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967|回复: 1

[历史文化♡] 历史  纪录《辛丑条约》屈辱百年大型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0 00: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组图]《辛丑条约》屈辱百年大型纪实



八国联军入侵前的中国,平民烟馆比比皆是,简陋的烟榻上总是横满了吸食鸦片的人。






这是威廉二世皇帝与帝国海军官兵合影。1897年11月1日,在中国山东巨野县,两名传教的德国神甫被当地受教会欺侮的百姓杀死。德国威廉二世电令远东舰队:\"华人终究给我们提供了期待好久的理由与事件。舰队立即驶往胶州湾,占领该处现有村镇,并采取严厉报复手段。\"次年3月,清政府被迫在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签字,德国占有了良港胶州湾和整个山东的开矿权、铁路建设权。






人民流离失所






失业者临时下冰窖打工






这条破船也撑不过几时了






八国联军侵华前,据清政府的统计,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在华的外籍传教士已有3200多人,入教的中国人达80余万,教堂遍布全国城乡。这是北京八面槽教堂。






洋教士在中国乡间传教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署《天津条约》,允许在北京设立使馆。1861年,英法两国公使进入北京,在距紫禁城仅千余米的东交民巷率先设立使馆。之后俄、日、美等各国也陆续在这里开馆。






英国公使馆






1900年5月31日,就在清政府发出照会同意洋兵进京的当天,由英、美、法、日、俄、意等国300余名军人组成的第一批使馆卫队,携炮自天津乘火车进入北京。一周后,使馆区的兵力已达1000余人。图为日本的公使馆卫队。






远赴中国参战的德国军队登舰前,威廉二世皇帝训话。






日本海军陆战队抢先开进中国,他们后来成了联军主力。






据亲历1900年事件的英国记者的记载,自5月31日\"洋兵武装进城\"--第一批使馆卫队驻进使馆区,\"6月4日拳民始由哈达门(今崇文门)进城。\"--4天后清政府才下决心向大队义和团打开城门。图为北京街头的义和团民。






1900年6月16日晚,义和团认为正在向北京进犯的西摩尔洋兵系该堂主教樊国梁所请,开始包围攻打西什库教堂,摧毁了教堂外围的部分建筑,未进教堂院内。







联军攻占天津城后,举行了大规模阅兵式。图为阅兵后联军军官们合影。






西摩尔(1840--1929),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经八国联军及列强驻天津领事授权,西摩尔于1900年6月10日凌晨,率2000兵力自塘沽下舰,兵锋直指北京,对中国不宣而战。






12日,行程近半的联军在廊坊遇到义和团和清政府军的阻击,被迫退回距天津30多公里的杨村车站,筑垒防守。






参战的美国军舰“马拉卡西”号






参战的英国军舰“森特隆”号






参战的法国军舰“登特里卡斯特”号








大沽炮台被联军炮火彻底摧毁,守军阵亡千余人。






攻破天津海光门(也称南营门)后,联军中的英、日军士兵正做片刻喘息。






天津机器局东局--清政府在华北最大的军火工厂。6月27日,被联军攻下,截断了清政府军的弹药补给。






加攻打天津城的德军军官入城后合影






法国机枪小分队开进天津城






对怀疑是义和团民的人,无须经过必要的司法程序,即在街头斩首。






坐镇天津都统衙门的这些军人既拥有立法权、司法权,又握有行政权。清政府直隶总督李鸿章上任,也得向这些上校、中校们通报。






联军列队欢迎租界的领事






联军攻占天津城后,举行了大规模阅兵式。英军赶往阅兵场。那个背对画外的人是都统衙门维持秩序的华人巡捕。








阅兵式上的日军队列






联军决定,8月4日进攻北京。这是联军的司令官们离津前的最后一张合影。






8月3日,联军中的英军军官出发前,在天津合影留念。






行进中的联军的炮车






13日下午,联军参加攻城的13700人,赶到各自的进攻出发地。日军被分配攻打朝阳门、东直门和安定门。这是日军在列阵。






一队日本工兵即将参加进攻东直门






14日凌晨,俄法联军用大炮向东便门抵近射击,揭开了联军攻城的序幕。东便门的箭楼被炸得面目全非。






日军集中几十门大炮,轰击朝阳门,摧毁箭楼,攻入城内,并向东直门、安定门方向,扩大战果。清政府10万守兵溃散。






英军自广渠门攻进外城,又从外城、内城间找到图上这一泄水口,潜入内城,最先进入使馆区。






英军士兵和两个教民在解围后的英国公使馆墙外





受刑者暴尸街头






法军在景山绮望楼安营扎寨






凡帝王专享的殿堂园苑,都驻进联军。这是皇宫内日军张灯结彩,迎度他们的天长节。






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这位先生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






10月30日,山海关守军在清政府“不许开衅”的命令下,将这个处于东北、华北之间的兵家必争之地,交给联军。一队英军已开至城下。






11月初,身居清政府二品大员的廷雍和保定另两位官员被联军斩首示众。从联军这份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这一年旧历闰八月)的布告中可知,罪名是\"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对此,清政府反应:“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






1900年12月,联军成立“管理北京委员会”,代行政府司法、征税、维持秩序等职能。图为驻守东便门的俄军。






城里,联军及其雇佣的华人刽子手仍在刑场忙碌。






李鸿章(1823--1901)大学士,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办了一批军工厂和民用工厂并建立北洋水师。1875年以后,列强与中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如《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等尽系李鸿章代表谈判、签字。1900年10月被清政府任命为全权议和大臣,偕皇族亲王与各国公使谈判议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00: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为11国公使--组成联军的八国加上西、比、荷三国,在共同商讨对中国的议和大纲。从1900年10月到是年年底,11国围绕谈判内容,争执不休,直到12月24日才统一了意见,向清政府提出了有12条条款的“议和大纲”。清政府被迫一条不改地接受列强的"议和大纲"为既定条约。这个大纲里,“道歉”、“惩凶”、“驻军”、“赔款”……但凡一个国家所珍惜的主权被践踏殆尽。这个议和大纲是《辛丑条约》的蓝本。






《辛丑条约》文本局部






辛丑条约下的中国。条约签定。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同意"两宫仍旧临朝"。慈禧挟光绪皇帝自西安启程,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






清政府对义和团、对不甘亡国的仁人志士大力镇压。这些上着重镣的,怀疑是义和团的男男女女,被迫为狱方劳动,他们随时可能被送上刑场。北京的街头刑场,又一个受刑者,被刽子手按倒在地。






在使馆区进进出出的尽是戎装在身的各国军人






东交民巷西口的大门和外国驻军士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0 19:36 , Processed in 0.27798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