室计划今明两年在美国设立多所孔子学校,具体承办师资培训,教学和学术活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美交流的日益广泛,美国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汉语已成为美国大学仅次于西班牙语,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等之后的第七大热门外语。美国大学理事会已决定从2006年起在全美高中设立AP中文科目考试。这些相当引人瞩目的行动,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美国化”的文化潮流孕育下的“强奸”在全球的扩散与渗透


  自从前苏联解体以来,带有典型标志的“美国化”的文化潮流迅速在全球化蔓延开来。从图书市场各种装订本畅销书和电影传媒上充斥这形形色色、咄咄逼人的、好莱坞电影所象征的美国化的文化潮流,在国人面前的全方位兴起,使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曾倍受推崇的“儒学价值观”有一种被大举侵占和“强奸”的悲哀。


  “美国”大国意识形态以强势文化姿态在全球的扩散与渗透,正在催生另一种形态的帝国体制。它不是以军事强制为杠杆,没有鲜血和暴力,而是一种通过资本、信息和市场来冲击国家主权,促使国家和领土的界限再度淡化的新的帝国主义。这种使国家弱化直至消亡论观点虽然不免有些危言耸听,也曾遭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与反对,但美国文化在全球已经构成了这种“神话”,形成了一道醒目的“文化帝国主义”景观,却是得到了东、西方诸多理论家关注与认同,也是个不能回避和否认的一个国际文化现实问题。


  在世界电影市场上横扫一切的好莱坞电影,表面上来看,是关于人类一系列普遍价值观念的倾情诉求,但掩盖在表层语义之下的,是其一整套关于美国神话的完整叙述。我们很难忘记,当年以约翰·福特为首的大导演,通过对傲立于西部荒野的牛仔形象的塑造,把西部片提高到A级片的档位,从而形成了绵延不绝的美国历史和英雄的神话;而以弗兰克·卡普拉的《一夜风流》为开端的闹剧片系列,则通过一对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魅力四射的恋人的爱情叙述,将美国电影从地密尔的古典浮华转向对美国普通人生活的叙述,从而开始为公众编织关于美国民×国家的梦想;歌舞片《雨中曲》、《出水芙蓉》及著名童星邓波儿主演的诸多影片里的那些金童玉女,和美轮美奂的盛大歌舞场面组合在一起,把美国描述成了一个歌舞升平、浪漫迷人的乌托邦式的梦幻世界;《外星人》、《独立日》等科幻片里那种以千篇一律的美国英雄拯救人类于危难的主题叙述,更是对美国的大国意识形态和沙文主义的神话隐喻;生活伦理片《克莱默夫妇》、《为戴茜小姐开车》等,通过对平民英雄的情感的挖掘和对其渴望的满足,对美国社会的现实矛盾进行了缝合,从而将美国人民的生活完全理想化了;还有强盗片、黑帮片《小凯撒》、《教父》中渲染的那种由对个人主义和法律秩序的双重承认所导致的美国式的英雄主义等等。这些美国大众文本的存在,显然无一不在证明,好莱坞的确营造了一个富有民族主义色彩的“美国神话”的梦幻世界。


  美国大众文化所缔造的“美国”神话,随着其在全球文化市场上的反复上演、经久熏陶,势必会在许多国家的大众心目中,不同程度地形成对于美国文化标准与价值观念的认同与沉迷。


  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说的是在美军炮火下,一个巴格达青年流连于街头音像店中,目的只是为了买到一张最新好莱坞电影的碟片。这则新闻中的青年,显然就是全球许许多多深受美国大众文化影响、进而沉醉其“神话”世界的“美国迷”中的一个。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说,“以前从来没有过一个特定文化类型的同步化,充斥全球到了这样的程度和广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好莱坞已经征服了世界”,“我们正在变成一个好莱坞星球!”这种惊叹,可以说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和情绪。而正是在这种想法和情绪的驱动下,世界各地都曾有过类似的抵抗美国大众文化的壮举。如韩国导演林汉泽剃成光头在汉城美国使馆前示威抗议,法国著名演员阿兰·德龙在巴黎协和广场当众焚烧好莱坞电影拷贝,以及以法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针对美国电影所采取的文化保护主义政策等等。这种看似文化上的较量,实质上是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意识形态对美国意识形态强权的抵制与斗争。


