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96|回复: 1

[[资源推荐]] 中国的外语崇拜与小农思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5 09: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步德迎/文   http://www.ilucking.com


   改革开放以来,外语越来越受到科学教育界、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重视,无论从事什么专业技术工作,职称晋升必经外语考试这一关,外语关不过,哪怕你拿了诺贝尔奖,高级职称也未必一定拿得上。难怪有人惊呼:汉语将沦为二流语言。事实的确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大学本科毕业生甚至硕士毕业生外语已通过四六级,有很多人考托福甚至超过美国人,但就是这些人写出的文章,许多让人不知所云,文理不通、错别字连篇已属司空见惯。且不说这样的人科研能力如何,即使真的有新成果新思想,也很难让社会理解和接受。其原因就是对外语的重视远远超过对汉语的重视,尤其是对外语的重视有制度保证,而对汉语既没有要求,也没有制度保证。

这种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规定,实际上是自然经济小农意识思维方式的表现,不符合当今工业化社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要求,不利于最大限度发挥每个科研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性,是一种十分落后的规定。

学外语是最花费时间的,中国的科技成果比美国少,除了科技发展水平低、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落后的因素外,学生和科研人员把大量时间用在学外语上恐怕是重要原因。可以想想看,两个人如果智商完全一样,同样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差别仅仅是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那么,在中国的学生花费在学英语上的时间累计至少在三千小时以上,其中大学期间有近两千小时,研究生期间有近一千小时,如果加上小学期间学外语的时间就更长。在美国的学生则可以将这么多学习时间用在学习各种知识和专业知识上,如此大的时间分配差异必然导致知识的差异和成果的差异。只要这种时间分配的差异不变,中国人在科技上赶上美国将永远是不可能的。

有一个可以支持上述观点的例证是,中美两国竞技体育水平的差距并没有科技的差距那么大,我想中国运动员不需要拿出太多的时间学外语可能是重要原因。但毕竟中国运动员仍要有一定时间学外语,如果让运动员用这些时间学习其他科学知识,运动水平一定会比现在有所提高。

有人会说,中国目前的经济、科技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学习外语就是为了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知识。这种说法部分是对的,但不全面。因为,学习外语并不是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知识的必要条件,不懂外语,可以通过翻译学习。现代社会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分工的细化,为什么不能把外语翻译工作专业化出来呢?要求专业人员学习外语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可以使他们及时阅读专业外语期刊,跟踪国际最新专业动态。如果有一个机构将各种外语专业期刊及时翻译出版,不是能让更多的人及时了解国际最新专业动态吗?那样将把数百万大学生研究生从外语学习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学习和钻研专业知识,而且这样做还将使翻译出版行业获得较大发展,大大加快世界最新科技信息在国内的传播速度,促进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更快发展,并有利于解决更多的就业岗位。

还有人会说,扩大对外开放,将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投资或贸易,更多的人学习并掌握外语,有利于改善我国吸引外国人旅游和投资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我国人到中国旅游和投资。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面。因为还有其他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以改善我国的旅游和投资环境。我2002年曾经到伦敦参加一个中国经济论坛,伦敦希思罗机场对外国人的周到服务使我感触很深。他们并没有要求每个机场工作人员都要掌握几种外语,而是由机场统一雇佣若干懂得不同国家语言的工作人员,遇到某国顾客有问题,工作人员可以从护照上知道他的国籍,马上打电话请懂得该国语言的工作人员来为他服务,效率很高。这大概也是一种新的专业化分工形式,很值得我们借鉴。中国人到国外旅游也是一样,并不需要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接待部门和景点人人都懂中文,旅行社只要安排一位熟悉中文的优秀导游,就可以保证旅游的顺利和愉快。

再看看强调外语学习和外语成绩的结果,且不说伤了多少专业能力强但外语水平差的技术人员的心,也不说外语学习影响了多少专业学习和业务工作,就看那些通过了英语四六级的硕士生、博士生,在外语学习上花了那么多时间,有几位真正能够达到与外国人正常交流的水平?又有几位能够承担翻译工作呢?恐怕真正经常查阅外文资料的人也不会很多。有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一点。2004年有媒体曾报导,有人在南京新街口悬挂一巨型英语翻译考题,征求答案。在2000多应答者中,不乏高校师生,有的还拥有英语六级、八级证书,但符合标准者凤毛麟角。几位评委感慨:一道十分平常的翻译题,却难倒了那么多英语“高手”,这足以暴露出时下英语教学和培训的不足。我想,这个例子固然说明了目前外语教学方法的落后,但从另一方面是不是也应对我们的外语教育本身做一个认真的反思呢?对外语的过度强调对培养人才和科技发展究竟是利大呢还是弊大?

前不久在电视上看到著名画家陈丹青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但由于在招生过程中发现一些极具绘画天才的学生因为外语水平达不到要求而被学校拒之门外,愤然辞去清华大学教授之职。这仅仅是在绘画领域,在其他领域一些很具天赋的学生由于外语不过关而被大学拒之门外的现象也相当普遍,这说明对外语的硬性要求已经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一个制约因素,甚至可能已经成为摧残人才的杀手,不能不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上面分析的目的是,不应将外语水平作为衡量人才的必要条件,决不是鼓吹不要外语教学。因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要与国外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要接待外国投资者和外国旅游者,需要我国的普通公民懂得一些外语,要向经济和科技发达的国家派遣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派出去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如果不懂外语那是无法想象的。因此,对外语教育,不是要取消的问题,而是要改革的问题。比如可将大学非外语专业的外语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既减轻一般学生的学习压力,又给有志于将来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学习外语的机会。同时,取消外语作为非外语专业的大学和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不再将外语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强化专业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能力的要求,强化对中文表达能力的要求。不将外语作为衡量人才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反对人们学外语,从事任何专业的人员如果有兴趣都可以学习外语,那些有志于出国学习的大学生也必须学好外语,对有些人来说,学习外语可能还会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学习外语应该是个人的选择,不应作为国家的强制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09: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写此文的步德迎,是不是就是国家信息中心的经济家步德迎。转贴本文的目的是让神化汉语的同胞高兴一下。本人不赞同本文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30 14:34 , Processed in 0.13847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