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124|回复: 1

[【本版存档】] 言论:国民幸福无须“指数”表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0 21: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06月19日 11:56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 中 小
  上周二《中国证券报》有消息披露,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正在制定国民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等统计指标。

设置一套与此相关的“指数”指标,不光是为了在技术层面解决国家统计“粗糙”问题,也包含着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迫切需要。正如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说:“希望通过国民幸福指数等每个百分点的变化反映出社会进步惠及了群众。”
统计科学在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进步,二者已为统计范畴内以往只能定性描述的“指数”统计作出相对定量的描述提供了可能。然而,“指数”统计的客观性仍值得怀疑。它首先取决于统计样本的选定。

当今中国社会的分化甚快甚烈,社会贫富如此悬殊。对于幸福,不同社会阶层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判断。有的人早已进入“大康”,有的人适才进入小康,有的人仍然为生计犯愁,有的人依然缺乏最低生存保障。显然,统计幸福指数,要选择不同的人作为统计样本。但这里有个不同样本选择的比例问题,还有个不同样本选定后加权系数大小的置定问题。这两个关键性选择将直接决定同一社会基本面上幸福指数的高和低。

幸福指数之类是从国外引进的,在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健全,财富二次分配强势有效,统计法制严肃,贫富差距处于社会可容忍状态,财富的“人格化配置”处于橄榄型结构。如是,统计所得的幸福指数贴近百姓的感同身受,统计结果易为社会所广泛接受。而在国内,由于财富配置是金字塔结构,样本之间的“贫富差距”及对幸福的感受截然不同,就算统计过程可排除人为调控因素,其统计结果也必定高于百姓的实际感受。举个例子,人均收入统计年年公布,可百姓的认同度一直不高。“金字塔”式的收入结构必致使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收入经统计而“放大”。

幸福可以通过“指数”描述,但“指数”无助于“漂白”幸福。当下的中国,切实解决数千万贫困人口的低保,解决大多数民众看病难、教育贵、社会保障程度低乃至根本就没保障,解决工者有其“权”、居者有其屋等等社会性紧迫问题,远比用“指数”抽象地诠释幸福急迫的多。

未了,还得补充一句。资源总是有限的,统计资源亦然。窃以为,中国当下的国家统计,最迫切的任务是加快统计体制改革。当务之急是把现有的各种统计结果搞准确,对社会公开更多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至于幸福之类的“指数”设定,我看缓一缓无妨大碍。

  
作者: 鲁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2 20: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源总是有限的,统计资源亦然
保护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10:11 , Processed in 0.2401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