  美国文化所造就的“美国” 文化的强势,的确已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及意识形态领域构成了威胁与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大众文化就是一匹来势汹汹的狼,在无法将其打倒的情况下只能拒之于门外。事实上,在现代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拒之门外只能是暂时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行与合理的策略,便是谋求自身大众文化的大发展,以实力抵御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入侵者。


  近年来,欧洲艺术电影的坚守,日本新电影的崛起,东欧国家优秀电影的不断出现,伊朗电影的独树一帜,韩国电影的本土追求,都对好莱坞电影帝国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也许暂时还无法与好莱坞相抗衡,但其将来的发展却极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与意识形态格局。而且,还有一种事实无法忽视,那就是外来文化在进入本土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本土化变异。就像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家阎云翔在关于北京麦当劳的田野调查中所分析的那样,“在美国,以快捷、价廉取胜,并被大众所广泛接受的麦当劳”,入驻中国后,“原本‘地道’的美国饮食文化被赋予了中国文化的意义”,从而使“北京的麦当劳成为地方化了的、中国版的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这种本土化的变异,虽然常常是外来文化为了打开本土市场而做出的一种策略性变化,但却也使美国大众文化增加了一种本土文化的意义表达。确切地说,“全球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交往过程,是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的相互接触与冲撞,构成多向度的、多层次的文化互动和吸纳的过程,尽管当前在这个过程中,交往双方或多方还无法形成真正平等的对话。


  英国王牌制片人大卫·普特南爵士说得好:“处于巅峰状态的电影永远是属于全世界的,是向大众开放的,而且永远处于公众注意的焦点。”


  因此,今天唯一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大众文化,必然会向世界倾泻、蔓延与渗透;但当他日各个国家与民族的大众文化,在不断发展中向美国大众文化渗透,并逐步攀上它的肩膀,然后超越它,纷纷创造出自己的达到世界“巅峰状态的电影”的时候,它也会向周边乃至更远的地界流溢、蔓延和渗透;只有多“峰”并立、相互渗透的世界文化交往格局,才能真正带来国际间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图发展的健康局面。这个局面应该成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发展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终极目标。


  “酷文化”是日本“杂种文化”孕育下的怪胎


  在这种极端严峻的情况下,日本“酷文化”的悄悄兴起也应该令国人反思。如果从日本文化的历史和发展来看,我们就很容易看出,“酷文化”是日本“杂种文化”孕育下的怪胎。


  一位在日本工作的朋友接女儿去过暑假,一个月下来,小姑娘说,日本跟她在漫画书、动画片、电视剧里看到过的一样,里面出现过的都亲眼见了、亲口吃了、亲身玩了,十分满足。临走,还买了一大堆带HelloKitty、皮卡丘图案的小饰物回去送同学,说这下她的人气可要蹿升了。小姑娘今年12岁,和同龄人一样,几乎就是看日本动漫、玩日本电玩长大的,居室的墙上贴满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等卡通人物,课间和同学们谈论着日本动画明星、青春偶像。


  那么为什么在美国文化的强势攻击中,日本的“酷文化”会悄悄兴起呢?


  近些年来,以动漫、音乐、美食、时装、广告等为代表的日韩流行文化在中国日渐风行,并以强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城市流行文化的热点。一些港台歌手纷纷翻唱滨崎步等日韩歌手的曲目;打开电视机,你很容易就在某个频道看到日韩电视节目在中国的“克隆”。


  不仅如此,象“女子十二乐坊”在签约日本PLATIA公司迅速蹿红后,演奏着日本当下最流行的曲目“杀”回中国大陆及港台,在北美地区发行专辑,开拓世界市场。日本还将中国文化加以包装,使之以日本文化的风格在世界各地登堂入室。更甚至于把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三国演义》、《西游记》改编成五花八门的电玩、漫画向全球倾销。


  对此,斯坦福大学教授、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所长青木昌彦认为,当今日本正处在一个根本性的转型过程中,这是日本150年来,继明治维新后跻身列强、二战后创造经济奇迹之后,所经历的第三次伟大转折。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曾是世界超级经济大国,但此后的20年特别是最近10年却一直在低谷徘徊。然而“穷则变,变则通”,也许,恰恰是这些因素催生了日本的“酷文化”,并成就了它的发展和传播。就是说,在陷入泥潭之后,日本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摸到了经济转型的生机。


  面对日本的“酷文化”的强烈冲击,美国也好感到了如遭遇第二次“偷袭珍珠港”一样的恐惧。2002年5月号的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刊登了一篇介绍日本流行文化的文章,指出日本正在通过文化重建其超级力量。2003年《亚洲时代周刊》的一期封面文章指出,日本正从一个“制造的日本”(manufacturing Japan)转向“文化的日本”(cultural Japan),说得再清楚一些就是:日本正从产品制造大国朝着“酷文化”输出大国转变。美国媒体认为,这是第二次“偷袭珍珠港”,虽不动一枪一炮,却使美工业化和现代化受到重创。对美国高呼“狼来了”,我们姑且可以看作是老对手的一种姿态,但不容否认的是,日本“酷文化”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人们对美国文化的需求,美国人曾藉此获得全球霸权的大众文化传播艺术正在被日本人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有分析认为,当今世界市场已开始趋向享受型、文化型的“快乐市场”。由于“酷文化”把“对于自由的高峰体验作为产业的最高实现形式”,其产品携现代文化的新概念给世界各地的各色人种带来娱乐享受,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所以,它的传播,在带动日本经济恢复、获取极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不乏一种“人文关怀”的味道。这或许为日本“酷文化”风行世界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日本文化是“杂种文化”。这样的文化具有天生的文化接收、融合能力,能在保护自身文化的同时,吸收和消化异域文化,在自己的文化之树上结出本土化和全球化兼容并蓄的果子,这就为日本成为文化超级大国和实现全球化的国家提供了可能性。事实上,日本文化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它在上世纪80年代作为经济超级大国时的影响力,而这种越来越强大的文化之车正是凭借“酷文化”的传播来拉动引擎的。日本是东方国家中最“西方”的,也是西方国家中最“东方”的,全球化时代,日本“软产业”得以迅猛发展、“酷文化”得以广泛传播的深层原因正在于此。


  韩国打造亚洲文化价值


  被我们许多人称之为“韩流”的韩国文化现象,有它重要的文化意义。目前在这个全球化时代,许多国家的文化大都被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所堙没。很多国家担心自己民族的文化无法生存。上个世纪70年代~90年代韩国经济高速发展,“韩流”吸纳了西方文化和亚洲各国文化的精华,与韩国本土文化融合,产生新的文化,在多个国际电影节,韩国的导演和演员纷纷获最高奖。中国三国时期有《魏志东夷传》,说韩国人是一个能唱善舞的民族。有专家说,东方人中是韩国最能消化和容纳黑人爵士乐的。


  韩国在我国的表现让我们国内的同行们吃惊。在我国内地,2004年播出40集电视剧,最成功的是韩国《看了又看》,而且,今年的这种趋势还有增无减。据有专家统计,每天有1亿中国人在追看韩国电视剧。除了电视剧以外,还有风靡全国已经亚洲的网上电子游戏。


  韩国政府于2004年3月在首都首尔(汉城)举行第一届韩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邀请亚洲各国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有关人士与会,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文化产业在亚洲范围内的交流。


  韩国政府还会从制度和法律上间接保护和培养人才,提高民间创意能力和竞争力,为了令“韩流”形成东北亚文化共同体,韩国还准备在上海和越南河内设置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中心。


  韩国驻香港和澳门总领事馆总领事赵焕复在接受亚洲周刊专访时说:“有的国家和地区对‘韩流’的冲击表现出担忧,其实,以前在韩国,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电影和电视剧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果有人担忧的话,那是文化保守主义。韩国经济规模在世界上排列第十一,那么,以此来衡量韩国的文化地位,介绍韩国的文化其实还根本不够。


  “韩流”再次证明,亚洲国家的文化不仅可以生存下来,还可以成为一种颇具生命力的潮流。


  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强奸链


  我们这个世界有着一个强奸与被强奸的链条:西方强奸东方、强国强奸弱国,这里强奸范围里不仅仅只有文化,还包括经济、政治、艺术以及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政治强奸经济,经济强奸文化,文化最惨不仅被政治强奸也被经济强奸。当然经济与政治有时互相强奸。60多年前德国那个疯子希特勒那张阴沉变态的脸永久地定格在那个瞬间,他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搅动了地球上大部分弹药库,战争的浓烟几乎弥漫了人类的视线。他直接、纯粹地在强奸世界人民。那时像我们这样一个大的民族也被强奸了,当时人们有了“痛感”,痛的不能忍受,就以不懈的努力进行反抗,最后就摆脱了被强奸的屈辱。


  然而,这种强奸没有因历史的巨痛划上句号,今天又以一种新的、更文明的方式大行其道。我有一个拥有美国绿卡的朋友,正值两年前美伊战争期间我们见了面,当谈及美伊战争时他极力站在美国的一边,声称美国什么也不缺,战争只是为了帮助伊拉克。她的丈夫是美国很有名的数学家,当她问及老公对布什的战争政策怎么看时,这位数学家毫不犹豫的说我们当然要支持政府。如此看来美国既强奸了它所谓的敌人又强奸了它的人民。


  在文化领域里,更多的时候这种文化的强奸演化成了一种诱奸。然而,我们明知到被强奸了,却又无可奈何!


  难道我们能拒绝麦当劳?能拒绝英语能拒绝互联网?能拒绝好莱坞能拒绝卡通?能拒绝哈贝马斯?能拒绝杜尚能拒绝博依斯、安迪·沃霍?能拒绝美金?


  不能,我们有一种统统被诱奸了的痛!虽然文化的发展需要不同形态的文化不断碰撞、融合才能产生新的东西,文化才有活力才能使人类有出路。但自觉接受和强加于人的强奸决不是一回事,前者的融合有着自主性和选择性,结果会是一种适合其本身文化发展的需要,最后人类文化状态是良性的是绚丽多彩而多样的。试想如果是在某一种强势文化不断强奸,那后果一定会使人类文化变的千篇一律,没有任何色彩可言。


  艺术与商业的和谋


  艺术领域里被诱奸的程度更为严重,尤其是当代艺术领域里。曾经有过这样的一句流行的混话:面对强奸,反抗不了就去享受吧。面对强势文化的强奸,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分子和艺术家面对“痛感”而竭力反抗;而另一少部则是“快感”大于“痛感”,甚至于既然反抗不了就“享受”了。于是乎便靠贩卖一些文化的皮毛和苍白的观念统统出了名也发了财或各得所需。他们是榜样,更多人踩着他们的脚印试图踏上自己的理想境地。当代艺术家和策展人常常爱用一个词“颠覆”,喜欢将自己的作品或策划的展览说成是“颠覆性”的,其实除了颠覆了自身的心灵底线其他什么也没有颠覆。或者说了颠覆是为了建设,没有建设即使颠覆了又有什么用?


  上世纪初几乎倾全民族的力量颠覆一个文化体系,再加上后来的不断“努力”这个文化体系真的基本被颠覆了,可惜的是原来的体系颠覆了理想的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它的后遗症一直持续到今天,被颠覆了的整个民族没了精神家园,弄的居无定所东游西荡无所适从,整天捡食人家剩下的那点汤汤。失去了一种有效的、可行的文化依靠,人们在如何处理人生、社会等大的命题时手足无措。


  很多时候,所谓的艺术家和政客伙同商者合谋强奸艺术。艺术与商业的合作或者是互相利用由来已久,这种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当代艺术严酷的生存环境,赤裸裸而又处在恶性竞争的商业也因艺术的活力与文化的力量,大大改善了其形象和竞争能力,同时也取得了公众信任,这个局面应该是双赢的。但是商业对艺术的强奸却日益严重。西方有一个艺术家为打破艺术界创作的沉闷,也是为精英艺术走向大众提出了一个“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的口号,这个理论似乎是革命性的,为艺术创作开阔了视野,但也为人们强奸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身这句话就容易让人误解,如果换成是“人人都可以是科学家”,那肯定是胡说八道,因为谁都知道那不可能。倘若说成是人人都可以搞科学就变的合理中听,也不容易让人误解,艺术同样是这个道理。既然这句话被人说出来了,又是大师说的那就不能不信,不能不跟着走学着做,否则你会跟不上潮流的浪波,会被时代遗弃。


  就拿行为艺术说吧,行为艺术被很多人误解了,误解不算还被“强奸”。人们经常拿行为艺术来开玩笑,某人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就打趣说你这是“行为艺术”,这可真应了大师的那句话:人人都是艺术家。想做出格的事就以行为艺术的名义,只要是冠以行为艺术的名义一切顺理成章,立刻得到人们的宽容和理解。人们都以为行为艺术既“性感”(有诱惑力)又“柔弱可欺”(新的艺术形式,语言表达上比较宽),就可以随意玩一把,因为别的形式已经很成熟,连小孩都能看出你的毛病。


  最近就有一些人作了一场这样的表演,有人想就以行为艺术的名义做生存体验了。其实也不是体验者想做生存体验,准确的说是被策划者雇佣来做“体验”的,而策划者也是被雇佣来的,而雇佣者又是一个房地产大鳄。这位地产大鳄曾经利用当代艺术赢得了商业的成功,当然客观上促进了当代艺术的前行,应该说对当代艺术是有帮助的。这次“表演”显然是在写以前成功案例的序篇,想利用当代艺术给他的新楼盘锦上添花,然而,他却有意无意把艺术给强奸了。


  据说最初策划者想请艺术家来做这次“体验”,但被艺术家拒绝了,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这位应征者。一个从来没有从事艺术经历的人,被雇佣来以行为艺术的名义做生存体验,还以“行为艺术家”自居。更可笑的是当记者问及“体验者”,这样做究竟算谁的作品,是策划者的还是“体验者”的呢,这位应征者毫不犹豫的说“谁来做体验那就是谁的作品,我来做那就是我的作品”。但愿不要等“表演”结束后体验者和策划者因著作权又迎来一场官司。


  当然,作生存体验不是不可以,但这样的生存体验有点可笑的离奇,在一个闹市区搭一个离地面四、五米窝棚,有梯子连接地面,每天还有专人送吃送喝,端屎送尿,甚至还有人给站岗。这样的行为可以叫体验,但决不是生存体验,这是体验那种被别人保护着被别人伺候着的优越感。或许像体验者说的那样来解释,是体验孤独的那种感觉,可那是一个闹市,就怕那种嘈杂烦你还来不及呢,还会孤独?即使是孤独也是心灵上的孤独,而心灵的孤寂是现代人的不治之症,跟你呆在哪里没关系。真正的生存体验是你的生存会受到威胁,是挑战这种生存极限的过程,这种行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推崇是因为它有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是人尝试如何战胜自身、如何适应环境的勇敢探索,它是有着人类意义的、是崇高的。像这样在一个热闹的地方做所谓的生存体验,其实既不配叫生存体验也不配叫行为艺术。就像前些阵子美国一个女孩,为了提醒人们保护频临毁灭的原始森林,独自在一个很高的树上连续的长时间的生活。她做的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的,从创意到思想都值得人尊敬。而在闹市准确的说是在一个商业区来做生存体验,除了赤裸裸的商业炒做外就是满足可怜的自恋心态和难以启齿的目的,除此之外根本与艺术无关。无论是何种艺术形式,抽离了思想、精神和完美的表达形式也就是抽离了艺术的本质。对自身的“作品”再狡辩或再利用“不可言说”,也难以掩饰内在的空洞与苍白。艺术家的创作应该是严肃而认真的,作品的成功是因为其精神的力量和思想的智慧,表达形式决定于思想的高度。决不是策划者出个主意,“勇敢者”去做就是艺术,虽然时下艺术家已经习惯了做“命题作文”。


  当然艺术家借助商业,商家利用艺术家或是互相利用已不足为怪,但跟这还不是一回事。要做就做的纯脆些生存体验就是生存体验,别以艺术的名义更别以行为艺术的名义,用强暴艺术来达到商业目的与生理意义的强奸没什么区别。生理意义上的强奸至少让人觉得他做的纯粹不虚伪,就是生理冲动精神变态而已。而借艺术之名来实现个人目的或进行商业炒做只会让人觉得露骨而且猥琐,这样只会使人认为当代艺术虚伪而无聊透顶,其意义只是提供了一个与商业合谋强奸艺术的案例。


  另外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从1997年开始的“城市化妆运动”,也就是城市美化运动。令人吃惊的是,中国很多城市会出现欧洲巴洛克式的广场。很多城市的广场都是这样,一个政府大楼,中间一个大广场,一个中轴线。而在广场的另一侧有可能就是流着臭水的平民街巷。“广场风”在中国的大江南北盛行,“中心广场”、“时代广场”、“世纪广场”、“市民广场”,一个比一个气派,一个比一个恢弘。


  建设这么巨大的广场,它能给城市带来什么好处?对环境有什么改善吗?没有。这些都只能使我们的城市和景观离平民越来越远,离科学与民×越来越远,离现代化越来越远,离和谐的人地关系越来越远。有的只是土地开发商成了暴发户,“暴富”的也包括管辖城市的政府本身,它通过转卖土地,把原来潜藏在土地上的那部分价值变成了政府收入。有的只是对城市设计的超大、豪华和标新立异的追求,还有导致许多城市盲目引进国外设计师的惊世之作,把奇特、怪异当作前卫时髦,留给普通老百姓的只是一种再次被强奸了的所谓的艺术!


  到处是国外的奇花异草,到处是罗马柱、巴洛克式屋顶。到处都是只认同别人,不认同自己。最后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爹娘。人迷失了,没了根,最后只会感到空虚。


  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追求奇特的阶段和异常的阶段,一时之间忘记了脚下的土地和脚下的文化。必须重新认识我们的土地是美的,我们的稻田是美的。必须回到寻常和自然的状态。我们要为人的日常生活建造城市。科学和民×、人文和生态理想在催生设计学科的革命,它将使我们彻底抛弃帝王和贵族的“异常景观”。


  面对强势文化的反省


  中国如何应对这种强势文化“强奸”的冲击?显然,妄自菲薄的杞人忧天或轻狂自大的不屑一顾都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冷静。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对外来文化的情感和态度是很复杂的。我们应该看到,与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不同,外来文化相对来说更具“快餐”性质,同时,强势的侵略性传播者的原动力之一,同化则是外来文化的终极目标。


  我们也应该看到,二战中日本走的是军事强权之路,二战后日本走的是经济强权之路,今天的日本何尝不是在走文化强权之路呢?美国靠军事征服、经济侵略和文化渗透过了200多年的强国日子,日本的做法与之何其相似!正像创光信息技术公司近年来致力于把“JapaneseCool”(日本酷)的生活模式传播到中国一样,这种以的传播不只是让毛头孩子们赶时髦、求时尚这么简单,它自有其“文化价值”。面对“强奸”式的强势文化的冲击,我们不应在某些披着文化外衣的“侵略”面前举手投诚,也不应因噎废食、躲避退让而坐失崛起良机。和而不同,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记得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这样说过:大地是有内在价值的,土地是有生命的,它是个活的系统。其实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是同样的到理。存在于这个传统文化系统中的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清醒该干什么,人和文化的和谐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思考方法是永远不要忘记本民族文化中“有内在价值的”认识,只有通过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以叠加的方法,与本民族文化一层一层叠加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扬长避短,与时俱进,才能不至于躲避退让而坐失崛起良机,重铸“亚洲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新理念不仅仅是一代人的责任,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上一篇 | 回到目录 | 下一篇




发布日期:2006年1月17日





--------------------------------------------------------------------------------
网站首页 | 论坛讨论 | 文章排行 | 思想学术 | 百家争鸣 | 文化视点 | 杂感随谈 | 各抒己见 | 社会透视
法律纵横 | 时事点评 | 经济随想 | 中国劳工 | 国际关系 | 中日关系 | 环球写真 | 两岸关系 | 军事广角
历史理论 | 历史长河 | 网络时代 | 开心一刻 | 订阅杂志 | 隐私声明 | 法律条款 | 意见反馈 | 收藏本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9 06:44 , Processed in 0.1638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